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孔树脂固载Ce^(4+)催化合成薄荷酯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向天成 司红岩 赵艳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531-6533,共3页
[目的]探索薄荷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方法]以大孔树脂固载Ce4+为催化剂,甲酸、乙酸和薄荷醇为原料合成甲酸薄荷酯和乙酸薄荷酯,采用正交试验优化2种薄荷酯的合成工艺。[结果]醇酸摩尔比为1.0∶(1.4~1.6),反应温度为125~135℃,反应时间... [目的]探索薄荷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方法]以大孔树脂固载Ce4+为催化剂,甲酸、乙酸和薄荷醇为原料合成甲酸薄荷酯和乙酸薄荷酯,采用正交试验优化2种薄荷酯的合成工艺。[结果]醇酸摩尔比为1.0∶(1.4~1.6),反应温度为125~135℃,反应时间为4~8h,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2%时,乙酸薄荷酯的产率较高;醇酸摩尔比为1.0∶1.6,反应温度为120℃左右,反应时间为4h,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2%时,甲酸薄荷酯的产率最高。2种薄荷酯的最佳合成工艺为:醇酸摩尔比1.0∶1.6,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1.5%~2.0%,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分别为120和135℃。[结论]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酸薄荷酯和乙酸薄荷酯的产率分别达到72.6%和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甲酸薄荷酯 乙酸薄荷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阴离子、基团转移及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旋光性聚甲基丙烯酸薄荷酯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永安 薛宏 +2 位作者 张所波 高连勋 丁孟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48-750,共3页
The optically active polymers of (-) menthyl methacrylate were obtained by anionic, 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GTP) an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on specific... The optically active polymers of (-) menthyl methacrylate were obtained by anionic, group transfer polymerization(GTP) an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methods.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on specific rotation, yield and stereoregularity of polymers were studied. In the fluorene lithium and ( S,S ) (+) 2,3 dimethoxy 1,4 bis(dimethylamino)butane complex initiative system, the specific rotation values rise sligh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lecular weigh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the specific rotation values of PMnMAs obtained by different polymerization methods, but there is an obvious variation in stereoregularity of the polymers. And the change of the optical activity of PMnMA is slight as compared with the variation of the stereoregularity. The tacticity of polymers is mainly syndiotac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薄荷酯 旋光性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薄荷酯 阴离子聚合 基团转移聚合 自由基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二薄荷酯的制备及其热裂解性质 被引量:17
3
作者 朱海军 刘志华 +3 位作者 任卓英 古昆 缪明明 李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6-588,616,共4页
以薄荷醇和苹果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制备苹果酸二薄荷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w(对甲苯磺酸)=1 5%,原料配比n(薄荷醇)/n(苹果酸)=2 4,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20℃,苹果酸二薄荷酯收率达61 5%。产物经IR、M... 以薄荷醇和苹果酸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采用熔融酯化法制备苹果酸二薄荷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w(对甲苯磺酸)=1 5%,原料配比n(薄荷醇)/n(苹果酸)=2 4,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20℃,苹果酸二薄荷酯收率达61 5%。产物经IR、MS和1HNMR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在300、600和900℃对其热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酸二薄荷酯 制备 热裂解性质 薄荷 苹果酸 对甲苯磺酸 催化剂 熔融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乳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在个人护理用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谢维跃 佘光前 +2 位作者 冯章明 聂晖 蒋佑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3-256,共4页
以发酵乳酸和天然薄荷醇为主要原料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乳酸薄荷酯,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带水剂的选择、投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四氯化碳为带水剂,m(乳酸)∶m(薄荷醇)=1.2∶1,110℃反应3 h,薄荷醇... 以发酵乳酸和天然薄荷醇为主要原料用直接酯化法合成了乳酸薄荷酯,讨论了合成过程中带水剂的选择、投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四氯化碳为带水剂,m(乳酸)∶m(薄荷醇)=1.2∶1,110℃反应3 h,薄荷醇对乳酸薄荷酯反应转化率可达75.5%。产品经减压蒸馏、重结晶处理后质量分数达99.6%。将其作为清凉剂应用于沐浴露、护肤乳液、爽身粉等个人护理化学品的配方中,并与传统清凉剂薄荷脑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此产品应用于个人护理用品中,在人皮肤上的清凉作用和感觉方面与薄荷脑相比较更为温和而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护理用品 乳酸薄荷酯 合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中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 被引量:10
