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薄膜封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高淑雅 孔祥朝 +1 位作者 张方辉 吕磊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3,共6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对水汽和氧气非常敏感,渗入OLEDs内的水汽和氧气会腐蚀有机功能层及电极材料,严重影响器件寿命。文中根据OLEDs对封装材料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最有前景的OLEDs封装技术———薄膜封装,重点介绍了薄膜封装的分类和...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对水汽和氧气非常敏感,渗入OLEDs内的水汽和氧气会腐蚀有机功能层及电极材料,严重影响器件寿命。文中根据OLEDs对封装材料的要求,分析了目前最有前景的OLEDs封装技术———薄膜封装,重点介绍了薄膜封装的分类和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薄膜封装 老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薄膜封装层对OLED器件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方辉 李欣 +2 位作者 王秀峰 张志刚 张宏科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对于绿光OLED多层器件,在高真空条件下,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各功能层蒸镀完成后,又在阴极的外面蒸镀了一层硒薄膜封装层,然后再按一般方法进行封装。对比了正常封装与增加Se薄膜封装层后器件的性能,对比实验中封装过程都未加干燥剂。... 对于绿光OLED多层器件,在高真空条件下,利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在各功能层蒸镀完成后,又在阴极的外面蒸镀了一层硒薄膜封装层,然后再按一般方法进行封装。对比了正常封装与增加Se薄膜封装层后器件的性能,对比实验中封装过程都未加干燥剂。研究发现未加Se薄膜封装层器件的半衰期为2880h,增加Se薄膜封装层器件的半衰期接近4000h,Se薄膜封装层的增加将器件的寿命延长了1.4倍;研究还发现Se薄膜封装层基本不影响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色坐标等光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薄膜封装 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应力PECVD SiC晶圆级薄膜封装新技术
3
作者 王鹏程 成立 +2 位作者 吴衍 杨宁 王改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3,165,共5页
为了解决MEMS封装过程中易对微致动件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与CMOS工艺兼容的晶圆级薄膜封装技术,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法制备的低应力SiC作为封装和密封材料。此材料的杨氏模量为460 GPa,残余应力为65 MPa,可... 为了解决MEMS封装过程中易对微致动件造成损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低成本、与CMOS工艺兼容的晶圆级薄膜封装技术,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PECVD)法制备的低应力SiC作为封装和密封材料。此材料的杨氏模量为460 GPa,残余应力为65 MPa,可使MEMS器件悬浮时封装部位不变形。与GaAs,Si半导体材料相比,SiC具有较佳的物理稳定性,较高的杨氏模量等性能优势。将PECVD薄膜封装技术用于表面微结构和绝缘膜上Si(SOI)微结构部件(如射频开关、微加速度计等)封装中,不仅减小了封装尺寸,降低了芯片厚度,简化了封装工艺,而且封装芯片还与CMOS工艺兼容。较之晶圆键合封装方式,此晶圆级薄膜封装成本可降低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 晶圆级薄膜封装技术 绝缘膜上硅 微电子机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薄膜封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吉静茹 许智鹏 +1 位作者 强军锋 刘育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36-244,共9页
本工作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符合柔性薄膜封装工艺的环氧基有机硅树脂(SER)。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组成的SER/EP固化薄膜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力学性能、亲疏水性、热膨胀系数(CTE)以及热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SER的添加量... 本工作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符合柔性薄膜封装工艺的环氧基有机硅树脂(SER)。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组成的SER/EP固化薄膜的动态热机械性能、力学性能、亲疏水性、热膨胀系数(CTE)以及热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当SER的添加量为10%(为占环氧树脂(EP)的质量分数)时,固化薄膜的拉伸强度为47.11 MPa,相较于单一的EP体系增加了17.8%;当SER的添加量增加至25%时,固化膜的T_(g)逐渐降低,交联密度由2.26 mol·m^(-3)降低至0.8 mol·m^(-3)。此外,SER/EP固化薄膜的柔韧性可达1 mm,通过SEM微观形貌表征也观察到较为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同时该固化薄膜的疏水性增强,其接触角相比单一的EP固化膜增加了32.1°。当SER添加量为30%时,SER/EP固化薄膜具有较低的CTE_(1)(8×10^(-6)/℃)(25℃<T<50℃,T<T_(g)),CTE_(2)降低至12.78×10^(-6)/℃(70℃<T<150℃,T>T_(g))。