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联合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俊飞 沈树娜 祝平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 目的探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联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 E6/E7mRNA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CT、HPV E6/E7检测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比较单独使用TCT或HPV E6/E7 mRNA以及联合TCT和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作为检测金标准,TCT和HPV E6/E7这两种检测方法对于宫颈病变均具有一定的筛检率,TCT检测的灵敏度66.56%,特异度为53.57%,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74.84%,特异度为77.68%,TCT联合HPV E6/E7mRN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9.68%和39.29%。结论 TCT联合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可大幅度提高灵敏度,降低临床漏诊率,具有临床筛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宫颈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又先 李立 +4 位作者 杨岚 陈广莉 明芳 韦静 弋文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613-3615,共3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特点,探讨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的安全性和早期诊断的必要性。方法:2008年1-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对478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253例为妊...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特点,探讨妊娠期妇女宫颈病变筛查的安全性和早期诊断的必要性。方法:2008年1-5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妇科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技术(TCT)对478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其中253例为妊娠期妇女(妊娠组),225例为同期、同龄进行健康检查的非妊娠期妇女(非妊娠组)。采用TBS诊断分类标准进行细胞学诊断。结果:妊娠组宫颈细胞学总异常检出率为15.42%,其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检出率为11.46%,其他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为21.3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5.02%,腺上皮细胞异常0.40%。非妊娠组宫颈细胞学总异常检出率为12.44%,其中HPV检出率为4.00%,其他感染性病变的检出率为12.44%,鳞状上皮细胞异常12.00%,腺上皮细胞异常0.44%。结论:妊娠期妇女生殖道感染发生率高于非妊娠期妇女,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发生率与非妊娠期妇女相似。TCT用于常规产前检查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是必要的、安全的,应重视妊娠期妇女宫颈细胞学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妊娠 薄层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于淼淼 杨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5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HR-H... 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5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HR-HPV DNA检测和TCT,同时设计2种联合检测方法,分别为COM1(HR-HPV DNA→TCT)和COM2(TCT→HR-HPV DNA),并与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对比。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HR-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高于TCT和COM2(P<0.05),但与COM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4种检测方法中,HR-HPV DNA检测的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最低(P<0.05),COM1的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P<0.05)。结论 HR-HPV DNA检测与TCT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各具优势。先采用HR-HPV DNA检测进行筛选,再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TCT,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与宫颈病变分级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程群 白剑 靳镭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9期70-75,共6页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 mRNA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与宫颈病变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就诊同时行TCT、高危...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E6/E7 mRNA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与宫颈病变分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就诊同时行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DNA分型和HPV E6/E7 mRNA检测的宫颈病变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标准,分析HPV E6/E7 mRNA、TCT及二者联合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不同病理分级宫颈病变患者TCT分类、HR-HPV DNA阳性率、HPV 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HPV E6/E7阳性率和拷贝值均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对于≥Ⅱ级宫颈上皮内瘤变T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1.82%、96.49%、73.65%,HR-HPV DNA分别为90.91%、68.42%、83.23%,HPV E6/E7 mRNA分别为88.18%、56.14%、77.25%;TCT、HPV E6/E7 mRNA联合分别为95.45%、85.96%、92.22%;TCT、HPV E6/E7 mRNA联合诊断效能高于TCT、HR-HPV DNA和HPV E6/E7 mRNA单独诊断。结论HPV E6/E7 mRNA对高级别宫颈病变的诊断效能较高,与TCT联合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指导高级别宫颈病变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 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在体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季洪爱 王靖华 +4 位作者 周晓军 吉耘 刘红娟 吴慰霖 祁正茂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9-70,73,共3页
