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G-L界线草莓状黄铁微晶粒径特征及其氧化还原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韦雪梅 韦恒叶 +2 位作者 邱振 江增光 白玛曲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0-241,共12页
在瓜德鲁普统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多类生物均遭受重创。关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有学者认为海洋缺氧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但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G—L)过渡时期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开展得较少,缺少直接证据... 在瓜德鲁普统末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多类生物均遭受重创。关于此次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有学者认为海洋缺氧是主要的直接原因之一,但瓜德鲁普统一乐平统(G—L)过渡时期海洋的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开展得较少,缺少直接证据证明海洋缺氧和瓜德鲁普统末期生物灭绝的关系。草莓状黄铁矿粒径是指示沉积水体氧化还原条件的少数可靠的指标之一。由于微晶粒径大小与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大小密切相关,草莓微晶粒径大小同样也可以作为沉积水体的氧化还原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蓬莱滩剖面卡匹敦阶茅口组和吴家坪阶合山组下部草莓状黄铁矿微晶粒径特征,从而分析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蓬莱滩剖面茅口组和合山组微晶粒径多数分布在0.4—1.2μm之间,大部分样品微晶粒径分布相对较窄,部分样品分布较宽。茅口组-合山组界线处间歇性出现微晶粒径很小且分布范围窄的样品,其平均微晶粒径一般小于0.7μm,最大值一般不超过1.2μm,很可能指示硫化一缺氧的环境。茅口组和合山组大部分样品平均微晶粒径分布在0.7—1.0μm之间,最大值一般不超过3.3μm,很可能指示的是氧化一贫氧环境。蓬莱滩剖面硫化至缺氧环境对应着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事件层位,说明这两者很可能存在因果关系。海洋的硫化缺氧很可能是瓜德鲁普末期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莱滩剖面g—l界线黄铁矿草莓微晶 氧化还原条件生物灭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