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PfSUS2的克隆及胁迫响应
1
作者 吕胡杨 邓敏捷 +2 位作者 赵蕾 吕资晗 范国强 《森林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1-500,共10页
为探究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SUS)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植原体感染幼苗(PFI)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PfSUS2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对PfSUS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以及胁迫响应分析,并通过荧光... 为探究白花泡桐蔗糖合成酶基因(SUS)的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PF)和丛枝植原体感染幼苗(PFI)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PfSUS2基因及其上游启动子序列,对PfSUS2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组织特异性以及胁迫响应分析,并通过荧光素酶基因表达技术验证PfSUS2启动子的转录激活活性。结果表明:白花泡桐PfSUS2基因编码区长度为2 418 bp,编码805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质分子质量为92.0 kDa,理论等电点为6.21,含有66个磷酸化位点,具有典型的蔗糖合成酶和糖基转移酶结构域,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PfSUS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组成,可能以同源四聚体存在。进化分析结果表明,PfSUS2蛋白质属于SUSⅠ组双子叶植物亚组,与芝麻和楸树的SUS蛋白质同源性最高。PfSUS2基因在白花泡桐茎和根中的表达量较高,并且可响应泡桐丛枝病和低磷胁迫。PfSUS2基因上游2 003 bp的启动子序列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该区域包含了胁迫、激素和光响应顺式元件,表明PfSUS2基因表达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蔗糖合成酶 启动子 胁迫响应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中蔗糖合成酶基因AhSuSy在花生中的组织表达及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娜 胡冬青 +7 位作者 王道远 潘丽娟 迟晓元 陈明娜 王通 王冕 杨珍 禹山林 《花生学报》 2013年第4期25-32,共8页
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为实验材料,根据cDNA文库中已知的蔗糖合成酶基因AhSuSy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该基因在花生各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低... 低温、高盐和干旱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本研究以花生品种花育33号为实验材料,根据cDNA文库中已知的蔗糖合成酶基因AhSuSy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克隆到该基因。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该基因在花生各组织中的表达及在低温、高盐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果显示,该基因为组成型表达基因,在叶片和根中表达量较高,在花中表达量最低;AhSuSy基因在花生的叶片和根中对低温均没有明显响应,但在花生根中受高盐胁迫和干旱胁迫明显诱导,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花生对高盐和干旱胁迫的适应性调控;AhSuSy在花生根中受ABA的明显诱导,说明该基因对花生非生物胁迫的调控可能是以依赖ABA的方式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蔗糖合成酶 表达分析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蔗糖合成酶基因ZmSus6和ZmSus7的克隆及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慧敏 李敏慧 +7 位作者 冯送联 杨泉女 上官国莲 钟希琼 李国强 汪跃华 王蕴波 吴富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8-1107,共10页
【目的】克隆甜玉米蔗糖合成酶(Sus)基因ZmSus6和ZmSus7,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为深入研究其在甜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甜玉米品种佛甜10号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ZmSus6... 【目的】克隆甜玉米蔗糖合成酶(Sus)基因ZmSus6和ZmSus7,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组织表达特异性检测,为深入研究其在甜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甜玉米品种佛甜10号为材料,采用RT-PCR克隆ZmSus6和ZmSus7基因,通过ProtParam、SOPMA、SignalP 4.0 Server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MEGA 6.0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结果】ZmSus6和ZmSus7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分别为2550和2574 bp,编码849和857个氨基酸残基,对应的蛋白分子量为96.27和97.79kD,理论等电点为7.63和8.19,均无信号肽和跨膜区域,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ZmSus6蛋白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于叶绿体或线粒体;ZmSus7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ZmSus6和ZmSus7蛋白归属于PLN00142家族(Sus超级家族),具有Sus和糖基转移酶的两个功能域,分别与高粱SbSus6和SbSus7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其同源性对应为88.44%和96.62%,归属为单子叶植物III型Sus基因家族。ZmSus6和ZmSus7基因在甜玉米的根、茎、叶、玉米芯和籽粒中均有表达,但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别以叶和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结论】ZmSus6和ZmSus7基因具有一定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可能在甜玉米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蔗糖合成酶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蔗糖合成酶家族成员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晁毛妮 张自阳 +3 位作者 王润豪 张金宝 王果 黄中文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241,共10页
