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库蠓源蓝舌病病毒16型的分离鉴定
1
作者 付嘉佳 李富祥 +4 位作者 王金萍 何于雯 谢佳芮 高华峰 李小兵 《中国兽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库蠓源蓝舌病病毒(BTV)流行情况,本试验于2023年7—10月分别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和保山市龙陵县采集昆虫样品进行种属鉴定和虫媒病毒分离鉴定。基于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 为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库蠓源蓝舌病病毒(BTV)流行情况,本试验于2023年7—10月分别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和保山市龙陵县采集昆虫样品进行种属鉴定和虫媒病毒分离鉴定。基于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BLAST序列比对和种属鉴定。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病毒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病毒毒价测定对所获得的虫媒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采集的昆虫样品分别属于尖音库蚊、隐匿库蠓、拜氏铗蠓和蠓科。其中,采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的样品RT-PCR检测结果为BTV阳性,经BHK-21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得到1株BTV分离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能与BTV-16标准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初步确定该分离株为BTV-16,将其命名为YNLL-BTV16-2023,其毒价为10-5.1/0.1 mL。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VP2基因序列与2株日本分离株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LC586239.1和AB686220.1)核苷酸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20%和96.87%,VP3基因序列与中国云南省分离株VP3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G564322.1)核苷酸同源性为99.26%,VP5基因序列与日本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B686236.1)核苷酸同源性为97.77%,VP7基因序列与2株中国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AF172831.1和KT002584.1)核苷酸同源性均为98.80%。结果表明,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边境地区存在BTV-16毒株,该血清型病毒可通过隐匿库蠓携带。本试验为云南省边境地区BTV及其传播媒介的分布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库蠓 蓝舌病毒16(BTV-16) 分离和鉴定 遗传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17型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凌凤 杨涛 +7 位作者 孙恩成 耿宏伟 秦永丽 赵晶 蔡绪禹 刘霓红 李文京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5-470,共6页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BTV)血清17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用原核表达系统部分重叠表达的两段VP2蛋白共同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通过以重组VP2蛋为白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稳...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BTV)血清17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用原核表达系统部分重叠表达的两段VP2蛋白共同免疫BALB/c小鼠,采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通过以重组VP2蛋为白包被抗原的间接ELISA筛选获得2株稳定分泌抗BTV17 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3F4和4H10。Ig亚类鉴定2株MAbs均为IgG1/κ链。Western blot证明,2株MAbs均能识别重组VP2蛋白。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2株MAbs均与BTV17呈阳性反应,其中MAb 3F4与BTV1、BTV2、BTV3、BTV5、BTV8、BTV11、BTV13、BTV16、BTV23、茨城病病毒(IBAV)、牛轮状病毒(BRV)、牛呼肠孤病毒(RV)均呈阴性反应,但与BTV10和BTV24呈弱阳性反应。利用合成多肽对VP2抗原表位鉴定结果表明,MAb 3F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545,MAb 4H10识别的抗原表位为540DPWNNRA546。本研究结果为建立BTV17型特异性检测方法及VP2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血清17型 VP2 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15与21型蓝舌病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文良 毛立 +8 位作者 杨蕾蕾 许宝军 唐朝忠 杨恒 郝飞 张纹纹 邵坤 李华春 江杰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30-634,共5页
