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酚封端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对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泡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娟 郭腾飞 +2 位作者 陈日清 王春鹏 储富祥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7-102,共6页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蓖麻油及苯酚为原料合成了苯酚封端的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CPUP),以该预聚物作为增韧剂改性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制备泡沫材料。采用FTIR和1 H NMR对CPUP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丙酮-二正丁胺法测试了CPUP...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蓖麻油及苯酚为原料合成了苯酚封端的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CPUP),以该预聚物作为增韧剂改性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制备泡沫材料。采用FTIR和1 H NMR对CPUP结构进行了表征,用丙酮-二正丁胺法测试了CPUP制备过程中异氰酸根(—NCO)含量的变化;同时研究了CPUP添加量对泡沫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以及泡沫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3.0h时,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的—NCO含量达到理论值5.85%,用苯酚封端3.0h后,—NCO值接近0;当增韧剂质量分数为5%时,泡沫的力学性能最好,其中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为186.2和329.7kPa,比未改性的泡沫提高了26.7%和45.4%,掉渣率为17.2%,比纯泡沫降低了18.5%;改性泡沫的热稳定性能略有提高,阻燃性能优良,氧指数为35.8%;泡沫壁与壁之间结合紧密,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基聚氨酯预聚物 苯酚-间苯二酚-甲醛树脂泡沫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微观结构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双侧烷基蓖麻油聚氨酯的氢键及其耐湿热性能
2
作者 曾妍 易玉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2,123,共7页
为了改善生物质蓖麻油基聚氨酯(CO—PU)的韧性和耐湿热性能,通过CO与聚己二酸-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酯二醇(PBEPG)组成混合软段制备聚氨酯(PU)材料,在PU分子主链上引入对称双疏水烷基。红外光谱(FTIR)分析、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重... 为了改善生物质蓖麻油基聚氨酯(CO—PU)的韧性和耐湿热性能,通过CO与聚己二酸-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酯二醇(PBEPG)组成混合软段制备聚氨酯(PU)材料,在PU分子主链上引入对称双疏水烷基。红外光谱(FTIR)分析、动态力学分析(DMA)和热重分析(TG)结果表明,随PBEPG质量分数的提高,PU软硬段间微相分离程度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最大热降解温度提高。当CO∶PBEPG(质量比)为70∶30时,PU的断面形貌为韧性断裂,拉伸强度为21.4 MPa,相对湿度100%、100℃环境下老化60 h后拉伸强度保持率为90%,表现出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耐湿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聚氨酯 耐湿热性能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光敏树脂的合成及其UV-LED固化无影胶的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惠枝 韦代东 +2 位作者 曾娟娟 李士强 雍奇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9,26,共7页
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通过无溶剂法合成的一种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作为光敏单体。将自制的CO-PUA、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附着力促进剂、光引发剂以及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按比... 以蓖麻油、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丙烯酸羟乙酯为原料,通过无溶剂法合成的一种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作为光敏单体。将自制的CO-PUA、活性稀释剂、硅烷偶联剂、附着力促进剂、光引发剂以及四(3-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PETMP)按比例混合制得一系列UV-LED固化无影胶,并考察了PETMP的添加量对无影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PETMP的UV-LED固化无影胶具有巯基-烯“点击化学”的反应特性,消除了氧阻的危害,无影胶固化完全。当PETMP的添加量为0.5 g时,具有最佳黏结性能,以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有机玻璃-不锈钢、玻璃-不锈钢为搭接基材测得黏结拉伸剪切强度分别为2.44 MPa、5.06 MPa和5.7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LED固化 无影胶 聚氨酯丙烯酸酯 蓖麻油 -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改性巯基-烯UV固化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制备 被引量:5
4
作者 付长清 陈樟 +2 位作者 乔永洛 陈义旺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7-40,44,共5页
