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BPON薄膜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吴锋 刘亚栋 +1 位作者 陈人杰 陈实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1,共5页
应用磁控溅射法在N2气氛中制备LiBPON薄膜电解质,研究薄膜性能与沉积条件的关系,优化其制备条件.扫描电镜图显示其表面平整均匀致密,X射线衍射及交流阻抗测试分别表明该薄膜呈非晶态,室温离子电导率随溅射功率增大而减小,随N2压力增大... 应用磁控溅射法在N2气氛中制备LiBPON薄膜电解质,研究薄膜性能与沉积条件的关系,优化其制备条件.扫描电镜图显示其表面平整均匀致密,X射线衍射及交流阻抗测试分别表明该薄膜呈非晶态,室温离子电导率随溅射功率增大而减小,随N2压力增大而增大,最高达3.5×10-6S/cm;薄膜的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增大而增大,随N2压力增大而减小.N的结合对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有明显改善,作为薄膜锂电池电解质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锂电池 LiBPON 磁控溅射 薄膜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LiSiON薄膜电解质的全固态薄膜锂电池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求应 孙硕 +2 位作者 昝峰 徐璟 夏晖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0-236,共7页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TFLB)是理想的微电子系统电源。目前报道的固态非晶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偏低的问题,限制了TFLB性能的提升。本工作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非晶锂硅氧氮(LiSiON)薄膜用作TFLB的固态电解质。结果表明,优化制备条... 全固态薄膜锂电池(TFLB)是理想的微电子系统电源。目前报道的固态非晶电解质存在离子电导率偏低的问题,限制了TFLB性能的提升。本工作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一种新型非晶锂硅氧氮(LiSiON)薄膜用作TFLB的固态电解质。结果表明,优化制备条件后的LiSiON薄膜具有6.3×10^(–6)S·cm^(–1)的高离子电导率以及超过5V的宽电压窗口,适合作为TFLB的电解质。在LiSiON薄膜电解质的基础上,本工作构建了MoO_(3)/LiSiON/LiTFLB并获得高的比容量(50mA·g^(–1)下282mAh·g^(–1))、良好的倍率性能(800mA·g^(–1)下50mAh·g^(–1))和可观的循环寿命(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78.1%),验证了该电解质在薄膜电池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iON 薄膜电解质 全固态锂电池 薄膜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PMMA聚合物薄膜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3
作者 马莉 陶杰 杨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461-1462,共2页
将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丙三醇作造孔剂,使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得聚合物薄膜,再将薄膜浸泡于I2/KI的液态电解质中吸液,制得聚合物薄膜电解质。用四探针法测量其电导率,... 将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丙三醇作造孔剂,使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得聚合物薄膜,再将薄膜浸泡于I2/KI的液态电解质中吸液,制得聚合物薄膜电解质。用四探针法测量其电导率,对比两种方法制得的聚合物薄膜的扫描电镜图片,从微观结构分析其电导率的差异。由分析可知制膜方法不同导致薄膜微观结构不同,也导致薄膜性能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薄膜电解质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四探针测量法 薄膜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室温干法制备和全固态电池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文 李柱 +1 位作者 刘妍娜 肖亮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9-1627,共9页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但机械强度差难以形成实用电解质层。因此,提出聚合物粘接剂预纤维化的策略,实现了硫化物电解质复合膜的室温干法制备提升了全固态电池的性能。通过PTFE乳液破乳干燥制备了预纤维化的PTFE干粉,采...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室温离子电导率,但机械强度差难以形成实用电解质层。因此,提出聚合物粘接剂预纤维化的策略,实现了硫化物电解质复合膜的室温干法制备提升了全固态电池的性能。通过PTFE乳液破乳干燥制备了预纤维化的PTFE干粉,采用Li6PS5Cl电解质和纤维化PTFE在室温辊压下成功制备了超薄(~35μm)和高离子电导率(3.17 mS/cm)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膜。采用铌酸锂包覆的钴酸锂(LCO@LNO)为正极材料,通过室温干法工艺,制备了正极材料、硫化物电解质、导电剂的复合正极薄膜。通过超薄锂铟合金、电解质复合膜、正极复合膜的简单堆叠,制备了全固态薄膜电池,实现了正极材料134.1 mAh/g的可逆比容量,全电池188Wh/kg的比能量和100次的稳定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工艺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 固态电解质薄膜 全固体电池 薄膜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电解质薄膜YSZ制备技术 被引量:23
5