最后,通过喷墨打印封装工艺进一步验证了SER/EP胶液在薄膜封装领域的可使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环氧树脂 环氧基有机硅树脂 柔韧性 热膨胀系数 喷墨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OLED薄膜封装技术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阳 张彬祥 黄楚佳 《光电子技术》 CAS 2017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介绍了当前柔性OLED薄膜封装技术的发展现状;对比了Barix封装、ALD(原子沉积)技术以及喷墨打印在柔性OLED封装领域成本、阻水氧性能以及产能等方面的优劣势,重点分析了离子束同步混合工艺技术在柔性OLED封装领域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束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 阻水率 薄膜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实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薄膜封装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春艳 王源 +5 位作者 殷成雨 李泽 王振宇 范思雨 姜文龙 段羽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81-1299,共19页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轻薄、便于携带、自发光、能耗低、亮度更大、柔性显示等特点,可以增加显示产品的附加值,因此被科学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然而,OLED器件中的有机材料对空气中的水汽和氧气十分敏...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轻薄、便于携带、自发光、能耗低、亮度更大、柔性显示等特点,可以增加显示产品的附加值,因此被科学和产业界广泛关注。然而,OLED器件中的有机材料对空气中的水汽和氧气十分敏感,若器件在无封装保护的情况下长期在空气中存放,将会严重影响OLED的工作性能和寿命。除了选择合适的传输层材料、表面层结构和利用界面工程提高材料水氧耐受能力之外,对器件进行可靠的封装是隔绝空气中水汽和氧气侵蚀的一种有效手段。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是一种已经在实验室验证的有效薄膜沉积封装技术,由于ALD的自限制反应特性,可以在低温下沉积出厚度精确可控且均匀致密的薄膜,利用ALD沉积的薄膜往往拥有良好的机械柔性、超高的阻隔性能和光学透过率。本文将回顾原子层沉积技术的原理,分析ALD制备薄膜的水汽透过率,比较ALD在单层、有机-无机叠层薄膜封装制备上的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原子层沉积 柔性显示 水汽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薄膜封装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钰卜 高桦宇 +4 位作者 郑华 邹建华 林生晃 李显博 刘佰全 《电子与封装》 2023年第7期10-16,共7页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使用柔性衬底而对环境中的水氧更加敏感,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柔性OLED封装技术中最具希望的发展方向是可柔性化、水氧隔离能力优异的薄膜封装(TFE)技术。TFE是在OLED表面制备一层或者多层超...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使用柔性衬底而对环境中的水氧更加敏感,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柔性OLED封装技术中最具希望的发展方向是可柔性化、水氧隔离能力优异的薄膜封装(TFE)技术。TFE是在OLED表面制备一层或者多层超薄的薄膜材料,以阻隔水氧侵蚀的封装技术,其关键在于制备水氧隔离能力优异的薄膜并避免对OLED器件性能产生影响。介绍了柔性OLED的衬底选择和传统的刚性封装技术,阐明了TFE的优势,通过无机/有机薄膜的制备及TFE采用的在线封装和离线封装2种方法,对柔性TFE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并对柔性TFE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柔性 薄膜封装 水氧透过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层沉积方法制备低温多层Al_2O_3/TiO_2复合封装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忠伟 李民 +3 位作者 徐苗 邹建华 王磊 彭俊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2-539,共8页
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薄膜,被认为是可应用于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最有发展前景的薄膜封装技术之一。本文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低温(80℃)下,研究了Al_2O_3及TiO_2薄膜的生长规律,通过钙膜水汽透过率(WVTR)... 原子层沉积(ALD)方法可以制备出高质量薄膜,被认为是可应用于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最有发展前景的薄膜封装技术之一。本文采用原子层沉积(ALD)技术,在低温(80℃)下,研究了Al_2O_3及TiO_2薄膜的生长规律,通过钙膜水汽透过率(WVTR)、薄膜接触角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堆叠结构的多层Al_2O_3/TiO_2复合封装薄膜的水汽阻隔特性,其中5nm/5nm×8dyads(重复堆叠次数)的Al2O3/TiO2叠层结构薄膜的WVTR达到2.1×10-5 g/m^2/day。采用优化后的Al_2O_3/TiO_2叠层结构薄膜对OLED器件进行封装,实验发现封装后的OLED器件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展现了较好的寿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薄膜封装 原子层沉积 水汽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_2O_3封装薄膜的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方法及系统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段玮 李晟 +2 位作者 张浩 张志林 张建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3,共6页
