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含量对Cr-N涂层结构和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羽 黄平 +1 位作者 葛芳芳 黄峰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7-96,共10页
为提高锆(Zr)合金的抗高温水蒸气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沉积过程中的N2流量,在Zr合金表面制备不同Cr/N比的涂层,研究不同N含量对涂层结构和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氧化前后的表... 为提高锆(Zr)合金的抗高温水蒸气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改变沉积过程中的N2流量,在Zr合金表面制备不同Cr/N比的涂层,研究不同N含量对涂层结构和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对涂层氧化前后的表面与截面形貌、化学组成、相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涂层的力学性能,通过高温水蒸汽氧化试验评估涂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随N含量的增加,涂层的生长结构分别为"疏松柱状"、"致密非柱状"、"致密柱状"。其中,"致密非柱状"结构的涂层具有最高的硬度,是"疏松柱状"涂层的2倍。同时,该涂层在氧化过程中生成的Cr2O3氧化层均匀致密,可以有效防护Zr合金基底6h不被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含量 Cr-N涂层 磁控溅射 微观结构 抗高温水蒸汽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粒尺寸和表面状态对S30432钢蒸汽氧化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郭岩 唐丽英 +2 位作者 周荣灿 侯淑芳 林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4-648,共5页
利用自制的蒸汽氧化装置对不同晶粒度和表面状态的S30432钢管试样在650℃下进行不同试验时间节点的蒸汽氧化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氧化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不同的S30432... 利用自制的蒸汽氧化装置对不同晶粒度和表面状态的S30432钢管试样在650℃下进行不同试验时间节点的蒸汽氧化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氧化层的形貌、成分和相组成.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内,不同的S30432钢管试样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存在差异;细化晶粒及提高晶粒度均匀性有利于提高S30432钢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喷丸处理能改变钢管试样的内壁表面状态,加快Cr从基体向内壁表面扩散,形成富Cr的致密氧化层,显著降低了氧化膜的生长速度;在蒸汽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氧化层分内外两层:内层富Cr,与基体界面处形成高铬含量愈合层,外层为铁的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30432钢 高温蒸汽氧化 晶粒度 氧化速率 蒸汽氧化性能 喷丸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P347H和Sanicro25在700℃高温水蒸气中的氧化行为研究
3
作者 王苗苗 倪一帆 +1 位作者 张作贵 王延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TP347H和Sanicro25在700℃、5 MPa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氧化1000 h后采用增重法和厚度法获得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氧化物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表面氧化物进...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TP347H和Sanicro25在700℃、5 MPa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的氧化行为,氧化1000 h后采用增重法和厚度法获得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规律,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了氧化物的形貌和元素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表面氧化物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2种合金的氧化动力学行为基本符合抛物线规律,氧化物的形成和剥落均分为6个阶段,Sanicro25样品的抗蒸汽氧化性能优于TP347H样品;TP347H氧化膜外层主要是Fe_(2)O_(3)和Fe_(3)O_(4),内层主要是(Fe,Cr)_(3)O_(4);Sanicro25氧化膜外层主要是Fe_(2)O_(3)和Fe_(3)O_(4),内层主要是(Fe,Cr)_(3)O_(4)和Cr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 高温材料 TP347H Sanicro25 蒸汽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0℃先进超超临界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高温合金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1
4
作者 袁勇 党莹樱 +10 位作者 杨珍 张鹏 尹宏飞 黄锦阳 周永莉 严靖博 鲁金涛 谷月峰 赵海平 王婷婷 徐松乾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4-50,共7页
研究了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HT700T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T700T合金为析出强化型合金,在750℃的组织稳定性较好;合金在750℃时的屈服强度为598 MPa,且热暴露3000 h后其屈服强度仍约为400 MPa... 研究了700℃先进超超临界(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用新型镍铁基HT700T高温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HT700T合金为析出强化型合金,在750℃的组织稳定性较好;合金在750℃时的屈服强度为598 MPa,且热暴露3000 h后其屈服强度仍约为400 MPa;合金在750℃/105h的持久强度为103 MPa;在750℃热暴露104h后,室温冲击功为50 J·cm-2,较热暴露前的略有下降;合金的750℃抗蒸汽氧化性能达到完全抗氧化级,在750℃/2×105h模拟烟灰/烟气条件下的金属腐蚀深度约为0.2 mm;HT700T合金的综合性能基本满足700℃A-USC机组末级过热器的服役性能要求,其工业试制锅炉管已在试验平台上正常运行超过1500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0℃先进超超临界机组 镍铁基高温合金 力学性能 蒸汽氧化性能 耐烟气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事故燃料包壳用FeCrAl不锈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5
作者 周军 邱绍宇 +2 位作者 杜沛南 孙永铎 王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2期47-51,共5页
3.11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内外围绕提高核燃料元件的事故包容能力和固有安全性课题开展了大量的耐事故燃料(ATF)的研发工作,其中性能更先进的包壳材料是ATF研究的前沿和难点。Fe Cr Al合金优良的高温性能结合管材制备工艺的技术成熟度和... 3.11日本福岛核事故后,国内外围绕提高核燃料元件的事故包容能力和固有安全性课题开展了大量的耐事故燃料(ATF)的研发工作,其中性能更先进的包壳材料是ATF研究的前沿和难点。Fe Cr Al合金优良的高温性能结合管材制备工艺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性,促使该合金包壳成为近期ATF包壳研发的首选目标。简介了国外在ATF包壳候选材料的筛选和Fe Cr Al不锈钢上的研究进展,综述了ATF包壳用Fe Cr Al不锈钢高温蒸汽氧化性能、力学性能、中子辐照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Fe Cr Al包壳研制和工程应用等方面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和研究方向,其中成分优化控制及制备工艺、中子辐照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等工程应用的评价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事故燃料 FECRAL 高温蒸汽氧化性能 力学性能 中子辐照性能 应力腐蚀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