作者 韩敏芳 李伯涛 +1 位作者 彭苏萍 刘丽俭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电解质薄膜YSZ的制备方法 ,通过EPD、APS、VPS、EVD、Sol Gel和流延、轧膜、丝网印刷等方法都可以制备YSZ薄膜。从成膜质量上比较 ,APS、VPS、EVD等方法制得的YSZ薄膜气密性好 ;从生产成本上分析 ,由高... 综述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电解质薄膜YSZ的制备方法 ,通过EPD、APS、VPS、EVD、Sol Gel和流延、轧膜、丝网印刷等方法都可以制备YSZ薄膜。从成膜质量上比较 ,APS、VPS、EVD等方法制得的YSZ薄膜气密性好 ;从生产成本上分析 ,由高到低依次是VPS、APS、EVD、Sol Gel和流延、轧膜、丝网印刷等陶瓷成膜方法。目前 ,制备YSZ电解质薄膜使用较多的是APS、EVD ,最适合大工业化生产、成本低廉的是陶瓷薄膜成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C 电解质薄膜 YSZ 制备 固体氧化物资料电池 电泳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基底及负载型电解质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20
6
作者 阎景旺 董永来 +1 位作者 于春英 江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804-814,共11页
在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0.9Sr0.1Ga0.8Mg0.2O3-δ(LSGM)的基础上,研制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NiO阳极基底;考察了阳极基底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电导率随组成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阳... 在用固相反应法合成电解质材料La0.9Sr0.1Ga0.8Mg0.2O3-δ(LSGM)的基础上,研制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SGM+NiO阳极基底;考察了阳极基底孔隙率、孔径分布及电导率随组成变化的规律;研究了阳极基底组成、微观结构、制备工艺等对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成膜过程及质量的影响和负载型电解质薄膜在还原气氛中的结构稳定性;采用湿化学物理方法及等静压烧结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厚度为20~50μm的负载型致密LSGM电解质薄膜.研究表明;NiO含量为60%的阳极基底具有适宜的烧结收缩率、孔隙率与孔径分布,且比表面积与比孔容积均较大,适合作为SOFC的阳极.随着NiO含量的增加,还原后阳极基底的电导率有所增大.其中低NiO含量的阳极基底在还原后的初生态,其电导率在交变信号的诱导下发生弛豫现象而迅速增大,并由离子导电性转变为金属导电性.而高NiO含量的阳极基底,其还原后的电导率随测量时间的延长变化很小,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金属导电的性质.采用无约束烧结程序制备的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表面为粗大的片状晶粒,还原后在晶界处产生裂纹.而采用等静压烧结程序制备的负载型LSGM电解质薄膜,表面为细小、形状规则的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 固体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阳极基底 负载型电解质薄膜 LSGM 性能 电解质材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纳米粉料流延成型电解质薄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韩敏芳 彭苏萍 +2 位作者 杨翠柏 王玉倩 李伯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0-542,共3页
 探索了以YSZ纳米粉体为原料,采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制备YSZ电解质薄膜的工艺过程,具体探讨了不同粒度粉体流延后坯体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范围内颗粒粒度粗可以获得致密度较高的坯体。但在烧结过程中,细粒度粉料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实验制...  探索了以YSZ纳米粉体为原料,采用流延成型的方法制备YSZ电解质薄膜的工艺过程,具体探讨了不同粒度粉体流延后坯体的性能,结果表明,纳米范围内颗粒粒度粗可以获得致密度较高的坯体。但在烧结过程中,细粒度粉料表现出更好的性能,实验制备的YSZ电解质薄膜的面积比电阻在1123K,比德国D样品大幅度下降。573~1023K的阻抗谱显示出实验制备的YSZ电解质试样的晶粒、晶界和电极处的阻抗都明显降低,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国外同类产品。流延成型工艺可以获得尺寸为100mm×100mm×0.125mm的8YSZ电解质薄片,这为平板式SOFC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做好了材料上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SZ 纳米粉料 流延成型 电解质薄膜 性能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伟 黄其煜 +3 位作者 王晓晨 齐芳艺 焦方 郑一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34-1138,共5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 研究了聚乙烯醇缩丁醛准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相关性能.通过向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适量造孔剂和辅助剂制备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制备过程中的相关影响因素和不同孔隙率的电解质薄膜对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向0.200g聚乙烯醇缩丁醛中加入6.000g碳酸钙、0.310g氯化钙和0.150g葡萄糖所制备的电解质薄膜性能最优,用其制备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η=4.720%(开路电压Voc=0.7194V,短路电流密度Jsc=10.014mA·cm-2,填充因子FF=0.6559),达到相同条件下液态电解质电池的88%以上.