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蓄冷空调系统设计与实施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敏 李晓威 王娟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1,48,共5页
基于蓄冷工程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工作经验,对空调蓄冷负荷计算中研究对象及计算方法的选用、蓄冷系统运行中的负荷预测以及直连式蓄冷系统虹吸现象的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蓄冷空调系统 负荷计算 负荷预测 直连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空调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郑贤德 林秀诚 《制冷与空调》 1995年第1期12-18,共7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由于空调的普及,使得电力需求迅速增加,仅以广东省为例,目前空调装机容量已达30万KW,并以每年30%的速度猛增,空调用电量已占用电总量的40%以上,这个...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空调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突飞猛进。由于空调的普及,使得电力需求迅速增加,仅以广东省为例,目前空调装机容量已达30万KW,并以每年30%的速度猛增,空调用电量已占用电总量的40%以上,这个比例已接近工业发达国家的指标。对于办公楼、宾馆、电影院、商场等建筑物一天内实际空调负荷变化是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空调系统 冰球式系统 运行费用 空调负荷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性能的探讨
3
作者 颜苏芊 文力 黄翔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162-166,共5页
介绍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冰球和蓄冰槽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结冰融冰过程和蓄冷释冷特性.通过对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的分析,得出它具有削峰填谷、调荷节能和节省设备初投资的优点;将盘管式和冰球式系统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冰球蓄冷技术具有较... 介绍了冰球式蓄冷系统中冰球和蓄冰槽的结构和性能,以及结冰融冰过程和蓄冷释冷特性.通过对冰蓄冷系统运行模式的分析,得出它具有削峰填谷、调荷节能和节省设备初投资的优点;将盘管式和冰球式系统进行技术对比,发现冰球蓄冷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 冰球 冰槽 运行模式 结冰过程 融冰过程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
4
作者 季鹏 《城市建筑》 2016年第6期-,共2页
空调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为降低建筑能耗和平衡电网高峰用电量,本文结合实例,介绍了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应用.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源热泵耦合冰蓄冷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评价函数的蓄冷式空调系统优化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波 孙涛 +1 位作者 陆震 田树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6,共5页
通过研究影响蓄冷式空调系统的多种因素 ,获得表征因素重要程度的权重矩阵。分析了蓄冷式空调系统的多元特性 ,得到在制冷效果、投资、回收期以及对环境影响等因素下的决策论域和影响指标函数集。通过建立多元评价函数 。
关键词 空调系统权重矩阵多元评价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蓄冷空调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魏玲 臧润清 +1 位作者 李景丽 韩新宇 《制冷与空调》 2007年第2期65-67,71,共4页
尝试一种高温相变材料C7与冰相混合的蓄冷方式,并对有高温相变材料C7(混合蓄冷)及无高温相变材料(冰蓄冷)两种方案进行了蓄放冷试验。介绍试验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相变蓄冷材料的方案将使系统具... 尝试一种高温相变材料C7与冰相混合的蓄冷方式,并对有高温相变材料C7(混合蓄冷)及无高温相变材料(冰蓄冷)两种方案进行了蓄放冷试验。介绍试验装置及其工作原理,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温相变蓄冷材料的方案将使系统具有节能(系统COP值大大提高)和增能(蓄冷槽蓄冷量及释冷量大大提高)的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蓄冷空调系统 高温相变材料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空调的经济性分析和最佳蓄冷率选择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则韶 程文龙 《制冷与空调》 1997年第1期43-47,63,共6页
本文对常规空调和蓄冷空调进行了经济性对比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各种设计要求的蓄冷空调系统的成本计算式,提供了简明的经济评价图和给出了最佳蓄冷率的选择式。其结果对于用户投资、设计者选型、电力部门决策都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蓄冷空调系统 经济性分析 负荷 ACCS 常规空调系统 装置 设备 经济分析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空调发展动向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永铨 《制冷与空调》 1998年第1期43-49,35,共8页
一、我国蓄冷空调发展概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近年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年增长1500万千瓦水平,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发电... 一、我国蓄冷空调发展概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提高。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已取得长足的进步。我国近年的总装机容量已达到年增长1500万千瓦水平,截止到199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23600万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已居全界第二位,年发电量达10709亿千瓦时,可是年电力消费量达10788亿千瓦时,即产需之间存在一定缺口。“九五”期间装机容量年增长将达1800万千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蓄冷空调系统 冰槽 设计负荷 设备 杭州市 完全冻结式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应用冰蓄冷空调的广阔前景与发展趋势
9
作者 潘雨顺 《制冷与空调》 1996年第4期43-49,共7页