目的:在体表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中对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优越性进行评价。方法:运用细针(外径7mm)穿刺抽吸标本,部分标本涂制成常规涂片,立即固定于95%乙醇溶液10m in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检查。将针头... 目的:在体表肿瘤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诊断中对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的优越性进行评价。方法:运用细针(外径7mm)穿刺抽吸标本,部分标本涂制成常规涂片,立即固定于95%乙醇溶液10m in后,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检查。将针头内残余的标本迅速注入清洗液,离心沉淀后再转移至有新柏氏细胞保存液的瓶中,经处理后制成薄片数张,95%乙醇固定,1张行H-E染色,光镜观察;其余涂片则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84例体表肿块经TCT和常规FNAC涂片比较,诊断敏感性基本相等;特异性均为100%。TCT固定标本速度快,细胞不易变形,分布均匀、背景清晰。在FNAC检查涂片中,肿瘤细胞易堆积,有时细胞有变性,背景不清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TCT明显优于常规FNAC涂片。结论:应用新技术TCT对肿瘤标本进行诊断,同时辅以常规FNAC检查和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等多种方法检测,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细胞学检查 肿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腺细胞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汪勤 陈勇 张和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GC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HPV检测,分析LCT诊断为AGC的检出率与组织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hum... 目的探讨非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AGC)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liquid-based cytologic test,LCT)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7例AGC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HPV检测,分析LCT诊断为AGC的检出率与组织学诊断、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阳性率的关系。结果37例AGC中子宫内膜癌14例,子宫颈腺癌5例,子宫颈原位腺癌6例,子宫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6例,正常1例,其它5例。AGC中HPV总阳性率为40.5%,子宫内膜病变的HPV阳性率低于子宫颈病变(P<0.05)。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年龄≥40岁组的发生率高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P<0.05)。AGC患者的组织学检测有37.8%为子宫内膜癌;8.1%为CIN3;29.7%为子宫颈原位腺癌或子宫颈腺癌;AGC亚型、年龄与组织学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GC可以作为预测子宫颈病变与子宫内膜癌的高危诊断指标,LCT、HPV检测结果与患者年龄相结合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非典型腺细胞 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细胞学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1甲基化与p16/Ki-67联合检测提高宫颈癌非典型鳞状细胞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元培 刘雨晨 +3 位作者 温静 孙怡 程晓冉 任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 比较配对盒家族基因1(paired boxed gene 1,PAXl)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 目的 比较配对盒家族基因1(paired boxed gene 1,PAXl)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 TCT)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SC-US)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 LSIL)人群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2022年247例TCT结果为ASC-US和LSIL患者,以阴道镜下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与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 AUC)为评价指标,比较PAX1甲基化和p16/Ki-67双染单独及联合检测的检验效能。结果 PAX1甲基化与p16/Ki-67双染的阳性率随着阴道镜下病理结果的严重程度而增加,PAX1甲基化和p16/Ki-67联合检测在TCT为ASC-US人群中的敏感度为91.25%、特异度为97.72%、准确度为95.51%,优于甲基化、p16/Ki-67双染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AX1甲基化和p16/Ki-67双染联合检测可以提高TCT结果为ASC-US患者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X1甲 p16/Ki-67双染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HPV阳性者管理的建议》的解读 被引量:1
8
作者 隋琳 曾靖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目前,全球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已经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更敏感的HPV检测[2],但HPV检测产品众多,且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待验证,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及相关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鳞状细胞 HPV检测 KI67 P16 阴道镜 相关费用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检查在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吴丹梅 陈曼玲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116-1118,1121,共4页
目的:探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undermin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 目的:探查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细胞学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undermin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分层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判读为ASC-US,并接受电子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38例,进行分析和总结。438例患者均进行阴道镜评估,其中223例拟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以上病变者行镜下活检,送病理。215例阴道镜拟诊为正常或炎症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第6个月复查TCT,3例TCT结果仍为ASC-US,即进行阴道镜下活检;余212例细胞学阴性者转入常规细胞学筛查队伍中。结果:438例ASC-US患者中,进行阴道镜评估病理检查226例(51.60%),检出CINⅠ91例,CINⅡ29例,CINⅢ17例,宫颈癌4例,余212例进行电子阴道镜检查评估,避免了活体组织检查的损伤,随访12个月复查TCT未发现异常。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意义,可有效检出CIN及以上病变,可作为基层医院对ASC-US患者进行分层处理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意义未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电子阴道镜 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TCT的关系
