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藏族天文历算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觉安拉姆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8-61,64,共5页
藏族天文历算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总结,有着科学的内涵和价值。文章探讨了藏族天文历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藏族天文历算从古自今,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藏族天文历算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藏民族千百年来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总结,有着科学的内涵和价值。文章探讨了藏族天文历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藏族天文历算从古自今,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藏族的天文历算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符合时代发展方向,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相一致是藏族天文历算可持续发展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可持续性发展 传承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天文历算的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娘毛加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7-102,共6页
藏族天文历算独具民族特色,在我国天文历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除民族高校开设有相关课程外,在高院教育中其仍占有较大比重。对藏族的天文历算进行有效、有序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教育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天文历算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中的传承研究——以拉卜楞寺、塔尔寺时轮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娘毛加 更藏多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49-52,共4页
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建立学校教育体系之前,藏族天文历算的主要传承机构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时轮学院,即"丁科尔扎仓",该学院在继承和发展藏族天文历算、培养历算人才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 藏族天文历算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藏区建立学校教育体系之前,藏族天文历算的主要传承机构是藏传佛教寺院中的时轮学院,即"丁科尔扎仓",该学院在继承和发展藏族天文历算、培养历算人才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中拉卜楞寺和塔尔寺的时轮学院历史久远,堪称藏族科技教育史上的奇葩。以历史文献和实地调研相结合,概述藏族天文历算在寺院教育中的传承历史、现状以及原因等,旨在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在寺院教育中的传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寺院教育 时轮学院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传统天文历算中的二十八宿体系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索郎桑姆 格朗 +1 位作者 南木加 吉律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5期57-66,共10页
文章以藏族天文历算对于恒星的认识程度为着眼点,以藏族天文历算中的物候历谚语、《虎耳譬喻经》(藏文版)、《白琉璃论》等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命名、观测与研究三个方面收集并整理了藏族天文历算中二十八宿体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文章认... 文章以藏族天文历算对于恒星的认识程度为着眼点,以藏族天文历算中的物候历谚语、《虎耳譬喻经》(藏文版)、《白琉璃论》等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命名、观测与研究三个方面收集并整理了藏族天文历算中二十八宿体系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文章认为时轮历思想传入之前,藏族天文历算中已经有了对二十八宿的系统命名和对某些星宿的初步观测,但是对二十八宿的系统研究始于公元9世纪印度佛经《虎耳譬喻经》传入西藏地区后才兴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二十八宿 藏族物候历 藏传时轮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族传统天文历书与生产生活关系研究
5
作者 傅拉宇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5,共7页
文章着重阐述了藏族天文历算中的二十四节气、物候历、四季、历书等四个方面,其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时间节令,由内地传入涉藏地区;物候历是藏族历书中较为原始的自然观测法;历书是藏族民间生产生活中利用率最高而具有实际掌握... 文章着重阐述了藏族天文历算中的二十四节气、物候历、四季、历书等四个方面,其中二十四节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时间节令,由内地传入涉藏地区;物候历是藏族历书中较为原始的自然观测法;历书是藏族民间生产生活中利用率最高而具有实际掌握时间的主要工具书,包括年月日、六十个绕迥以及四季等。藏族天文历算知识至今仍对涉藏地区生产生活,以及纪日、纪时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藏族历书 物候历 饶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时轮历中的“三种日”理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索郎桑姆 格朗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89-94,共6页
时轮历是藏族天文历算的核心部分,"三种日"理论则是时轮历的基础。从太阳日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宫年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阴月与月亮视运动三个方面论述"三种日"理论所体现的藏族天文历算之天文观,分析该理论所... 时轮历是藏族天文历算的核心部分,"三种日"理论则是时轮历的基础。从太阳日与太阳的周日视运动、宫年与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太阴月与月亮视运动三个方面论述"三种日"理论所体现的藏族天文历算之天文观,分析该理论所体现的以太阳和月亮为典型代表的天体运动规律,根据太阳日、太阴月和宫年之间的关系分析藏历历法中重日、缺日和闰月的设置思想。太阳日与太阴日之间日序的相互配合产生了重日与缺日这种藏历中独有的结构,重日与缺日的积累便形成大小月份,闰月则是按宫月与太阴月的配合关系产生,闰章为65年24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天文历算 时轮历 “三种日”理论 天文 重缺日 闰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