采用自乳化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了含蓖麻油基和巯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将两者按一定比例复合,加入水性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水性光引发剂引发涂层中的双键及巯基进行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得交联聚氨酯涂膜。采用核... 采用自乳化聚氨酯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分别制备了含蓖麻油基和巯基的聚氨酯水分散体。将两者按一定比例复合,加入水性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水性光引发剂引发涂层中的双键及巯基进行巯基-烯点击反应,制得交联聚氨酯涂膜。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水分散体及光固化涂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巯基和蓖麻油结构中的碳碳双键成功地引入到了水性聚氨酯链段中;在紫外光辐照下,巯基和不饱和双键间进行了加成反应;UV固化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凝胶量为96.67%、胶膜吸水率为13.0%、耐冲击性大于50 cm、硬度为5H、耐溶剂(甲乙酮)拭擦次数为734次、失质量50%时的温度为3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固化 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烯复合反应 蓖麻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3D打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涂层固定化碳酸酐酶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建东 崔兆惠 +3 位作者 苏志国 郑春杨 马光辉 张松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577-3584,3765,共9页
以蓖麻油基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为载体,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含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聚氨酯涂层,并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含酶涂层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光散射、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热重、接触角等各种手段对涂层中酶与水性聚氨酯之间的... 以蓖麻油基阴离子水性聚氨酯为载体,采用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含碳酸酐酶的生物活性聚氨酯涂层,并与传统涂覆法制备的含酶涂层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光散射、红外、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热重、接触角等各种手段对涂层中酶与水性聚氨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形成生物活性涂层过程中,碳酸酐酶是通过与聚氨酯链段上阴离子基团的静电吸引被固定在聚氨酯涂层中。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涂覆法相比,涂层的酶活回收率为50.51%,比传统涂覆法提高了4倍。这可能是由于生物3D打印技术制备的含酶涂层更薄、更均匀,表面更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3D打印 蓖麻油水性聚氨酯 涂层 固定化 生物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的固化行为研究(Ⅰ) 固化过程中的流变行为和凝胶时间 被引量:7
6
作者 关键 罗祥林 乐以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6,39,共3页
以蓖麻油 ,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三羟甲基丙烷 (TMP)与 1,2 -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 ,研究了灌封胶的固化流变行为和凝胶化时间。结果表明 ,该灌封胶初始粘度低 ,在 2 0℃时不超过 16 0 0mPa·s ;... 以蓖麻油 ,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三羟甲基丙烷 (TMP)与 1,2 -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 ,研究了灌封胶的固化流变行为和凝胶化时间。结果表明 ,该灌封胶初始粘度低 ,在 2 0℃时不超过 16 0 0mPa·s ;在 2 0℃、40℃和 6 0℃下的可操作时间分别为 38、2 0和 10min ;增加 1,2 -丙二醇用量可降低胶液的固化速度 ,12 0℃固化时的凝胶时间仅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医用聚氨酯 固化 灌封胶 流变行为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羧酸型聚氨酯亲水扩链剂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付长清 杨哲 +1 位作者 郑子童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34,共6页
通过蓖麻油与3-巯基丙酸间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蓖麻油基多元羧酸(MCO),并将其作为亲水扩链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蓖麻油共聚制备了一系列羧基含量不同的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树脂(COPU)。用核磁氢谱(1H NMR)和核磁碳谱(1... 通过蓖麻油与3-巯基丙酸间的巯基-烯点击反应合成了一种蓖麻油基多元羧酸(MCO),并将其作为亲水扩链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蓖麻油共聚制备了一系列羧基含量不同的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树脂(COPU)。用核磁氢谱(1H NMR)和核磁碳谱(13C NMR)确认了蓖麻油基亲水扩链剂的结构;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MCO及COPU的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摆杆硬度测试、吸水率测试、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和热重分析仪(TGA)对聚氨酯涂膜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涂膜的硬度逐渐降低、吸水率逐渐增大,对玻璃化转变温度(T g)及耐热性能影响不明显。水性聚氨酯涂膜浸泡192 h后不泛白,不开裂,吸水率仅为6.52%,有较好的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点击反应 蓖麻油多元羧酸 亲水扩链剂 耐水性 水性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树脂的热降解行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建维 欧艺威 +2 位作者 马军现 欧华新 王悦辉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8-36,共9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G-FTIR)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仪等对蓖麻油基聚氨酯树脂的热降解过程进行测试与表征,采用不同的非等温动力学方法计算树脂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树脂的热降解机... 