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变化观察
1
作者
郝燕霞
赵雨轩
+2 位作者
邓丽秋
张瑞雪
王淑红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
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在20~25℃均可进行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自由游泳胞芽附着变态发育为成熟水螅体需10~12d,水螅体出芽开始至产生自由游泳胞芽需要2~3d,成熟水螅体横裂生殖产生碟状体,从开始横裂至碟状体释放需经过4~5d,为单碟型横裂,当横裂体感觉器形成到水螅体触手完全消失之前横裂体中央口盘边缘会变为蓝紫色。碟状体在温度25℃、盐度29‰~32‰的条件下,约12d发育成水母幼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环水母
水螅体
碟状体
无性繁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变化观察
1
作者
郝燕霞
赵雨轩
邓丽秋
张瑞雪
王淑红
机构
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观赏水族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引导性项目(2022N0014)
“十三五”厦门市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16PZY002SF18)。
文摘
本文以蓝环水母(Phyllorhizasp.)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自由游泳胞芽形态及附着变态为水螅体、水螅体横裂产生碟状体以及碟状体变态发育成水母体的过程。蓝环水母水螅体具有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两种无性繁殖方式。水螅体可在实验室长期保存,在20~25℃均可进行出芽生殖和横裂生殖,自由游泳胞芽附着变态发育为成熟水螅体需10~12d,水螅体出芽开始至产生自由游泳胞芽需要2~3d,成熟水螅体横裂生殖产生碟状体,从开始横裂至碟状体释放需经过4~5d,为单碟型横裂,当横裂体感觉器形成到水螅体触手完全消失之前横裂体中央口盘边缘会变为蓝紫色。碟状体在温度25℃、盐度29‰~32‰的条件下,约12d发育成水母幼体。
关键词
蓝环水母
水螅体
碟状体
无性繁殖
形态学
Keywords
Phyllorhiza sp.
polyp
ephyra
asexual reproduction
morphology
分类号
Q953.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蓝环水母(Phyllorhiza sp.)无性繁殖过程及形态变化观察
郝燕霞
赵雨轩
邓丽秋
张瑞雪
王淑红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