本文对冰蓄冷科学技术进行了长期的考察与研究,得出要全面实现空调人工气候环境向高科技高效率节能方向发展使人造春天永注,只要通过各国政府制定用电峰谷政策对“节能”方针的重视,经过空调领域专家学者团结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一定能使... 本文对冰蓄冷科学技术进行了长期的考察与研究,得出要全面实现空调人工气候环境向高科技高效率节能方向发展使人造春天永注,只要通过各国政府制定用电峰谷政策对“节能”方针的重视,经过空调领域专家学者团结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一定能使人类普及空调设施被电力困挠中解放出来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 系统 蓄冷空调系统 空调技术 技术 广阔前景 空调 空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接触式蓄冷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鹏飞 柳建华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5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主要对直接接触式蓄冷空调系统及盘管式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综合能量分析,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结合(?)分析法从能量的数量和质的角度来评价整个循环系统。指出了直接接触式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并通过(?)损失分析提出了提... 本文主要对直接接触式蓄冷空调系统及盘管式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了热力学综合能量分析,采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法结合(?)分析法从能量的数量和质的角度来评价整个循环系统。指出了直接接触式蓄冷空调系统的优点,并通过(?)损失分析提出了提高系统(?)效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接触 盘管 空调 (火用)分析 (火用)效率 直接接触式 系统 热力性能分析 热力学第一定律 蓄冷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蓄冷式空调系统
11
作者 陈燕平 《山西建筑》 2003年第6期158-159,共2页
简要介绍蓄冷式空调技术的发展过程 ,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和特点 ,分析比较了与传统空调系统的差异 ,指出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节能特性 。
关键词 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蓄冷球内凝固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晏刚 崔景潭 +1 位作者 吴业正 王华生 《制冷与空调》 2002年第4期22-24,共3页
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改善电力供应状况,提高机组的负荷率,节省发电资源,在空调制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中的固液相变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已成为研究的难点。本文应用量热法,来研究复杂几何腔内的固液相变问题,其实验技术方法... 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可以改善电力供应状况,提高机组的负荷率,节省发电资源,在空调制冷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中的固液相变问题由于其复杂性已成为研究的难点。本文应用量热法,来研究复杂几何腔内的固液相变问题,其实验技术方法和结果分析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凝固 冰球式蓄冷空调系统 固液相变 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年来制冷空调技术与设备的发展趋势
13
作者 林应国 《福建建设科技》 1996年第1期24-25,共2页
根据95年国际制冷、供暖、通风、空调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学术交流内容和展品情况。
关键词 空气调节 蓄冷空调系统 臭氧层 螺杆压缩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贮能新风机组运行经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艳兵 江亿 张寅平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1,共4页
阐述了该机组的结构与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相变材料利用率、空气处理效果满意率和运行费用节省率来确定系统最佳蓄冷量和运行方案的方法;通过经济分析提出了临界附加初投资的概念,可作为是否应该投资的判据;作为算例,对该机组... 阐述了该机组的结构与特点,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相变材料利用率、空气处理效果满意率和运行费用节省率来确定系统最佳蓄冷量和运行方案的方法;通过经济分析提出了临界附加初投资的概念,可作为是否应该投资的判据;作为算例,对该机组的经济性及其在北京地区的使用效果作了全年模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贮能 风机组 经济分析 蓄冷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铜/辛酸-肉豆蔻酸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热物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蔚雯 章学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60-64,70,共6页
辛酸(OA)-肉豆蔻酸(MA)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相变材料,但是因过低的导热系数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推广。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铜(CuONP)改善其导热性,制备了一种融化温度在7~9℃的可用于空调蓄冷系统的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理论... 辛酸(OA)-肉豆蔻酸(MA)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相变材料,但是因过低的导热系数限制了其进一步大规模推广。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铜(CuONP)改善其导热性,制备了一种融化温度在7~9℃的可用于空调蓄冷系统的新型相变储能材料。利用理论模型预测 O A-MA 二元共熔体系的融化温度与相变潜热,发现计算结果与实验不符。对比不同分散剂对 CuONP 的分散效果,发现白猫洗洁精分散效果最好。通过步冷试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瞬态平面热源法(Hotdisk)及加速热循环实验,对比不同质量比 CuONP 对 OA-MA 在宏观热表现、融化温度、相变潜热、导热系数与热扩散率等方面的影响来研究纳米流体的传热传质机理,并提出了热扩散率与相变潜热的拟合曲线;根据材料300次与600次循环后的融化温度与相变潜热,发现该材料循环热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传质 相变材料 空调系统 热物性 纳米氧化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