利用热重分析仪(TGA)、热重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TG-FTIR)及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仪等对蓖麻油基聚氨酯树脂的热降解过程进行测试与表征,采用不同的非等温动力学方法计算树脂的热降解动力学参数,推断树脂的热降解机理。结果表明:蓖麻油基聚氨酯树脂在285℃开始降解(质量损失5%),在450℃左右基本降解完全(质量损失95%)。其热降解过程(以升温速率为10℃/min为例)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发生285.23~345.25℃,其质量损失了60%,主要为树脂氨基甲酸酯键的断裂及部分酯基分解为CO_(2);第二阶段为345.25~389.17℃,质量损失了20%;主要为氨基甲酸酯链段降解为胺类、CO_(2)及含有CH_(3)或-CH_(2)-的小分子有机物;第三阶段为389.17~450.00℃,质量损失了20%,主要为小分子有机物进一步降解为CO_(2)和含N易挥发性气体。其降解机理可能有2种途径:第一种是主键氨基甲酸酯结构中酯基-O-左侧碳氧键断裂,形成异氰酸酯和醇,异氰酸酯部分裂解为胺类、二氧化碳等,而醇部分则脱水生成醛或者合成烯烃、烯酸类物质;第二种是氨基甲酸酯结构中-O-右侧碳氧键断裂生成氨基甲酸和醇类,氨基甲酸部分断裂生成伯胺和二氧化碳,醇部分裂解为醛和烯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聚氨酯树脂 热降解行为 动力学参数 降解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的固化行为研究(Ⅱ)固化过程中异氰酸根含量变化和热量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关键 罗祥林 乐以伦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5,41,共3页
以蓖麻油、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三羟甲基丙烷 (TMP)与 1,2 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 ,研究了它们在固化过程中—NCO的含量变化和热量变化。结果表明 ,10 0℃以下固化反应级数 1 31,固化反应活化能为 6 ... 以蓖麻油、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三羟甲基丙烷 (TMP)与 1,2 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 ,研究了它们在固化过程中—NCO的含量变化和热量变化。结果表明 ,10 0℃以下固化反应级数 1 31,固化反应活化能为 6 6 6kJ/mol ,完成固化时间 5 3min以上 ,湿度使反应级数增高 ,综合考虑胶D具有较佳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医用灌封胶 蓖麻油 固化行为 固化过程 异氰酸根 热量变化 含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关键 罗祥林 乐以伦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0-72,共3页
合成的 5种医用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经γ -射线消毒处理后 ,用高压液相色谱 (HPLC)测定了灌封胶中的 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 (MDA)含量 ,并定量探讨了γ -射线辐照对灌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 ,γ-射线的辐照剂量越大 ,灌... 合成的 5种医用蓖麻油基聚氨酯灌封胶经γ -射线消毒处理后 ,用高压液相色谱 (HPLC)测定了灌封胶中的 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 (MDA)含量 ,并定量探讨了γ -射线辐照对灌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证明 ,γ-射线的辐照剂量越大 ,灌封胶中产生MDA量就越多。经 2 5kGy的γ -射线消毒后 ,5种灌封胶中MDA累积含量分别为 10 33、10 37、10 5 2、10 5 9与 10 91μg/g ,但这样的MDA量远不致危害人体健康。γ -射线辐照后 ,灌封胶的力学性能 (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与硬度 )均有所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灌封胶 γ-射线 辐照 蓖麻油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固化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SiO_(2)杂化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麦颖 王锋 +1 位作者 胡祝平 于英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5-512,共8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蓖麻油(C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改性硅溶胶,将其作为无机相与COPUA...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蓖麻油(CO)和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合成了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COPUA);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3-(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EMO)为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改性硅溶胶,将其作为无机相与COPUA有机相复合得到了UV固化COPUA/SiO_(2)杂化材料。考察了MEMO与TEOS的物质的量比对改性硅溶胶性能的影响,当MEMO与TEOS物质的量比为1∶1时得到性能最佳改性硅溶胶MT-1。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OPUA/SiO_(2)杂化材料中MT-1的添加量对固化涂层性能的影响。用FTIR、TEM、SEM、TGA、AFM对COPUA/SiO_(2)杂化材料和涂层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杂化涂层的力学性能和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当MT-1添加量为COPUA质量的15%时,制备的涂层表面光滑平整,纳米SiO_(2)在COPUA中分散效果良好,其透光率达到100.20%,硬度为5H,附着力0级,柔韧性1 mm;拉伸强度达到13.52 MPa,断裂伸长率为7.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聚氨酯丙烯酸酯 改性硅溶胶 杂化材料 力学性能 UV固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S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防污性能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斌 张鹤年 高党鸽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1-547,共7页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将PDMS引入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CWPU-SOP)中,制备出PDMS改性的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PDMS/CWPU-SOP)。