【目的】蓝舌病病毒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血清型较多,为了解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及血清型分别情况。【方法】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盱眙县桂五镇建立了5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山羊作为监控动物群。从2015年5-10月,每周采... 【目的】蓝舌病病毒是一种重要的虫媒病毒,血清型较多,为了解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蓝舌病病毒流行情况及血清型分别情况。【方法】本研究于2015-2016年在盱眙县桂五镇建立了5头蓝舌病血清学阴性山羊作为监控动物群。从2015年5-10月,每周采血1次,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每月采血1次,用BTV C-ELISA试剂盒进行血清学监测。用RT-PCR检测转阳前2周、1周和转阳本周的血液样品,选择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鸡胚,收获死亡鸡胚肝脏,用PBS悬浮捣碎的鸡胚肝脏,上清接种于C6/36细胞一代、BHK-21 3代进行病毒分离。阳性样品采用RT-PCR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6月开始部分动物血清抗体转阳性,至12月,监控动物全部转为阳性。通过鸡胚、细胞传代培养共获得5个出现细胞病变的细胞培养物,经RT-PCR检测VP7基因均扩增出1156 bp片段。进一步通过RT-PCR检测VP2基因对5个分离毒株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2株为BTV-15、3株为BTV-21。【结论】上述结果丰富了江苏省蓝舌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蓝舌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分离 血清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感染对绵羊微血管内皮细胞中Ⅰ型干扰素应答的影响
4
作者 罗世美 陈韵伊 +7 位作者 李其沙 周艳梅 胡雪柔 李铭悦 魏子昱 李芳 马鲜平 易华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631-5640,共10页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等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而绵羊微血管内皮细胞(sheep lu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SLMECs)构成肺半选择性屏障,为研究BTV感染与SLMECs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本... 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严重危害绵羊等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而绵羊微血管内皮细胞(sheep lung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SLMECs)构成肺半选择性屏障,为研究BTV感染与SLMECs干扰素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通过BTV噬斑试验以感染复数(MOI)为1的BTV诱导18、24、36 h的SLMEC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干扰素相关通路基因mRNA表达特征,以及Western blot分析MDA5、TRAF3、RIG-I和TBK1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在诱导36 h时,干扰素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最明显,RIG-I、MDA5、IKKε、IFN-β、TBK 1和TRAF 6基因mRNA上调表达,差异极显著;而IFN-α、VISA、USP 18基因mRNA下调表达,差异极显著;在蛋白水平上MDA5、TBK1、RIG-I和TRAF3蛋白都上调表达。本研究发现BTV可感染SLMECs诱导Ⅰ型干扰素免疫应答,为进一步分析IFN-I信号通路的激活在抗BTV感染天然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干扰素 绵羊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蓝舌病病毒血清7型毒株的分离与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占鸿 宋子昂 +7 位作者 廖德芳 杨振兴 谢佳芮 高翔 胡忠燕 李卓然 李华春 杨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37-1348,共12页
2014年,我国广东省的哨兵牛上分离出蓝舌病病毒血清7型(BTV-7)毒株,但该血清型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离我国流行的BTV-7型毒株并掌握其遗传特征。作者在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设立哨兵牛,每周定时采血,并接种C6/36、BH... 2014年,我国广东省的哨兵牛上分离出蓝舌病病毒血清7型(BTV-7)毒株,但该血清型病毒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离我国流行的BTV-7型毒株并掌握其遗传特征。作者在云南省景洪市勐罕镇设立哨兵牛,每周定时采血,并接种C6/36、BHK-21细胞分离虫媒病毒,通过病毒蚀斑试验与增殖曲线分析病毒在细胞上的感染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获取分离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qRT-PCR与血清中和试验对哨兵牛血液中的病毒核酸与中和抗体变化进行回溯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5月,分离到1株能引起BHK-21细胞发生细胞病变的病毒(毒株号V303/YNJH/2020),经鉴定为BTV-7型。分离毒株的基因组全长19154 bp(GenBank收录号MW046280至MW046289),与广东省2014年分离的BTV-7型GDST008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基因节段1至6,基因节段9与10的核酸与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nt/aa)相似度分别大于98%、99%;V303/YNJH/2020毒株的基因的节段7和基因节段8属Western地域型,与广东GDST008毒株对应基因节段的nt/aa序列相似度仅为71.5%/81.6%、79.6/%84.4%。病毒蚀斑与增殖曲线比较显示,V303/YNJH/2020在BHK-2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GDST008。回溯分析显示,感染V303/YNJH/2020的哨兵牛未出现临床症状,血液中的病毒核酸持续存在长达12周;在病毒感染后第4~9周,血液中的中和抗体滴度水平维持在1∶256。云南省2020年分离的BTV-7型V303/YNJH/2020毒株与广东省分离的BTV-7型GDST008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能力强于GDST008毒株;V303/YNJH/2020虽未引起感染动物的临床症状,但病毒核酸与中和抗体在感染动物血液中长时间存在。研究结果为开展BTV-7型在我国的演化规律、病毒变异以及致病性等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血清7 全基因组测序 基因重配 感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血清9型毒株在我国的首次分离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占鸿 王金萍 +5 位作者 杨恒 廖德芳 宋建领 高林 何于雯 李华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4-363,共10页