水汽透过率(WVTR)是衡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封装薄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钙电学法的WVTR测试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可满足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精度和功能要求的测试系统,测试精度达1×10-6g·m-2·d-1,量程为... 水汽透过率(WVTR)是衡量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封装薄膜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研究了基于钙电学法的WVTR测试方法,设计并研制了可满足OLED水汽透过率测试精度和功能要求的测试系统,测试精度达1×10-6g·m-2·d-1,量程为10 g·m-2·d-1,可同时完成20个样品的快速、精确测量。利用本系统对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的不同厚度Al2O3封装薄膜的WVTR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Al2O3薄膜具有良好的水汽阻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水汽透过率 钙电学测量法 多通道测试系统 薄膜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PMMA交叠薄膜制备及OLED封装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雄图 陈桂雄 +3 位作者 孙钒 吴朝兴 郭太良 张永爱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5,共8页
可靠的薄膜封装对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器件寿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子层沉积实现了致密Al_(2)O_(3)薄膜的低温制备,并研究了喷墨打印PMMA墨水在Al_(2)O_(3)薄膜的均匀成膜以及Al_(2)O_(3)/PMMA交叠... 可靠的薄膜封装对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器件寿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子层沉积实现了致密Al_(2)O_(3)薄膜的低温制备,并研究了喷墨打印PMMA墨水在Al_(2)O_(3)薄膜的均匀成膜以及Al_(2)O_(3)/PMMA交叠薄膜的水汽阻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打印分辨率为300 DPI时,PMMA墨水在Al_(2)O_(3)薄膜表面均匀成膜,Al_(2)O_(3)/PMMA交叠薄膜具有良好的水汽阻隔性能和光学透过率。钙膜电学测试结果显示,3对Al_(2)O_(3)/PMMA薄膜的水汽透过率低至8.34×10^(-5) g/(m^(2)·d),而光学透光率在可见光范围内高于95%,表现出良好的OLED器件薄膜封装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原子层沉积 喷墨打印 水汽透过率 O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封装薄膜的水汽透过率测试系统研究
11
作者 李晟 张建华 +1 位作者 楼志斌 殷录桥 《应用技术学报》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于活泼金属(钙、镁)电学法设计研发了用于老化测试环境下的水汽透过率测试仪器,测试精度达到10-6 g·m^(-2)·d^(-1).利用本测试仪器测试了不同叠层次数的Al_2O_3/ZrO_2复合薄膜的水汽透过率,结果表明,多次叠层后的Al_2O_3/Zr... 基于活泼金属(钙、镁)电学法设计研发了用于老化测试环境下的水汽透过率测试仪器,测试精度达到10-6 g·m^(-2)·d^(-1).利用本测试仪器测试了不同叠层次数的Al_2O_3/ZrO_2复合薄膜的水汽透过率,结果表明,多次叠层后的Al_2O_3/ZrO_2复合薄膜的水汽阻隔性能得到了较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活泼金属电学法 水汽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ED显示器封装技术在车载应用中的可靠性
12
作者 苗洋 邱寿发 +2 位作者 陈志新 王亚雄 朱云龙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1-789,共9页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显示器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相比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广色域、高对比度、低功耗和轻薄等,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消费电子领...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显示器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相比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具有诸多优势,包括广色域、高对比度、低功耗和轻薄等,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消费电子领域对LCD已有取代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需求的提升,显示器作为智能座舱中电子系统人机界面的最终输出单元,越来越向大屏化和多屏化方向发展。考虑到座舱内空间的限制,轻薄的自发光OLED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其能在柔性基材上制备的特性,使OLED显示器更加适用多形态的柔性显示方案。