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集地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3
1
作者 严寒静 傅军 +1 位作者 梁从庆 梁基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16~1.6μg(r=0.9998)、0.168~1.68μg(r=0.9998)、0.172~1.72... 目的:建立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16~1.6μg(r=0.9998)、0.168~1.68μg(r=0.9998)、0.172~1.72μg(r=0.9999)、0.16~1.6μg(r=0.9996)范围内线性良好,水解前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8)、99.7(RSD=2.0)、99.3(RSD=1.1)、99.4(RSD=1.8),水解后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RSD=1.9)、99.87(RSD=2.2)、99.03(RSD=1.1)、98.9(RSD=2.1)。结论:本法可用于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蒽醌类成分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 被引量:22
2
作者 徐守竹 谢艳华 +3 位作者 张晓卫 刘媛媛 王四旺 吕延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的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440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6~130μg/mL(r=0.999 6)、2.67~53.4μg/mL(r=0.999 1)、3.38~67.6μg/mL(r=0.999 3)、6.16~61.6μg/mL(r=0.999 2)、0.32~5.44μg/mL(r=0.999 3)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在101.3%、97.9%、103.7%、96.7%及102.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肾康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大黄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刘建华 韩立强 +2 位作者 苑丽 潘玉善 张素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84-9486,9509,共4页
[目的]比较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及回流、索氏、微波4种提取方法,测定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量,并采用DPPHF、RAP 2种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游离蒽醌的... [目的]比较提取方法对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及回流、索氏、微波4种提取方法,测定游离蒽醌和总蒽醌的量,并采用DPPHF、RAP 2种方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分析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游离蒽醌的测定中,超声为最高(0.949%),与其他方法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蒽醌的测定中,亦以超声为最高(1.017%),与微波、回流相比差异显著(P<0.05);抗氧化活性测定发现,以回流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能力最强,FRAP值为199,DPPH值达51%,与超声和索氏的相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总蒽醌含量与FRAP值和DPPH值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3和-0.9523。[结论]显示不同提取方法影响大黄蒽醌类成分和抗氧化活性,总蒽醌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大黄 蒽醌类成分 分光光度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分离大黄蒽醌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叶殷殷 曾元儿 +1 位作者 曹骋 江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效果。方法:比较6种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含量,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 目的:研究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效果。方法:比较6种型号大孔树脂对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的吸附及解吸附性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成分含量,以吸附率和解吸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适合分离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大孔树脂。结果:DM130型大孔树脂分离大黄蒽醌类成分的能力最高,吸附容量达到18.78 mg/g,吸附率为86.03%,解吸附容量达到17.91 mg/g,解吸附率为95.38%。结论:DM130型大孔树脂应用于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分离,具有吸附容量大,解吸附率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树脂 大黄 蒽醌类成分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决明子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黎海彬 方昆阳 李续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7-429,共3页
通过对决明子蒽醌类成分的几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决明子蒽醌类成分浓度在0.865~25.937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0.35%,建立了一个简便... 通过对决明子蒽醌类成分的几种不同提取方法的对比研究,利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决明子蒽醌类成分浓度在0.865~25.937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7%,RSD为0.35%,建立了一个简便、准确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蒽醌类成分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食两用植物酸模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景富 王静霞 +2 位作者 滕云 张绍山 刘圆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9-204,共6页
建立测定酸模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4种蒽醌类成分的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不同采集地、不同采收时间酸模不同植物部位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100,1.... 建立测定酸模药材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4种蒽醌类成分的U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不同采集地、不同采收时间酸模不同植物部位4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1.0×100,1.7μm),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流速0.1mL/min,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1μL,柱温35℃.结果表明:4种成分均可达到基线分离,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芦荟大黄素进样量分别在0.224~12.2,0.314~12.56,3.32~66.4,0.491~25.53μg/mL线性关系良好,建立的UPLC方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酸模药材的质量评价;酸模总蒽醌含量从高到低的采集地依次为:四川阿坝州梦笔山、红原县月亮湾、甘孜州雅加埂;酸模中的4种蒽醌成分含量从高到低的部位依次为:根、花、叶,建议酸模根部作为蒽醌类成分主要提取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模 蒽醌类成分 U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及酶促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6
7