5
作者 曾家豫 唐功 +1 位作者 周兴辉 高亚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2-234,247,共4页
研究了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薄荷醇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的条件。探讨了脂肪酶加入量、溶剂、薄荷醇与乙酸摩尔比、底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GC-MS、气相色... 研究了脂肪酶(candida rugosa lipase,CRL)在有机溶剂中催化薄荷醇与乙酸进行酯化反应的条件。探讨了脂肪酶加入量、溶剂、薄荷醇与乙酸摩尔比、底物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GC-MS、气相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合成的产物为乙酸薄荷酯。当溶剂为正己烷、脂肪酶量为1.2%(脂肪酶在薄荷醇和乙酸体系中的质量分数)、薄荷醇与乙酸的摩尔比为1∶1、薄荷醇与乙酸的底物浓度均为0.1mol/L、温度为40℃、反应48h时,乙酸薄荷酯的酯合成转化率达92.4%。产物乙酸薄荷酯的色泽好、气味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催化化反应 非水相介质 乙酸薄荷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酸单薄荷酯合成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晏日安 陈磊 +2 位作者 黄雪松 张广文 黄才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91,共3页
薄荷醇和琥珀酸酐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以CHCl3为溶剂,合成凉味剂琥珀酸单薄荷酯。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薄荷醇与琥珀酸酐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与薄荷醇的摩尔比为0.128:1,产物纯度为99.70%,产率... 薄荷醇和琥珀酸酐在4-二甲氨基吡啶的催化作用下,以CHCl3为溶剂,合成凉味剂琥珀酸单薄荷酯。其最佳的反应条件为:薄荷醇与琥珀酸酐的摩尔比为1:1.5,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为50℃,催化剂与薄荷醇的摩尔比为0.128:1,产物纯度为99.70%,产率为9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单薄荷酯 凉味剂 4-二甲氨基吡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T反胶束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 被引量:5
7
作者 曾家豫 梁琼 +3 位作者 廖世奇 唐功 周思彤 袁红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3,共5页
在AOT正/己烷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中,以CRL脂肪酶为催化剂,乙酸和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薄荷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薄荷醇与乙酸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转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折光率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薄荷醇与乙... 在AOT正/己烷构建的反胶束体系中,以CRL脂肪酶为催化剂,乙酸和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乙酸薄荷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底物浓度、薄荷醇与乙酸摩尔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转化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折光率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当薄荷醇与乙酸摩尔比为1∶2,乙酸浓度为0.2 mol/L,反应温度为40℃,缓冲溶液的pH值为7.0,含水量W0=10和反应时间为48h时,乙酸薄荷酯的酯合成转化率达到8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薄荷酯 反胶束体系 酶催化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基甲酸薄荷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岳海波 梁娅 +3 位作者 陈义坤 戴莉 郭春生 张峻松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7-150,共4页
首先以薄荷基甲酸与亚硫酰氯为原料,制得薄荷基甲酰氯;然后以薄荷基甲酰氯和L-薄荷醇进行反应,用无水吡啶为溶剂和缚酸剂,一锅法制得薄荷基甲酸薄荷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优化条件为:n(L-薄荷醇)∶n(薄荷基甲酸)=1∶1.5,... 首先以薄荷基甲酸与亚硫酰氯为原料,制得薄荷基甲酰氯;然后以薄荷基甲酰氯和L-薄荷醇进行反应,用无水吡啶为溶剂和缚酸剂,一锅法制得薄荷基甲酸薄荷酯。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优化条件为:n(L-薄荷醇)∶n(薄荷基甲酸)=1∶1.5,n(L-薄荷醇)∶n(无水吡啶)=1∶6,反应温度为60℃,搅拌反应3 h,平均收率达83.91%。得到的目标产物经过IR,1HNMR及MS对其结构进行确认,通过感官评价可知薄荷基甲酸薄荷酯具有较好生理凉感,味觉凉感阈值为1.5 mg·L-1,100 mg·L-1的薄荷基甲酸薄荷酯溶液浸渍的滤纸条能在口中维持凉感的持续时间约为2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基甲酸薄荷酯 合成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法合成单琥珀酸薄荷酯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磊 晏日安 +3 位作者 杜淑霞 黄才欢 段翰英 刘燕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4,共3页
将薄荷醇与琥珀酸酐按一定比例溶于氯仿中,在4-DMAP的催化下,50℃反应下12h。反应产物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测定其熔点为61-63℃,经红外光谱、质谱鉴定,证明产物为单琥珀酸薄荷... 将薄荷醇与琥珀酸酐按一定比例溶于氯仿中,在4-DMAP的催化下,50℃反应下12h。反应产物用饱和NaCl水溶液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过硅胶柱层析纯化得到纯品。测定其熔点为61-63℃,经红外光谱、质谱鉴定,证明产物为单琥珀酸薄荷酯。研究为单琥珀酸薄荷酯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琥珀酸薄荷酯 薄荷 4-D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在卷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程传玲 刘艳芳 +2 位作者 曾振强 张峻松 毛多斌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17-19,共3页
以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烟用潜香物质碳酸薄荷酯.将其加入卷烟中,经评吸表明:气味阈值与薄荷醇的气味阈值相差较小的香味物质能够与薄荷醇拟合成效果较好的碳酸薄荷酯.
