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彭玉洁 张冬冬 +3 位作者 徐高洪 王卫光 林涛涛 白浩男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3,共8页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 针对目前水面蒸发模型对三峡水库狭长带状河道型的特点考虑不足的问题,分析三峡水库巴东站的水面蒸发变化规律,充分考虑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风速和水汽温差共4个主要因素对水面蒸发的影响,引入不同风速量级下的水汽温差函数,建立适合于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模型。结果表明:面向三峡水库水面蒸发模型能准确模拟出三峡水库的水面蒸发量,模型在率定期的模拟效果最优,相比于其他传统经验模型,纳什效率系数NSE由0.31提高至0.75,与实测值的误差大幅度下降。同时模型模拟的蒸发量经折算后与三峡水库其他5处站点的实测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为三峡水库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模型 机理分析 水汽温差函数 精度评估 水资源合理利用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作物蒸腾蒸发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迷 闫浩芳 +3 位作者 张川 张建云 王国庆 ACQUAH Samuel Joe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3,共7页
确定设施作物蒸腾蒸发量(ET_(c))对于准确制定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提高设施农业用水效率及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确定设施作物ET_(c)的直接和间接模型进行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参考界面蒸腾蒸发(ET_(0))模... 确定设施作物蒸腾蒸发量(ET_(c))对于准确制定设施作物灌溉制度、提高设施农业用水效率及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确定设施作物ET_(c)的直接和间接模型进行优缺点及适用性分析,比较了不同类型参考界面蒸腾蒸发(ET_(0))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对比了直接估算温室作物ET_(c)机理模型的准确性,并对不同机理模型中关键参数(冠层阻力参数)的确定方法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与分析.已有研究主要针对特定气候区域、温室通风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对冠层阻力参数进行修正,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对温室作物ET_(c)模型的普适性研究不够充分,确定的模型参数往往不适用于其他类型温室或作物种植季节.推荐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研究温室作物ET_(c)变化过程对气候因子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ET_(c)机理模型对气候类型、作物种类及种植季节的适应性,构建更具普适性的温室作物ET_(c)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蒸发模型 温室种类 通风 气象数据 作物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球覆盖下水面能量平衡再建与蒸发模型研究
3
作者 徐思远 严新军 +1 位作者 王海涛 侍克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9,共8页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 针对干旱区平原水库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选用黑色高密度聚乙烯(HDPE)浮球作为干旱区平原水库节水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建模与室外试验三者结合,对完整非冰冻期内浮球覆盖下水面蒸发、水体能量平衡组分变化分布的响应机理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由水面,73%的浮球覆盖率下的整体水面净辐射吸收率减小约12.6%,其月均蒸发所需潜热通量减少了61.8%,约为148.73 W/m^(2),水体的感热通量和蓄热通量也有较大的变化。通过对彭曼模型的能量项和空气动力项进行修正,建立的覆盖条件下的水面蒸发量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球 节水材料 能量平衡 蒸发模型 水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自然对流的厚交换层液滴蒸发模型及其检验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方 杨少锋 +2 位作者 张学智 姜文彬 金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20-629,共10页
两相模型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液体燃料的蒸发特性是两相模型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得到准确合理的两相模型从而为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实验研究了甲醇、煤油及航空煤油液滴在静止环境下的高温蒸发现象... 两相模型对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数值模拟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液体燃料的蒸发特性是两相模型的一个关键因素,为了得到准确合理的两相模型从而为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依据,采用悬滴法实验研究了甲醇、煤油及航空煤油液滴在静止环境下的高温蒸发现象,并得到了液滴蒸发速率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比较实验数据与已有液滴蒸发模型计算结果,发现二者具有较大差距,分析认为已有模型应该考虑静止环境中自然对流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用考虑自然对流浮升力因素的厚交换层理论对静止环境下液滴的高温蒸发进行理论推导,得到新的蒸发模型。采用本文实验结果及文献液滴蒸发实验数据对新模型进行了检验。对于甲醇和煤油,在本文的实验工况下,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实验的相对偏差不超过20%;对于煤油,新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液滴 蒸发 煤油 甲醇 蒸发 蒸发模型 厚交换层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析法经典溢油蒸发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宝楠 杨永增 +2 位作者 于顺 滕勇 尹训强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371,共8页