目前OLED显示器的车载应用较少,主要是受限于OLED器件环境可靠性较差。本文从提升薄膜封装阻隔能力、改善薄膜封装稳定性和提升薄膜封装散热能力3个方面分析了通过改进薄膜封装提升OLED显示器环境可靠性的方法,为后续OLED显示器在汽车智能座舱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显示器 薄膜封装 可靠性 智能座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LED的散热封装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耀明 王德苗 苏达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如何提高大功率LED的散热性能,是LED器件封装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LED薄膜集成封装结构,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实验样品,依据动态电学法,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热阻和膜层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传热模型的仿真以... 如何提高大功率LED的散热性能,是LED器件封装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LED薄膜集成封装结构,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了实验样品,依据动态电学法,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样品的热阻和膜层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传热模型的仿真以及实验,分析了样品的散热性能。与现有的PCB封装结构相比,薄膜封装结构的散热性能远优于PCB结构,而且薄膜封装结构的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功率LED 薄膜封装 热分析 ANSY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生长SiO_x薄膜的针孔缺陷修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键 胡跃明 +1 位作者 冷兴龙 杜鹃 《电子与封装》 2020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低温(60℃)生长氧化硅(SiOx)薄膜中存在的针孔缺陷,在SiOx薄膜上采取原子层沉积(ALD)方法生长氧化铝(AlOy),利用ALD方法材料保形生长的特点,进行SiOx薄膜的针孔缺陷修复工艺技术研究。实验结果表... 针对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方法低温(60℃)生长氧化硅(SiOx)薄膜中存在的针孔缺陷,在SiOx薄膜上采取原子层沉积(ALD)方法生长氧化铝(AlOy),利用ALD方法材料保形生长的特点,进行SiOx薄膜的针孔缺陷修复工艺技术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SiOx薄膜上利用ALD方法保形生长氧化铝,可以明显降低AlOy/SiOx复合薄膜的水汽渗透率,提高薄膜封装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分析认为:复合薄膜的水汽阻隔能力是由于ALD方法及PECVD方法两种薄膜生长方法的综合作用,这种综合作用很有可能来自PECVD方法薄膜中针孔缺陷的修复,而ALD方法正是完成修复过程的技术手段。另外,ALD方法的工艺参数与针孔缺陷的修复效果相关,ALD生长周期时间延长,有利于提高针孔缺陷的修复效果,从而降低了复合薄膜的水汽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针孔缺陷 水汽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OLED封装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朱彤珺 李来运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8-361,共4页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与其他显示器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制备在聚合物基板上,实现柔性显示,但聚合物对水、氧的阻挡能力远不如玻璃。因此,为了延长柔性OLED器件寿命,就要在柔性器件的基板和盖板上制作薄膜阻挡层,进行有效的封装。介...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与其他显示器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制备在聚合物基板上,实现柔性显示,但聚合物对水、氧的阻挡能力远不如玻璃。因此,为了延长柔性OLED器件寿命,就要在柔性器件的基板和盖板上制作薄膜阻挡层,进行有效的封装。介绍了OLED的封装方式的进展,并提出了一些柔性OLED的封装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封装 薄膜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浪形界面结构的Al_(2)O_(3)/PMMA交叠薄膜设计与力学性能仿真
16
作者 赵金威 洪德铭 +4 位作者 周雄图 张永爱 吴朝兴 郭太良 林坚普 《光电子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286-291,共6页
