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丙亚胺联合参麦注射液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庄海峰 张宇 +1 位作者 蔡皎皓 沈建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8-351,共4页
目的:比较右丙亚胺单用、参麦注射液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和右丙亚胺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所致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途径。方法:本研究入组12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共分... 目的:比较右丙亚胺单用、参麦注射液单用,或者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和右丙亚胺对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所致心脏不良反应的临床意义,进一步探讨降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途径。方法:本研究入组120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共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为参麦组,在化疗基础上单用参麦注射液,50mL/d连用1w;B组为联合使用参麦注射液和右丙亚胺,在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30min快速静脉滴入右丙亚胺及阿霉素(剂量10:1),非阿霉素蒽环类药物折合成阿霉素。且在化疗开始之目起,予以参麦注射液50nL/d,连用1w;C组为右丙亚胺组,应用蒽环类药物化疗前30min予右丙亚胺及阿霉素快速静脉滴入;A、B、C 3组为实验组,D组为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4组患者均按要求完成2个化疗周期,观察化疗前后4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以及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利钠肽(BNP),肌钙蛋白Ⅰ(TnⅠ)的数值变化。结果:通过比较化疗前后4组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钙蛋白Ⅰ(TnⅠ)、B型利钠肽(BNP)的数值变化,实验组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LVEF下降百分比、TnⅠ和BNP的数值升高均小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右丙亚胺、参麦注射液单用以及二者合用,降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蒽环类药物多疗程化疗所致心脏毒性,均有一定疗效,其中右丙亚胺及参麦注射液联合疗效最佳,而右丙亚胺单用对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好于参麦注射液单用。在蒽环类药物化疗同时配伍使用参麦注射液及右丙亚胺,可减低心脏毒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化疗药 心脏毒性 参麦注射液 右丙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