该研究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序列,旨在对大豆蔗糖合成酶(SU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探讨大豆SU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GmSUS基因的利用及大豆高产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蔗糖合... 该研究基于已公布的大豆基因组序列,旨在对大豆蔗糖合成酶(SUS)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探讨大豆SU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为GmSUS基因的利用及大豆高产育种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在大豆基因组中共鉴定到12个蔗糖合成酶基因(GmSUS1~GmSUS12)。(2)GmSUS蛋白之间序列一致性很高,均具有植物SUS家族蛋白特有的蔗糖合成结构域和糖基转移结构域;除GmSUS5外,其他GmSUS蛋白N端均具有一个保守的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3)系统进化分析显示,GmSUS蛋白主要聚为3组(SUSⅠ~SUSⅢ),且位于同1组的GmSUS基因大部分具有相似的内含子/外显子分布模式。(4)12个GmSUS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大豆的10条染色体上,片段复制可能导致了GmSUS基因在大豆基因组中的扩增。(5)表达特性分析表明,大豆SUS家族成员具有不同的组织表达模式,GmSUS8在大豆种子中表达量很高,GmSUS1、GmSUS7和GmSUS5在大豆根瘤中表达量很高,GmSUS3、GmSUS11和GmSUS12在所有被检测的组织均具有较高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合成酶(sus) 基因家族 进化分析 组织表达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灌浆期籽粒中蔗糖合成酶活性的变化与调节 被引量:46
5
作者 王志琴 叶玉秀 +3 位作者 杨建昌 袁莉民 王学明 朱庆森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34-643,共10页
以 4个水稻品种 (杂交组合 )为材料 ,研究了灌浆期强、弱势粒中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的关系。强势粒灌浆速率和谷粒充实率大于弱势粒 ,亚种间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尤为明显。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 以 4个水稻品种 (杂交组合 )为材料 ,研究了灌浆期强、弱势粒中蔗糖合成酶 (SS)活性变化及其与灌浆速率的关系。强势粒灌浆速率和谷粒充实率大于弱势粒 ,亚种间杂交稻和两系杂交稻组合尤为明显。灌浆前、中期弱势粒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强势粒 ,表明同化物基质浓度不是弱势粒灌浆的主要限制因子。与灌浆速率相类似 ,灌浆前期强势粒中的SS活性明显高于弱势粒。灌浆速率、谷粒充实率和粒重与籽粒中SS活性极显著正相关 ,与酸性转化酶活性相关不显著。齐穗期去 1/ 2叶 ,弱势粒中SS活性下降 ,去 1/ 2颖花则SS活性增加。花后 7~ 10d喷施低浓度 (2 5× 10 -6mol/L)脱落酸 (ABA)或灌浆期土壤水势控制在 - 0 .0 15MPa时 ,籽粒中ABA含量以及ABA与赤霉素 (GA1+GA4,GAs)比值、SS活性、谷粒充实率和粒重均显著增加。表明SS对水稻籽粒灌浆起重要作用 ,其活性既受源 库关系的影响 ,又受籽粒中激素含量及激素间平衡的调控 ,在灌浆期适当提高籽粒中ABA含量或ABA与GAs 比值 ,有利于SS活性的提高和籽粒充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蔗糖合成酶 籽粒灌浆 脱落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苗期蔗糖合成酶与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比较 被引量:17
6
作者 高向阳 徐凤彩 +1 位作者 赵亚华 梅志弘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6-48,共3页
以普通玉米和超甜玉米为试材 ,比较两玉米品种在苗期的蔗糖合成酶与磷酸蔗糖合成酶的酶活力变化 .结果表明 ,从胚芽期到五叶期 ,超甜玉米和普通玉米的蔗糖合成酶、磷酸蔗糖合成酶的活力逐渐升高 。
关键词 普通玉米 超甜玉米 蔗糖合成酶 磷酸蔗糖合成酶 活力比较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B家族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ofSPSB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黄东亮 秦翠鲜 +5 位作者 陈忠良 桂意云 李双喜 汪淼 廖青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5-551,共7页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 【目的】克隆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甘蔗SPS酶学特性及SPS活性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在进化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同源克隆获得甘蔗SofSPSB基因部分序列,再结合RACE技术获得全长cDNA序列。扩增SofSPSB基因ORF并连到原核表达载体pETBlue-2上,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结果】通过比对B家族中进化关系很近的玉米(Zea mays)ZmSPS1和水稻(Oryza sativa)OsSPS1基因序列,并在保守区设计一对引物扩增获得甘蔗B家族SPS基因(SofSPSB)2330bp序列。结合5'-RACE和3'-RACE技术获得3481 bp 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一个3225bp的开放阅读框(ORF);起始密码子(ATG)位于转录起始位点后56bp处,终止密码子(TGA)后有一段201bp的非编码序列,并带有真核生物典型的polyA尾巴;编码1074个氨基酸,SofSPSB与Zm-SPS1、OsSPS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和81.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0%和83.9%;其理论分子量Mw=118.96kDa,等电点pI=6.30。经原核表达后纯化获得带6×His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获得甘蔗B家族Sof-SPSB基因全长cDNA序列,成功构建了SofSPSB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使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SofSPSB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SPSⅢ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翠芳 黄诚梅 +4 位作者 潘有强 魏源文 邓智年 秦新民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3-726,共4页
