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唐薛逢诗歌艺术风貌初探
1
作者 沈文凡 孙越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181,共10页
晚唐诗坛,苟臻妙境,各自成趣。薛逢是晚唐诗人之一,后人多言其诗歌意态轩举,笔力亦健,在一众清峭枯寂中如置黄钟大吕,于晚唐鲜少见之。陶臣诗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宫廷宴会、山水优游、田园乡村等。语词流宕,继乐天之清浅;镂玉雕琼,复承温... 晚唐诗坛,苟臻妙境,各自成趣。薛逢是晚唐诗人之一,后人多言其诗歌意态轩举,笔力亦健,在一众清峭枯寂中如置黄钟大吕,于晚唐鲜少见之。陶臣诗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宫廷宴会、山水优游、田园乡村等。语词流宕,继乐天之清浅;镂玉雕琼,复承温李之华赡,呈现出中晚唐诗人的群体性特征。此外,薛逢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其才学优赡,得中高第,然始终官居末流,形成矛盾复杂的创作心理。其诗多以雄浑劲健为主,间有平和放逸之语,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审美意境在他身上得到交融与统一;加以其独特的个人际遇,呈现出情韵激切、文辞朗丽、意境邈远的诗歌艺术风貌。研究薛逢诗歌对研究晚唐中小诗人创作特色及晚唐诗坛多元艺术风貌,具有独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诗坛 薛逢 艺术风貌 秾丽 雄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逢蜀中诗简论
2
作者 王红霞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7,共4页
薛逢自大中十三年(859年)起,先后出为巴州、蓬州、绵州刺史,直到咸通七年(866年),杨收罢相,才被调回长安,担任太常少卿,谪官蜀中长达七年之久。这期间创作的诗歌二十多首,这些诗作,既反映了诗人那个时期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状态,又从... 薛逢自大中十三年(859年)起,先后出为巴州、蓬州、绵州刺史,直到咸通七年(866年),杨收罢相,才被调回长安,担任太常少卿,谪官蜀中长达七年之久。这期间创作的诗歌二十多首,这些诗作,既反映了诗人那个时期真实的思想感情和心灵状态,又从中折射出诗人因人生际遇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心态及精神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逢 蜀中诗 不平之音 盛唐气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