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堇青石蜂窝陶瓷负载Ni/Fe催化污泥蒸汽气化制富氢燃气
1
作者 张斌 韩融 +2 位作者 郭紫昀 洪蓉蓉 葛强茹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38,共7页
以CHC(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催化剂载体,使用共浸渍法制备低负载Ni、Fe、Ni-Fe基整体式催化剂,研究负载金属种类、负载率、气化温度和重复利用次数对市政污泥水蒸汽气化产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HC整体式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关系为CHC-F... 以CHC(堇青石蜂窝陶瓷)为催化剂载体,使用共浸渍法制备低负载Ni、Fe、Ni-Fe基整体式催化剂,研究负载金属种类、负载率、气化温度和重复利用次数对市政污泥水蒸汽气化产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HC整体式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关系为CHC-Fe-6%>CHC-Fe-3%>CHC-Ni-Fe-3%>CHC-Ni-Fe-6%>CHC-Fe-9%>CHC-Ni-3%>CHC-Ni-6%。CHC-Fe-6%拥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800℃时,CHC-Fe-6%催化的合成气产率、H_(2)产率及H_(2)纯度(体积分数)最高,分别为0.390 m^(3)/kg、8.272 mol/kg和47.53%,相较无催化剂组分别提高了114.28%、119.30%和2.39%;在相同H_(2)纯度下,可显著降低气化反应温度;CHC-Fe-6%的高催化产氢能力主要是由于Fe基较高的氧亲和性和分散性;CHC-Fe-6%经2次重复利用后,H_(2)纯度、H_(2)产率和合成气产率较首次利用分别下降3.97%、38.33%和35.90%,主要由于Fe_(2)O_(3)还原失活及表面积碳,每次使用后可氧化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蜂窝陶瓷 市政污泥 蒸汽气化 富氢燃气 重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吸式气化炉木屑高温蒸汽气化制取富H_2实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牛永红 马黎军 +2 位作者 陈义胜 庞赟佶 陈俊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9-193,232,共6页
设计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主反应器为高温蒸汽发生系统和带有喉口的下吸式气化炉。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木屑进行高温蒸汽气化研究,气化过程通入的蒸汽温度控制在600~1 000℃。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蒸汽既是气化过程的气化剂又是部... 设计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实验平台,主反应器为高温蒸汽发生系统和带有喉口的下吸式气化炉。利用该实验平台对木屑进行高温蒸汽气化研究,气化过程通入的蒸汽温度控制在600~1 000℃。实验结果表明:高温蒸汽既是气化过程的气化剂又是部分热载体,能有效提高气化效率,并维持炉内温度场的稳定。实验条件下,气化气可燃组分体积分数达到77%以上,当蒸汽温度为(948±4)℃时,气化气中H2体积分数达到(51.83±0.12)%,气体热值为9.81 MJ/m3,H2/CO组分比达到2.17,气化气可持续稳定燃烧,气化性能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 高温蒸汽气化 下吸式气化 富氢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热解温度下的淮南煤焦与水蒸汽气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慎启 周志杰 +2 位作者 杨帆 于广锁 于遵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7-953,共7页
考察了淮南煤在不同温度下快速热解制得的煤焦与水蒸汽的气化反应,研究发现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不仅与转化率有关也与气化反应时间有关,对不同热解温度煤焦在x=0.2、t=2min附近时,化学反应速率存在极值或转折点(Q),即反应速率开始急剧减... 考察了淮南煤在不同温度下快速热解制得的煤焦与水蒸汽的气化反应,研究发现煤焦的气化反应速率不仅与转化率有关也与气化反应时间有关,对不同热解温度煤焦在x=0.2、t=2min附近时,化学反应速率存在极值或转折点(Q),即反应速率开始急剧减少的点。用未反应芯缩核模型和随机孔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随机孔模型对实验数据的拟合更为准确,并将拟合得到的结构参数ψ与煤焦气化反应活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同一种煤焦ψ相近,但ψ与煤焦的气化反应活性不存在必然的联系。用SEM和XRD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下的煤焦表面孔隙结构与微晶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煤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得的煤焦,其形态结构存在很大的差异,热解温度越高,煤焦表面壳状凸起越多,化学反应性降低。此外,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焦的微晶结构趋于石墨化,化学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解 蒸汽气化 随机孔模型 未反应芯缩核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焦炭高温蒸汽气化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田红 姚灿 +1 位作者 陈斌斌 刘正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9-135,共7页