文章以Al_(2)O_(3)/PMMA交叠薄膜为例,在其交叠界面处引入波浪形结构,通过增加Al_(2)O_(3)在弯曲方向的实际长度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Al_(2)O_(3)/PMMA交叠薄膜结构进行建模,分别研究了波浪形结构形貌、周期、深度和PMM... 文章以Al_(2)O_(3)/PMMA交叠薄膜为例,在其交叠界面处引入波浪形结构,通过增加Al_(2)O_(3)在弯曲方向的实际长度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对Al_(2)O_(3)/PMMA交叠薄膜结构进行建模,分别研究了波浪形结构形貌、周期、深度和PMMA厚度等参数对交叠薄膜弯曲性能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波浪形界面结构能较大提高交叠薄膜的弯曲性能,当波浪形结构的周期在500~1500 nm,深度在600~1600 nm范围内,PMMA厚度为6μm时,交叠薄膜具有较好的弯曲性能,相比于没有引入界面结构的交叠薄膜,同等条件下产生的最大应力下降了超过70%,有效提升了封装薄膜的弯曲性能,对后续无机/有机交叠薄膜的制备工艺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 薄膜封装 有限元仿真 界面结构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LED器件的封装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荣 《电子与封装》 2020年第5期1-6,共6页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因其全固态、自发光、具有高发光效率等优点,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然而,可靠封装仍然是困扰OLED显示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首先从常见的OLED封装方法展开讨论,分析了各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因其全固态、自发光、具有高发光效率等优点,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然而,可靠封装仍然是困扰OLED显示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首先从常见的OLED封装方法展开讨论,分析了各种结构特点与缺陷,其次论述了具有广大发展前景的薄膜封装技术封装结构发展历程,以及封装结构的改进。最后对目前常见的无机薄膜制备工艺与有机薄膜制备工艺进行了归纳对比,并对薄膜封装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LED 薄膜封装 无机封装工艺 有机封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封装:引领封装技术的新潮流
18
作者 爱普科斯有限公司-TDK集团成员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14年第4期50-51,共2页
封装对于电子元件和电子模块的小型化有着显著的影响。TDK及爱普科斯(EPCOS)一系列的封装技术能使得极薄的超小型产品成为可能。公司针对电子元件和电子模块集成化及小型化研发的一系列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在智能和普通手机以及其它... 封装对于电子元件和电子模块的小型化有着显著的影响。TDK及爱普科斯(EPCOS)一系列的封装技术能使得极薄的超小型产品成为可能。公司针对电子元件和电子模块集成化及小型化研发的一系列技术,使得制造商能够在智能和普通手机以及其它移动设备上实现先进的电路设计和卓越的性能。对于微型化的革新产品,TDK不但使用新材料、薄膜和集成化技术,而且特别广泛地采用了一系列封装技术。这样便可以制造极为微型和扁平的元件和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封装 CSSP3铜框架技术 DSSP 薄膜封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_(2)O_(3)/NEA121堆叠薄膜的水氧阻隔性能研究
19
作者 彭荣 杨振波 王珺 《电子与封装》 2022年第4期16-20,共5页
薄膜封装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柔性化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用NEA121树脂与Al_(2)O_(3)作为薄膜封装的有机膜与无机膜封装,封装薄膜的水氧阻隔性能通过钙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3层堆叠Al_(2)O_(3)/NEA121封装后的水汽透过率(Water Vapo... 薄膜封装是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柔性化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用NEA121树脂与Al_(2)O_(3)作为薄膜封装的有机膜与无机膜封装,封装薄膜的水氧阻隔性能通过钙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3层堆叠Al_(2)O_(3)/NEA121封装后的水汽透过率(Water Vapor Transmission Rate,WVTR)达到2.1×10^(-4) g/(m^(2)·d),封装薄膜的失效原因是水汽通过封装薄膜缺陷点渗透,不断腐蚀钙膜导致封装失效,而采用无机/有机堆叠封装的方法使薄膜的封装效果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封装 无机/有机叠层薄膜 水汽透过率 原子层沉积 旋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水硫酸钠/膨胀蛭石薄膜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20
作者 吴渝 冀志江 +3 位作者 王永超 解帅 王静 马超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42-3150,共9页
利用膨胀蛭石(EV)丰富的孔隙结构,采取真空吸附法和薄膜真空封装技术制备了一种十水硫酸钠/膨胀蛭石薄膜复合相变材料(简称薄膜相变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自制温度参比相变潜热测试箱等表征测试手段,分... 利用膨胀蛭石(EV)丰富的孔隙结构,采取真空吸附法和薄膜真空封装技术制备了一种十水硫酸钠/膨胀蛭石薄膜复合相变材料(简称薄膜相变材料)。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自制温度参比相变潜热测试箱等表征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相变材料的过冷和相分离等问题。结果表明,十水硫酸钠中掺入50%EV时,EV内部孔隙负载力达到饱和;在EV和硼砂共同作用下,经步冷曲线测得薄膜相变材料的过冷度为0.5℃;经薄膜真空封装后,十水硫酸钠均匀负载于EV层状结构内部,50%EV掺量的薄膜相变材料相变潜热在105 J/g以上,经300次相变循环后材料相变潜热趋于稳定,在500次相变循环后材料相变潜热保持在90 J/g以上,潜热留存率83.45%,循环性能优于常压封装下同种材料。薄膜真空封装技术获得膨胀蛭石对十水硫酸钠的良好负载效果,相变材料能够有效抑制十水硫酸钠的过冷和相分离等问题,具有较高的相变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水硫酸钠 膨胀蛭石 薄膜真空封装 过冷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