针对经典的分析法溢油蒸发模型,对溢油初始沸点温度T0参数和蒸馏曲线梯度TG参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考虑溢油粘度、蜡含量、沥青质等属性的修正公式;基于渤海"冀东32-6"和"绥中36-1"2种油样,对无风速情况下传质系数K... 针对经典的分析法溢油蒸发模型,对溢油初始沸点温度T0参数和蒸馏曲线梯度TG参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考虑溢油粘度、蜡含量、沥青质等属性的修正公式;基于渤海"冀东32-6"和"绥中36-1"2种油样,对无风速情况下传质系数K2的修正常数R给出了估计范围。初步检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数值结果更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 蒸发模型 蒸馏数据 无风速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水分蒸发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士康 唐朝生 +2 位作者 李昊达 冷挺 刘昌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0-649,共10页
土体水分蒸发是土体-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过程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干旱性气候频繁发生,与蒸发相关的岩土和地质工程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建立土体水分蒸... 土体水分蒸发是土体-大气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过程之一,对土体的工程性质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极端干旱性气候频繁发生,与蒸发相关的岩土和地质工程问题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建立土体水分蒸发模型是该课题研究的首要目标,对准确评估和预测气候作用下土体水分场信息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着重对国内外学者近几十年来围绕土体水分蒸发模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依据各种模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类,总体上可分为表面能量平衡模型、水量平衡模型、质量传输模型、阻力模型、温度-风速模型及吸力模型等六大类别。在此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各类模型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中一些代表性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对比分析了各个模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应条件。总体而言,现有的模型存在重气象因素而轻土性因素的特点,对砂土和饱和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对黏性土和非饱和土的适应性较差。基于此,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研究背景,提出了今后该课题的研究重点,包括非饱和土的蒸发模型问题研究、黏性土水分蒸发模型研究、考虑土体裂隙参数的土体水分蒸发模型研究、构建通用型的土体水分蒸发模型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 蒸发模型 土壤水分传输 吸力 土体-大气相互作用 非饱和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通用CFD软件的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李成兵 王亚洲 +1 位作者 李春兴 肖国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86-2294,共9页
针对FLACS、FLUENT和CFX等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LNG泄漏与扩散时难以准确获取LNG蒸发率的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热传导和热对流效应,建立了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给出了定量计算LNG泄漏后的瞬时蒸发率的方法。将LNG液池... 针对FLACS、FLUENT和CFX等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模拟LNG泄漏与扩散时难以准确获取LNG蒸发率的问题,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考虑热传导和热对流效应,建立了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给出了定量计算LNG泄漏后的瞬时蒸发率的方法。将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引入FLACS软件,对无障碍和有障碍环境条件下的LNG泄漏与扩散的Burro试验和Falcon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和试验测量结果,采用重气扩散模型有效性评价标准与方法,验证了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在LNG泄漏与扩散的数值计算中的有效性。将LNG液池泄漏蒸发模型应用在LNG加注站泄漏的案例分析中,较为真实地模拟在加注站复杂环境条件和气象条件下的液态LNG泄漏与扩散问题,根据可燃易爆气云和窒息气云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加注站LNG泄漏后的灾害效应进行了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LNG 液池蒸发模型 蒸发 灾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液滴自然对流厚交换层蒸发模型及其检验
8
作者 王方 刘睿 +2 位作者 李敏 高翔 金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0-1313,共14页