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玉米秸秆焦炭和杉木焦炭的高温水蒸气气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蒸气温度的升高,气化反应时间缩短,生物质焦炭转化率提高,玉米秸秆焦炭和杉木焦炭的转化率分别达到80%和90%;选取均相反应模型、颗粒反应模型和随... 利用热重分析仪分析了玉米秸秆焦炭和杉木焦炭的高温水蒸气气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蒸气温度的升高,气化反应时间缩短,生物质焦炭转化率提高,玉米秸秆焦炭和杉木焦炭的转化率分别达到80%和90%;选取均相反应模型、颗粒反应模型和随机孔模型分析了高温下生物质焦炭的水蒸气气化反应特性,随机孔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效果最好,其模拟的相关性系数R2均大于0.92;颗粒反应模型次之,均相反应模型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蒸汽气化 生物质焦炭 热重分析仪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1型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曹小玲 张航 +4 位作者 邓胜祥 唐世斌 熊家佳 罗海银 曹孔彬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13-819,共7页
以β-1型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为基础的Gaussian工具包对该木质素二聚体的高温纯蒸汽气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的初反应中,R4和R5的反应焓变... 以β-1型木质素二聚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以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为基础的Gaussian工具包对该木质素二聚体的高温纯蒸汽气化反应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的初反应中,R4和R5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243.9和323.2 kJ/mol,Cα-Cβ键和Cβ-C1键较易断裂。通过计算次反应路径的势垒,发现R4-1和R5-1反应的势垒较小分别为4.4和24.0 kJ/mol,因此,在该气化过程中会优先选择R4-1和R5-1路径。该反应路径最后得到的产物有甲醇、乙醇、苯酚、对羟基甲苯和对羟基苯甲醛,与实验产物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型木质素二聚体 密度泛函理论 高温纯蒸汽气化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制备富氢气体实验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牛永红 马黎军 +2 位作者 陈义胜 庞赟佶 陈俊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8-92,共5页
指出采用高温蒸汽进行生物质气化的优势,建立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制备富氢气体实验平台,包括高温蒸汽发生系统、下吸式气化炉、气体净化系统、样气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五部分。介绍了该实验平台运行的工作原理,以木屑为原料对实验平台... 指出采用高温蒸汽进行生物质气化的优势,建立了生物质高温蒸汽气化制备富氢气体实验平台,包括高温蒸汽发生系统、下吸式气化炉、气体净化系统、样气采集系统和控制系统五部分。介绍了该实验平台运行的工作原理,以木屑为原料对实验平台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945℃时,实验产生气体中H2含量达到48%,气体热值为11.7 MJ/m3;并可稳定连续燃烧,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高温蒸汽气化 富氢气体 下吸式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建行 刘亮 +2 位作者 田红 张航 陈斌斌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56-161,共6页
以β-O-4型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将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运用到Gaussian09中对该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反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显示,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初反应中,R6和R7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237.9kJ/mol和225.5k... 以β-O-4型木质素为研究对象,将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d,p)运用到Gaussian09中对该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反应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显示,木质素二聚体高温蒸汽气化初反应中,R6和R7的反应焓变较小,分别为237.9kJ/mol和225.5kJ/mol,Cα-Cβ键和β-O-4键较易断开。对于次反应路径,R6-2a和R7-4a的焓变较小,分别为-602.3kJ/mol和-606.3kJ/mol,所以气化中优先发生R6-2a和R7-4a反应。气化反应生成物是苯酚、乙醇、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O-4木质素二聚体 密度泛函理论 高温蒸汽气化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高温水蒸汽气化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斌斌 田红 +2 位作者 杨继明 熊家佳 吴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7,共7页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木聚糖在不同高温水蒸汽浓度氛围下的气化行为。研究表明,在水蒸汽气氛下,木聚糖的高温气化可以分为挥发分析出阶段(190~690℃)和半焦气化阶段(690~770℃);当温度〉700℃时,水蒸汽才能与热解反应完成后的焦炭... 