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甜瓜蔓枯病菌子实体法分离及A型菌株产孢条件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英 张永兵 +1 位作者 Joseph N. Wolukau 陈劲枫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为解决甜瓜蔓枯病菌(Didymellabryoniae)组织分离法中枯萎病菌污染和单孢分离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挑取单个子实体分离纯化获得甜瓜蔓枯病菌A型菌株。该菌株在12h荧光/12h黑暗的常规光照条件下,不能形成分生孢子器,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暗... 为解决甜瓜蔓枯病菌(Didymellabryoniae)组织分离法中枯萎病菌污染和单孢分离法操作复杂的问题,采用挑取单个子实体分离纯化获得甜瓜蔓枯病菌A型菌株。该菌株在12h荧光/12h黑暗的常规光照条件下,不能形成分生孢子器,但经过一定时间的暗处理和间歇紫外灯(12h紫外灯/12h黑暗)照射后则能够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培养基、碳源、氮源对产孢量的影响。综合各种因素,A型菌株产生分生孢子的最佳条件为:7d暗培养和4d间歇紫外灯处理的光照条件下,只含有磷酸二氢氨的马铃薯平板培养基,25℃时产生的分生孢子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菌 分离 产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甜瓜蔓枯病菌致病力测定与品种抗病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胡凤云 莫贱友 +3 位作者 郭堂勋 潘朝勃 黄穗萍 韦继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和不同西、甜瓜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广西西、甜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04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并对14个西、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 【目的】研究不同西、甜瓜蔓枯病菌株的致病力差异和不同西、甜瓜品种的抗病性,为指导广西西、甜瓜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104个西、甜瓜蔓枯病菌株进行致病力差异分析,并对14个西、甜瓜品种进行抗病性测定。【结果】不同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104个菌株中强致病力菌株、中等致病力菌株和弱致病力菌株分别占31.73%、57.69%和10.58%。不同西、甜瓜品种对同一蔓枯病菌菌株的感病性也存在差异,强致病力菌株WTMK-76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38.14~86.92,中致病力菌株BHMK-59对不同西、甜瓜品种病情指数为26.88~76.40。10个西瓜品种中以绿美人的抗病性最强,黑美人次之;4个甜瓜品种中以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结论】不同的蔓枯病菌菌株致病力存在差异,但菌株致病力强弱与菌株分布的地理位置无关;不同西、甜瓜品种抗病力也存在差异,其中以绿美人、黑美人和广蜜1号的抗病性最强,这3个西、甜瓜品种可在广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蔓枯病菌 致病力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新型杀菌剂对瓜类蔓枯病菌的毒力测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秀蓉 魏勇良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药剂对瓜类蔓枯病的抑制作用表明:30%苗菌敌抑制作用最强,40mg/kg抑制率为100%,其次为50%扑海因和5%菌毒清,600mg/kg抑制率分别为914%和837%;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3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依次为:Y=4.2... 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药剂对瓜类蔓枯病的抑制作用表明:30%苗菌敌抑制作用最强,40mg/kg抑制率为100%,其次为50%扑海因和5%菌毒清,600mg/kg抑制率分别为914%和837%;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3种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依次为:Y=4.2187+2.1317x、Y=0.8644+2.2214x、Y=3.6955+0.9434x;EC50为2.3255mg/kg、73.378mg/kg、24.1474mg/kg;EC95为14.342mg/kg.410.964mg/kg。1338.mg/kg为田间进一步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蔓枯病菌 杀菌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ISSR初步分析广西西甜瓜蔓枯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其利 胡凤云 +2 位作者 郭堂勋 黄穗萍 莫贱友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不同地方的西甜瓜蔓枯病菌进行ISSR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为西甜瓜蔓枯病病原研究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条引物,对采... [目的]应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不同地方的西甜瓜蔓枯病菌进行ISSR分析,以了解其遗传多样性,为西甜瓜蔓枯病病原研究及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条引物,对采集于南宁市的15株西甜瓜蔓枯病菌和北海、桂林、柳州的4株西甜瓜蔓枯病菌进行ISSR-PCR分析,采用Powermarker V3.25软件分析其遗传结构.[结果]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共产生位点数233个,多态位点数115个,平均多态位点9.6个,平均多态百分率为49.4%.每条引物能扩增出7~20条谱带,扩增的片段大部分在300~3000 bp.基于Nei's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材料可分为两个类群,两个来源于南宁市兴宁区的菌株单独归为一类,其余17株菌株基本聚在同一大类群中.[结论]来自广西不同地方的西甜瓜蔓枯病菌的遗传相似性较高,ISSR多态性与地理来源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甜瓜 蔓枯病菌 遗传多样性 简单重复序列间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若干生理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王红英 钱春桃 +5 位作者 张永兵 伊鸿平 郭勤卫 刘佳 吴明珠 陈劲枫 《中国瓜菜》 2012年第1期7-10,共4页
