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粉猪肉丸的工艺配方及蒸煮损失率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丽媛 尚尔坤 +2 位作者 张晟 郭丽 张宇婷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6,共5页
传统的玉米粒猪肉丸蒸煮损失率较高,文章将玉米粉添加到猪肉丸中,以期降低其蒸煮损失率。以玉米粉猪肉丸冰水添加量、淀粉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腌制时间、预煮制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后,再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蒸煮损失率最优的工... 传统的玉米粒猪肉丸蒸煮损失率较高,文章将玉米粉添加到猪肉丸中,以期降低其蒸煮损失率。以玉米粉猪肉丸冰水添加量、淀粉添加量、玉米粉添加量、腌制时间、预煮制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后,再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蒸煮损失率最优的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为18%,玉米粉添加量为6%,腌制时间为4 h,冰水添加量为25%,预煮制时间为5 min,此时猪肉丸的蒸煮损失率为最低值2.72%,感官品质也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猪肉丸 蒸煮损失率 感官品质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添加剂对反复冻融猪肉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湘銮 刘巧瑜 +3 位作者 白卫东 刘果 庄沛锐 甘尚威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8-102,共5页
为了提高猪肉反复冻融后的保水性,以猪肉蒸煮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豆蛋白、复合磷酸盐、黄原胶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磷酸盐、黄原胶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39%、0.31%、0.38%... 为了提高猪肉反复冻融后的保水性,以猪肉蒸煮损失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大豆蛋白、复合磷酸盐、黄原胶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复合磷酸盐、黄原胶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39%、0.31%、0.38%。在此条件下,猪肉的蒸煮损失率为25.4288%,验证试验得猪肉蒸煮损失率为25.88%,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冻融 蒸煮损失率 响应面分析法 大豆蛋白 黄原胶 复合磷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商业大豆蛋白结构功能性质及对台式香肠质构和蒸煮损失率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艳红 赵建生 +3 位作者 傅礼玮 罗钦文 曾茂茂 陈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220,共9页
系统研究了10种商业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及其对台式香肠质构和蒸煮损失率的影响。大豆蛋白结构性质采用蛋白含量、溶解性、平均粒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 系统研究了10种商业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及其对台式香肠质构和蒸煮损失率的影响。大豆蛋白结构性质采用蛋白含量、溶解性、平均粒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持水性、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凝胶性、流变学特性等表征。结果显示,不同大豆蛋白原料制备的台式香肠性质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与大豆浓缩蛋白(soybean protein concentrate,SPC)由于蛋白含量的差异需要分类分析;对于SPI而言,台式香肠的蒸煮损失率与溶解度和乳化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6^(**)和-0.616^(**),而与持水性呈极显著正相关(0.919^(**));对于SPC而言,结果与SPI相反。SPC的凝胶性对于产物的硬度(0.017)、咀嚼性(-0.321)和蒸煮损失率(-0.213)均无显著性影响。通过研究可以预测,未来在台式香肠原料选择中,大豆蛋白的溶解度、可溶性成分的聚集度是最值得关注的内在特征,而乳化活性和持水性是最值得关注的宏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大豆蛋白 台式香肠 原料特性 质构 蒸煮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盐替代物对水煮鸡肉丸热特性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强 万振雄 卜俊芝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7,89,共6页