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木聚糖在不同高温水蒸汽浓度氛围下的气化行为。研究表明,在水蒸汽气氛下,木聚糖的高温气化可以分为挥发分析出阶段(190~690℃)和半焦气化阶段(690~770℃);当温度〉700℃时,水蒸汽才能与热解反应完成后的焦炭发生反应,产生CO与H_2,然后进一步反应生成CO_2与H_2,此时水蒸汽才能达到催化反应气化效果;两个区间阶段所需的活化能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采用一级二段反应模型作为木聚糖高温水蒸汽气化阶段的动力学模型,理论曲线与实验数据拟合程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 高温水蒸汽气化 气化特性 动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向文国 赵长遂 庞克亮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2-997,共6页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50mm、高1.6m)上,考察了温度对沛城煤矿天然焦蒸汽气化产气量、碳转化率、煤气热值和煤气组分的影响,并与ASPENPLUS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煤气组分中H2和...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装置(50mm、高1.6m)上,考察了温度对沛城煤矿天然焦蒸汽气化产气量、碳转化率、煤气热值和煤气组分的影响,并与ASPENPLUS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气化反应的主要因素,温度升高,煤气组分中H2和CO2含量下降,CO含量增加;当气化反应温度从850℃提高到1000℃,碳转化率从10.25%提高到47.76%,产气量增加了4.3倍;H2和CO2的含量由63.0%和25.0%减少到59.8%和20.2%,CO含量由9.6%增加到18.5%;煤气热值从8.87MJ/m3增加到了9.33MJ/m3.应用ASPENPLUS软件模拟天然焦-蒸汽气化反应过程,同时考虑碳转化率,其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接近,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因此ASPENPLUS模拟对系统设计与优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焦 流化床 模拟 蒸汽气化 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文国 赵长遂 庞克亮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49,共5页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催化剂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了Ni、Fe、K、Ca基及其混合基催化剂对气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能有效改善气化特性;单组分催化剂中,Ni基催化剂催化效果较好;复合型催化剂催化效果强... 在小型流化床实验台上研究催化剂对天然焦-蒸汽气化特性的影响,考察了Ni、Fe、K、Ca基及其混合基催化剂对气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催化剂能有效改善气化特性;单组分催化剂中,Ni基催化剂催化效果较好;复合型催化剂催化效果强于单组分催化剂。干混法添加天然焦质量4%的混合催化剂,其Fe基、Ni基、Cu基金属含量比分别为35%、55%、10%、与无催化剂相比,可将气化反应碳转化率从原来的34.6%提高到56.4%,提高1.63倍,产气量提高1.75倍,小时产气热值提高近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焦:催化剂 蒸汽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Ni^(2+)/Fe^(3+)海泥催化污泥蒸汽气化制富氢燃气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梅 程阳 +3 位作者 韩融 田玉玲 王成杰 葛强茹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7,共6页
以滩涂海泥(SM)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Fe^(3+)、Ni^(2+)、Ni-Fe基低负载催化剂并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负载金属、负载率、温度等因素对污泥蒸汽气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为SM-Ni-Fe-6%>SM-Ni-6%>... 以滩涂海泥(SM)为催化剂载体,通过共浸渍法制备了Fe^(3+)、Ni^(2+)、Ni-Fe基低负载催化剂并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负载金属、负载率、温度等因素对污泥蒸汽气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为SM-Ni-Fe-6%>SM-Ni-6%>SM-Ni-Fe-12%>SM-Fe-6%。Ni-Fe低负载SM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在相同气化条件下,可有效提高合成气产率、H_(2)纯度及H_(2)产率;在相同H_(2)产率条件下,可显著降低气化温度。t=850℃,催化剂Ni-Fe负载率为6%时,获得最大合成气产率(0.38 m 3/kg)、H_(2)纯度(49.34%)和H_(2)产率(8.40 mol/kg),相比无催化剂(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4.77%、17.45%和105.73%。Ni-Fe基催化剂中NiFe_(2)O_(4)的形成可有效协同Fe^(3+)裂解C—O和Ni^(2+)裂解C—H,从而提升污泥气化产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蒸汽气化 富氢燃气 海泥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蒸汽气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67,共5页
