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
被引量:65
- 1
-
-
作者
刘迎春
高显连
付超
于贵瑞
刘兆英
-
机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002-4010,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00426,4167104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0104)
国家留学基金(201403270013)
-
文摘
森林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植被碳库和碳汇,森林固碳被认为是各国抵减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资源清查数据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也是大多数国家的选择。但是,由于森林固碳本身的复杂性,未来通过森林固碳能够抵消多少工业碳排放往往并不清楚。如何基于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估算森林的固碳潜力,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通过能够公开获得的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起源(人工林和天然林)、36个树种、5个林龄组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森林蓄积量年增长量模型,并以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期为起点,估算了基线情景(造林、管理、干扰、气候、采伐等条件不变)下2001-2200年前中国森林生物量变化和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结果认为,天然林蓄积量年增长量一般低于人工林;多数天然林树种的蓄积量增长过程符合理论上认为的中间高、前后低的逻辑斯蒂曲线形式,即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年增长量高,幼龄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人工林蓄积量增长过程多为前期高、后期低的形式,即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年增长量高,成熟林和过熟林年增长量低。基线情景下中国森林碳容量为12.82 Pg C,其中人工林为6.6 Pg C,天然林为6.2 Pg C;相对于2001年碳储量来说,到2200年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 Pg C。综合已有研究认为,中国森林生物量固碳潜力为6.52-13.57 Pg C。本研究可以用于优化森林生长过程模型,为我国森林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固碳潜力
蓄积量年增长量
基线水平
-
Keywords
National Forest Resources Inventory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volume increase
baseline scenario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