旨在分离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蓝舌病病毒(BTV),掌握分离BTV的遗传特征与感染特性。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的方式,采集哨兵牛的BTV阳性血液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清中和试验以及Segment 2与Segment 6ORF区的克隆... 旨在分离流行于我国云南省的蓝舌病病毒(BTV),掌握分离BTV的遗传特征与感染特性。采用"鸡胚—C6/36细胞—BHK-21细胞"接种的方式,采集哨兵牛的BTV阳性血液进行病毒分离;采用血清中和试验以及Segment 2与Segment 6ORF区的克隆测序确定分离病毒的血清型;通过病毒噬斑形成和增殖曲线的测定,分析病毒在BHK-21细胞的增殖特性;通过qRT-PCR与血清中和试验分析BTV感染动物血液中病毒含量与中和抗体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013年8月,在云南芒市设定的哨兵牛中分离出一株BTV(毒株号V013/YN/2013),血清中和试验显示V013/YN/2013为BTV-9型病毒,Segment 2与Segment 6序列分析表明分离的病毒属BTV-9Eastern型,与日本毒株和澳大利亚BTV-9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病毒噬斑与增殖曲线测定结果显示V013/YN/2013在BHK-21细胞上增殖能力明显强于BTV-9型参考毒株。自然感染V013/YN/2013的牛在连续5个月的监控期内未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动物虽产生了特异性中和抗体,但血液中始终能持续检测到病毒核酸。本研究首次报道了BTV-9Eastern型毒株V013/YN/2013在我国的分离,为进一步开展中国BTV-9型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诊断方法的建立、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病毒分离 血清 序列分析 感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蓝舌病病毒血清15型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占鸿 杨振兴 +5 位作者 朱建波 肖雷 李乐 廖德芳 李华春 杨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46-455,共10页
【目的】获取中国蓝舌病病毒血清15型(BTV-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通过全长c 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中国1996年分离的BTV-15型毒株B105/YN/19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 【目的】获取中国蓝舌病病毒血清15型(BTV-15)毒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并分析其遗传特征。【方法】通过全长c 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中国1996年分离的BTV-15型毒株B105/YN/19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序列分析结果显示:B105/YN/1996毒株基因组全长19 154 bp,各基因节段长度在822 bp (Seg-10)~3 944 bp (Seg-1)之间,编码蛋白大小在216 (NS3a蛋白)~1 302 (VP1蛋白)个氨基酸残基之间。B105/YN/1996毒株的Seg-1、-2、-3、-4、-6与澳大利亚2012年分离BTV-15型毒株的对应基因节段之间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Seg-7、-8、-9、-10则与中国BTV-15型V447毒株、BTV-4型YTS4毒株和BTV-1型Y863毒株的序列相似度最高;Seg-5与印度BTV-1型毒株IND1992/02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构建的系统发生树上,B105/YN/1996毒株的Seg-2与Seg-6归属于东方型,Seg-3与Seg-4则构成独立远东型;Seg-7、-10分别构成独立东方-1与东方-2型。【结论】中国BTV-15型毒株B105/YN/1996的不同基因节段在遗传进化上呈现高度多样性的特点,提示该毒株为基因重配毒株;该毒株的Seg-3、-4、-7、-10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型,提示中国BTV-15型毒株在进化上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血清15 全基因组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地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血清8型定性传入风险评估 被引量:2
8
作者 罗倩敏 韩佃刚 +9 位作者 董俊 杨云庆 祝贺 叶玲玲 张冲 尹尚莲 李瑶瑶 何昌霖 董仙兰 艾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1年第7期42-47,共6页
2006年8月荷兰暴发的蓝舌病8型(BTV-8)疫情已蔓延至欧洲大陆,而国内目前尚未发现BTV-8感染的报道。为评估BTV-8传入国内的风险,采用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收集BTV-8疫源地国家的疫情信息数据,结合其病原学特征、传播媒介、分布及流行情况、... 2006年8月荷兰暴发的蓝舌病8型(BTV-8)疫情已蔓延至欧洲大陆,而国内目前尚未发现BTV-8感染的报道。为评估BTV-8传入国内的风险,采用定性评估方法,通过收集BTV-8疫源地国家的疫情信息数据,结合其病原学特征、传播媒介、分布及流行情况、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等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传入风险分析。鉴于我国与欧洲BTV-8疫源地各国的畜产品贸易以及活动物、精液和胚胎交易频繁,贸易数量巨大,而且BTV-8还可以通过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接触以及库蠓等媒介传播,综合分析认为BTV-8传入国内的风险较高。建议加强边境口岸检验检疫,以及牛羊等反刍动物及库蠓的BTV-8监测,防范BTV-8传入国内,并做到传入时早发现、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 蓝舌病毒血清8 定性评估 传入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7型毒株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敏娜 杨恒 +8 位作者 孙铭飞 李娟 林栩慧 张健騑 廖申权 戚南山 吴彩艳 李华春 陈琴苓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81-1287,共7页