利用化学热力学软件(GasEQ)模拟了生物质蒸汽气化过程中温度、水蒸气与物料质量比(S/M)以及CO2浓度对H2,CH4和CO的影响;研究了冷合成气低位热值(LHV)和气化能量转化效率(q)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且考虑了外部能量的消耗。... 利用化学热力学软件(GasEQ)模拟了生物质蒸汽气化过程中温度、水蒸气与物料质量比(S/M)以及CO2浓度对H2,CH4和CO的影响;研究了冷合成气低位热值(LHV)和气化能量转化效率(q)随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且考虑了外部能量的消耗。模拟研究得到:随着温度的升高,合成气的LHV总体表现出降低,并且玎先增加后微弱下降,认为存在一个最优的气化温度(800~900℃);高S/M有利于H2的生成,提高H2的体积浓度,但水蒸气的增加,降低了LHV值,并且口先增加后减少,因为水蒸气会消耗大量外部能量,存在一个最经济的气化S/M;随着反应气中CO2浓度的升高,促进了生物质气化,并使CO浓度升高和H2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蒸汽气化 氢气 化学热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强化生物质蒸汽重整气化制氢的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家丽非 秦梦鑫 +2 位作者 邵正日 谢华清 李荣泉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文章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比研究了在不同条件[气化温度、水与生物质中碳的物质的量比(S/C)、反应压力等]下,是否添加CO_(2)吸附剂对生物质蒸汽重整气化制氢的影响。以制取单位体积氢气所需的能耗和物耗为考察指标,利用矩阵分... 文章利用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对比研究了在不同条件[气化温度、水与生物质中碳的物质的量比(S/C)、反应压力等]下,是否添加CO_(2)吸附剂对生物质蒸汽重整气化制氢的影响。以制取单位体积氢气所需的能耗和物耗为考察指标,利用矩阵分析方法进行优化,得到吸附强化生物质蒸汽重整气化的最佳条件:气化温度为500℃,S/C=2,气化压力为0.1 MPa,在此条件下,氢气产量为1.56 m^(3)/kg,氢气浓度为98.3%,制取单位体积氢气所需的能耗和物耗分别为4.16 MJ/m^(3)和0.64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吸附强化 蒸汽气化 氢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飞灰催化生物质气化的产气特性及其调控机制
14
作者 王洋 莫子鸣 +2 位作者 杨子毅 何峣 刁玉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3-773,共11页
针对现有生物质气化工艺效率不高、产氢量较低等问题,利用预处理改性后的垃圾焚烧飞灰作为催化剂,在线分析催化气化过程的气体逸出规律,并考察催化剂处理方式、气化反应温度、蒸汽添加量(注入蒸汽/生物质质量比,m(S)/m(B))3个反应参数... 针对现有生物质气化工艺效率不高、产氢量较低等问题,利用预处理改性后的垃圾焚烧飞灰作为催化剂,在线分析催化气化过程的气体逸出规律,并考察催化剂处理方式、气化反应温度、蒸汽添加量(注入蒸汽/生物质质量比,m(S)/m(B))3个反应参数对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工艺相比,加入洗涤-煅烧预处理的改性飞灰,在常温常压下,生物质气化的冷气效率(η_(CG))、合成气产率、产气中H_(2)占比、H_(2)/CO摩尔比分别提高136%、143%、195%和269%;当气化反应温度由700℃升至800℃时,合成气的氢实际产率和H_(2)/CO摩尔比分别提高142%和167%。m(S)/m(B)增加对初始阶段H_(2)释放峰没有明显影响,但通过吸附CO_(2)强化水煤气变换反应促进了5~25 min时间段的H_(2)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飞灰 生物质 蒸汽气化 富氢合成气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亭煤纯氧-水蒸汽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淑琴 梁杰 +2 位作者 常建 杨榛 余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5-358,共4页
通过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获得了华亭煤纯氧水蒸汽地下气化过程的一般规律 .研究了汽氧比对煤气组成的影响、气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试验条件下的煤层气化速率变化 ,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物料衡算 .试验结果表明 ,纯氧煤炭地下气化 ,可以利用... 通过地下气化模型试验 ,获得了华亭煤纯氧水蒸汽地下气化过程的一般规律 .研究了汽氧比对煤气组成的影响、气化过程的稳定性以及试验条件下的煤层气化速率变化 ,进行了相同条件下的物料衡算 .试验结果表明 ,纯氧煤炭地下气化 ,可以利用煤层含水或顶板淋水生产水煤气 .华亭煤纯氧水蒸汽地下气化可以获得合格的合成氨原料气 ,但需根据气化工作面的移动及煤气组成变化 ,采用移动点供风气化维持气化过程连续稳定进行 .气化过程的物料衡算可以用来预测气化煤气的基本组成 .汽氧比影响煤气组成变化 ,试验条件下适宜的汽氧比范围为 1 5~ 2 .煤层气化速率在供风点附近出现最大值 ,试验条件下的平均水平气化速率为 4cm/h ,平均横向气化速率为 1 .5cm/h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纯氧-水蒸汽气化 气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中的高温煤气热脱硫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春虎 郭汉贤 +1 位作者 李彦旭 樊惠玲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30,共5页
本文论述了开发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外高温煤气热脱硫方面的研究状况,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在开发高温煤气热脱硫技术研究时,应从脱硫剂物系选择、温区划定、反应器选型和实... 本文论述了开发煤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IGCC)技术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了国外高温煤气热脱硫方面的研究状况,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指出了我国在开发高温煤气热脱硫技术研究时,应从脱硫剂物系选择、温区划定、反应器选型和实施步骤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系统优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 高温煤气热脱硫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流化床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吕鹏梅 熊祖鸿 +3 位作者 王铁军 常杰 吴创之 陈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8-764,共7页