【目的】了解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甘蔗中表达特性及其对甘蔗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选取0叶、+1叶、幼嫩叶鞘、幼茎,通过半定量RT-PCR... 【目的】了解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在甘蔗中表达特性及其对甘蔗糖分积累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以甘蔗品种桂糖28号(GT28)、拔地拉、新台糖20号(ROC20)、新台糖22号(ROC22)为供试材料,选取0叶、+1叶、幼嫩叶鞘、幼茎,通过半定量RT-PCR法对甘蔗SPSIII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SPSIII在4个甘蔗基因型中的0叶、+1叶、幼嫩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在GT284个不同部位的表达量较低,在拔地拉4个不同部位表达较均匀,在ROC204个部位中以嫩叶鞘的表达较高,在ROC22中以幼茎的表达较高。【结论】SPSIII在4个甘蔗基因型中的0叶和+1叶、幼嫩叶鞘和幼茎中均有表达,但SPSIII表达因甘蔗基因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表达 半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不同发育时期主要糖类含量和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春华 俞明亮 +2 位作者 马瑞娟 张斌斌 沈志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6-1463,共8页
为了揭示桃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叶片、韧皮部中主要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花后45 d、65 d、85 d、105 d时果实、叶片、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并利用荧光定... 为了揭示桃不同发育时期的果实、叶片、韧皮部中主要糖类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机理,以水蜜桃品种湖景蜜露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花后45 d、65 d、85 d、105 d时果实、叶片、韧皮部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6个蔗糖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湖景蜜露果实以积累蔗糖为主,叶片和韧皮部以积累山梨醇为主,是典型的葡萄糖/果糖≈1的品种。花后105 d时果实中,蔗糖含量最高,其次是果糖和葡萄糖,山梨醇含量最低;相反,花后45~105 d,韧皮部和叶片的山梨醇含量均最高,蔗糖含量最低。花后45 d果实中蔗糖含量最低,盛花后85 d达到最高值,随后下降直到采收;花后45~105 d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蔗糖相反。花后45~105 d,果实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叶片和韧皮部,而叶片和韧皮部之间无显著差异。花后65 d至果实采收期间叶片中山梨醇含量与果实中蔗糖含量变化趋势非常相似。果实和韧皮部发育过程中Pp Sus3远远高于其他基因的表达水平,Pp Sus1在叶片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表达水平最高。表明Pp Sus3在果实和韧皮部、Pp Sus1在叶片中对糖类代谢可能具有更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类含量 蔗糖合成酶基因 表达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丽娟 丁向真 +1 位作者 王彦才 李翔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6-1520,共5页
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药用植物枸杞中克隆了1个编码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LbSPS(GenBank登录号KC834608)。序列分析表明:LbSPS基因长3 677 bp,开放阅读框为3 165 bp,编码1 03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8.457 5 kD... 利用RT-PCR及RACE技术,从药用植物枸杞中克隆了1个编码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LbSPS(GenBank登录号KC834608)。序列分析表明:LbSPS基因长3 677 bp,开放阅读框为3 165 bp,编码1 033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8.457 5 kD,理论等电点6.0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bSPS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甜瓜、马铃薯、番茄等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66%~98%。qRT-PCR分析显示,LbSPS基因在枸杞花中表达量最高,叶中表达水平较低。该研究为进一步了解LbSPS在枸杞生长发育、逆境胁迫等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洪博 陆鑫 +5 位作者 毛钧 苏火生 林秀琴 徐超华 李旭娟 蔡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1-36,共6页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 甘蔗是世界上重要的糖料作物,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甘蔗体内蔗糖合成的关键酶之一,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积累和抗逆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介绍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甘蔗蔗糖代谢中的作用和SPS家族基因的克隆、分类、表达活性和功能,分析SPS基因在甘蔗不同种中的单核苷酸位点突变、插入、缺失和氨基酸变异情况,期望为甘蔗蔗糖磷酸合成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蔗糖磷酸合成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甜高粱品种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与糖分积累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春阳 胡瑞芳 +3 位作者 张馨月 杨阳 逄洪波 李玥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9-141,共3页