薄膜电解质制备简单,封装方便,所用原料无毒无害,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准固态电解质 电解质薄膜 聚乙烯醇缩丁醛 多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P_2O_5-TiO_2电解质薄膜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飞 吕成业 +2 位作者 耿浩然 张蕾 李永生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3期282-282,共1页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iO2-P2O5-TiO2电解质薄膜,具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化学稳定性。测定不同组分电解质薄膜的质子电导率,发现随着温度的上升,质子电导率呈上升趋势。其原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附着水排出和羟基结构的缩合。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SiO2-P2O5-TiO2电解质薄膜 质子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SZ电解质薄膜制备工艺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贤界 徐华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60,共3页
电解质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关键组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燃料电池性能的优劣和成本的高低。钇稳定氧化锆(YSZ)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一直是SOFC最具竞争力的电解质材料之一,因此开发YSZ电解质工艺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电解质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关键组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燃料电池性能的优劣和成本的高低。钇稳定氧化锆(YSZ)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一直是SOFC最具竞争力的电解质材料之一,因此开发YSZ电解质工艺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论述了制备YSZ电解质薄膜的主要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解质薄膜 钇稳定氧化锆 流延成型 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全固态锂电池的LiSiPON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电导性能研究
11
作者 邢光建 李朝阳 +2 位作者 于春娜 王怡 武光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434-1438,共5页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N2气氛下制备出了LiSiPON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组成,着重探讨了薄膜中N含量对薄膜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随着N2分压的增加,薄膜中的N含量逐渐增加,0.53Pa时达到最大,超过此分压N含量又逐步下降。随... 利用磁控溅射方法在N2气氛下制备出了LiSiPON电解质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形貌和组成,着重探讨了薄膜中N含量对薄膜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随着N2分压的增加,薄膜中的N含量逐渐增加,0.53Pa时达到最大,超过此分压N含量又逐步下降。随着薄膜中N含量的增加,离子电导率提高,最大达10.4×10^-6S/cm(室温),这对固态电解质薄膜来说是足够了。为了测量电解质薄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组装了LiCoO2/LiSiPON/SnO2薄膜电池,显示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iPON 电解质薄膜 离子电导率 全固态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的浆料旋涂法制备
12
作者 易芬云 陈红雨 +1 位作者 李核 肖冠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8-1150,共3页
用干压-预烧结法制备阳极支撑体,在阳极支撑体上用浆料旋涂-共烧结法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薄膜。实验考察了不同淀粉含量和不同预烧结温度对阳极支撑体预烧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旋涂层数和浆料配比对YSZ电解质膜致密性的影响... 用干压-预烧结法制备阳极支撑体,在阳极支撑体上用浆料旋涂-共烧结法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薄膜。实验考察了不同淀粉含量和不同预烧结温度对阳极支撑体预烧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旋涂层数和浆料配比对YSZ电解质膜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阳极支撑体的预烧结温度为1 200℃,阳极支撑体中淀粉含量为15%,电解质的旋涂层数控制在5层或5层以下,旋涂浆料中YSZ的含量为45%时,制备的电解质薄膜致密性较好。对制备样品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支撑 YSZ电解质薄膜 浆料旋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浆喷涂制备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工艺研究
13