为减少肉制品中钠的摄入量,以鸡胸肉制作的鸡肉丸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比例制作对照组(1#)、氯化钾组(2#)、氯化钙组(3#)、氯化镁组(4#)及其混合组(5#)对鸡肉丸进行腌制处理,比较不同钠盐替代物腌制下鸡肉丸的pH值、热特性、蒸煮损失率... 为减少肉制品中钠的摄入量,以鸡胸肉制作的鸡肉丸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比例制作对照组(1#)、氯化钾组(2#)、氯化钙组(3#)、氯化镁组(4#)及其混合组(5#)对鸡肉丸进行腌制处理,比较不同钠盐替代物腌制下鸡肉丸的pH值、热特性、蒸煮损失率、营养成分、色差、剪切力和水分活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钠盐替代物对鸡肉丸品质的影响显著差异(P<0.05)。氯化钾组(2#)显著提高了鸡肉丸整体的pH值,降低了剪切力、蒸煮损失率和水分活度;氯化钙组(3#)相比其他处理组的营养成分较高,色泽品质也有所提升;氯化镁组(4#)的鸡肉丸pH值、a^(*)值较对照组(1#)有所提升;而混合组(5#)显著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和L^(*),结果表明氯化钾组(2#)综合品质最优;混合组(5#)综合品质较高且可以达到最大的钠盐替代量;其次是氯化钙组(3#)。因此,探讨不同钠盐替代物对鸡肉丸食用品质的影响,从而为低盐肉丸类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盐替代物 鸡肉丸 热特性 蒸煮损失率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齿苋面条加工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祝雪寒 叶琦玥 +1 位作者 朱琰 叶梅荣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38-41,共4页
用马齿苋干粉与小麦粉混合制作面条,以开发新型功能型面条。以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断条率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料最佳的用量和蒸煮时间。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面粉90.8 g,马齿苋粉6 g,自来水45 mL,食用碱0.2... 用马齿苋干粉与小麦粉混合制作面条,以开发新型功能型面条。以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断条率和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种原料最佳的用量和蒸煮时间。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面粉90.8 g,马齿苋粉6 g,自来水45 mL,食用碱0.2 g,食盐2 g,谷朊粉2 g,加热时间8 min,虽然面条的蒸煮损失率不是最低,但是面条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93.5分,面条的断条率最低为(11.11±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面条 蒸煮损失率 断条率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磷酸盐制剂对牛肉嫩度和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雪姣 马悦培 +3 位作者 谌徽 王雪梅 高红亮 常忠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9-111,共3页
研究一种新的制剂替代磷酸盐达到对牛肉保水嫩化的效果。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剂的最佳配比为苹果酸钠4%、醋酸钠1.5%、氯化钠1.5%、水93%。结果表明,此制剂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及嫩化能力,使牛肉的蒸煮损失率降低至14.79%(P<0.... 研究一种新的制剂替代磷酸盐达到对牛肉保水嫩化的效果。通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剂的最佳配比为苹果酸钠4%、醋酸钠1.5%、氯化钠1.5%、水93%。结果表明,此制剂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及嫩化能力,使牛肉的蒸煮损失率降低至14.79%(P<0.05),剪切力减少到22.90N(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吸水率 蒸煮损失率 剪切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盐酱牛肉贮藏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9
7
作者 付丽 刘旖旎 +1 位作者 高雪琴 杨宝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4-48,54,共6页