为监测广东省蓝舌病流行状况,2014年从广东省某一奶牛场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虫媒病病原,对经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经鸡胚静脉接种后取肝,研磨后离心取上清转接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CPE,RT-PCR检... 为监测广东省蓝舌病流行状况,2014年从广东省某一奶牛场采集血液样品,检测虫媒病病原,对经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核酸阳性的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并鉴定。经鸡胚静脉接种后取肝,研磨后离心取上清转接C6/36细胞和BHK-21细胞,出现CPE,RT-PCR检测蓝舌病病毒的VP7基因并进行序列比对,电镜观察病毒粒子,证实分离到蓝舌病病毒,命名为GD/ST2014。进一步扩增VP2基因,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以及血清中和试验,表明此分离株为血清型7型。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牛源蓝舌病病毒血清型7型的分离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分离 鉴定 血清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血清型分析及肠道病毒71型基因特征 被引量:29
10
作者 马超锋 郑海潮 +6 位作者 邓惠玲 杜全丽 李一为 杨扬 龚建人 李江博 陈志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3-607,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西安地区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分别在西安市城区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185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2009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血清型;评价IgM抗体检测在肠道病毒71(EV71)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分析西安地区EV71 VP1基因特征。方法分别在西安市城区医院和郊县医院采集的标本共185份,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病毒核酸;采集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液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M抗体;细胞培养分离EV71,扩增其VP1区,测序并与EV71各血清型代表株序列比对,进行进化分析。结果在185份标本中,156份检出肠道病毒核酸(84.32%),其中72.4%为EV71,17.3%为柯萨奇A16(CA16);63份EV71核酸阳性的急性期病例血清标本中,45份EV71 IgM抗体阳性(71.43%);分离到的12株EV71均为C4亚型。结论 2009年西安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以EV71为主,且主要是C4亚型;ELISA方法可用于EV71感染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 血清 肠道病毒71(EV71) 柯萨奇A16(CA16) 进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8型VP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8
11
作者 席娜 赵国辉 +9 位作者 孙恩成 秦永丽 孙亮 魏天 徐青元 杨涛 孙晶 刘二战 钱爱东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03TV)8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TL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 为制备蓝舌病病毒03TV)8型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TL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采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重组VP2蛋白免疫BALB/c小鼠,三免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纯化的重组VP2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两株能够稳定分泌抗BTV8VP2蛋白的MAbs杂交瘤细胞株(2G4和387)。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2G4和387与BTV8均呈阳性反应,与BTV1~7、BTV9-24、茨城病毒、中山病毒以及赤羽病毒均呈阴性反应。Westernblot结果显示,2G4和387均能够识别BTV8及BTV8重组VP2蛋白。Ig亚类鉴定2G4和387均为IgG1/κ链。利用原核表达的96条覆盖VP2全长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s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MAb2G4识别的抗原表位为捌LCRLLSTIGRKMCNTE^296。本研究结果为BTV8型特异性检测方法的建立及VP2蛋白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8 VP2蛋白 真核表达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血清学分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全忠 王红宁 +1 位作者 廖德惠 文心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本文运用气管环血清中和试验对12个IBV毒株进行了血清型研究。以气管环纤毛运动为指示系统,以能中和2.0log10CD50同源病毒血清效价为1个抗体单位,含20个抗体单位的血清与等量病毒作用测定血清对纤毛运动保护百分... 本文运用气管环血清中和试验对12个IBV毒株进行了血清型研究。以气管环纤毛运动为指示系统,以能中和2.0log10CD50同源病毒血清效价为1个抗体单位,含20个抗体单位的血清与等量病毒作用测定血清对纤毛运动保护百分率,以欧氏距离数字分类分型,并用SPSS软件聚类分型分析。结果表明SAIB1属M41型,SAIB3属T型;XJIB接近M41型,SHIB、SAIB2接近T型。XJIB,SHIB,SAIB2具有过渡性(变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毒 血清学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3型VP5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鉴定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晶 孙恩成 +4 位作者 刘二战 孙亮 徐青元 杨涛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7-390,共4页
