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大挠度薄板功的互等定理求解四边简支矩形板的挠曲方程 被引量:3
1
作者 夏茂辉 毕晓华 常锦才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502-507,共6页
应用大挠度弯曲薄板的第二类功的互等定理,来求解均载四边简支大挠度弯曲矩形板的挠曲面方程。
关键词 互等定理 求解 简支 挠度弯曲薄板 矩形板 挠曲 曲面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修正的功的互等法求解大挠度矩形薄板弯曲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英杰 宋小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5-182,共8页
应用矩形薄板修正的功的互等法,推导了大挠度弯曲矩形薄板的广义位移解。根据广义位移解,研究了一边固定三边简支固定大挠度矩形薄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曲面问题,根据所得出的公式以及矩形薄板的参数,计算出实际的数值结果,并与A... 应用矩形薄板修正的功的互等法,推导了大挠度弯曲矩形薄板的广义位移解。根据广义位移解,研究了一边固定三边简支固定大挠度矩形薄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曲面问题,根据所得出的公式以及矩形薄板的参数,计算出实际的数值结果,并与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比较,证明了应用修正的功的互等法求解大挠度矩形薄板弯曲变形问题的可行性和所得挠曲面方程的正确性。该方法可以表示出任意位移边界条件的横向弯曲矩形板在各种横向荷载作用下的中平面弯曲公式,应用边界条件求解该挠曲面公式的未知数,则平板的弯曲问题即可求解。此方法简单实用,精度较高,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度弯曲薄板 广义位移 修正的功的互等法 弯曲问题 工程实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挠度弯曲薄板的驻值和最小余能原理 被引量:1
3
作者 付宝连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将有限变形的驻值余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应用于大挠度弯曲薄板,给出了大挠度弯曲薄板的驻值余能原理和最小余能原理。
关键词 挠度弯曲薄板 驻值余能原理 最小余能原理 有限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大挠度弯曲问题的DRM-MFS无网格方法
4
作者 丁睿 张坤 《广西科学》 CAS 2012年第2期93-98,107,共7页
在介绍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控制方程及其推导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渐近迭代方法,分别用DRM方法和MFS方法近似特解和齐次解,得到求解薄板大挠度弯曲问题的DRM-MFS无网格近似方法,再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关键词 薄板挠度弯曲问题 无网格方法 对偶互易方法 基本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新解法
5
作者 刘锋 李丽娟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189-196,共8页
在对称压缩算子方程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定理的基础上,给出弹性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算子方程解的存在与唯一性推论。并根据推论所构造的非对称迭代形式,推导出弹性圆薄板在不同边界及不同载荷形式下的大挠度精确迭代式。
关键词 算子方程 挠度/弹性圆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板理论在人造硬壳层应力计算中的适用性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宁伟 卢淑雯 董艳霞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7-330,共4页
采用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较薄硬壳层弹性阶段的应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两端简支、另两端自由的弹性薄板模型,用Matlab语言将Winkler弹性薄板理论程序化,计算出薄板模型中各点的应力值,并用Mat-lab拟合应力曲线。... 采用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较薄硬壳层弹性阶段的应力分布特性进行研究。建立两端简支、另两端自由的弹性薄板模型,用Matlab语言将Winkler弹性薄板理论程序化,计算出薄板模型中各点的应力值,并用Mat-lab拟合应力曲线。通过数值模拟和小挠度薄板理论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Winkler薄板理论法在弹性地基硬壳层应力计算中的合理性,得出软土地基的应力分布规律。薄板横断面内,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但小挠度薄板理论法在计算过程中不收敛,故该理论在薄板应力的计算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kler小挠度薄板理论 MATLAB 人造硬壳层 软土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作用下面层弯矩和挠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学清 汪壮壮 王建华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467-473,共7页
