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大小对豌豆吸水特性及蒸煮时间的影响
1
作者 武东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6期6-9,14,共5页
通过破碎筛分将豌豆分为5个粒度(由大到小依次标记为W1,W2,W3,W4,W5),对5个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和蒸煮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浸泡吸水Peleg模型对其吸水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粒度对吸水特性、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 min浸泡过程中,... 通过破碎筛分将豌豆分为5个粒度(由大到小依次标记为W1,W2,W3,W4,W5),对5个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和蒸煮时间进行测定,通过浸泡吸水Peleg模型对其吸水特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粒度对吸水特性、蒸煮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0 min浸泡过程中,不同粒度豌豆吸水率(水分含量)及最大吸水率(水分含量)均是W1>W2>W3>W4>W5;不同粒度豌豆的吸水特性与Peleg方程的拟合性较好,R^(2)值均在0.99以上,各粒度豌豆的吸水动力学参数K1差异显著,随着粒度的减小而减小;不同粒度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由45 min缩短为20 min以内,W1最佳蒸煮时间为18 min,W5最佳蒸煮时间为3 min;豌豆的粒度对最佳蒸煮时间影响极显著,最佳蒸煮时间与粒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随着粒度的减小而缩短;最佳蒸煮时间与动力学参数K1呈极显著正相关,豌豆的最佳蒸煮时间与其6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3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速率呈负相关,其中与20 min内不同时间的吸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大小 吸水特性 Peleg模型 最佳蒸煮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时间对滩羊肉蒸煮损失、嫩度及水分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吴亮亮 罗瑞明 +1 位作者 孔丰 田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了探究蒸煮时间对滩羊肉蒸煮损失、嫩度及水分分布的影响。对不同蒸煮时间处理下的滩羊肉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并结合低场核磁技术研究滩羊肉水分子T_2弛豫特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滩羊肉的蒸煮... 为了探究蒸煮时间对滩羊肉蒸煮损失、嫩度及水分分布的影响。对不同蒸煮时间处理下的滩羊肉蒸煮损失、剪切力进行测定,并结合低场核磁技术研究滩羊肉水分子T_2弛豫特性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滩羊肉的蒸煮损失和剪切力先增大后减小(P<0.05)。LF-NMR检测到了4个明显的水分群,代表肉中的弱结合水(T_(21))、强结合水(T_(22))、不易流动水(T_(23))和自由水(T_(24))4种存在状态。延长蒸煮时间,弛豫时间先变长后缩短,T_(23)含量先减少后增加,T24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核磁成像结果显示,蒸煮时间的延长会使图像的亮度先增强后减弱。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蒸煮损失与T_(23)、T_(24)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966,0.994;剪切力与T_(23)呈显著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846,与T23峰面积比例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504。说明不同蒸煮时间处理下的滩羊肉的蒸煮损失、嫩度及水分分布均具有显著的变化,且各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煮时间 滩羊肉 核磁共振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蒸煮时间对黄豆酱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玲 崔春 +1 位作者 赵海锋 苏国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54-57,共4页
研究了不同蒸煮时间(5、8、10、15min)对黄豆酱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黄豆酱的总氮(酱醪除外)、氨基酸态氮、可瘩性氮含量的动态变化,豆粒硬度变化以及产品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黄豆酱发酵前期(1~30d),... 研究了不同蒸煮时间(5、8、10、15min)对黄豆酱发酵过程理化指标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分析不同黄豆酱的总氮(酱醪除外)、氨基酸态氮、可瘩性氮含量的动态变化,豆粒硬度变化以及产品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黄豆酱发酵前期(1~30d),总氮、氨基酸态氮、水溶性氮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之后基夺保持动态平衡或稍有变化。蒸煮时间对黄豆酱各指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对酱醪的影响尤为显著。