采用FTIR、TEM、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PDMS/CWPU-SOP薄... 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将PDMS引入到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CWPU-SOP)中,制备出PDMS改性的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乳液(PDMS/CWPU-SOP)。采用FTIR、TEM、S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测试了PDMS/CWPU-SOP薄膜的水接触角、耐水性、防污性能和机械性能,探讨了其防污机理。结果表明,与CWPU-SOP薄膜相比,当PDMS含量(以除去PDMS、水、丙酮外所有物质的质量计)为8%时,制备的PDMS/CWPU-SOP8薄膜的水接触角由85°升至110°,吸水率由23.1%下降至15.3%,PDMS的引入提高了CWPU-SOP薄膜的疏水性和耐水性。此外,不同酸碱性液滴在PDMS/CWPU-SOP8薄膜表面可自由滚落且不留痕迹,表明PDMS/CWPU-SOP8薄膜具有一定的防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水性聚氨酯 聚二甲硅氧烷 耐水性 防污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硅氧烷二元醇改性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9
13
作者 葛硕硕 张萍波 +4 位作者 蒋平平 唐敏艳 俞晓琴 包燕敏 高学文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8-35,共8页
以蓖麻油和聚醚硅氧烷二元醇(PEPSO)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在预聚体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聚醚硅氧烷二元醇,通过醇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将PEPSO引入到植物油水性聚氨酯基体中,制备出PEPSO改性聚氨酯材料,并通... 以蓖麻油和聚醚硅氧烷二元醇(PEPSO)作为多元醇原料制备植物油基水性聚氨酯。在预聚体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含量的聚醚硅氧烷二元醇,通过醇羟基与异氰酸酯基的反应,将PEPSO引入到植物油水性聚氨酯基体中,制备出PEPSO改性聚氨酯材料,并通过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粒径测试、热稳定性测定、表面疏水性测试及力学性能测试探讨PEPSO的含量对聚氨酯乳液与胶膜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PEPSO成功接入到了聚氨酯分子主链中;随着PEPSO含量的增加,热稳定性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Tg)呈减小的趋势;少量PEPSO的加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疏水性及拉伸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硅氧烷二元醇 蓖麻油 植物油水性聚氨酯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胶膜的水白化研究
14
作者 丁宏静 付长清 申亮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9,共6页
采用蓖麻油基聚氨酯作为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UA乳胶膜的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UA乳胶膜的水白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乳胶... 采用蓖麻油基聚氨酯作为大分子乳化剂制备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采用红外光谱表征了PUA乳胶膜的结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UA乳胶膜的水白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时间范围内,乳胶膜的水白化程度随其浸水时间和浸水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浸水温度(4℃)远低于干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57.8℃)时,乳胶膜浸水24 h不会水白化,湿膜的Tg及其储能模量与干膜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在28℃的水中浸泡24 h时,湿膜的Tg小于干膜的Tg,其储能模量也降低,乳胶膜出现轻微水白化,将乳胶膜再次烘干后,胶膜可恢复原有清晰度。当乳胶膜在高于干膜Tg的水中(70℃)浸泡24 h时,其储能模量下降,湿膜的Tg大于干膜的Tg,再次烘干乳胶膜不会恢复原有的清晰度,其原因是膜内出现了与PUA分子依靠氢键紧密相连的冻结键合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蓖麻油 聚氨酯 丙烯酸 复合乳液 水白化 PU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酸改性的环氧-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飞燕 涂伟萍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6,59,共5页
以脱水蓖麻油酸酯化改性的环氧树脂为主链,聚氨酯预聚物为交联剂,选择适当的合成工艺和助剂,制备出漆液稳定、漆膜性能好、固化温度较低的蓖麻油酸改性的环氧-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考察了酯化程度、胺开环率、酯化温度及工艺顺序等对树... 以脱水蓖麻油酸酯化改性的环氧树脂为主链,聚氨酯预聚物为交联剂,选择适当的合成工艺和助剂,制备出漆液稳定、漆膜性能好、固化温度较低的蓖麻油酸改性的环氧-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考察了酯化程度、胺开环率、酯化温度及工艺顺序等对树脂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脱水蓖麻油 聚氨酯预聚物 电泳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油基季铵盐插层蒙脱土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友利 张猛 +1 位作者 周永红 杨晓慧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76,共5页