作者 孙明涛 孙俊才 季世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1-93,共3页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基底中添加碳粉造孔剂,调节阳极基底的烧结收缩率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避免电解质涂层的开裂和变形。阳极基底中加入5wt%含量的碳粉,阳极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解质涂层表面形貌表明,球磨24h的泥浆喷涂的YSZ涂层较好,阳极基底与电解质膜在1400℃烧结2h,电解质膜层致密,表明通过泥浆喷涂工艺可以制备出致密电解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喷涂 阳极 烧结收缩率 YSZ 工艺 造孔剂 电解质薄膜 电解质 SO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温度对Gd掺杂CeO_2电解质薄膜生长及电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小叶 姜雪宁 +3 位作者 孟宪芹 庞胜利 孟昕 张庆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12-916,共5页
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石英衬底上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纳米多晶Gd掺杂CeO_2(简称GDC)氧离子导体电解质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物相、晶粒大小、生长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交流阻抗谱仪测试了GDC薄膜的电学性能.... 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石英衬底上不同温度下制备了纳米多晶Gd掺杂CeO_2(简称GDC)氧离子导体电解质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物相、晶粒大小、生长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交流阻抗谱仪测试了GDC薄膜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GDC薄膜生长取向随沉积温度而变化:300~400℃时为强(111)织构生长,而500~600℃时薄膜趋于无规则生长;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薄膜的生长形貌由同一取向的大棱形生长岛转变为密集球形小生长岛;GDC多晶薄膜的电导活化能约为1.3eV,接近于晶界电导活化能值,说明GDC交流阻抗主要源于晶界的贡献;晶界空间电荷效应导致GDC薄膜电导率随晶粒尺寸而变化,晶粒尺寸越小,电导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掺杂CeO2电解质薄膜 反应磁控溅射 薄膜生长 电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片温度对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掺杂CeO2电解质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斌魁 姜雪宁 +1 位作者 张庆瑜 陈充林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34-139,共6页
利用Gd/Ce镶嵌复合靶、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Gd2O3掺杂CeO2(GDC)氧离子导体电解质薄膜,重点探讨了基片温度对薄膜物相结构、沉积速率及生长形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薄膜中,立方面心结构GDC固溶体相占主导,... 利用Gd/Ce镶嵌复合靶、采用反应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Gd2O3掺杂CeO2(GDC)氧离子导体电解质薄膜,重点探讨了基片温度对薄膜物相结构、沉积速率及生长形貌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制备的薄膜中,立方面心结构GDC固溶体相占主导,同时存在少量体心立方结构Gd2O3中间相;GDC薄膜的生长取向随基片温度而变化,200℃时,无择优取向,500℃时薄膜呈现(220)织构,700℃则为(111)择优取向;薄膜沉积速率随基片温度呈阶段性规律变化,(220)方向择优生长越显著,沉积速率越高,薄膜粗糙度越大;AFM分析表明,薄膜为岛状生长,随温度升高,表面生长岛尺寸增大,岛密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射频磁控溅射 GDC电解质薄膜 基片温度 X射线衍射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超晶格YSZ/STO/YSZ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16
作者 刘华艳 李强 +3 位作者 康振锋 刘文德 范悦 丁铁柱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5-3139,共5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Al2O3(ALO)衬底上,将Y2O3∶ZrO2(YSZ)和SrTiO3(STO)按照YSZ/STO/YSZ的顺序依次沉积,形成超晶格YSZ/STO/YSZ电解质薄膜,利用SEM、XRD和交流阻抗对其形貌、相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70...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法(PLD),在Al2O3(ALO)衬底上,将Y2O3∶ZrO2(YSZ)和SrTiO3(STO)按照YSZ/STO/YSZ的顺序依次沉积,形成超晶格YSZ/STO/YSZ电解质薄膜,利用SEM、XRD和交流阻抗对其形貌、相结构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700℃形成的超晶格YSZ/STO/YSZ电解质薄膜颗粒大且均匀,排列紧密且呈规律圆柱状;YSZ、STO均沿(111)方向择优生长;低温时电导率比单层YSZ电解质薄膜高出4个数量级,是较为理想的低温固体燃料电池电解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超晶格 YSZ/STO/YSZ 电解质薄膜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ClO_4-(PC)_x-(SiO_2)_y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17
作者 陈鹏 梁小平 +6 位作者 巫玮珊 张颖策 樊小伟 杨贵祥 王军 张薇 薛胜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3-158,共6页