作者 冯素香 王蒙蒙 +3 位作者 吴兆宇 李先 郝蕊 徐艳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83-391,共9页
研究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和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亚型.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孵育液中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的质量浓度,研究大黄蒽醌类成分的酶促动力学,推导药物米氏常... 研究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和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亚型.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鼠肝微粒体,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孵育液中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的质量浓度,研究大黄蒽醌类成分的酶促动力学,推导药物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并计算体外酶对药物的清除率(Clint);用苯巴比妥钠(PB)、地塞米松(DEX)、β-奈黄酮(β-NF)诱导大鼠肝微粒体,观察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在各温孵体系中的代谢,同时观察不同质量浓度和不同种类的CYP酶特异性抑制剂对大黄蒽醌类成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在肝微粒体中的Km、Vmax、Clint分别为(18.97±1.89)、(2.50±0.11)、(15.68±1.09)、(183.41±1.90)、(1.37±0.14)mg·L-1;(0.52±0.015)、(0.066±0.003)、(0.41±0.009)、(5.22±0.09)、(0.036±0.0034)mg·L-1·min-1;(2.69±0.12)、(2.56±0.16)、(2.61±0.20)、(2.81±0.10)、(2.63±0.18)min-1·10-2;经DEX、PB、β-NF诱导后,PB组、DEX组大黄蒽醌类成分代谢率高于CMC-Na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β-NF组大黄蒽醌类成分代谢率低于CMC-N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那西汀、氟康唑、酮康唑的Dixon图均为一组相交于第二象限的直线.通过研究得知大黄5种蒽醌类成分在PB、DEX诱导的肝微粒体中代谢较快,CYP3A4、CYP2A6为介导大黄蒽醌类成分代谢的主要代谢酶;非那西汀、氟康唑、酮康唑均为为大黄蒽醌类成分的竞争性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蒽醌类成分 大鼠肝微粒体 CYP450 酶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根茎中蒽醌类成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桂芹 郑玉华 钱进芳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3-48,共6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用体积分数80%乙醇对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根茎中的蒽醌类成分进行粗提,并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液进行纯化。以VC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动物实验研究了虎杖根茎中蒽醌类成分对小白鼠肝组织匀浆中谷胱...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用体积分数80%乙醇对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Houtt.)根茎中的蒽醌类成分进行粗提,并利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液进行纯化。以VC为阳性对照,采用体外动物实验研究了虎杖根茎中蒽醌类成分对小白鼠肝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及对H2O2诱导的MDA含量和红细胞氧化溶血的影响,并采用化学模拟体系分析了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Fe3+的还原能力以及与Fe2+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虎杖根茎中蒽醌类成分含量丰富,粗提物含量达到55.86 mg.g-1,纯化后含量达到44.77 mg.g-1。质量浓度10、20、30和40μg.mL-1的蒽醌类成分可显著增强GSH-px活力、降低由H2O2诱导产生的MDA含量,并对H2O2诱导产生的红细胞氧化溶血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质量浓度2、4、6和8μg.mL-1的蒽醌类成分对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质量浓度6、8、12和16μg.mL-1蒽醌类成分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而质量浓度5、10、15和20μg.mL-1蒽醌类成分对Fe2+则具有很强的螯合能力。随质量浓度的提高,虎杖蒽醌类成分及阳性对照VC的各项抗氧化活性指标均逐渐增强,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且虎杖根茎中蒽醌类成分的各项抗氧化指标均优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研究结果显示:虎杖根茎中的蒽醌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不仅能够直接清除过量的自由基,也可以通过增强体内的抗氧化系统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结合他人研究结果,对虎杖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根茎 蒽醌类成分 抗氧化活性 V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超声波提取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黎海彬 方昆阳 吕翠婷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39-242,共4页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的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按料液比为1:10,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中浸润10h后,超声波提取25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决明子中总蒽醌、游离蒽醌的质量分数分别达16.49mg/g和25.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的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按料液比为1:10,在体积分数为85%的乙醇中浸润10h后,超声波提取25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决明子中总蒽醌、游离蒽醌的质量分数分别达16.49mg/g和25.39mg/g,明显优于常规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子 蒽醌类成分 超声波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枣猕猴桃根蒽醌类成分超声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长江 李鑫 杨玉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00-304,共5页
以东北地区软枣猕猴桃根为原料,以蒽醌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软枣猕猴桃蒽醌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和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采用化学模拟体系分析了其对DPPH自由基... 以东北地区软枣猕猴桃根为原料,以蒽醌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软枣猕猴桃蒽醌类化合物提取工艺中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影响因素和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探讨。