蒸煮时间对豆粒的硬度影响比较大,莲煮时间越长,豆粒硬度越小。发酵至30d时,蒸煮15min黄豆酱中豆粒破坏严重。对四种不同产品进行感官评价,发现蒸煮8min黄豆酱产品无论在色泽、香气、滋味和体态各方面较好,总体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酱 蒸煮时间 理化特征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时间对黄豆酱风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嘉辉 陈玲 +1 位作者 崔春 徐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蒸煮时间(5,8,10,15min)对黄豆酱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对其风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发酵酱共检测出25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其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蒸煮时间(5,8,10,15min)对黄豆酱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并结合感官评价对其风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发酵酱共检测出25种不同的挥发性化合物,其所含挥发性物质的种类相似,相对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包括酯类6种、酸类2种、醛类5种、醇类2种、酮类3种、含氮化合物1种、烃类5种、其他化合物1种。其中,经过蒸煮10min黄豆酱的酯、醛、醇、酸等主要香气化合物含量较多,具有更浓郁的香气。感官评价实验中,结合色泽、香气、滋味和体态,表明经过蒸煮时间为8min时,黄豆酱的感官性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豆酱 蒸煮时间 挥发性化合物 风味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米吸水特性及其与蒸煮时间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义茹 张彬 +3 位作者 马芳芳 邢国芳 李红英 韩渊怀 《农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小米吸水率、吸水速率与蒸煮时间之间的关系,对7个谷子品种采用离心沥水法测定了1 h内不同时间的吸水率、吸水速率,采用直接蒸煮试验测定了米粒蒸煮开花时间,通过研究吸水率、吸水速率不同变化曲线、并将其与蒸煮时间... 为了探索不同品种小米吸水率、吸水速率与蒸煮时间之间的关系,对7个谷子品种采用离心沥水法测定了1 h内不同时间的吸水率、吸水速率,采用直接蒸煮试验测定了米粒蒸煮开花时间,通过研究吸水率、吸水速率不同变化曲线、并将其与蒸煮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品种小米0~2 min吸水率曲线急剧上升,2~60 min基本呈2种趋势上升,其中5个品种吸水率变化呈缓慢上升的S型曲线,其余2个品种吸水率变化趋于直线上升。小米2~20 min内的吸水率、吸水速率与蒸煮时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0 min后吸水率与蒸煮时间仍为负相关,而吸水速率与蒸煮时间为正相关。小米吸水特点为前期吸水快,后期吸水慢,每个品种小米2 min吸水率均是吸水率变化陡缓转变的拐点,2 min吸水速率均是吸水速率变化的高峰值,因此小米2 min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可作为其吸水的2个特征值;由于小米的吸水率与蒸煮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常蒸煮时间短的类型蒸煮品质好,因此可以把谷子2 min的吸水率或吸水速率作为快速鉴定谷子优良蒸煮品质的方法,也可作为谷子品质育种中蒸煮品质的简单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吸水率 吸水速率 蒸煮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质夹心红肠蒸煮时间的确定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学勤 冯益民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1997年第3期42-46,共5页
淀粉质基料夹心香肠的热处理时间以传热试验、质构试验和微生物学试验为基础确定。试验表明,经适当乳化处理的,以预糊化马铃薯粉、玉米淀粉、精炼油和水为主体的夹心料,在80℃的水中蒸煮时,传热速率较纯肉馅料的快。由此种夹心料... 淀粉质基料夹心香肠的热处理时间以传热试验、质构试验和微生物学试验为基础确定。试验表明,经适当乳化处理的,以预糊化马铃薯粉、玉米淀粉、精炼油和水为主体的夹心料,在80℃的水中蒸煮时,传热速率较纯肉馅料的快。由此种夹心料与肉馅用天然肠衣灌制成的夹心肠的传热速率介于两者之间。通过质构试验发现,夹心料质构在以上热处理条件下的热定型时间约为5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心红肠 蒸煮时间 淀粉质基料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电子鼻分析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官丽 聂辉 +4 位作者 苏可珍 黎小椿 黄双全 伍淑婕 罗杨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14,共8页