以流化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空气 水蒸汽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本实验中,气化介质(空气)从流化床底部进入反应器,水蒸汽从进料点上方通入反应器。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主要参数如:反应器温... 以流化床为反应器,对生物质空气 水蒸汽气化制取富氢燃气的特性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在本实验中,气化介质(空气)从流化床底部进入反应器,水蒸汽从进料点上方通入反应器。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一些主要参数如:反应器温度,水蒸汽/生物质比率S/B(Steam/BiomassRatio),当量比ER(EquivalenceRatio)以及生物质粒度对气体成分和氢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反应器温度,适当的ER和S/B(在本实验研究中分别为0 23,2 02),以及较小的生物质颗粒比较有利于氢的产出。最高的氢产率:71gH2/kgbiomass是在反应器温度为900℃,ER为0 22,S/B为2 70的条件下取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蒸汽气化 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挥发分燃料应用于直接气化熔融系统的Aspen Plus模拟
18
作者 李良钰 王肖肖 +2 位作者 王毅斌 谭厚章 于力仲 《新能源进展》 CSCD 2023年第4期303-310,共8页
超低挥发分燃料的利用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技术的瓶颈。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超低挥发分燃料的直接气化熔融系统,以蒸汽−氧气为气化剂生产高热值合成气。系统适应性广并可实现连续或间歇自动排渣。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建立平衡... 超低挥发分燃料的利用是我国煤炭清洁高效梯级利用技术的瓶颈。提出一种可应用于超低挥发分燃料的直接气化熔融系统,以蒸汽−氧气为气化剂生产高热值合成气。系统适应性广并可实现连续或间歇自动排渣。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系统建立平衡模型,并通过实际试验结果进行验证,模拟结果和小试结果吻合较好。探索了氧气当量比、蒸氧比、原料含水率、水冷夹套散热对蒸汽−氧气氛围下的直接气化熔融系统气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料含水率和系统散热对系统气化指标的影响较小,氧气当量比小于0.223时,氧气当量比对系统影响不明显。该系统不适合通过增加蒸氧比来调整H_(2)/CO比以合成甲醇等高附加值产品。系统以兰炭为低挥发分燃料代表,氧气当量比推荐取0.208~0.254,蒸氧比推荐在1.35以下。进一步探索了系统超低挥发分燃料的利用方式,以期为其实际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熔融 超低挥发分燃料 Aspen Plus 蒸汽−氧气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耀鑫 方梦祥 +4 位作者 余春江 王俊琪 吕小兰 王勤辉 骆仲泱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共3页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热、电、气多联产技术的 3种方案。通过计算 ,对再循环煤气热解、水蒸汽气化及水蒸汽引射再循环煤气气化等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 。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热电气多联产技术 煤气气化 煤气热解 蒸汽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木屑成型颗粒制备富氢产品气试验研究
20
作者 庞赟佶 沈胜强 +2 位作者 陈义胜 马黎军 王宏坤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8-213,共6页
基于生物质气化技术,采用下吸式气化炉为反应器,以高温水蒸气作为气化剂,选取温度和S/B(水蒸气流量与生物质气化量比)作为影响因素,炉体温度的变化范围700~950℃,S/B取值范围0.3~1.0,对产品气的组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 基于生物质气化技术,采用下吸式气化炉为反应器,以高温水蒸气作为气化剂,选取温度和S/B(水蒸气流量与生物质气化量比)作为影响因素,炉体温度的变化范围700~950℃,S/B取值范围0.3~1.0,对产品气的组分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探讨了炉内的气化反应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下吸式气化炉碳层内的水蒸气气化反应及焦油裂解反应对制取富氢燃气有重要作用,H2和CO的产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温度增加到一定值后,H2体积分数达到峰值,继续升高温度导致H2的体积分数有所下降。S/B的增加有利于产品气中的H2含量的提升,但吸热反应造成炉内床体的反应温度下降,抑制H2体积分数的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H2的体积分数最大达到47.67%,对应的工况S/B为1.0.温度为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屑成型颗粒 高温蒸汽气化 富氢气体 下吸式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