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的分布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三军
肖天
+1 位作者
李洪波
徐剑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4-540,共7页
自2002—2004年应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对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spp.)蓝细菌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丰度处于0.16×104—21×104cells/ml之...
自2002—2004年应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对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spp.)蓝细菌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丰度处于0.16×104—21×104cells/ml之间,最大与最小值之间相差约两个数量级,其中夏天Synechococcusspp.丰度最高,春、秋季相当,冬季最低。夏季Synechococcusspp.丰度平均值约是冬季的3—4倍。Synechococcusspp.的季节变化呈现一定周期性。Synechococcusspp.月最高值(21×104cells/ml)出现在8月的B2站表层,最低值(0.15×104cells/ml)出现在12月A1站表层。对18个月的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水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和近岸区域Synechococcusspp.丰度相对较高。以D8站为典型站位对Synechococcusspp.垂直分布进行的分析发现,不同季节Synechococcusspp.最大值出现的水深不同。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在总浮游植物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在0.2%—77%之间,平均为4.7%。此外,对2003—2004年温度与Syne-chococcusspp.丰度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两者呈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州湾
蓝细菌
聚
球菌
属
(
synechococcus
spp.)
分布
初级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季与秋季渤海蓝细菌(聚球蓝细菌属)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天
王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71-2078,共8页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渤海中蓝细菌 (聚球蓝细菌属 Synechococcus)的分布特点。发现春季 (1 999年 4~ 5月 )蓝细菌生物量较低 (0 .86~ 0 .0 1 mg C/m3,平均 =0 .1 3 ) ,秋季 (1 998年 9~ 1 0月 )较高 (1 6.6~ 0 .3 7mg C/m3,平均 ...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渤海中蓝细菌 (聚球蓝细菌属 Synechococcus)的分布特点。发现春季 (1 999年 4~ 5月 )蓝细菌生物量较低 (0 .86~ 0 .0 1 mg C/m3,平均 =0 .1 3 ) ,秋季 (1 998年 9~ 1 0月 )较高 (1 6.6~ 0 .3 7mg C/m3,平均 =3 .2 7)。秋季蓝细菌生物量的平均值 (3 .2 7)是春季的 (0 .1 3 ) 2 5倍。虽然不同水层蓝细菌的生物量与水温分布相反 ,但水温仍是影响蓝细菌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春秋季蓝细菌生物量垂直变化都是 1 0 m层 >表层 >底层。蓝细菌生物量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 (CB/PB) ,秋季是 0 .3 99~ 0 .0 0 3 (平均 0 .0 64) ,春季是 0 .0 47~ 0 .0 0 0 (平均 0 .0 0 3 ) ,两季相差达2 1倍 (平均值 )。小型浮游生物是渤海蓝细菌的主要捕食者 ,蓝细菌在渤海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季
渤海
蓝细菌
春季
聚
球菌
细菌
属
分布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的分布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被引量:
12
1
作者
赵三军
肖天
李洪波
徐剑虹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4-5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40376048号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
KZCX3-SW-214号。
文摘
自2002—2004年应用表面荧光显微镜计数法对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spp.)蓝细菌的季节变化、月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总初级生产力的贡献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丰度处于0.16×104—21×104cells/ml之间,最大与最小值之间相差约两个数量级,其中夏天Synechococcusspp.丰度最高,春、秋季相当,冬季最低。夏季Synechococcusspp.丰度平均值约是冬季的3—4倍。Synechococcusspp.的季节变化呈现一定周期性。Synechococcusspp.月最高值(21×104cells/ml)出现在8月的B2站表层,最低值(0.15×104cells/ml)出现在12月A1站表层。对18个月的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水平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和近岸区域Synechococcusspp.丰度相对较高。以D8站为典型站位对Synechococcusspp.垂直分布进行的分析发现,不同季节Synechococcusspp.最大值出现的水深不同。胶州湾Synechococcusspp.在总浮游植物生物量中所占的比例在0.2%—77%之间,平均为4.7%。此外,对2003—2004年温度与Syne-chococcusspp.丰度的相关性分析中发现,两者呈正线性相关(相关系数达0.6)。
关键词
胶州湾
蓝细菌
聚
球菌
属
(
synechococcus
spp.)
分布
初级生物量
Keywords
Jiaozhou Bay,
synechococcus
spp., Distribution, Primary biomass
分类号
Q938.1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季与秋季渤海蓝细菌(聚球蓝细菌属)的分布特点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天
王荣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2071-207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 (4 9790 0 1 0号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资助项目 (G1 9990 43 7)
文摘
利用荧光显微镜技术研究渤海中蓝细菌 (聚球蓝细菌属 Synechococcus)的分布特点。发现春季 (1 999年 4~ 5月 )蓝细菌生物量较低 (0 .86~ 0 .0 1 mg C/m3,平均 =0 .1 3 ) ,秋季 (1 998年 9~ 1 0月 )较高 (1 6.6~ 0 .3 7mg C/m3,平均 =3 .2 7)。秋季蓝细菌生物量的平均值 (3 .2 7)是春季的 (0 .1 3 ) 2 5倍。虽然不同水层蓝细菌的生物量与水温分布相反 ,但水温仍是影响蓝细菌季节变化差异的主要原因。春秋季蓝细菌生物量垂直变化都是 1 0 m层 >表层 >底层。蓝细菌生物量在浮游植物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 (CB/PB) ,秋季是 0 .3 99~ 0 .0 0 3 (平均 0 .0 64) ,春季是 0 .0 47~ 0 .0 0 0 (平均 0 .0 0 3 ) ,两季相差达2 1倍 (平均值 )。小型浮游生物是渤海蓝细菌的主要捕食者 ,蓝细菌在渤海微食物环中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秋季
渤海
蓝细菌
春季
聚
球菌
细菌
属
分布特点
Keywords
cyanobacterial biomass
distribution
the Bohai Sea
分类号
Q938.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胶州湾聚球菌(Synechococcus spp.)蓝细菌的分布及其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
赵三军
肖天
李洪波
徐剑虹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春季与秋季渤海蓝细菌(聚球蓝细菌属)的分布特点
肖天
王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