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雷达图探究各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等统... 在感官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电子鼻技术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通过雷达图探究各传感器响应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tion analysis,LDA)等统计学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荸荠削皮蒸、煮的最佳时间均为20 min,带皮蒸、煮的最佳时间均为30 min。由电子鼻分析结果可知,荸荠挥发性特征风味成分主要为硫化物,此外还有少量的甲基类化合物、氮氧化物、芳香类化合物和有机硫化合物;与鲜荸荠相比,不同蒸煮时间荸荠的气味响应值变化明显。PCA分析表明,电子鼻对不同蒸煮时间荸荠的气味均有较好的响应;LDA分析总贡献率均大于90%,略低于PCA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不同蒸煮时间的荸荠。感官评价与雷达图、PCA和LDA分析结果相符。基于感观评价的电子鼻分析不仅比单一的感官评价更客观准确,而且可以量化评价不同蒸煮时间荸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规律,对荸荠加工品质控制和日常烹饪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感官评价 电子鼻 蒸煮时间 挥发性风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时间对肉粉肠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敬欣 常婧瑶 +2 位作者 孔保华 夏秀芳 刘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3-49,共7页
蒸煮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且由于肉粉肠的淀粉含量较高,因此蒸煮时间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品质特性和糊化特性。本研究将探究不同蒸煮时间对于肉粉肠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水分含量、蒸煮损失及水分... 蒸煮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且由于肉粉肠的淀粉含量较高,因此蒸煮时间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品质特性和糊化特性。本研究将探究不同蒸煮时间对于肉粉肠淀粉糊化度(Degree of Starch Gelatinization,DSG)、水分含量、蒸煮损失及水分动态分布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肉粉肠的DSG和水分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蒸煮损失降低,乳化稳定性提高。同时,水分动态分布结果表明,结合水和不易流动水的含量增加。此外,随蒸煮时间的延长,肉粉肠的硬度、回复性和咀嚼性显著增加(P<0.05),且肉粉肠的L^(*)值、a^(*)值和总体可接受性均在蒸煮时间为30 min时达到最大(P<0.05)。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的结果表明,30 min的蒸煮时间能改善肉粉肠的品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粉肠 蒸煮时间 品质特性 糊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时间对低温即食鸭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贺俊杰 曹传爱 +4 位作者 孔保华 赵伟焱 李元钢 计云龙 刘骞 《肉类研究》 2023年第6期21-28,共8页
研究在85℃下不同蒸煮时间(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对低温即食鸭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低温即食鸭胸肉的蒸煮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出品率、离心损失率、压缩损失率、水分含量... 研究在85℃下不同蒸煮时间(30、40、50、60、70、80、90、100、110、120 min)对低温即食鸭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低温即食鸭胸肉的蒸煮损失率显著增加(P<0.05),出品率、离心损失率、压缩损失率、水分含量、pH值及亮度值显著降低(P<0.05),此结果可通过水分分布结果得到有效证实;与此同时,鸭胸肉的嫩度随着蒸煮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蒸煮时间达到80 min时具有很好的内部色泽、切面致密性及风味特性(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蒸煮时间对鸭胸肉的不易流动水相对含量、结合水相对含量、红度值、黄度值和感官评定参数(风味、切面致密性、内部色泽)有显著的上调影响,尤其是蒸煮时间为80 min时。综上所述,蒸煮温度为85℃、蒸煮时间为80 min时所得到的低温即食鸭胸肉具有最佳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即食鸭胸肉 蒸煮时间 品质特性 水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水浴预处理对糙米蒸煮时间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旭 宋春芳 《包装与食品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3,共7页
为解决糙米蒸煮时间长、食味品质差的问题,采用超声预处理结合微波干燥,研究超声功率、水浴温度对糙米最适蒸煮时间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200 W,水浴温度60℃为最优预处理条件,预处理后固形物损失为0.74%±0.05%,游... 为解决糙米蒸煮时间长、食味品质差的问题,采用超声预处理结合微波干燥,研究超声功率、水浴温度对糙米最适蒸煮时间及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200 W,水浴温度60℃为最优预处理条件,预处理后固形物损失为0.74%±0.05%,游离脂肪酸含量保持稳定,联合微波干燥后糙米最适蒸熟时间降低23.33%,干燥速率为0.097 g/min,淀粉崩解值为(710.5±8.5)cP,糙米内淀粉糊化所需的糊化晗显著降低。研究为改进生产速食糙米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超声水浴 微波干燥 蒸煮时间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杨中纤板木片蒸煮时间的确定