对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3种防御酶(PPO、PO、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抗病甜瓜增幅大,叶绿素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先降低... 对不同抗性甜瓜接种蔓枯病菌后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3种防御酶(PPO、PO、PAL)的活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在接种后呈现先增加后减小趋势,抗病甜瓜增幅大,叶绿素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抗病甜瓜可溶性糖含量高于感病甜瓜;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接种后逐渐升高,感病甜瓜峰值出现早于抗病甜瓜;3种酶活性在接种后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抗病甜瓜酶活性增幅高于感病甜瓜。几种酶活性变化可以用于甜瓜蔓枯病抗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菌 叶绿素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PPO PO P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蔓枯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秀蓉 魏勇良 张建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56-61,共6页
甜瓜蔓枯病是甘肃白兰瓜的常发病,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在10~65%。该病的病原菌甜瓜蔓枯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裘维蕃先生描述的A,As一致。分生孢子有单孢、双孢、三孢3种。单孢菌株在培养中菌丝间有结合现象,即病菌有同宗... 甜瓜蔓枯病是甘肃白兰瓜的常发病,各瓜区普遍发生,发病率在10~65%。该病的病原菌甜瓜蔓枯病菌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与裘维蕃先生描述的A,As一致。分生孢子有单孢、双孢、三孢3种。单孢菌株在培养中菌丝间有结合现象,即病菌有同宗配合现象。此菌的菌丝在5~35℃间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分生孢子在5~38℃间均可萌发,最适温度28~30℃;分生孢子在水滴中能很好地萌发;在pH4~9范围内均可萌发,最适为pH7;适宜浓度的马粪、蔗糖、瓜叶汁液对分生孢子萌发有刺激作用;白炽光对孢子萌发有利。病株上的菌丝有3种类型:即普通菌丝、大型薄壁菌丝和索状菌丝。在甘肃,索状菌丝是病菌的重要越冬形态和初侵染来源,而子囊座产生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甜瓜蔓枯病菌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菌剂对黄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管炜 李淑菊 +1 位作者 王惠哲 杨瑞环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0年第3期82-83,共2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黄瓜蔓枯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蔓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室内测定抑菌效果最好的是世高,甲基托布津次之。
关键词 黄瓜 蔓枯病菌 杀菌剂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菌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云晓敏 孔祥飞 +3 位作者 刘明辉 律宝春 刘西莉 吴学宏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0-61,共2页
分别采用滤纸法和浸胚根法测定了西瓜蔓枯病菌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所选浓度的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种子后,当浓度为1... 分别采用滤纸法和浸胚根法测定了西瓜蔓枯病菌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所选浓度的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种子后,当浓度为10^6~10^7个/ml时,与对照相比,除子叶宽度外,幼苗的茎长、子叶长度、第3叶长度、第3叶宽度、百株鲜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蔓枯病菌 种子发芽 幼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蔓枯病菌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体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毛建才 王豪杰 +1 位作者 李俊华 翟文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建立高效的病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明确甜瓜蔓枯病菌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利用2种混合酶20 g·L^(−1) Driselase和8 g·L^(−1) Lysing enzymes,以不同菌龄、摇培转速、不同酶解时间、温度、渗... 【目的】建立高效的病原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明确甜瓜蔓枯病菌的致病机理。【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利用2种混合酶20 g·L^(−1) Driselase和8 g·L^(−1) Lysing enzymes,以不同菌龄、摇培转速、不同酶解时间、温度、渗透压稳定剂的种类及pH、再生培养基为研究条件;对甜瓜蔓枯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体系进行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以培养36 h左右的菌丝体为材料,以0.7 mol·L^(−1) 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pH=7),用20 g·L^(−1) Driselase和8 g·L^(−1) Lysing enzymes在30℃、140 r·min^(−1)条件下酶解4 h,原生质体的产量可达9.65×10^(7)个·mL^(−1);以琼脂含量为0.6%的SR培养基作为再生培养基,甜瓜蔓枯病菌的再生率可达22.53%;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在存放10 h内下降迅速,10 h后下降速度逐渐平缓。【结论】确定了蔓枯病菌的高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为该菌株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蔓枯病菌 原生质体 制备与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快速、灵敏检测瓜类蔓枯病菌
10
作者 姚协丰 羊杏平(编译) +4 位作者 李苹芳 徐锦华 张曼 任润生 刘广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6-177,共2页