本试验以冷鲜牛肉为原料,使用NaCl、MgCl2、KCl、乳酸钾和酵母提取物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的复合低钠盐加工酱牛肉,以2%NaCl加工的酱牛肉为对照组,研究低钠盐酱牛肉于0~4℃下贮藏第1、3、5、7、9 d时菌落总数、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 本试验以冷鲜牛肉为原料,使用NaCl、MgCl2、KCl、乳酸钾和酵母提取物按照不同比例配制成的复合低钠盐加工酱牛肉,以2%NaCl加工的酱牛肉为对照组,研究低钠盐酱牛肉于0~4℃下贮藏第1、3、5、7、9 d时菌落总数、质构(硬度、弹性、咀嚼性)、蒸煮损失率、色差(L*值和a*值)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低钠盐配比为1.0%NaCl、0.3%KCl、0.3%MgCl2、0.4%乳酸钾、1.0%酵母提取物时加工酱牛肉,第7 d时菌落总数在国标允许范围内;硬度、弹性、咀嚼性以及蒸煮损失率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a*值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且优于对照组;口感及弹性评分与对照组最接近(P>0.05),色泽、组织状态及总体可接受性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此配比低钠盐加工的酱牛肉能达到传统钠盐酱牛肉相同的品质,并使钠盐含量降低50%,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更加健康的肉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低钠盐 酱牛肉 品质 感官 蒸煮损失率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胶结合高静压处理对鸡胸肉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嘉楠 康壮丽 +3 位作者 马亚萍 李想 潘润淑 马汉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79-284,共6页
本文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高静压处理作用对添加魔芋胶鸡肉糜品质特性的影响。以蒸煮损失率、色泽和质构剖面分析(TPA)参数为测定指标,以魔芋胶添加量、压力水平、保压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魔芋胶添加0... 本文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高静压处理作用对添加魔芋胶鸡肉糜品质特性的影响。以蒸煮损失率、色泽和质构剖面分析(TPA)参数为测定指标,以魔芋胶添加量、压力水平、保压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魔芋胶添加0.6%、压力200 MPa、保压5 min时,鸡肉糜制品有最佳处理效果。此条件下,鸡肉糜的蒸煮损失率为41.14%±0.81%,硬度11312.47 g,比未添加魔芋胶、未进行高静压处理的情况(蒸煮损失率50.83%±0.54%、硬度5774.36 g)有了很大的改善,出品率提高,凝胶效果较佳。研究结果表明,魔芋胶结合高静压处理可以降低鸡肉糜的蒸煮损失率、提高鸡肉糜制品的出品率,改善鸡肉糜的凝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肉 高静压 魔芋胶 蒸煮损失率 色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寒杂交二代羊的屠宰性能、肉品质与脂肪酸组成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罗玉龙 杨晶 +5 位作者 刘夏炜 靳志敏 袁倩 靳烨 王小斌 马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4,71,共5页
选择5月龄巴寒杂交二代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屠宰率和净肉率),同时取巴寒杂交二代羊的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三个部位,分别测定其色泽、嫩度、p H、熟肉率以及脂肪酸含量并进行比... 选择5月龄巴寒杂交二代10只,与同月龄的小尾寒羊、苏尼特羊作对比,分别测定并计算其屠宰性能(屠宰率和净肉率),同时取巴寒杂交二代羊的股二头肌、背最长肌、臂三头肌三个部位,分别测定其色泽、嫩度、p H、熟肉率以及脂肪酸含量并进行比较,确定食用最佳部位。结果表明:巴寒杂交二代在屠宰性能上优于小尾寒羊、苏尼特羊;其屠宰率显著大于苏尼特羊,净肉率显著大于小尾寒羊(p<0.05)。巴寒杂交二代背最长肌部位的色泽、嫩度、蒸煮损失率等食用品质指标较其他部位有一定的优势,并且背最长肌部位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高于股二头肌、臂三头肌。其脂肪酸分布合理,以脂肪酸作为评价指标,其背最长肌部位的肉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寒杂交二代 屠宰性能 色泽 嫩度 蒸煮损失率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质改良剂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根生 张明刚 +2 位作者 王洪娟 艾晓丽 刘琼 《肉类研究》 2011年第7期14-17,共4页
