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对毛竹材表面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侯玲艳 安珍 +1 位作者 赵荣军 任海青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0,共4页
对毛竹材进行蒸汽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分析其表面颜色和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处理竹材的明度(L*)降低,色品指数(a*和b*)均为正值。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材化学成分发生改变,b*值降低,a*值增大,总体色... 对毛竹材进行蒸汽热处理和氙灯照射,分析其表面颜色和化学成分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热处理竹材的明度(L*)降低,色品指数(a*和b*)均为正值。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材化学成分发生改变,b*值降低,a*值增大,总体色差值(△E*)呈增长趋势,颜色变得越来越暗。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对照组表面颜色逐渐变暗发黑;热处理竹材颜色则由深变浅,且颜色变化明显。热处理竹材的色差值整体上均呈增长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色差值变化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材 蒸汽热处理 氙灯照射 表面颜色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白杨木材蒸汽热处理后的疏水性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高伟 李镇 罗建举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8-122,共5页
毛白杨木材的疏水性经热处理后发生改变,探索其规律可扩大应用范围。将毛白杨木材在180℃中处理1~4h后,进行接触角测定、FTIR分析、表面粗糙度测量和SEM观察。结果表明:接触角与处理时间相关性显著,热处理4h后接触角达125°;... 毛白杨木材的疏水性经热处理后发生改变,探索其规律可扩大应用范围。将毛白杨木材在180℃中处理1~4h后,进行接触角测定、FTIR分析、表面粗糙度测量和SEM观察。结果表明:接触角与处理时间相关性显著,热处理4h后接触角达125°;亲水官能团吸光度下降,羟基和羰基吸光度在未处理时为1.92和0.84,处理4h后分别降至0.75和0.62;表面形成炭化层,产生细微颗粒使木材表面疏水。可见,毛白杨经蒸汽热处理后疏水,可用于耐潮性要求较强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接触角 蒸汽热处理 疏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碎时蒸汽热处理对混浊梨汁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光远 王璋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8-30,70,共4页
梨破碎时蒸汽热处理使果浆温度在80 s内达90℃以上,这不但可以改善梨浑汁的色泽,而且增强了果汁的混浊稳定性.果汁的颜色明显受果浆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的影响.梨浆温度达90℃和95℃虽然Vc损失较多,但果汁的总酚损失较小,有好的色泽稳定性... 梨破碎时蒸汽热处理使果浆温度在80 s内达90℃以上,这不但可以改善梨浑汁的色泽,而且增强了果汁的混浊稳定性.果汁的颜色明显受果浆所达到的最高温度的影响.梨浆温度达90℃和95℃虽然Vc损失较多,但果汁的总酚损失较小,有好的色泽稳定性.梨破碎过程中发生的褐变主要为酶促褐变,但热处理温度高于98℃,非酶褐变会变得显著.果汁的混浊稳定性受果汁中悬浮颗粒尺寸、果汁黏度的影响.热处理增加了果胶的聚合度,促进果胶从果浆中释放,从而增加了果汁的黏度.热处理还可减小果汁中悬浮颗粒的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汁 蒸汽热处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马尾松木材工艺初探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延军 朱劲 +2 位作者 林勇 刘红征 孙会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2年第9期25-29,共5页
以浙江本地的马尾松为试材,采用自制的小型热处理木材实验装置进行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实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以及升温速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 以浙江本地的马尾松为试材,采用自制的小型热处理木材实验装置进行高温热处理木材工艺实验。通过对热处理前后马尾松木材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比较,探讨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以及升温速度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热处理马尾松木材的抗弯强度有显著影响,经热处理后的马尾松木材与未处理材相比,其顺纹抗压强度下降了1.823%~11.084%,抗弯强度下降了0.259%~34.451%,体积干缩湿胀率也有所降低。经综合分析并考虑到热源损耗及尺寸稳定性,得出马尾松木材的热处理最佳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90℃,热处理时间2h,升温速度1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热处理 马尾松 力学性能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对杉木表面接触角的影响
5
作者 高伟 罗建举 +3 位作者 石世亨 李荣册 卢佩 郭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3,69,F0003,共5页