以12个品种的甜高粱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和茎秆在4个主要生长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hthase,简称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简称SPS)的活性变化,对2种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 以12个品种的甜高粱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和茎秆在4个主要生长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hthase,简称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简称SPS)的活性变化,对2种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了解甜高粱体内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对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时期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不断提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同一时期,茎秆中的2种酶活力大于叶片中的酶活力,在前期,2种酶活力差异不明显,但在生长后期,相同部位的SS活性要大于SPS活性。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3,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P<0.01);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9,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P<0.01),说明SPS和SS是影响甜高粱糖积累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酶活力 糖分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家族进化及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付鹏 秦晓威 +4 位作者 伍宝朵 赵溪竹 王华 朱自慧 赖剑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08-1613,共6页
在高等植物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蔗糖合成的限速酶。在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SPS基因,而可可中尚未见相关报道。通过分析可可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4个SPS候选基因,依次命名为TcSPS1、TcSPS2、TcSPS3和TcS... 在高等植物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SPS)是蔗糖合成的限速酶。在多种植物中都发现了SPS基因,而可可中尚未见相关报道。通过分析可可基因组数据库,鉴定出4个SPS候选基因,依次命名为TcSPS1、TcSPS2、TcSPS3和TcSPS4。4个基因的编码区(CDS)长度在3 075~3 228 bp之间,外显子数目为12~14,预测蛋白的平均分子量为118.15 ku,等电点均小于7。进化分析结果表明SPS基因家族分成3个亚族;TcSPS1和TcSPS2属于ClassⅠ亚族,TcSPS3和TcSPS4分别属于ClassⅡ亚族和ClassⅢ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TcSPS1与TcSPS2在树皮和果实中高量表达,TcSPS3和TcSPS4主要在叶片中表达。伴随着叶片和花蕾生长发育,各TcSPS基因表达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表明其与主要光合产物--蔗糖的合成或再合成有密切联系,参与可可“源库”器官中光合产物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 蔗糖磷酸合成酶 表达分析 系统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蔗糖合成酶对幼果生理脱落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春苗 朱正阳 +4 位作者 木巴热克.阿尤普 许娟 肖丽 龚鹏 杨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12-2020,共9页
【目的】为扁桃蔗糖合成酶基因功能与幼果生理落果的关系。【方法】以新疆主栽品种纸皮扁桃生理落果期的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实为试材,采用qRT-PCR法分析SuSy基因的表达模式,测定糖组分浓度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果】扁桃果实SuSy基因... 【目的】为扁桃蔗糖合成酶基因功能与幼果生理落果的关系。【方法】以新疆主栽品种纸皮扁桃生理落果期的正常果和即将脱落果实为试材,采用qRT-PCR法分析SuSy基因的表达模式,测定糖组分浓度和蔗糖合成酶活性。【结果】扁桃果实SuSy基因在不同发育期均有表达,且均在快速落果期(盛花后7~22 d)的高峰期(盛花后17 d)表达量达低值,而后逐渐升高;果实中葡萄糖浓度﹥果糖浓度﹥蔗糖蔗糖浓度,正常果的葡萄糖和果糖浓度均大于即将脱落果且与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即将脱落果的蔗糖浓度始终大于正常果,即将脱落果中的蔗糖代谢出现异常;在落果高峰期(盛花后17 d),SuSy分解方向酶活性达峰值,之后随着营养竞争缓和而逐步降低,且正常果酶活性始终大于即将脱落果;SuSy合成方向酶活性在正常果中持续走低,直至落果后期库源竞争趋于缓和后缓慢升高,而即将脱落果的合成方向酶活性却在落果高峰期达峰值。【结论】扁桃幼果生理落果期SuSy酶主要在分解方向上起作用,其活性变化异常造成部分果实糖代谢紊乱导致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 生理落果 蔗糖合成酶 蔗糖代谢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与果实品质及成熟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雯 邵远志 陈维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340-2344,共5页
从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 thase,SPS)基本性质、SPS与果实糖的积累、相关酶类和外源刺激、乙烯和呼吸、果实软化的关系及SPS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调控等几方面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SPS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蔗糖磷酸合成酶 果实鼎质 成熟衰老 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皮石斛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3
16
作者 孟衡玲 杨生超 +1 位作者 查应洪 文国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696,共5页
应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了铁皮石斛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功能分析及多糖合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SPS基因cDNA全长3 502bp,编码区3 186bp,GenBank... 应用同源序列克隆法克隆了铁皮石斛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基因cDNA全长,并进行了原核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时空表达、功能分析及多糖合成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铁皮石斛SPS基因cDNA全长3 502bp,编码区3 186bp,GenBank登录号JF423929。该基因编码1 061个氨基酸,与文心兰的SPS基因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最高为93%,与其他科植物SP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均高于60%。(2)原核诱导表达结果显示,SPS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118.7kD,其表达与序列分析推测的结论一致。(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铁皮石斛SPS基因的二级结构包括了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是非跨膜结构的亲水性不稳定蛋白,有2个功能结构域,分别是蔗糖合成功能域及糖基转移功能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全克隆及工程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4