采用化学模拟体系分析了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Fe3+离子的还原能力以及与Fe2+的螯合能力并与V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软枣猕猴桃根蒽醌的最佳工艺:超声波率200W,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5,温度70℃,提取时间15min,在此条件下软枣猕猴桃根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率为1.40%;软枣猕猴桃根蒽醌类成分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和螯合能力,并与质量浓度呈一定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枣猕猴桃根 蒽醌类成分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敷胸巴布贴中大黄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毅 于艳 +1 位作者 王雪峰 吴振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0-122,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敷胸巴布贴中5种大黄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85:15),流速1.0 m L·min-1,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敷胸巴布贴中5种大黄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溶液(85:15),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5种蒽醌类成分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芦荟大黄素线性范围0.094 2~0.942μg(r=0.9995),大黄酸线性范围0.036 9~0.369μg(r=0.9996),大黄素线性范围0.048 6~0.486μg(r=0.9999),大黄酚线性范围0.032 4~0.324μg(r=0.9998),大黄素甲醚线性范围0.069 6~0.696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98.3%,96.8%,96.8%,97.4%,RSD分别为0.7%,1.0%,2.1%,1.8%,2.4%。结论:该实验方法精确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敷胸巴布贴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敷胸巴布贴 大黄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祛瘀清热颗粒剂中蒽醌类成分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巧凤 戴晓燕 文欣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7-861,共5页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大黄、桃仁、桂枝、山楂、炙甘草等)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Hypersil BDS 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9∶21),体积流量为1.00 mL/min... 目的建立祛瘀清热颗粒剂(大黄、桃仁、桂枝、山楂、炙甘草等)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同时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Hypersil BDS C18(5μm,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79∶21),体积流量为1.0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45~28.40μg/mL(r=0.999 8)、0.40~25.20μg/mL(r=0.999 8)、0.59~37.40μg/mL(r=0.999 8)、1.08~68.80μg/mL(r=0.999 8)和0.22~14.00μg/mL(r=0.999 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1%、99.04%、97.82%、99.67%和98.63%,RSD分别为2.58%、1.75%、1.59%、0.94%和2.07%。结论建立的HPLC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同时检测祛瘀清热颗粒剂中5种蒽醌类成分,可为祛瘀清热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瘀清热颗粒剂 蒽醌类成分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发片中蒽醌类成分分析及其在不同生产工艺中的传递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亚莉 刘颖 +3 位作者 谢诗婷 苏薇薇 姚宏亮 彭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218,共4页
目的分析生发片中蒽醌类成分,并考察其在不同生产工艺中的传递性。方法采用UFLC-Triple TOF-MS/MS法分析蒽醌类成分,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11批样品中,采用何首乌与黑豆、黑枣分煎或合煎工艺生产者蒽醌类成分含量远低于文献报道的毒... 目的分析生发片中蒽醌类成分,并考察其在不同生产工艺中的传递性。方法采用UFLC-Triple TOF-MS/MS法分析蒽醌类成分,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11批样品中,采用何首乌与黑豆、黑枣分煎或合煎工艺生产者蒽醌类成分含量远低于文献报道的毒性限量,分煎或合煎对其含量无明显影响。煎煮浓缩和干燥是影响生发片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关键环节。结论生发片注册工艺合理,所含蒽醌类成分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发片 蒽醌类成分 生产工艺 传递性 UFLC-Triple TOF-MS/MS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君梅 郭玫 +4 位作者 王志旺 曹强 郭亚菲 寇仁博 甘玉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169-172,共4页
[目的]建立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大黄素为参照物,建立其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 [目的]建立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一测多评(QA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大黄素为参照物,建立其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采用一测多评法和外标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并比较2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结果]一测多评法与外标法测定的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RSD均小于3%,且2种方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稳定准确,可有效、快速地评价唐古特大黄的质量,以提高唐古特大黄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大黄 一测多评法 蒽醌类成分 含量测定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蓼科植物中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的测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军华 金泽祥 +2 位作者 赵汉琪 方一新 李志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80-1082,共3页
目的建立蓼科植物大黄、何首乌、羊蹄和虎杖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几种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的测定方法,为相关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250 mm,1.7μm),... 目的建立蓼科植物大黄、何首乌、羊蹄和虎杖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等几种大黄素型蒽醌类成分的测定方法,为相关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250 mm,1.7μm),甲醇-0.1%醋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0.3 mL.min-1,柱温35℃。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样量分别在0.037~0.495,0.037~0.494,0.037~0.49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均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100.71%,100.18%,100.49%,RSD值均<1.5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作为蓼科植物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植物药材 蒽醌类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产量及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嘉宁 张丹 +2 位作者 吴毅 曹龙武 戴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624-1631,共8页