面层是基坑支护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对面层进行合理设计,利用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建立了面层的薄板受力模型,对喷射混凝土基坑支护型式的面层进行了受力分析。为简化计算,假设混凝土面层为弹性体,将面层简化为作用在基坑边坡上的... 面层是基坑支护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对面层进行合理设计,利用薄板小挠度弯曲理论建立了面层的薄板受力模型,对喷射混凝土基坑支护型式的面层进行了受力分析。为简化计算,假设混凝土面层为弹性体,将面层简化为作用在基坑边坡上的四边简支矩形薄板,推导了主动土压力作用下面层挠度和弯矩的一般表达式,并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了某基坑开挖后面层的弯矩和挠度情况。结果表明:挠度和弯矩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吻合度较好,其中最大挠度和最大弯矩的计算值与模拟值之间的误差分别为6%和13%,模拟得到的挠度和弯矩云图与公式计算得到的分布规律一致,均是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推导的公式可为面层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层 薄板挠度弯曲 挠度 弯矩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复合地基的有限差分法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明华 龙军 张玲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在对双向复合地基的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薄板变形的有限差分法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对水平-竖直向增强体系进行合理假定,并考虑复合地基中碎石桩的双向排水作用,提出了桩土应力比随时间变化关系式以及路基... 在对双向复合地基的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薄板变形的有限差分法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对水平-竖直向增强体系进行合理假定,并考虑复合地基中碎石桩的双向排水作用,提出了桩土应力比随时间变化关系式以及路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该方法综合反映了桩土应力比随时间变化的特性以及荷载大小、网及桩间土的刚度、复合地基置换率、散体材料桩体的双向固结作用等因素对桩网复合地基的工后沉降的影响.用文中计算方法对一工程实例进行计算,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法 薄板挠度 WINKLER地基模型 双向固结 工后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荷载分担比及沉降计算 被引量:15
9
作者 赵明华 刘猛 +1 位作者 张锐 龙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61-2169,共9页
针对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以单桩有效影响范围内的路堤与复合地基为分析对象,引入大挠度环形薄板考虑加筋垫层的"柔性筏板效应"与"拉膜效应",同时通过假定桩土相对位移模式,考虑地基成层性,从... 针对路堤荷载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以单桩有效影响范围内的路堤与复合地基为分析对象,引入大挠度环形薄板考虑加筋垫层的"柔性筏板效应"与"拉膜效应",同时通过假定桩土相对位移模式,考虑地基成层性,从而建立了路堤、水平加筋体、桩体、桩间土协调变形三维模型,获得了路堤荷载作用下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荷载分担比及沉降计算方法。采用某工程试验数据对该计算方法进行验证,同时分析了路堤高度、桩帽宽度、筋材抗拉模量对中性点位置、桩土差异沉降以及复合薄板中面最大拉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求得的荷载分担比及沉降与实测值较为接近,证明了其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荷载 双向增强 挠度薄板 沉降 荷载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膜压缩机二指数母线膜腔型面设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霁阳 赵晓华 +1 位作者 贾晓晗 彭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针对广泛使用的单指数母线膜腔型面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了该型面的特点和不足,同时以增大膜腔容积、降低膜片应力为目标,提出了二指数母线膜腔型面。该二指数母线膜腔型面下的膜片径向应力峰值在膜片半径的中间及边缘处,这样可以避开与... 针对广泛使用的单指数母线膜腔型面进行了优化计算,分析了该型面的特点和不足,同时以增大膜腔容积、降低膜片应力为目标,提出了二指数母线膜腔型面。该二指数母线膜腔型面下的膜片径向应力峰值在膜片半径的中间及边缘处,这样可以避开与膜片中心区域附加应力叠加,使得膜片中心区域油侧和气侧面上的径向应力相同且均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膜腔半径、相同膜片材料及膜片内应力均达到许用应力条件下,二指数母线膜腔容积相比单指数增大6.6%;在相同膜腔半径、相同膜腔容积及相同膜片材料情况下,二指数母线膜腔下膜片最大径向应力相比单指数降低10.0%,膜片中心区域最大径向应力降低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膜压缩机 膜腔型面 薄板挠度理论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变形非线性弹性力学的倒易定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宝连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89-293,共5页
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有限变形非线性弹性力学的倒易定理并给出了大挠度弯曲薄板的倒易定理。
关键词 有限变形 非线性弹性力学 倒易定理 挠度弯曲薄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