11
作者 吴晓金 史志华 《木材工业》 2001年第3期27-28,共2页
通过木片蒸煮时间对意杨薄型中纤板生产工艺及板材力学性能影响的观察试验 ,结果表明 :单一意杨原料生产薄型中纤板的强度高 ,外观质量好 ;当意杨与马尾松按 75∶ 2 5比例混合时 ,在同样的蒸煮条件下生产同样厚度的中纤板时 ,压机的进... 通过木片蒸煮时间对意杨薄型中纤板生产工艺及板材力学性能影响的观察试验 ,结果表明 :单一意杨原料生产薄型中纤板的强度高 ,外观质量好 ;当意杨与马尾松按 75∶ 2 5比例混合时 ,在同样的蒸煮条件下生产同样厚度的中纤板时 ,压机的进料速度明显提高。但板材表面色泽加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扬 薄型中纤板 蒸煮时间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煮温度和时间对鲢头部油脂提取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学文 张秀杰 +1 位作者 冯朝阳 汪凇 《水利渔业》 1999年第3期45-45,共1页
70年代以来,人们已认识到鱼油在药用、食用及营养等方面的价值[1~2],特别是其中W-3系列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中EPA(20碳5烯酸)和DHA(22碳6烯酸)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集聚、抗炎与免疫作用,因而鱼油... 70年代以来,人们已认识到鱼油在药用、食用及营养等方面的价值[1~2],特别是其中W-3系列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其中EPA(20碳5烯酸)和DHA(22碳6烯酸)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集聚、抗炎与免疫作用,因而鱼油的提取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以往这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鱼油提取率 蒸煮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蒸煮加工参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余湧 陆伟 +4 位作者 谢国强 胡善辉 王仁华 刘晓兰 张永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5-320,共6页
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常压蒸煮条件下加热时间、粉碎粒度、料水比和浸泡时间4个不同试验因素水平对淀粉糊化度、蛋白质溶解度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旨在获得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将玉米... 用L9(34)正交设计方法研究常压蒸煮条件下加热时间、粉碎粒度、料水比和浸泡时间4个不同试验因素水平对淀粉糊化度、蛋白质溶解度和脲酶活性的影响,旨在获得能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将玉米、大米和大豆按本试验方法处理后放入90℃的蒸煮箱内在常压下进行蒸煮可使淀粉充分得到糊化并能有效地破坏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此条件下早期断奶仔猪袋装流质饲料的适宜蒸煮加工参数为:筛孔直径0.6~1.0 mm,料水比为1∶2~1∶3,浸泡时间为40 min,蒸煮时间为30~4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碎粒度 料水比 浸泡时间 蒸煮时间 流质饲料 早期断奶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迁移探究高粱米微波快熟机理
14
作者 武东轶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3期24-29,共6页
以白粱8和晋糯3为高粱米研究对象,采用浸泡及微波技术制备快熟高粱米,并对高粱米的表皮及微观结构、糊化度、吸水率、水分迁移状态及非自由水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粱8和晋糯3均在35℃下浸泡2 h,白粱8微波处理5 min,最佳蒸煮时间... 以白粱8和晋糯3为高粱米研究对象,采用浸泡及微波技术制备快熟高粱米,并对高粱米的表皮及微观结构、糊化度、吸水率、水分迁移状态及非自由水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粱8和晋糯3均在35℃下浸泡2 h,白粱8微波处理5 min,最佳蒸煮时间由50 min缩短为28 min;晋糯3微波处理7 min,最佳蒸煮时间由45 min缩短为23 min。微波处理后的高粱米内部均产生裂纹,并具有一定的糊化度,白粱8微波样品糊化度为40.91%,晋糯3微波样品糊化度为55.62%;经处理后的高粱米吸水能力增强,浸泡120 min时,晋糯3吸水率由50.90%增加为63.35%,白粱8吸水率由29.76%增加为40.24%,且吸水过程中非自由水含量增加。浸泡及微波处理的高粱米具有一定糊化度,且其吸水能力增强,使得微波高粱米能够有效缩短蒸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泡与微波 糊化度 最佳蒸煮时间 微观结构 水分迁移 非自由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香醋糖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薛茂云 毕静 郑萍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5-127,共3页