10
作者 杨雅婷 钟斐 +6 位作者 黄维 李婷婷 沙燕华 秦笙 黄川 郑锡簪 曹顺旺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386,共12页
目的:对广州地区14 794例样本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率、亚型感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广州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 目的:对广州地区14 794例样本的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感染率、亚型感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HPV感染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 TCT)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广州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评价,为HPV感染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探讨HPV和TCT联合检查在女性宫颈癌筛查和制定HPV疫苗接种策略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4 794例行37种HPV亚型基因分型检测的样本资料,同时对TCT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的HPV感染特征情况,以及HPV单一感染、多重感染与TCT之间的关系。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9.42%,最常见的HPV感染亚型依次为HPV52(21.55%)、HPV58(10.00%)、HPV16(9.17%)、HPV51(8.37%)、HPV39(7.56%)、HPV61(7.34%)及HPV53(7.01%);女性的总感染率为29.03%,男性的总感染率为43.25%;HPV感染率与年龄分布密切相关,各年龄分组间总感染率,以及各年龄分组的单一感染率、多重混合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44.641,30.797;P<0.001)。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28.03%、28.58%、29.56%、32.26%。单基因感染中,高危亚型的感染率最高为夏季(43.53%);双重及以上感染中,以秋季感染率较高(35.02%)。TCT分组均以单一感染为主,各TCT分组的单一感染、多重感染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97,P<0.001)。各年龄分组的TCT结果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871,P<0.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广州地区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其总感染率为29.42%,HPV52、HPV58和HPV16是最常见的型别,男性HPV总感染率高于女性,HPV感染率与年龄分布呈现密切相关性,且夏秋季节的感染率高于春冬季节。此外,还发现各TCT分组间的HPV感染率及各年龄分组间的TCT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为HPV感染的早期筛查,制定针对性的HPV防控策略、提高宫颈癌的诊疗水平提供了科学依据,尤其强调了男性HPV感染在HPV防控中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单一感染 双重感染 薄层细胞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上皮内瘤变5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颖 李柱南 +3 位作者 陈忆 史蔚 王丽娅 吴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与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VAIN)的关系。方法·收集因宫颈及非宫颈因素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6 708例(排除肿瘤患者),分析术后...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残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与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VAIN)的关系。方法·收集因宫颈及非宫颈因素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6 708例(排除肿瘤患者),分析术后阴道残端病变患者TCT及Hr-HPV检测结果,以及Hr-HPV感染与阴道镜活检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TCT和Hr-HPV并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提示有阴道残端病变的患者56例,其中宫颈因素全子宫切除者占5.81%(45/775),非宫颈因素全子宫切除者占0.19%(11/5 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56例阴道残端病变患者中,Hr-HPV感染者40例(占71.43%),未感染者16例(占28.57%)。因宫颈因素切除子宫和非宫颈因素切除子宫的患者,其Hr-HPV感染率分别为80.00%(36/45)和36.36%(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TCT结果显示鳞状上皮内病变发生率分别为42.22%(19/45)和9.09%(1/11)。结论·因宫颈因素切除子宫者Hr-HPV感染率高于非宫颈因素切除子宫者,且VAIN发病率亦高;对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均需仔细评估宫颈及阴道壁的情况,术后定期行TCT和HPV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阴道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上皮内瘤样病变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和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邱锐 娄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22-824,共3页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 HPV—DNA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城区18 378例子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韦艳 白瑞 +3 位作者 阮阳阳 孙倩玉 刁博文 杨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9期3763-3768,3773,共7页
背景子宫颈癌(CC)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CC的发生。基于细胞学的CC筛查计划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不可行,因此了解石河子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石河子市基于h... 背景子宫颈癌(CC)是女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的筛查,可以有效预防CC的发生。基于细胞学的CC筛查计划在医疗资源缺乏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并不可行,因此了解石河子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石河子市基于hrHPV为初筛的CC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城区30~65岁参加CC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和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以hrHPV为初筛的18378例女性CC筛查数据(hrHPV-DNA检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按感染情况分为hrHPV16型阳性和hrHPV18型阳性、hrHPV16型阳性、hrHPV18型阳性,按照年龄大小分为30~39岁、40~49岁、50~59岁、60~65岁组,并比较不同组间的筛查结果有无差异。结果18378例接受CC筛查人群中,hrHPV感染率为15.32%(2816/18378)。hrHPV单一感染占11.38%(2092/18378),多重感染占3.94%(724/18378)。最常见的6种单一hrHPV感染类型依次为hrHPV52型(2.37%)、hrHPV16型(1.65%)、hrHPV53型(0.97%)、hrHPV51型(0.90%)和hrHPV39型(0.87%)、hrHPV68型(0.87%),而hrHPV18型位于第11位(0.36%)。hrHPV16型阳性和hrHPV18型阳性与hrHPV16型阳性女性子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35.71%和30.86%)均高于hrHPV18型阳性(8.95%)女性(P<0.05)。hrHPV52型感染人数最多,但未检出1例CC前病变及CC的患者。其他亚型感染行阴道镜子宫颈活组织检查提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人群中,hrHPV58型、hrHPV56型、hrHPV51型、hrHPV33型和hrHPV39型是主要感染类型。此外,不同年龄组间hr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6,P=0.049)。结论石河子市城区女性hrHPV感染率较高,单一感染为主。在该地区应特别关注hrHPV16型的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筛查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病毒分型与宫颈病变的探讨 被引量:33