研究复合磷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转谷氨酰胺酶(TG酶)、卡拉胶在单独添加及复配添加的情况下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利用质构仪测定指标参数,经数据分析处理后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复配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CMC-Na、T... 研究复合磷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转谷氨酰胺酶(TG酶)、卡拉胶在单独添加及复配添加的情况下对猪肉丸品质的影响。利用质构仪测定指标参数,经数据分析处理后确定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复配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复合磷酸盐、CMC-Na、TG酶、卡拉胶单一添加都对猪肉丸的感官、质构和蒸煮损失率有影响;在复配中,复合磷酸盐和TG酶为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卡拉胶、CMC-Na。最优配方为复合磷酸盐添加量0.25%、CMC-Na添加量0.35%、TG酶添加量0.30%、卡拉胶添加量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改良剂 感官评价 质构仪测定 蒸煮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紫薯面条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民生 蔡新 孙珊珊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96,105,共4页
为探究一种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的杂粮面条,以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分别考察玉米粉、紫薯粉、谷朊粉和食盐的不同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紫薯面条的最佳工艺配方... 为探究一种绿色健康、营养丰富的杂粮面条,以断条率、蒸煮损失率和感官评分为评定指标,分别考察玉米粉、紫薯粉、谷朊粉和食盐的不同添加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紫薯面条的最佳工艺配方为以除食盐外的干物质总质量为基准,紫薯粉10%、玉米粉10%、食盐1.6%、谷朊粉2.5%、水45%。在此条件下制得的面条蒸煮损失率为10.73%、断条率为3.33%,略显紫色,表面光滑,煮熟后口感俱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粉 玉米粉 断条率 蒸煮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冰藏期间新鲜度及热加工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10
12
作者 曹雷鹏 牛丽红 +3 位作者 孙晓华 樊玉霞 黄轶群 赖克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7-272,共6页
以草鱼(冰藏0、1、3、7 d)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冰藏期间鱼肉新鲜度如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可溶性肌浆蛋白(soluble sarcoplasmic proteins,SSP)值、可溶性肌纤维蛋白(soluble myofibrillar protein... 以草鱼(冰藏0、1、3、7 d)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冰藏期间鱼肉新鲜度如pH值、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可溶性肌浆蛋白(soluble sarcoplasmic proteins,SSP)值、可溶性肌纤维蛋白(soluble myofibrillar proteins,SMP)值和色泽(L*、a*、b*)的变化规律,以及在巴氏杀菌条件下(80、90℃,10 min)蒸煮损失率、收缩面积比及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草鱼冰藏过程中,TVB-N值由11.8 mg/100 g增加至16.87 mg/100 g,略低于淡水鱼上限值20 mg/100 g;pH值在前3 d由6.72降低到6.52,之后上升至6.56;SSP值无明显变化,SMP值在前3 d逐渐增加,之后轻微下降;鱼肉色泽变化值(ΔE)逐渐升高,表明鱼肉在冰藏7 d期间新鲜度逐渐下降。在热加工过程中,鱼肉逐渐变成白色,蒸煮损失率、收缩面积比和ΔE值随鱼肉冰藏时间的延长而缓慢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冰藏 新鲜度 热加工 蒸煮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3
作者 白登荣 温佳佳 +1 位作者 贺雪华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58-164,共7页