探索热处理对杉木接触角的影响,分析接触角变化的因素。杉木经180℃热处理后,接触角变化曲线更加集中和有序,处理时间对接触角影响显著。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4 h后,接触角由51°增至124°,亲水官能团羟基的吸光度由2.08降至1.63... 探索热处理对杉木接触角的影响,分析接触角变化的因素。杉木经180℃热处理后,接触角变化曲线更加集中和有序,处理时间对接触角影响显著。与未处理材相比,处理4 h后,接触角由51°增至124°,亲水官能团羟基的吸光度由2.08降至1.63,羰基吸光度从0.92降到0.62。粗糙度对接触角的影响并不显著。热处理使杉木表面形貌发生改变,有镂空现象产生。杉木热处理后接触角增大,可以应用在户外、桑拿等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接触角 蒸汽热处理 表面粗糙度 FTIR分析 SEM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红锥木材颜色变化及其材性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腊梅 谢桂军 +3 位作者 李兴伟 曹永建 李怡欣 李万菊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104,共13页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木材材色、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为加热介质,在温度150~210℃条件下...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木材材色、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被广泛应用于木材的功能性改良。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气为加热介质,在温度150~210℃条件下进行1.5~4.5 h的热处理,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红锥木材的颜色变化,并探讨颜色与其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和生物耐久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热处理红锥木材的明度指数(L^(*))降低,红绿指数(a^(*))和黄蓝指数(b^(*))缓慢升高,明度差(ΔL^(*))、总色差(ΔE^(*))逐渐增大,热处理后红锥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色;干缩率和湿胀率最大降幅分别为55.7%和69.7%,尺寸稳定性明显改善;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3.1%~30.2%和3.7%~20.7%,防白蚁性能和耐腐等级未能得到改善;在试验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内,热处理红锥木材颜色变化与白蚁蚁蛀后的木材失重率、蚁蛀后白蚁存活率、褐腐菌和白腐菌侵害后的木材失重率存在二阶抛物线关系,与其尺寸稳定性和抗弯性能之间不存在明确相关性。因此,通过颜色变化来预测和评估热处理后红锥木材的抗生物耐久性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热处理 CIE L^(*)a^(*)b^(*)(国际通用的色彩表示标准) 红锥木材 理化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对桉木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腊梅 谢桂军 +1 位作者 曹永建 李兴伟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2年第6期74-80,共7页
为研究桉木制备实木地板的可行性,以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汽为加热介质,分别在150℃、170℃、190℃、200℃、210℃下热处理1.5 h、3 h、4.5 h、6 h,分析蒸汽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的干缩率、湿胀率和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桉木制备实木地板的可行性,以桉木为研究对象,采用水蒸汽为加热介质,分别在150℃、170℃、190℃、200℃、210℃下热处理1.5 h、3 h、4.5 h、6 h,分析蒸汽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对木材的干缩率、湿胀率和抗弯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素材相比,蒸汽热处理后木材干缩率、湿胀率均不同幅度下降,降幅分别在0.7%~54.6%、1.1%~60.1%区间,尺寸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热处理材的抗弯强度不同幅度下降,降幅在3.2%~59.4%之间,抗弯弹性模量有不同幅提高,增幅在7.0%~52.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热处理 桉木 干缩率 湿胀率 抗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蒸汽热处理对竹束化学成分和结晶度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娄志超 袁成龙 +4 位作者 李延军 沈道海 杨淋添 刘杰 张爱文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5,共7页