为制备血清3型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MAL-C4x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 为制备血清3型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及鉴定其抗原表位,本研究利用pMAL-C4x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淋巴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并以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纯化的重组VP5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间接ELISA筛选出一株稳定分泌抗BTV3 VP5蛋白的MAb杂交瘤细胞株(3F2)。间接免疫荧光结果表明:MAb 3F2与BTV3、BTV5、BTV9、BTV16呈阳性反应;与BTV6、BTV7、BTV13、BTV21呈弱阳性反应;与其它BTV血清型均呈阴性反应。利用原核表达的麦芽糖结合蛋白(MBP)融合短肽对MAb 3F2识别的抗原表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MAb识别的抗原表位为89PGERGIQMKIKEIEEE104。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该表位在不同地域来源的BTV3株间比较保守。该MAb的制备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VP5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3 VP5蛋白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血清Ⅰ型VP2与VP5、VP3与VP7两组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与鉴定
14
作者 李占鸿 杨恒 +3 位作者 宋子昂 高林 李华春 廖德芳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5期77-84,共8页
为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蓝舌病病毒血清1型(BTV1)主要结构蛋白VP2、VP3、VP5和VP7,研制针对流行于我国的BTV1型毒株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疫苗提供基础,将编码BTV1 VP2和VP5蛋白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 为表达具有天然构象的蓝舌病病毒血清1型(BTV1)主要结构蛋白VP2、VP3、VP5和VP7,研制针对流行于我国的BTV1型毒株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疫苗提供基础,将编码BTV1 VP2和VP5蛋白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双表达载体pFastBacDual的启动子pPH和pP10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DualBTV1-VP2-VP5,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穿梭质粒rBacmidBTV1-VP2-VP5,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BacBTV1-VP2-VP5;按照同样策略,制备重组杆状病毒rBacBTV1-VP3-VP7。使用兔抗BTV1-VP5蛋白多克隆抗体和鼠抗BTV-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分别对rBacBTV1-VP2-VP5和rBacBTV1-VP3-VP7感染的Sf9细胞进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结果病毒感染细胞可见特异性荧光出现;使用兔抗BTV1-VP2蛋白多克隆抗体和兔抗BTV1-VP3蛋白多克隆抗体,分别对rBacBTV1-VP2-VP5和r BacBTV1-VP3-VP7感染的Sf9细胞进行Western-blot检测,可见相对分子质量约100 kDa左右的条带,大小与预期相符。IFA检测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BTV1 VP2、VP3、VP5和VP7蛋白均得以表达,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血清1 主要结构蛋白 杆状病毒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噬菌体展示7肽文库技术进行蓝舌病1型病毒VP2蛋白表(拟)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熊和丽 宋建领 +2 位作者 王金萍 苗海生 李华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为了对蓝舌病1型病毒(BTV1)VP2蛋白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利用BTV1型特异性抗体淘选噬菌体展示的7肽随机肽库,进行VP2蛋白表(拟)位分析。对筛选获得共有序列噬菌体,采用ELISA和竞争性ELISA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BTV1型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反应... 为了对蓝舌病1型病毒(BTV1)VP2蛋白表位进行定位,本研究利用BTV1型特异性抗体淘选噬菌体展示的7肽随机肽库,进行VP2蛋白表(拟)位分析。对筛选获得共有序列噬菌体,采用ELISA和竞争性ELISA分析不同噬菌体拟位与BTV1型特异性抗体的免疫反应性,结果显示含有TTPNNLS基序的噬菌体拟位能够与BTV1型特异性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且该结合能够被BTV1抑制或阻断,表明拟位多肽真实模拟病毒蛋白上与BTV1型特异性抗体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或表位。本研究揭示了BTV1 VP2蛋白的865THPNKCLVA873位氨基酸构成BTV1 VP2蛋白特异性表位,为该病的免疫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1病毒 特异性抗体 表位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8型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富祥 赵文华 杨仕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7-1031,共5页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8型(BTV-8)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BTV-8外衣壳蛋白(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对BTV-8血清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BTV-8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60℃1 h;利用本实验建立的方... 