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藏密的形成及其特点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索南才让
-
机构
西藏民族学院民研所
-
出处
《青海民族研究》
2000年第4期61-66,共6页
-
文摘
藏密作为藏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保留了密教的基本精神和形式。关于它的形成 ,既有深厚的思想背景 ,也有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特别是它吸取当地的大众信仰 ,并与当地固有的苯教文化等相互作用 ,相互改造 ,最终形成了不同于印度密教原型的藏传密教。它除了一般密教所具有的特点 ,也有鲜明的藏民族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咒术性 ;第二、完备的神灵体系 ;第三、严格的师承关系 ;第四、严密的教理体系 ;第五、严格规范的修持 ;第六、修行与活佛转世相联系。
-
关键词
佛教
藏传密教
形成
特点
-
分类号
B94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十六天魔舞源流考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黎国韬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
出处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72,共13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观念
视野
方法与中国戏剧史研究"(项目批准号:08AZW002)成果之一
-
文摘
文章对元代的"十六天魔舞"进行研究,认为此舞渊源于藏传密教的金刚舞,所表现的内容与莲花生大师收伏魔女并使之成为护法有关。创编这种乐舞的是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的上师,初期原在河西流传,后来随着黑帽系的得宠而于元末和其他密法一起进入宫廷。它在汉地的流传过程中不止一次被改造,并逐步减少了宗教因素。元亡以后,此舞仍不时出现在汉族戏曲表演之中,反映出它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
关键词
十六天魔舞
金刚舞
藏传密教
河西
流传
改造
-
Keywords
Sixteen - Tian - Mo Dance
Vajra - Dance
Tibetan Buddhism
west of Yellow River
spread
reform
-
分类号
J709.2
[艺术—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