目的与意义: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GSB)是葫芦科作物(比如哈密瓜、香瓜、黄瓜和西瓜等)的世界性病害,往往危害茎和叶,且通过温室育苗和修剪被侵染植株而交叉感染传播,也可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低水平的潜在侵染苗... 目的与意义: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GSB)是葫芦科作物(比如哈密瓜、香瓜、黄瓜和西瓜等)的世界性病害,往往危害茎和叶,且通过温室育苗和修剪被侵染植株而交叉感染传播,也可通过种子带菌传播.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低水平的潜在侵染苗有可能导致病害大流行.大棚内的高湿环境有利于瓜类蔓枯病发生,己成为瓜类生产中继枯萎病之后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蔓枯病菌(Didymella bryoniae)是导致葫芦科作物蔓枯病的病原,蔓枯病菌的早期诊断、灵敏、快速的检测对于限制蔓枯病在温室育苗或田间移栽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建立可视化、快速、灵敏的瓜类蔓枯病菌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瓜类蔓枯病菌 病菌检测 可视化 灵敏 葫芦科作物 温室育苗 高湿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蔓枯病菌啶酰菌胺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Sdh B基因位点检测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少秋 李雨 +2 位作者 杨宇衡 余洋 毕朝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为评价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了解其抗性机理,室内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2株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体XF21-3和YC60-1,测定了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对Sdh B基因片段的测序比对,分析了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理... 为评价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风险,了解其抗性机理,室内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2株啶酰菌胺的抗性突变体XF21-3和YC60-1,测定了抗性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对Sdh B基因片段的测序比对,分析了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的抗性机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啶酰菌胺对2株抗性突变体的EC_(50)值分别为108和124μg/m L,抗性倍数(RR)分别为1 007和1 347,均为高抗菌株;抗性突变体的菌丝生长速率和产孢量均大于亲本菌株,但其致病性与亲本菌株无显著差异,对外界环境渗透压的敏感性低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萎锈灵、戊唑醇、乙霉威及醚菌酯之间均不存在交互抗性,但与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Sdh B基因片段测序及比对结果表明,高抗性突变体中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所对应的碱基由CAC突变为TAC,即由组氨酸(His)突变为酪氨酸(Tyr)。研究表明,西瓜蔓枯病菌在药剂选择压力下容易形成啶酰菌胺的抗性群体,且抗性突变体的离体适合度高于亲本菌株,此外,啶酰菌胺与同类型杀菌剂噻呋酰胺之间存在交互抗性,因此认为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具有中等抗性风险;同时进一步验证了Sdh B亚基277位上的氨基酸突变(His→Tyr,CAC→TAC)是西瓜蔓枯病菌对啶酰菌胺产生抗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菌 啶酰菌胺 抗药性 生物学特性 SDH B亚基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东地区西瓜甜瓜蔓枯病菌生物学鉴定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任润生 羊杏平(编译) +4 位作者 李苹芳 姚协丰 徐锦华 Binoy Babu Mathews L·Paret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0-170,共1页
目的与意义: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瓜类作物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华东地区西瓜甜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种植也大面积重茬,致使各西瓜甜瓜种植区蔓枯病危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来源于... 目的与意义:蔓枯病(Didymella bryoniae)是瓜类作物最重要的真菌性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华东地区西瓜甜瓜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种植也大面积重茬,致使各西瓜甜瓜种植区蔓枯病危害也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来源于华东地区不同种植区的西瓜和甜瓜蔓枯病病株上分离纯化得到的蔓枯病原菌,通过从菌落形态、致病性、菌丝生长速度及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和对病原菌的ITS序列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蔓枯病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尝试建立蔓枯病菌产孢体系和稳定有效的蔓枯病菌致病鉴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蔓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华东地区 生物学鉴定 西瓜 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西(甜)瓜蔓枯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和啶酰菌胺的抗性检测及抗性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倩倩 庄超杰 +1 位作者 吴鉴艳 张传清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从浙江省5地采集了112株西(甜)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ppsis citrulli,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以下简称Ben)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啶酰菌胺(简称Bos)的抗性。结果显示:112株西(甜)瓜蔓枯病菌对... 