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不同蓝光照射频率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关梦洁
刘雨露
-
机构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73-275,共3页
-
基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十四五”规划全国重点课题: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研究(编号:YYWS2745)。
-
文摘
目的:研究不同蓝光照射频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2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胆患儿126例,按照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再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长时间照射,观察组则采用蓝光间歇照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5 d的血清间接胆红素(Serum indirect bilirubin,IBiL)、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及血清中血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α-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α,α-GST)、谷氨酸脱氢酶(Glutamic dehydrogenase,GLDH)三项水平及观察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蓝光照射频率治疗5 d后,患儿血清中IBiL、TBiL、CysC、α-GST及GLDH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间歇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血清中各酶系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值得临床使用。
-
关键词
蓝光间歇照射
蓝光长时间照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胆红素
-
Keywords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Long-term blue light irradiation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Bilirubin
-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