为探究黄花菜栽培种植时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量,给黄花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海螺沟本地黄花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分别以N13.5kg/667m^2,P2O540kg/667m^2,K2O15kg/667m2为常规施... 为探究黄花菜栽培种植时氮(N)、磷(P)、钾(K)肥的最佳施肥量,给黄花菜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本试验以海螺沟本地黄花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3414"肥效试验方案,分别以N13.5kg/667m^2,P2O540kg/667m^2,K2O15kg/667m2为常规施肥水平,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黄花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2种蒽醌类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氮磷钾配施不仅能促进单株黄花菜生长发育的协调,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其鲜花中的大黄酸和大黄酚含量;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的增产效果明显,处理6(N2P2K2)的产量最高,为1727.73kg/667m^2,比不施肥处理增产457.90kg/667m^2,增产率达36.06%;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花菜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氮>磷>钾,氮肥增产效果最显著,磷肥次之,钾肥最差。一元二次肥效方程推荐的氮、磷、钾施肥量与本实验设计的最适施肥量相似,可以用于黄花菜实际生产施肥指导。综合考虑,在海螺沟地区推荐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3.69kg/667m^2、31.53kg/667m^2和26.40kg/667m^2,获得的产量为1678.98~1763.31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3414"肥料试验 产量 蒽醌类成分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药材蒽醌苷元类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朱玲英 任爱农 +1 位作者 葛进 卞学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8-440,共3页
目的 :应用HPLC法研究清热解毒注射剂中大黄药材蒽醌苷元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 :以大黄酸为参照物 ,应用HPLC色谱法 ,色谱柱 :μBondapak C18( 3 .9mm× 3 0 0mm ,10 μm) ,流动相 :乙腈 :0 .5 %磷酸 (梯度洗脱 ) ,柱温 :3 0°... 目的 :应用HPLC法研究清热解毒注射剂中大黄药材蒽醌苷元类成分的指纹图谱。方法 :以大黄酸为参照物 ,应用HPLC色谱法 ,色谱柱 :μBondapak C18( 3 .9mm× 3 0 0mm ,10 μm) ,流动相 :乙腈 :0 .5 %磷酸 (梯度洗脱 ) ,柱温 :3 0°C ,检测波长 :43 0nm ,分析时间 :60min ,流速 :1.0mL。结果 :共标出大黄药材蒽醌苷元类成分 12个共有峰。结论 :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指纹图谱 蒽醌苷元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同时测定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和5种蒽醌类化合物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虹 王炎 +2 位作者 温棚 娄文勇 宗敏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2-37,共6页
建立了能同时分离检测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与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成分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考察了缓冲液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硼砂浓度、甲醇浓度和运行电压对分离检测的影响,获得最... 建立了能同时分离检测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与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甲醚5种蒽醌类成分的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考察了缓冲液pH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浓度、硼砂浓度、甲醇浓度和运行电压对分离检测的影响,获得最佳的分离检测条件:缓冲液由15mmol/L硼砂、30mmol/L SDS和10%甲醇组成,pH值为9.6,运行电压为25kV.在此条件下,二苯乙烯苷和5种蒽醌类成分在18min内得以完全分离,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06%~1.61%和1.46%~2.87%,检出限为0.26~0.56 mg/L,回收率为97.2%~10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何首乌 二苯乙烯苷 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安丸组方中枳壳大黄配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磊 张静泽 +1 位作者 高文远 刘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49-1954,共6页
目的研究枳壳大黄配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及黄酮苷、蒽醌类成分在配伍前后含有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对药材枳壳与大黄甲醇提取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枳壳中4种黄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大黄中5种蒽醌类... 目的研究枳壳大黄配伍后化学成分变化以及黄酮苷、蒽醌类成分在配伍前后含有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对药材枳壳与大黄甲醇提取物配伍前后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枳壳中4种黄酮苷(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在配伍前后游离型以及结合型含有量的变化。结果指纹图谱分析结果显示枳壳大黄配伍后并未出现新的化学成分,而配伍后枳壳中黄酮苷类成分,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有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枳壳大黄配伍促进了其有效成分黄酮苷及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壳 大黄 配伍 黄酮成分 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法炮制何首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杜晨晖 王兴红 +1 位作者 赵荣华 赵声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40-544,共5页
为了筛选出可以专一性降解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菌种,降低何首乌的毒副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炮制何首乌的新方法。采用HPLC法和UV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菌株发酵的何首乌样品及其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为了筛选出可以专一性降解何首乌中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其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菌种,降低何首乌的毒副作用,我们建立了一种炮制何首乌的新方法。采用HPLC法和UV分光光度计法,对不同菌株发酵的何首乌样品及其发酵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菌株YMS-010(Mucor.sp.)发酵样品的游离型总蒽醌、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的含量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菌株YMS-006(Aspergill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三株菌株发酵何首乌样品有未知成分产生,且含量较高。通过筛选发现米根霉、菌株YMS-006具有专一性降解蒽醌类成分而不破坏二苯乙烯苷的能力,获得了具有发酵炮制作用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何首乌 蒽醌类成分 毛霉 根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