为揭示竹材饱和蒸汽热处理的微观机理,并为竹材材性调控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毛竹竹束过程中,竹束初始含水率和热处理时间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结晶... 为揭示竹材饱和蒸汽热处理的微观机理,并为竹材材性调控及热处理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X射线衍射法(XRD)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毛竹竹束过程中,竹束初始含水率和热处理时间对其化学成分和相对结晶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绝干竹束与初始含水率为20%的竹束相比,其相对结晶度迅速由0.62降低到0.50;进一步提高竹束初始含水率,热处理产物相对结晶度变化不大,维持在0.48左右。同时,热处理使竹束结晶区晶层距离变大,粒径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饱和蒸汽热处理会使竹束中产生宏观残余应力,导致晶格畸变,进而使晶格各向异性收缩。此外,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束中木质素含量逐渐提高,而半纤维素含量逐渐降低,处理50 min后半纤维素含量降低幅度分别为71.8%,68.6%,84.4%,52.2%和87.1%。纤维素含量呈现先降低后提高再降低的趋势,热处理30~40 min后,竹束中的纤维素含量达到最大值。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半纤维素热降解会产生大量乙酸,催化纤维素在非结晶区的降解,但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延长,竹束中半纤维素降解越来越剧烈,导致纤维素相对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束 重组竹 饱和蒸汽热处理 结晶度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蒸汽热处理对竹材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娄志超 杨林添 +4 位作者 张爱文 沈道海 刘杰 袁成龙 李延军 《林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4,共7页
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过程中竹材颜色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竹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颜色系统CIE 1976 L^*a^*b^*标准色度系统,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毛竹竹片过程中竹片初始含水率和热处理时间对其颜色的影响。结... 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过程中竹材颜色的变化规律,以期为竹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颜色系统CIE 1976 L^*a^*b^*标准色度系统,研究饱和蒸汽热处理毛竹竹片过程中竹片初始含水率和热处理时间对其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竹材颜色从浅黄色变为深红褐色,整体颜色变化均匀。竹材初始含水率和热处理时间对a^*、b^*和L^*均具有较大的影响。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a^*先升高再降低,b^*和L^*主要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随着竹材亮度的降低,a^*以一种类似抛物线的趋势变化,而b^*主要呈现直线降低的趋势,但均大于0,表明竹处理材偏红、偏蓝。热处理时间对竹材总色差(ΔE^*)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0~20 min,且ΔE^*受明度差(ΔL^*)的影响较大,而黄蓝色品差(Δb^*)对ΔE^*的影响大于红绿色品差(Δa^*)。此外,处理后竹材的颜色饱和度(C^*)和饱和度差值(ΔC^*ab)均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而色度变化(ΔC^*)的变化趋势则相反。不同初始含水率的竹材之间,颜色亮度和黄蓝度主要分布范围差异不大,而红绿度差异较大。三大素检测结果显示,处理材颜色的差异主要是由不同初始含水率引起化学成分不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颜色 饱和蒸汽热处理 CIE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压蒸汽热处理提升地热地板坯料尺寸稳定性的处理方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繁旭 王艳伟 +5 位作者 何啸宇 张子谷 杨志武 徐立 姜俊 王刚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1年第12期45-51,共7页
以树种红栎、山核桃、樱桃木、圆盘豆、朴木、白栎、黑核桃等7种地热地板坯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于常压的蒸汽环境下,分别进行两组热处理工艺尝试,检测处理后试材的终含水率及尺寸稳定性。两组工艺的参数及码垛方式不同,实验1不同层试... 以树种红栎、山核桃、樱桃木、圆盘豆、朴木、白栎、黑核桃等7种地热地板坯料为研究对象,对其在高于常压的蒸汽环境下,分别进行两组热处理工艺尝试,检测处理后试材的终含水率及尺寸稳定性。两组工艺的参数及码垛方式不同,实验1不同层试材间设置隔条;实验2不同层试材间不设置隔条,且材堆试材码放顺序为:重物、钢板、试材、钢板、试材、钢板。结果表明:实验1工艺下(最高温度180℃、相对压强0.3 MPa),终含水率低,不同树种试材波动范围小(1.33%~2.13%),同种试材标准偏差小(≤0.42%);实验2工艺下(最高温度173℃、相对压强0.3 MPa),终含水率相对较高,不同树种试材波动范围大(4.19%~9.04%),同种试材标准偏差大(最高达4.34%);两组工艺下,与地暖地板产品相比,耐热尺寸稳定性均较优,耐湿尺寸稳定性优势并不明显,且实验2指标数值较实验1不稳定。因此,试材多层紧密贴合码放方式不可行,或可采取单层(双层)设置钢板以考察处理效果;设置隔条虽可使试材处理完全,终含水率分布均匀,但数值低;需对工艺中蒸汽温度、压强进一步匹配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压蒸汽热处理 地热地板 尺寸稳定性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热处理和空气碳化处理竹束制造重组竹
11
作者 陈敬文 马妍 +3 位作者 娄志超 李延军 李小贤 徐磊 《林产工业》 2025年第8期67-72,共6页