为了提高镇江香醋的生产效率,对镇江香醋糖化工艺中的蒸煮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糖化工艺中蒸煮时间为6s、糖化酶添加量为100U/g糯米和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 为了提高镇江香醋的生产效率,对镇江香醋糖化工艺中的蒸煮时间、耐高温α-淀粉酶和糖化酶添加量的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糖化工艺中蒸煮时间为6s、糖化酶添加量为100U/g糯米和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量为20U/g糯米最佳,在此条件下进行了3批发酵实验验证,酒醅的酒精度达到12%,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糖化工艺 蒸煮时间 糖化酶 耐高温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原纤维的物理提取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春红 张青菊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7,共4页
以绿竹片为原料,采用物理机械工艺处理竹片,主要探索了高温高压蒸煮时间对制取纤维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时间,对制取的纤维进行细度强度测试、表面形貌观察及抗菌性测试,并与化学法制取的竹原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蒸煮时间为14 h... 以绿竹片为原料,采用物理机械工艺处理竹片,主要探索了高温高压蒸煮时间对制取纤维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时间,对制取的纤维进行细度强度测试、表面形貌观察及抗菌性测试,并与化学法制取的竹原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蒸煮时间为14 h时,制取的竹原纤维品质最优;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模量、断裂比功分别为297.20MPa、5.12%、10.44GPa、11.30 J.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取的竹原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的抗菌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原纤维 物理提取 蒸煮时间 力学性能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东川开花洋芋熟食加工研究
17
作者 王薇 李昌远 +3 位作者 张丽芳 许文徽 杨春利 蒋瑜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17期11-13,共3页
以单因素试验的方式,通过优化洋芋蒸煮时间、氯化钠的用量、防腐剂、原料封装温度和灭菌时间,观察对洋芋熟食加工产品口感和保质期的影响,确定东川开花洋芋熟食加工的最佳包装条件。结果表明,东川开发洋芋熟食产品加工包装的清蒸时间为3... 以单因素试验的方式,通过优化洋芋蒸煮时间、氯化钠的用量、防腐剂、原料封装温度和灭菌时间,观察对洋芋熟食加工产品口感和保质期的影响,确定东川开花洋芋熟食加工的最佳包装条件。结果表明,东川开发洋芋熟食产品加工包装的清蒸时间为30 min,氯化钠的用量为30 g/3 kg时,洋芋的口感最好;防腐剂试验中山梨酸钾的防腐效果较好,山梨酸钾的添加量为0.4 g/kg时,保质期最长;原料封装温度试验表明原料需在常温环境下进行封装;不同灭菌时间试验表明灭菌时间选择35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川开花洋芋 熟食 蒸煮时间 氯化钠 防腐剂 常温 灭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处理条件对食味计评价江南地区粳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琳娜 王宇凡 张文斌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48,共5页
研究主要探究一系列预处理条件对米饭食味计评价江南地区粳米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米水比条件下,4种粳米的食味计评分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浸泡时间改变使得食味计评分在0~30min内逐步上升;蒸煮时间对食味计评分的影响不显... 研究主要探究一系列预处理条件对米饭食味计评价江南地区粳米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米水比条件下,4种粳米的食味计评分均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浸泡时间改变使得食味计评分在0~30min内逐步上升;蒸煮时间对食味计评分的影响不显著;随着焖饭时间的增加,4种米饭食味计评分均先增加后减小,且都在20min时呈现最高的评分;所有样品的热饭评分均比冷饭评分高2分左右。米饭预处理条件的改变使得米饭食味计评分与感官评价的结果更为一致,表明可以通过调整米饭预处理条件使食味计评分结果更符合中国人饮食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饭食味计 米水比 浸泡时间 蒸煮时间 米饭预处理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牛肉加工工艺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雪峰 李长胜 王艳玲 《现代化农业》 2006年第8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工艺探讨 酱牛肉 牛肉加工 营养丰富 蒸煮时间 加工工艺 经济效益 方法 西式灌肠 实践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麻秆制作纤维板技术
20
作者 董亚军 《农村新技术》 1996年第7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纤维板 原料 酚醛树脂 蒸煮时间 输入成型 打浆过程 塑化阶段 防火性能 板坯 预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