以鸡胸肉为原料,制备鸡肉糜凝胶,研究不同添加量的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在不同Na Cl添加量条件下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9‰的γ-PGA可以显著降低鸡肉糜凝胶蒸煮损失率,提高凝胶强度和保... 以鸡胸肉为原料,制备鸡肉糜凝胶,研究不同添加量的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在不同Na Cl添加量条件下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添加0.9‰的γ-PGA可以显著降低鸡肉糜凝胶蒸煮损失率,提高凝胶强度和保水性,明显改善凝胶的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对鸡肉糜凝胶白度值影响较小。在一定Na Cl添加量条件下,γ-PGA对鸡肉糜凝胶特性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且在Na Cl添加量为3.0%、γ-PGA添加量为0.6‰时,鸡肉糜凝胶蒸煮损失率最小,保水性、凝胶强度、硬度、弹性、内聚性和咀嚼性都达到最大值;在Na Cl添加量为3.0%、γ-PGA添加量为1.2‰时鸡肉糜凝胶白度值最小。流变学曲线变化表明,γ-PGA能够提高凝胶的形成能力。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发现,γ-PGA与蛋白质分子间有一定的交联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鸡肉糜 凝胶特性 蒸煮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巴氏杀菌对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的品质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薛倩倩 姜晓明 +2 位作者 温运启 薛长湖 栾东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2-57,共6页
目的:研究微波巴氏杀菌对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896 MHz微波杀菌系统对6 cm×10 cm×1.6 cm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进行微波巴氏杀菌,并与传统的水浴杀菌处理对比,对生鱼肉组、微波组、水浴组分别测定蒸煮损失率... 目的:研究微波巴氏杀菌对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896 MHz微波杀菌系统对6 cm×10 cm×1.6 cm软包装大马哈鱼鱼片进行微波巴氏杀菌,并与传统的水浴杀菌处理对比,对生鱼肉组、微波组、水浴组分别测定蒸煮损失率、水分质量分数等指标,使用色差仪、质构仪及电子鼻分别进行色差、质构和风味成分分析。结果:与水浴组相比,微波组的处理总时间缩短43.62%,蒸煮损失率减少11.53%,总色差值减小24.64%,其中微波组红度显著高于水浴组(P<0.05);质地多面剖析法分析表明,微波杀菌组硬度显著小于水浴组(P<0.05),弹性高于水浴组;电子鼻分析发现,微波组的气味成分与水浴组无明显差异,因此,认为微波加热不会产生不良气味。结论:在该热处理条件下,与传统水浴杀菌相比,微波巴氏杀菌处理后的大马哈鱼鱼片在蒸煮损失率、色泽、质构等方面更佳。本研究为鱼肉的微波巴氏杀菌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哈鱼鱼片 微波巴氏杀菌 蒸煮损失率 色差 质构分析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猪血热诱导凝胶的配方优化 被引量:8
15
作者 郑亚美 王宇 尚永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22-326,共5页
以鲜猪血为原料,研究在猪血凝胶制备过程中转谷氨酰胺酶(TG)添加量、NaCl添加量及血水比对猪血凝胶蒸煮损失率、质构特性、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G能显著提高猪血凝胶品质,且TG添加量在0.2%左右时为最佳,当TG添加量大于0.2%时,血... 以鲜猪血为原料,研究在猪血凝胶制备过程中转谷氨酰胺酶(TG)添加量、NaCl添加量及血水比对猪血凝胶蒸煮损失率、质构特性、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G能显著提高猪血凝胶品质,且TG添加量在0.2%左右时为最佳,当TG添加量大于0.2%时,血凝胶品质显著下降,蒸煮损失明显增加且伴有严重的起泡现象。NaCl浓度0.3mol/L、血水比控制在1:2.4(V/V)时所形成的猪血凝胶质构特性、保水性、色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血凝胶 转谷氨酰胺酶 蒸煮损失率 质构 色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重组牛排加工工艺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佳敏 唐占敏 +3 位作者 冉渺 陈瑶 侯彩云 王卫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63-266,271,共5页
实验在研究分析牛肥膘比例、天然海藻酸钠添加量和凝胶时间对重组牛排蒸煮损失率及硬度影响的基础上,以重组牛排蒸煮损失率和硬度的综合评价为优化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重组牛... 实验在研究分析牛肥膘比例、天然海藻酸钠添加量和凝胶时间对重组牛排蒸煮损失率及硬度影响的基础上,以重组牛排蒸煮损失率和硬度的综合评价为优化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单因素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对重组牛排蒸煮损失率及硬度都有极显著影响(p<0.05)。通过拟合模型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牛肥膘比例20%、海藻酸钠比例2.36%、凝胶时间8.75 h。在此工艺条件下,牛排的蒸煮损失率23.81%,硬度9.95 kg,综合评价为81.734。