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认知诗学视野下藏族当代诗歌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1
作者
邓忠
吴永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3,共8页
藏族当代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工具,考察1950-60年代、198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中有影响力的藏族诗歌作品,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
藏族当代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工具,考察1950-60年代、198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中有影响力的藏族诗歌作品,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维度性,可以归纳为"自发""自省""自觉"三个方面。文章的结论和观点,有望为藏族文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基于语言证据和认知解释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当代诗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性别文化视域下的原型传承:藏族当代诗歌的父亲与母亲形象
2
作者
徐美恒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当代诗歌在逐渐深化的民族身份确认创作思潮背景下,显示出日益鲜明的民族文化品质,不仅以特有的意象丰富了中华诗坛,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再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性别文化的角度观察,藏族当代诗歌中大量存在...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当代诗歌在逐渐深化的民族身份确认创作思潮背景下,显示出日益鲜明的民族文化品质,不仅以特有的意象丰富了中华诗坛,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再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性别文化的角度观察,藏族当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父亲、母亲意象,是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展现,诗作中对父亲形象的无意识精神偶像指认背后带有明显的"猕猴崇拜"的原型传承,在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对举的诗篇中,以父为主和以母为次的关系呈现也折射出"猕猴和罗刹女"神话的原型影响。藏族诗人对乡土观念和家园意识的坚守,彰显了宝贵的田园诗意价值,是对人类原初的温情的守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当代诗歌
父亲与母亲形象
性别想象原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知诗学视野下藏族当代诗歌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1
作者
邓忠
吴永强
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6-143,共8页
基金
2020年度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网络诗歌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20SYB20。
文摘
藏族当代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成为研究热点。文章以认知诗学为理论工具,考察1950-60年代、1980-90年代和21世纪以来这三个时期中有影响力的藏族诗歌作品,发现不同时代的作品以不同的认知方式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诗歌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多维度性,可以归纳为"自发""自省""自觉"三个方面。文章的结论和观点,有望为藏族文学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基于语言证据和认知解释的新视角。
关键词
藏族当代诗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个维度
Keywords
contemporary Tibetan poems
the recognition of"A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three dimensions
分类号
I207.9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性别文化视域下的原型传承:藏族当代诗歌的父亲与母亲形象
2
作者
徐美恒
机构
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中心
出处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20,共10页
基金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藏族古代文学中的性别想象研究"(项目编号:20132238)
天津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藏族作家文学的性别想象研究"(项目编号:TJZW13-024)阶段性成果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藏族当代诗歌在逐渐深化的民族身份确认创作思潮背景下,显示出日益鲜明的民族文化品质,不仅以特有的意象丰富了中华诗坛,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再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从性别文化的角度观察,藏族当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的父亲、母亲意象,是在古老的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民族文化特点展现,诗作中对父亲形象的无意识精神偶像指认背后带有明显的"猕猴崇拜"的原型传承,在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对举的诗篇中,以父为主和以母为次的关系呈现也折射出"猕猴和罗刹女"神话的原型影响。藏族诗人对乡土观念和家园意识的坚守,彰显了宝贵的田园诗意价值,是对人类原初的温情的守护。
关键词
藏族当代诗歌
父亲与母亲形象
性别想象原型
Keywords
Tibetan Contemporary Poetry
Images of Father and Mother
Gender Imaginary Archetype
分类号
I207.25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认知诗学视野下藏族当代诗歌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邓忠
吴永强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性别文化视域下的原型传承:藏族当代诗歌的父亲与母亲形象
徐美恒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