从浙江省5地采集了112株西(甜)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ppsis citrulli,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其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以下简称Ben)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SDHIs)杀菌剂啶酰菌胺(简称Bos)的抗性。结果显示:112株西(甜)瓜蔓枯病菌对Ben和Bos的抗药性频率分别为100%和28.6%,其中对甲基硫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Ben^(HR))的菌株达100%,对啶酰菌胺产生低水平抗性(Bos^(LR))和高水平抗性(BosHR)的菌株分别为18.8%和9.8%。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表明:Ben^(HR)菌株中β-tubulin的第198位氨基酸由Glu(E)突变成了Ala(A);BosHR菌株中Sdh B的第277位氨基酸由His(H)突变成了Tyr(Y),但Bos^(LR)的抗性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西(甜)瓜蔓枯病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的抗性已十分严重,尽管大多数菌株对啶酰菌胺仍表现敏感,但在一些地区已存在高水平抗性菌株,应在加强抗药性监测的同时,注意SDHIs类杀菌剂的科学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甜瓜 蔓枯病菌 甲基硫菌灵 啶酰菌胺 抗药性检测 抗药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敏感基线的建立和抗性监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东晗 陈悦 +2 位作者 田文学 白庆荣 赵廷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0-264,共5页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1株西瓜蔓枯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两种药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MIC值,并测定了吉林省7个西瓜主产区的375株... 为明确吉林省西瓜蔓枯病菌Stagonosporopsis citrulli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抗药性水平,本试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51株西瓜蔓枯病菌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及两种药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MIC值,并测定了吉林省7个西瓜主产区的375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供试的151株菌株对这两种药剂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均呈连续的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对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030±0.1353)μg/mL和(0.6759±0.3942)μg/mL;两种药剂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20μg/mL和40μg/mL。供试375株菌株对两种杀菌剂的抗性频率均为0。本研究结果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的合理用药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后续其抗性风险评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蔓枯病菌 抗药性 咪鲜胺 苯醚甲环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密瓜蔓枯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发及室内品种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25
15
作者 王晓东 李国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5期341-344,共4页
研究证明,采用黄瓜、打瓜和葫芦瓜接种,可以诱发蔓枯病菌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从而解决了抗病鉴定时所需大量接种体问题,此种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是一种较好的诱发无性子实体形成的方法。采用该法所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对新疆17个哈密瓜... 研究证明,采用黄瓜、打瓜和葫芦瓜接种,可以诱发蔓枯病菌形成大量的分生孢子器,从而解决了抗病鉴定时所需大量接种体问题,此种方法简单,材料易得,是一种较好的诱发无性子实体形成的方法。采用该法所形成的大量分生孢子对新疆17个哈密瓜品种进行抗蔓枯病鉴定,证明所供试的品种无免疫品种,发病程度较轻的品种有新蜜杂1号、新蜜19号,其病情指数均在21以下,而炮台1号、伽师瓜、炮台2号、秋霞、天合早黄蜜、87、新蜜16号和新蜜18号感病性较强,病情指数都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蔓枯病菌 分生孢子器 室内品种 抗病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晓东 李国英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301-304,共4页
本试验研究证明,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在pH4~10均可生长,以pH5~8之间生长最佳;其菌丝生长温度为10~34℃,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在供试培养基中以PDA、PSA和菜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供试的不同温度、培养基及不同酸碱环境均未见有分生... 本试验研究证明,新疆哈密瓜蔓枯病菌在pH4~10均可生长,以pH5~8之间生长最佳;其菌丝生长温度为10~34℃,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在供试培养基中以PDA、PSA和菜豆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供试的不同温度、培养基及不同酸碱环境均未见有分生孢子器和假囊壳产生。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药剂对瓜类蔓枯菌的抑制作用,结果以25%卡菌丹、40%除病灵、70%甲基托布津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在200~1000mg.kg-1范围内抑菌率均为100%,50%金雷多米尔 锰锌和10%世高也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蔓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蔓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伟 张爱香 +2 位作者 江蛟 羊杏平 陈怀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2,共5页