14
作者 夏艳 金志军 +3 位作者 倪云翔 龚惠 杨静 魏雪敏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妇科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感染情况,分析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筛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妇科因各类原因就诊...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妇科就诊人群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感染情况,分析HPV分型检测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医师合理应用筛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6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妇科因各类原因就诊、自愿接受HPV分型检测病例的检测结果,统计分析HPV不同型别感染情况;其中504例因有临床症状或HPV阳性完成了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以病理诊断为宫颈病变诊断的"金标准"分析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HPV分型检测的病例中,HPV总感染率为23.66%(2 998/12 670),其中84.09%(2 521/2 998)感染高危型HPV;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19.90%(2 521/12 670),低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3.76%(477/12 670)。HPV感染者中,单一亚型感染率为71.21%(2 135/2 998),双重感染率为16.94%(508/2 998),其余为2种以上型别感染。低危型HPV感染在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危型HPV感染呈低年龄段人群感染率较高的现象(P<0.01)。高危型HPV感染中,感染率最高的5种亚型依次为HPV52、16、53、58、51型,低危型感染中前3位感染型别为HPV81、43、42型。随宫颈病变级别的升级,高危型HPV感染率呈升高趋势。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疾病较TCT更灵敏,阴性预测值更高,其阴性结果对于排除宫颈癌意义较大。宫颈癌病例HPV感染为16、18和52型。结论 HPV分型检测准确性高并能明确基因类型,联合TCT和组织学检查更能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细胞,为临床防治宫颈癌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初次宫颈癌筛查时,HPV分型检测可以替代TCT单独检测或联合T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因分型 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3
15
作者 杨毅 王友芳 +4 位作者 郎景和 程雪梅 李彩娟 单莹 俞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法Ⅱ(HC2)评估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2年3月至今在我院妇科门诊进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以及其中进行TCT、HC2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TCT和HC2二联筛查的723例患者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70·7%(94/133)、88·9%(249/280)和90·9%(90/99),均明显高于TCT正常组的55·5%(117/211)(P=0·005,P<0·001,P<0·001)。在TCT、HC2和阴道镜加点活检三联检查的350例患者中,宫颈轻度不典型增生(CIN1)组和宫颈中度不典型增生(CIN2)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88·9%(72/81)和96·3%(52/54),均明显高于病理学结果正常组的77·7%(153/197)(P=0·03,P=0·002);宫颈重度不典型增生(CIN3)组和子宫颈癌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1·7%(11/12)和100·0%(6/6),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在三联检查TCT为ASC的患者群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79·3%(69/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者发生CIN2-3的比率为38·0%,明显高于无高危型HPV感染者的5·9%(P=0·04)。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乳头瘤病毒 杂交捕获法 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洁 平静 +2 位作者 王俊利 常正义 庞广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6-468,共3页
宫颈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是目前临床普遍应用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
关键词 宫颈薄层细胞学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 活组织检查 宫颈病变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7
作者 薛桐 陈奎生 +1 位作者 韦娜 孙淼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细胞学筛查并在1个月内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女性患者624例,年龄18~81岁,均进行...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细胞学筛查并在1个月内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女性患者624例,年龄18~81岁,均进行了TCT、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对比病理学结果,评价各项检测方法单独或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624例患者中阴性(慢性炎症)183例,阳性441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7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27例、鳞状细胞癌38例);TCT阳性376例,阴性248例;p16/Ki-67双染阳性317例,阴性307例;HPV E6/E7 mRNA阳性360例,阴性264例;TCT+p16/Ki-67双染阳性425例,阴性199例;TCT+HPV E6/E7 mRNA阳性434例,阴性190例;3项联合阳性367例,阴性257例。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TCT+p16/Ki-67、TCT+HPV E6/E7 mRNA和3项联合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30%、89.11%、77.32%,特异度分别为78.14%、77.60%、86.34%。结论: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可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细胞学检查 p16/Ki-67双染 HPV E6/E7 mRNA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