以聚环氧乙烷(PEO)/高氯酸锂(LiClO_4)为基体材料,碳酸丙烯酯(PC)为增塑剂,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制得的纳米SiO_2为掺杂相,采用匀胶法制备了PEO/LiClO_4-(PC)_x-(SiO_2)_y电解质薄膜,考察了PC单掺和PC-SiO_2共掺对电解质薄膜微观形貌、... 以聚环氧乙烷(PEO)/高氯酸锂(LiClO_4)为基体材料,碳酸丙烯酯(PC)为增塑剂,正硅酸乙酯(TEOS)水解制得的纳米SiO_2为掺杂相,采用匀胶法制备了PEO/LiClO_4-(PC)_x-(SiO_2)_y电解质薄膜,考察了PC单掺和PC-SiO_2共掺对电解质薄膜微观形貌、电性能和物相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C掺量的增加,室温下电解质薄膜离子电导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PEO/LiClO_4-(PC)0.4电解质薄膜的电导率达到极值6.26×10^(-6)S/cm,与未增塑PEO/LiClO_4薄膜相比提高了66%,表面平整度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少量波纹。PC与纳米SiO2共掺时制备的PEO/LiClO_4-(PC)0.4-(SiO_2)0.08电解质薄膜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值为1.55×10-5 S/cm,与PEO/LiClO_4-(PC)0.4电解质薄膜极值相比提高了1.5倍,薄膜表面平整。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C和纳米SiO_2的加入大大降低了PEO的结晶度,有利于提高电解质薄膜的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 高氯酸锂 碳酸丙烯酯 电解质薄膜 纳米SIO2 离子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渍涂覆法制备YSZ电解质薄膜及其致密性表征
18
作者 胡大海 范宝安 +1 位作者 梁文懂 邱江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58-460,共3页
采用浸渍-涂覆的方法,以水热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为原料,通过低温预烧,使8YSZ的收缩率小于阳极支撑体的收缩率,使得薄膜在烧结过程中始终受到阳极施加的压应力作用,从而避免了薄膜的开裂,经一次浸渍涂覆-干燥-烧结就制得了8YSZ电解... 采用浸渍-涂覆的方法,以水热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为原料,通过低温预烧,使8YSZ的收缩率小于阳极支撑体的收缩率,使得薄膜在烧结过程中始终受到阳极施加的压应力作用,从而避免了薄膜的开裂,经一次浸渍涂覆-干燥-烧结就制得了8YSZ电解质薄膜。所制备的薄膜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发现薄膜表面和断面没有任何裂纹、针孔等瑕疵,薄膜不能被水透过,由薄膜构成的浓差电池两侧的开路电压接近理论电动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 电解质薄膜 浸渍-涂覆法 致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定型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19
作者 宋世栋 许永强 张德权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0,共6页
为探究溶胶-凝胶前驱体对锂镧锆氧(LLZO)无定型固态电解质薄膜性能的影响,分别以硝酸盐、金属醇盐为原料,通过多次旋涂和低温退火工艺制备锂离子传导无定型薄膜电解质;采用XRD、TEM、SEM、AFM等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方法探究电解质薄膜的结... 为探究溶胶-凝胶前驱体对锂镧锆氧(LLZO)无定型固态电解质薄膜性能的影响,分别以硝酸盐、金属醇盐为原料,通过多次旋涂和低温退火工艺制备锂离子传导无定型薄膜电解质;采用XRD、TEM、SEM、AFM等物理表征及电化学方法探究电解质薄膜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2种前驱体制备的固态电解质薄膜主要为无定型结构;采用金属醇盐制备的锂镧锆氧薄膜表面更为致密平滑,室温下其锂离子电导率为3.94×10^(-7)S/cm,而采用硝酸盐前驱体制备的锂镧锆氧薄膜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仅为9.75×10^(-8)S/cm,说明以金属醇盐前驱体制备的锂镧锆氧薄膜电解质具有更优的结构和形貌,以及更高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型 锂镧锆氧(LLZO) 固态电解质薄膜 金属醇盐 溶胶-凝胶前驱体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书廷 陈红军 +2 位作者 董红玉 贾俊华 曹朝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4-436,共3页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VDF PMMA)共混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 3S·cm- 1 ,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 采用微波热交联技术制备出了多孔状的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VDF PMMA)共混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薄膜材料 ,电性能测试表明该固体电解质薄膜在室温下的电导率可达到 2 0 5× 10 - 3S·cm- 1 ,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用红外光谱对该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PVDF ,PMMA ,LiClO4 和γ 丁内指 (BL)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混合 ,而是存在着某种相互作用 ,并且这种作用只有在生成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时 ,才明显地得到了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红外光谱法 微波热交联技术 电解质薄膜材料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