以层状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材料,利用蓖麻油基季铵盐插层处理制备了有机纳米蒙脱土(OMMTs)。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插层前后Na-MMT及OMMTs结构与形貌的变化。分析表明,蓖麻油基... 以层状钠基蒙脱土(Na-MMT)为原材料,利用蓖麻油基季铵盐插层处理制备了有机纳米蒙脱土(OMMTs)。利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插层前后Na-MMT及OMMTs结构与形貌的变化。分析表明,蓖麻油基季铵盐已成功插层于蒙脱土片层中,OMMTs的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另外,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OMMTs制备了硬质聚氨酯泡沫(FFU)复合材料。初步研究了OMMTs在FFU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情况及对FFU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MMTs在FFU基体中呈剥离分散,提高了FFU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蒙脱土 插层 蓖麻油季铵盐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NCO含量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金星 粟晖 +3 位作者 姚志湘 李张升 闫一夫 孙增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7-60,66,共5页
运用拉曼光谱技术和基于角度度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聚合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NCO)含量进行研究。通过采集反应过程中样本的—NCO含量数据及反应体系拉曼光谱数据,将拉曼强度数据转换为角度度量数据,并对该角度... 运用拉曼光谱技术和基于角度度量的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在线监测聚氨酯预聚物聚合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NCO)含量进行研究。通过采集反应过程中样本的—NCO含量数据及反应体系拉曼光谱数据,将拉曼强度数据转换为角度度量数据,并对该角度度量数据和—NCO含量实测值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建立了聚氨酯预聚物合成过程—NCO基团的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含量相比,最大绝对误差为0.20%,平均绝对误差为0.06%,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7,相关系数达0.999,满足无损、高效、准确检测的要求,为实现在线监测—NCO含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物 在线监测 拉曼光谱 角度度量 异氰酸酯(-N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聚氨酯预聚物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18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3-83,共1页
一种聚氨酯预聚物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学界面偶联剂技术领域。该偶联剂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10000,分散指数为1.6—2.8,玻璃化转变温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为-80—20℃。这种偶联剂是按照游离异氰酸酯基与... 一种聚氨酯预聚物界面偶联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化学界面偶联剂技术领域。该偶联剂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10000,分散指数为1.6—2.8,玻璃化转变温度(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为-80—20℃。这种偶联剂是按照游离异氰酸酯基与羟基为2:1—20:1的摩尔比将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共混,于60—1500C加热制得的。采用常温共混的方法用本发明合成的偶联剂对农业秸杆纤维与热塑性塑料进行预处理,能显著改善热塑性塑料与农业秸杆纤维界面的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有效地提高该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预聚物 化学界面 制备方法 偶联剂 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法 玻璃化转变温度 异氰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研制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少明 周立明 +3 位作者 陈朋 高丽君 刘东亮 李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8-20,共3页
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扩链剂等原料通过预聚物法合成了浇注型聚氨酯(PUR)弹性体,分析了柔性链段的分子结构、扩链剂的分子结构及异氰酸酯基的含量等因素对PUR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己二... 采用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扩链剂等原料通过预聚物法合成了浇注型聚氨酯(PUR)弹性体,分析了柔性链段的分子结构、扩链剂的分子结构及异氰酸酯基的含量等因素对PUR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聚己二酸丁二酯为柔性链段、MOCA或TX-2为扩链剂、异氰酸酯基质量分数为5%~5.5%时,所得PUR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 甲苯二异氰酸酯 异氰酸酯 研制 分子结构 柔性链段 聚酯多元醇 聚醚多元醇 扩链剂 力学性能 MOCA 质量分数 综合性能 PUR 预聚物 丁二酯 己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电子导电中呈现协同效应的互穿网络聚合物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洪泉 黄旭东 过俊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将蓖麻油及聚乙二醇 ( PEG)偶联成聚氨酯 ,同时通过自由基聚合使 2 -乙烯基吡啶 ( VP)与蓖麻油的双键共聚 ,生成互穿网络聚合物 ( IPN) ,其产率及凝胶含量大多超过 93 % ,力学性能很好 .当 IPN与 Li Cl O4 络合... 用 2 ,4-甲苯二异氰酸酯将蓖麻油及聚乙二醇 ( PEG)偶联成聚氨酯 ,同时通过自由基聚合使 2 -乙烯基吡啶 ( VP)与蓖麻油的双键共聚 ,生成互穿网络聚合物 ( IPN) ,其产率及凝胶含量大多超过 93 % ,力学性能很好 .当 IPN与 Li Cl O4 络合后呈现离子导电现象 ;与 TCNE或 TCNQ络合后产生电子导电 ,与 Li Cl O4 及TCNE( TCNQ)络合后 ,呈现比上述两种导电率更大且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导电率 ,在 2 5℃混合电导率可达到 1 0 - 3~ 1 0 - 2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网络聚合物 离子电导率 电子电导率 蓖麻油聚氨酯 聚乙烯吡啶 力学性能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