从江苏省部分地区感染蔓枯病的甜瓜茎上分离病原菌,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株甜瓜蔓枯病菌株,这4株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培养基pH值对病菌生长的影响不大。另外,对这4个菌株的核糖体RN... 从江苏省部分地区感染蔓枯病的甜瓜茎上分离病原菌,并对其形态学、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4株甜瓜蔓枯病菌株,这4株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培养基pH值对病菌生长的影响不大。另外,对这4个菌株的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DNA-ITS)进行了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在GenBank中进行了Blast搜索和比对分析,根据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结合甜瓜病株症状和病菌的形态学特征,初步认为江苏省甜瓜蔓枯病的病原菌为Didymella bryoniae(Auersw.)Rehm.,其无性型为西瓜壳二孢Ascochyta citrullinaSm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枯病菌 生物学特性 RDNA-ITS 甜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种植物提取液对甜瓜蔓枯病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秀红 赵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乙醇提取液对甜瓜蔓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其中地锦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6 mg/mL时,抑制率为73.6%,其他植物提取物均无明显抑菌效果。对甜瓜蔓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雾7 ...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乙醇提取液对甜瓜蔓枯病菌的抑菌效果,其中地锦全草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6 mg/mL时,抑制率为73.6%,其他植物提取物均无明显抑菌效果。对甜瓜蔓枯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雾7 d后的防效为46.0%。将乙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并对各萃取物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有效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相中;当浓度为6 mg/mL时,抑制率为58.1%。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地锦乙醇提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对8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液 甜瓜蔓枯病菌 抑菌效果 地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溶杆菌NF87-2防治瓜类蔬菜蔓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左杨 张心宁 +3 位作者 乔俊卿 李玥蓉 刘永锋 刘邮洲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1-1249,共9页
由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oniae引起的瓜类蔬菜蔓枯病是一种重要真菌土传病害,造成瓜类蔬菜生产上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蔓枯病菌DB-20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拮抗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的室... 由黑腐球壳菌Didymella bryoniae引起的瓜类蔬菜蔓枯病是一种重要真菌土传病害,造成瓜类蔬菜生产上重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蔓枯病菌DB-20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了拮抗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的室内抑制作用,拮抗细菌和蔓枯病菌同时接种后,测定西瓜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拮抗细菌对黄瓜蔓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溶杆菌Lysobacter capsici NF87-2对蔓枯病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抑制率为81.6%,菌株NF87-2及其次生代谢物对蔓枯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59.4%和67.2%。蔓枯病菌DB-20处理的京欣一号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48%和38%,菌株NF87-2+DB-20同时接种处理组的西瓜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分别为83%和82%。菌株NF87-2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黄瓜蔓枯病的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81.6%和66.5%。辣椒溶杆菌NF87-2是一株具有较好生防应用潜力的拮抗菌株,有望开发成防治瓜类蔬菜蔓枯病的生物杀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枯病菌 辣椒溶杆菌NF87-2 抑制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蔓枯病的识别与防治
20
作者 项敏 《农村新技术》 2019年第5期21-22,共2页
蔓枯病是甜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随着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蔓枯病为害日益严重。据许多地区调查,甜瓜蔓枯病的为害程度已经远远高于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因此种植者要准确识别其发病症状,了解发病规律,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 蔓枯病是甜瓜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近年来,随着甜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蔓枯病为害日益严重。据许多地区调查,甜瓜蔓枯病的为害程度已经远远高于枯萎病等土传病害,因此种植者要准确识别其发病症状,了解发病规律,及时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褐色坏死斑 分生孢子器 蔓枯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