关键词 薄荷 碳酸薄荷酯 卷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在卷烟加香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彩霞 刘善宇 +4 位作者 徐翠莲 杨国玉 樊素芳 万郑凯 赵铭钦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薄荷醇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释放型清凉剂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在600℃下的裂解行... 以薄荷醇和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释放型清凉剂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产物的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在600℃下的裂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1)600℃时,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的热解产物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其中多种为重要的烟草香味成分;(2)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具有改善和修饰卷烟烟气,增加豆香与清凉香气,减轻刺激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甲氧基香豆素-3-甲酸薄荷酯 合成 热裂解 卷烟加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溶剂体系酶法催化合成共轭亚油酸薄荷酯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杰梅 徐娟娟 +2 位作者 黄永平 朱龙平 杨得坡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5,共3页
在无溶剂体系中采用脂肪酶AY 30催化共轭亚油酸(CLA)和L-薄荷醇反应,合成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研究了酶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和产物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化率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2%,水用量8%,... 在无溶剂体系中采用脂肪酶AY 30催化共轭亚油酸(CLA)和L-薄荷醇反应,合成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研究了酶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和产物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化率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2%,水用量8%,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8h;产物中c9t,11-CLA含量最高时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2%,水用量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c9,t11-CLA含量可达86.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脂肪酶 共轭亚油酸薄荷酯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薄荷酯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启明 陆之晓 +2 位作者 李文武 陈小嫣 李飞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23-25,共3页
以水杨酸甲酯和薄荷醇为原料,采用醇解的方法合成了水杨酸薄荷酯,在减压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投料比对产率和色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评价了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并就红外光谱图和标准谱图进行了结... 以水杨酸甲酯和薄荷醇为原料,采用醇解的方法合成了水杨酸薄荷酯,在减压条件下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投料比对产率和色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评价了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并就红外光谱图和标准谱图进行了结构定性比较。结果表明它是一种新型的略带清凉香气的紫外线吸收剂,可用于防晒化妆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薄荷酯 合成 催化剂 交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薄荷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光祥 何晋浙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12,共3页
使薄荷醇1mol、甲基丙烯酸0.9mol、对甲基苯磺酸9g、对苯二酚6g和120号橡胶溶剂油400ml,回流反应10h,所得精制产品的收率>83%;回流反应25h,收率>90%。由于其聚合物或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故在特种有机玻璃和特种涂料领域中,... 使薄荷醇1mol、甲基丙烯酸0.9mol、对甲基苯磺酸9g、对苯二酚6g和120号橡胶溶剂油400ml,回流反应10h,所得精制产品的收率>83%;回流反应25h,收率>90%。由于其聚合物或共聚物玻璃化转变温度高,故在特种有机玻璃和特种涂料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 薄荷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离子液体[Hnmp]^+HSO_4^-对乳酸薄荷酯合成的催化效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爱华 肖志红 +3 位作者 刘汝宽 张良波 李培旺 李力 《湖南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8-11,共4页
以乳酸和薄荷醇为原料,以合成的离子液体[Hnmp]+HSO4-为催化剂,合成乳酸薄荷酯,并与H2SO4、钨硅酸2种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明表:离子液体[Hnmp]+HSO4-的催化和重复使用效能均优于催化剂H2SO4、钨硅酸;离子液体[Hnmp]+HSO4-催化合成乳酸... 以乳酸和薄荷醇为原料,以合成的离子液体[Hnmp]+HSO4-为催化剂,合成乳酸薄荷酯,并与H2SO4、钨硅酸2种催化剂进行比较。结果明表:离子液体[Hnmp]+HSO4-的催化和重复使用效能均优于催化剂H2SO4、钨硅酸;离子液体[Hnmp]+HSO4-催化合成乳酸薄荷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n(薄荷醇)∶n(乳酸)=1.4∶1,反应温度85~120℃,反应时间3.5 h,催化剂用量为4.0%。在该条件下[Hnmp]+HSO4-重复使用7次没有明显衰减,乳酸薄荷酯的转化率高达81.21%。减压蒸馏所得精制产品纯度高,香气纯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薄荷酯 离子液体 催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迹脂肪酶催化合成乙酸薄荷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25,共4页
该实验研究印迹脂肪酶催化乙酸与薄荷醇合成乙酸薄荷酯的酯化反应条件,并利用折光仪、红外光谱、GC-MS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乙酸薄荷酯,酯化反应在以正辛酸为印迹模板、正己烷为反应介质、反应温度为40℃、加水量为... 该实验研究印迹脂肪酶催化乙酸与薄荷醇合成乙酸薄荷酯的酯化反应条件,并利用折光仪、红外光谱、GC-MS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合成产物为乙酸薄荷酯,酯化反应在以正辛酸为印迹模板、正己烷为反应介质、反应温度为40℃、加水量为100μl、醇酸摩尔比为1:2条件下,反应24小时后,转化率可达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迹酶 化反应 乙酸薄荷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乙酰胺促进苯甲酸薄荷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17