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既是竹农产业,又是代塑产业。重组竹是一种将竹材开片、碾压疏解、高温热处理、施胶、干燥、组坯热压、养生、裁边、再开片、砂光、油漆后制得的一种竹质新材料。通过对蒸汽热处理和空气碳化处理竹束制造重组竹... 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产业既是竹农产业,又是代塑产业。重组竹是一种将竹材开片、碾压疏解、高温热处理、施胶、干燥、组坯热压、养生、裁边、再开片、砂光、油漆后制得的一种竹质新材料。通过对蒸汽热处理和空气碳化处理竹束制造重组竹工艺进行整理归纳,对两种热处理技术制造重组竹工艺的优劣和各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为高性能竹质重组材料的制备以及竹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技术指导与理论依据,助力重组竹制造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 热处理 蒸汽热处理 空气碳化处理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介质热处理对毛白杨木材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吕建雄 黄荣凤 +4 位作者 曹永建 伍艳梅 周永东 赵有科 吴玉章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以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容器中以温度170~230℃、时间1~5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逐渐减小、色差ΔE*和色相差ΔH*逐... 以毛白杨木材为研究对象,采用蒸汽介质热处理方法在氧气含量低于2%的密闭容器中以温度170~230℃、时间1~5h的处理条件对其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色饱和度差ΔC*逐渐减小、色差ΔE*和色相差ΔH*逐渐增大,说明热处理后木材的颜色由原色逐步过渡到深褐色。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比热处理时间对毛白杨木材颜色变化的影响更为重要。此外,进一步得出了色差值与热处理温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利用此特性,对一些浅色木材进行热处理,可赋予其凝重的颜色,同时还可增强其尺寸稳定性,从而提高其产品附加值,扩大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蒸汽介质热处理 色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热蒸汽处理对竹展平板的翘曲度及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召召 刘礼童 +6 位作者 马一凡 栾玉 刘元 费本华 胡进波 李婷 方长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8-176,共9页
【目的】随着竹展平板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其工业化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其尺寸稳定性差,特别是弦向翘曲比较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提高竹展平板尺寸稳定性的方法。【方法】将试样用特制夹具紧固,然后通过155℃、170℃、185℃的... 【目的】随着竹展平板技术与应用的快速发展,其工业化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其尺寸稳定性差,特别是弦向翘曲比较严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一种提高竹展平板尺寸稳定性的方法。【方法】将试样用特制夹具紧固,然后通过155℃、170℃、185℃的常压过热蒸汽分别处理30、60和90 min,分析不同条件处理下试样的弦向湿胀率、干缩率以及绝干和饱水的翘曲度变化,同时测量常压过热蒸汽处理对竹展平板颜色的影响。【结果】竹展平板的竹青侧弦向湿胀率和干缩率明显大于竹黄侧,其中未处理组试件的竹青侧湿胀率大约为竹黄侧的4倍,干缩率大约为竹黄侧的2倍;处理后试样的弦向湿胀率和干缩率明显下降,各处理组之间的竹青侧弦向湿胀率随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规律,两侧的干缩率随处理时间和温度的增加都呈降低趋势;处理后试样绝干翘曲度显著下降,且随温度增加和时间延长有降低趋势,185℃下处理90 min后试样绝干翘曲度为0.52%;处理后试样饱水翘曲度有少量增加,但与未处理试样相比差异不显著;处理后试样颜色变深,其中明度值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温度的升高呈明显降低趋势。【结论】常压过热蒸汽对竹展平板的绝干翘曲度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是对浸水饱和翘曲度效果不显著,需要进一步探索过热蒸汽处理技术及工艺,进一步改善竹展平板的尺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展平板 蒸汽热处理 翘曲度 颜色 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青花椒热处理工艺 被引量:15
14
作者 蒲彪 姚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了延长青花椒的贮藏期,以汉源青花椒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蒸汽短时热处理方法,以挥发油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为指标,在研究蒸汽压力、蒸汽处理时间和载料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的最... 为了延长青花椒的贮藏期,以汉源青花椒为实验材料,采用高温蒸汽短时热处理方法,以挥发油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为指标,在研究蒸汽压力、蒸汽处理时间和载料量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利用响应面分析优化的最佳热处理工艺条件为蒸汽压力0.33MPa、蒸汽处理时间12.4s、载料量2696g/m2,在此条件下响应面模型预测的挥发油含量为0.41mL/2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高温蒸汽瞬时热处理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