为建立蓝舌病病毒8型(BTV-8)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BTV-8外衣壳蛋白(VP2)基因保守序列设计2对BTV-8血清型特异性引物,通过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BTV-8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60℃1 h;利用本实验建立的方法检测BTV-8,以及其它23个血清型BTV以及口蹄疫病毒、小反刍兽疫病毒、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阿卡斑病毒和狂犬病病毒,结果显示除BTV-8外,该方法与其它病原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强;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8.3×10-10 ng/μL的病毒RNA,敏感性是OIE标准套式RT-PCR检测方法的10倍,敏感性较高。应用建立的RT-LAMP方法和普通RT-PCR方法对38份牛羊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均为阴性。本研究建立的BTV-8可视化RT-LAMP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快速和高通量检测的优点,为BTV-8的可视化快速检测提供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8 反转录环介等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16型蓝舌病病毒后绵羊部分细胞因子消长特点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苗海生 寇美玲 +2 位作者 谢佳芮 李乐 李华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96-302,共7页
本试验旨在探明绵羊感染16型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type 16,BTV16)后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的消长特点。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感染BTV16后3只绵羊上述4种因子mRNA进行检测,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绵羊,并以0 d mRN... 本试验旨在探明绵羊感染16型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type 16,BTV16)后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10的消长特点。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感染BTV16后3只绵羊上述4种因子mRNA进行检测,同时设立阴性对照绵羊,并以0 d mRNA为基准,计算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病毒抗体效价、测量绵羊体温。结果显示,接种BTV16的3只绵羊均不同程度产生抗体和体温症状,4种细胞因子的mRNA在接种病毒2~4 d内均出现显著上升,其中IFN-γ峰值在2.58~27.84倍之间,IL-2峰值在5.24~17.19倍之间,IL-4峰值在2.16~3.43倍之间,IL-10峰值在15.78~48.77倍之间,个体上升幅度存在显著差异,4种细胞因子均在高水平持续6 d左右后逐渐下降。对照绵羊上述参数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本研究阐明了接种BTV16后绵羊细胞因子IFN-γ、IL-2、IL-4、IL-10在转录水平上的消长特点,为进一步深入开展BTV感染特征、宿主机体免疫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蓝舌病毒(BTV16) 细胞因子 MRNA 消长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蓝舌病病毒血清11型实验感染牛
18
作者 Pars.,IM 朱庆虎 《国外兽医学(畜禽传染病)》 1996年第2期47-50,共4页
用血清11型蓝舌病病毒(BTV-11)接种16头处于繁殖期或妊娠阶段的易感牛。这些牛不含蓝舌病病毒(BTV)和流行性出血热病病毒(EHDV),病毒接种前无BTV抗体。一组4头牛与1头牛可从精液中排BTV-11(CO7... 用血清11型蓝舌病病毒(BTV-11)接种16头处于繁殖期或妊娠阶段的易感牛。这些牛不含蓝舌病病毒(BTV)和流行性出血热病病毒(EHDV),病毒接种前无BTV抗体。一组4头牛与1头牛可从精液中排BTV-11(CO75B300株)的公牛自然交配。以推测该公牛是否能通过交配使母牛感染BTV-11,继而经胎盘感染胎儿,并持续感染,产出先天性畸胎儿。有4头妊娠牛的两个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 病毒 血清 实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兰、德国:发现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
19
《中国畜禽种业》 2009年第3期139-139,共1页
最近,在靠近荷兰边界的德国北部的牛中报告了3例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BTV6)。该病毒在欧洲是一种新型病毒,在荷兰是第一次在一些饲养场中发现。由Friedrich Loeffler研究所进行的试验证实,在从德国下萨克森州本特海姆区的3个饲养场采集... 最近,在靠近荷兰边界的德国北部的牛中报告了3例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BTV6)。该病毒在欧洲是一种新型病毒,在荷兰是第一次在一些饲养场中发现。由Friedrich Loeffler研究所进行的试验证实,在从德国下萨克森州本特海姆区的3个饲养场采集的样品中也存在BTV6。在2008年10月下旬,荷兰发现该病毒,被认为是由于非法使用进口活疫苗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荷兰 德国 血清 非法使用 饲养场 研究所 活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荷兰、德国发现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
20
《中国动物保健》 2009年第2期120-120,共1页
最近,在靠近荷兰边界的德国北部的牛中报告了3例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BTV6)。该病毒在欧洲是一种新型病毒,在荷兰是第一次在一些饲养场中被发现。由Friedrich Loeffler研究所进行的试验证实,在从德国下萨克森州本特海姆区的3个饲养... 最近,在靠近荷兰边界的德国北部的牛中报告了3例蓝舌病病毒血清6型(BTV6)。该病毒在欧洲是一种新型病毒,在荷兰是第一次在一些饲养场中被发现。由Friedrich Loeffler研究所进行的试验证实,在从德国下萨克森州本特海姆区的3个饲养场采集的样品中也存在BTV6。在2008年10月下旬,荷兰发现该病毒,被认为是由于非法使用进口活疫苗造成的。英国Pirbright动物卫生研究所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荷兰 德国 血清 非法使用 动物卫生 饲养场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