作者 周安西 郑大贵 +2 位作者 祝显虹 罗年华 王媚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5-710,共6页
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薄荷醇在氯化亚砜(SOCl_2)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共同作用下于二氯甲烷(DCM)中反应,高产率合成得到相应的苯甲酸薄荷酯。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进行分析表征。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易得,... 苯甲酸类化合物和薄荷醇在氯化亚砜(SOCl_2)与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的共同作用下于二氯甲烷(DCM)中反应,高产率合成得到相应的苯甲酸薄荷酯。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进行分析表征。该合成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易得,产率较高,为苯甲酸薄荷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甲酸 苯甲酸薄荷酯 N N-二甲基乙酰胺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龙酸薄荷酯的合成及其热裂解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芝飞 芦昶彤 +5 位作者 陈瑨 蔡莉莉 霍萃萌 孙志涛 宋金勇 赵永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以尼龙酸和L-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清凉剂尼龙酸薄荷酯,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并对产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分别对尼龙酸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 以尼龙酸和L-薄荷醇为原料合成了清凉剂尼龙酸薄荷酯,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合成工艺,并对产物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利用热重-微商热重(TG-DTG)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法分别对尼龙酸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进行了考察。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当尼龙酸酐的投料量为0.1mol时,催化剂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用量为尼龙酸酐质量的0.4%、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9.0 h、薄荷醇和尼龙酸酐的摩尔比为1.2∶1、环己烷用量50 mL,在该条件下产品收率达到89.3%。尼龙酸薄荷酯在301.5℃时失重速率最快为-19.17%/min,341.6℃时总失重率为99.72%;在300~450℃下尼龙酸薄荷酯的主要裂解产物为L-薄荷醇,随着裂解温度的提高,薄荷醇的释放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酸薄荷酯 尼龙酸 L-薄荷 热裂解 食品与饲料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氨酸薄荷酯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匡新谋 孙颖 +3 位作者 何希瑞 卞唯琪 白亚军 吴志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91-1694,共4页
以N-boc-L-缬氨酸和薄荷为原料,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及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缬氨酸薄荷酯(BHX),利用1HNMR、MS及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电休克惊厥实验及抑制HeLa细胞增殖实验分别对BHX的抗癫痫及体外抑制肿... 以N-boc-L-缬氨酸和薄荷为原料,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及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催化剂合成了缬氨酸薄荷酯(BHX),利用1HNMR、MS及FTIR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电休克惊厥实验及抑制HeLa细胞增殖实验分别对BHX的抗癫痫及体外抑制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最大电休克惊厥实验(MES)中,小鼠腹腔注射给药,当BHX给药量为100 mg/kg时,与生理盐水组及卡马西平组相比,4只预筛选过的小鼠,在0.5、1、2、3、4 h后出现的惊厥数分别为2、2、1、0、0只,显示出与对照品卡马西平类似的抗癫痫活性;在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抑制率最高达到56.5%,显示出明显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氨酸薄荷酯 DCC/DMAP 生物活性 医药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A和Py-GC/MS研究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柳 缪明明 +1 位作者 吴亿勤 向能军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7,共7页
应用热重分析法(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天然香料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建立了琥珀酸单薄荷酯主反应区热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Py-GC/... 应用热重分析法(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天然香料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建立了琥珀酸单薄荷酯主反应区热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Py-GC/MS,分别在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下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热裂解,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薄荷醇、薄荷烯和琥珀酸等75种裂解产物,并研究了其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琥珀酸单薄荷酯在700℃以下裂解出薄荷醇、p-薄荷-3-烯和3-甲基-6-异丙基环己烯等具有致香和清凉作用的物质,而700℃以上没有释放出致香物质。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越来越复杂,有害物质如苯、甲苯、蒽和荧蒽等的含量也逐渐增加。此研究为该化合物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转移行为提供了例证,并为烟草制品加香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在卷烟产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单薄荷酯 热失重 热裂解行为 热重法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