17
作者 侯丽霞 何启伟 +3 位作者 赵双宜 焦自高 王崇启 董玉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48-551,共4页
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甜瓜果实蔗糖合成途径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克隆该基因并导入甜瓜低糖自交系,可改良甜瓜果实品质创新优良种质。从甜瓜幼苗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T-PCR与Southern blot方法相结合,重组子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验... 蔗糖磷酸合成酶在甜瓜果实蔗糖合成途径中起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克隆该基因并导入甜瓜低糖自交系,可改良甜瓜果实品质创新优良种质。从甜瓜幼苗叶片提取总RNA,利用RT-PCR与Southern blot方法相结合,重组子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验证以及测序同源性比较,克隆到基因的5’(2859bp)和3’(852bp)。应用高保真Taq聚合酶PCR拼接蔗糖磷酸合成酶完整cDNA序列3692bp,该片段与GenBank中其它植物基因序列具有97% ̄99%的同源性,登录号DQ364058。应用BamHⅠ、KpnⅠ、BglⅡ限制性酶切获得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ROK2及基因的线性片段,通过T4连接酶反应,构建了以CaMV35S为启动子,以Tnos为终止子的工程载体pROK-SPS,该载体含有Npt-II选择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蔗糖磷酸合成酶 基因克隆 工程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热带种Badila蔗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和平 李海明 潘世明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8-62,共5页
植物中蔗糖合成酶是促使蔗糖进入各种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从GenBank中筛选出两条与一个蔗糖合成酶基因高度相似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1个长度为2 970 bp,包含完整编码框(2 448 bp)的cDNA,命名为SoSuS1(GenBank登录号:JX416283)... 植物中蔗糖合成酶是促使蔗糖进入各种代谢途径的关键酶之一。从GenBank中筛选出两条与一个蔗糖合成酶基因高度相似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1个长度为2 970 bp,包含完整编码框(2 448 bp)的cDNA,命名为SoSuS1(GenBank登录号:JX41628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显示SoSuS1蛋白是一个典型的胞质内可溶性蔗糖合成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显示SoSuS1在茎、叶鞘和叶片中均有表达,表明该基因在多个组织器官中发挥作用;而SoSuS1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茎可能是其主要作用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ILA 蔗糖合成酶 序列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两个蔗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家红 徐靖 +1 位作者 畅文军 张治礼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了解蔗糖合成酶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蔗糖合成酶基因,并对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两个蔗糖合成酶基因(HbSS1和HbSS2),HbSS1全... 为了解蔗糖合成酶在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利用RACE技术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蔗糖合成酶基因,并对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巴西橡胶树中克隆了两个蔗糖合成酶基因(HbSS1和HbSS2),HbSS1全长2864 bp,编码806个氨基酸;HbSS2全长2815 bp,编码811个氨基酸。两个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典型的植物蔗糖合成酶结构特征,包含1个磷酸化位点和两个保守的功能域。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HbSS1和HbSS2在各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其中HbSS1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HbSS2在树皮中的表达量最高,这说明HbSS1和HbSS2可能参与了各组织的生长和代谢过程,且功能有所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蔗糖合成酶 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活性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红梅 王微微 +2 位作者 何玲 王春夏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 为了建立富含多糖的百合鳞茎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nthase,EC2.4.1.13,SuSy)活性检测体系,深入研究其蔗糖代谢机制,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鳞茎外层鳞片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提取缓冲液种类及pH值、反应温度、底物浓度以及缓冲液pH值对SuSy合成和分解方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uSy合成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是pH值为7.8的Tris-HCl,最适反应温度为50℃,底物果糖最适浓度为50 mmol.L-1,UDPG最适浓度为5 mmol.L-1,反应缓冲液Tris-HCl最适pH值为7.5;SuSy分解方向活性检测的最适提取缓冲液为pH值7.8的Hepes-NaOH,最适反应温度为40℃,底物蔗糖最适浓度为10mmol.L-1,UDP最适浓度为7 mmol.L-1,反应缓冲液Mes-NaOH最适pH值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鳞茎 蔗糖合成酶 提取条件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