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聚球藻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强
贺博闻
+3 位作者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3,共13页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蓝细菌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球藻
碳循环
多样性
异养
细菌
蓝细菌病毒
全球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聚球藻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郑强
贺博闻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1-31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A0605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6145,41876150)
+1 种基金
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项目(2021-FJ-XY-2)
厦门大学校长基金(20720170107)。
文摘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蓝细菌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关键词
聚球藻
碳循环
多样性
异养
细菌
蓝细菌病毒
全球变化
Keywords
Synechococcus
carbon cycle
diversity
heterotrophic bacteria
cyanophage
global change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聚球藻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郑强
贺博闻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