此时重组牛排产品保水性明显增强,硬度显著降低,该研究结果为重组牛排加工工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牛排 蒸煮损失率 硬度 响应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藻海藻酸钠复合鲅鱼糜保水剂的制作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其东 付晓婷 +1 位作者 许加超 毛相朝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年第2期9-16,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海藻资源,改善磷酸盐对鱼糜制品的保水性,丰富鱼糜保水剂市场的多样性,本研究以褐藻中的铜藻为主要原料,经过提取海藻酸钠,并混合磷酸盐及谷氨酰胺转氨酶等开发制取新型鲅鱼糜保水剂。铜藻海藻酸钠经酸法提取、膜过滤纯化后... 为了充分利用海藻资源,改善磷酸盐对鱼糜制品的保水性,丰富鱼糜保水剂市场的多样性,本研究以褐藻中的铜藻为主要原料,经过提取海藻酸钠,并混合磷酸盐及谷氨酰胺转氨酶等开发制取新型鲅鱼糜保水剂。铜藻海藻酸钠经酸法提取、膜过滤纯化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其组成和化学结构,并测定其主要质构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复合保水剂的配方组成。结果表明:1)分离纯化后的铜藻海藻酸钠纯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弹性、强度和黏度,质构特性明显优于海带海藻酸钠。其中,铜藻海藻酸钠黏度168.50 m Pa·s,明显高于海带海藻酸钠的130.30 m Pa·s;硬度56.33 N,明显低于海带海藻酸钠的72.17 N。2)正交实验表明:将0.10%焦磷酸钠与0.20%六偏磷酸钠、0.15%三聚磷酸钠、2.00%大豆分离蛋白、0.30%谷氨酰胺转氨酶和0.40%的铜藻海藻酸钠混合配制而成的保水剂,其解冻损失率和蒸煮损失率较低,且低于其他3种保水剂。本研究表明,由铜藻提取的海藻酸钠与磷酸盐等混配制成的复合保水剂具有很好的保水效果,可用作鲅鱼糜及其他鱼糜的保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海藻酸钠 铜藻 鱼糜 复合配制 蒸煮损失率 解冻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湿米粉品质改良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刘建 康建平 +5 位作者 张星灿 杨健 白菊红 华苗苗 钟雪婷 吴淼 《粮油食品科技》 2019年第6期57-61,共5页
鲜湿米粉是我国南方的传统米制主食,属于高含水量产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品质较难保证。选择以马铃薯变性淀粉、焦磷酸钠、卵磷脂、海藻酸钠作为鲜湿米粉加工中的品质改良剂,以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及感官评价为指标,比较上述4种品质改良... 鲜湿米粉是我国南方的传统米制主食,属于高含水量产品,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品质较难保证。选择以马铃薯变性淀粉、焦磷酸钠、卵磷脂、海藻酸钠作为鲜湿米粉加工中的品质改良剂,以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及感官评价为指标,比较上述4种品质改良剂不同添加量对鲜湿米粉的品质影响。以此为基础设计正交实验,发现在添加马铃薯变性淀粉5%(干物质质量分数,下同)、焦磷酸钠0.4%、卵磷脂0.4%、海藻酸钠0.3%时,鲜湿米粉蒸煮损失率为1.3%,感官评分为91.4分,在同等条件下达到最佳。然后,以断条率、蒸煮损失率、透色比、糊化度为指标,未添加品质改良剂的鲜湿米粉为对比样,以单因素实验中最适添加量添加品质改良剂制作鲜湿米粉、正交实验中最佳复合添加量添加品质改良剂制作鲜湿米粉,进行对比实验。以最佳添加量添加复合品质改良剂制作的鲜湿米粉断条率降低到1.7%,蒸煮损失率降低到1.3%,透射比提高到0.836,糊化度提升到92.1%,在对比实验中品质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湿米粉 品质改良 蒸煮损失率 断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的工艺优化
19
作者 孔雀 吴俊彩 +1 位作者 孙万成 罗毅皓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118,共4页
通过和意大利汤团进行比较,制作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究水添加量,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糯米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对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式马铃薯生全... 通过和意大利汤团进行比较,制作出符合中国人口味的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探究水添加量,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糯米粉添加量,谷朊粉添加量对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意式马铃薯生全粉汤团的最佳配方为以汤团总质量为基准,水添加量46.00%、马铃薯生全粉添加量45.00%、糯米粉添加量2.00%、谷朊粉添加量1.50%、面粉添加量4.00%,黄原胶添加量0.50%、食用盐添加量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生全粉 意大利汤团 蒸煮损失率 质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