为发展多组分液体燃料高温蒸发模型,首先以零扩散和无限扩散概念为基础,拓展考虑自然对流的厚交换层高温蒸发模型到多组分液体燃料,提出多组分NC-TEL模型。其次,采用挂滴法对正庚烷-乙醇、正癸烷-乙醇、RP-3航空煤油-乙醇三种混合燃料... 为发展多组分液体燃料高温蒸发模型,首先以零扩散和无限扩散概念为基础,拓展考虑自然对流的厚交换层高温蒸发模型到多组分液体燃料,提出多组分NC-TEL模型。其次,采用挂滴法对正庚烷-乙醇、正癸烷-乙醇、RP-3航空煤油-乙醇三种混合燃料的单液滴在高温静止和强迫对流条件下的蒸发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混合液滴蒸发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温度越高组分构成比例对液滴蒸发率的影响越明显;本文实验条件下,对流环境对于液滴蒸发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最后,用实验数据检验蒸发模型。模型对比结果显示:总体上,NC-TEL模型优于R-M模型,高温段预测精度平均提升了8%~35%;低温段,零扩散NC-TEL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而无限扩散NC-TEL模型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略大;高温段,对于正庚烷-乙醇混合燃料液滴,NC-TEL模型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正癸烷/RP-3航空煤油-乙醇混合燃料液滴,NC-TEL模型预测值则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微爆现象和Marangoni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分蒸发模型 混合燃料 挂滴实验 厚交换层模型 自然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燃烧中KCl逸出的原位共熔蒸发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苏现强 何芳 +3 位作者 李秀华 高振强 李成宇 史俊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68-2274,共7页
为研究秸秆燃烧中KCl的逸出规律,对KCl,KCl和SiO_(2),KCl和K_(2)SO_(4),KCl、K_(2)SO_(4)和SiO_(2),纯秸秆灰(玉米秸/麦秸/稻秸)进行了热重实验。发现秸秆燃烧中KCl共熔后的蒸发是钾逸出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KCl饱和蒸气压规律、拉瓦尔... 为研究秸秆燃烧中KCl的逸出规律,对KCl,KCl和SiO_(2),KCl和K_(2)SO_(4),KCl、K_(2)SO_(4)和SiO_(2),纯秸秆灰(玉米秸/麦秸/稻秸)进行了热重实验。发现秸秆燃烧中KCl共熔后的蒸发是钾逸出的主要方式之一。结合KCl饱和蒸气压规律、拉瓦尔定律等,建立了秸秆燃烧中KCl逸出的原位共熔蒸发模型。应用气相区解析解和气液共存区隐式数值求解,编程对KCl逸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固相温度控制在700℃以下可有效控制KCl的逸出。原位共熔蒸发模型可描述KCl逸出特性和趋势(多数情况下相对误差<15%),获得物性数据可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燃烧 氯化钾 逸出 原位共熔 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壁油膜蒸发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燕安 刘红 +1 位作者 奚溪 殷宝振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7-530,共4页
针对附壁油膜显著影响内燃机的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的现象,应用解析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维非稳态附壁油膜加热蒸发的简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油膜与壁面的热传导,油膜与高温环境气体的对流换热,以及油膜自身蒸发的影响.应用该模型模拟了正... 针对附壁油膜显著影响内燃机的性能和污染物排放的现象,应用解析方法,创新性地建立了一维非稳态附壁油膜加热蒸发的简化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油膜与壁面的热传导,油膜与高温环境气体的对流换热,以及油膜自身蒸发的影响.应用该模型模拟了正十四烷在高温高压环境中的瞬态加热蒸发过程,考虑了油膜物性随温度的变化,最终得到附壁油膜温度分布的解析解.重点讨论了壁面温度以及环境压力对附壁油膜加热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壁面温度和降低环境压力可以有效促进附壁油膜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壁油膜 蒸发模型 解析方法 内燃机 正十四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燃烧过程中KCl分压蒸发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秀华 苏现强 +3 位作者 李湘杰 赵荣魁 王海亮 何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4-479,共6页
为了研究秸秆燃烧中钾(K)类无机物的逸出特性,计算其逸出速率,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玉米秸及其低温灰中K的化学形态,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研究秸秆及其灰中主要K类无机物在高温过程的逸出特性,建立KCl在多... 为了研究秸秆燃烧中钾(K)类无机物的逸出特性,计算其逸出速率,利用X射线荧光能谱仪(XRF)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玉米秸及其低温灰中K的化学形态,利用同步热分析仪(STA)研究秸秆及其灰中主要K类无机物在高温过程的逸出特性,建立KCl在多孔介质中逸出和在熔融相中分压的蒸发模型,并应用模型计算秸秆灰中KCl的蒸发速率。结果表明:秸秆低温灰中的K主要以KCl、K_(2)SO_(4)形态存在,两者约占灰总量的13%;常用燃烧温度下,KCl主要以蒸发形式逸出;KCl与K_(2)SO_(4)的共熔,可降低KCl在熔融相中的蒸气压;秸秆灰中KCl蒸发速率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能 燃烧 KCL 蒸发模型 分压 多孔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及其吹拂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邓佳佳 许健 +1 位作者 卢金树 石墩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010-1016,共7页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基于液滴界面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以对不同的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的液滴在同种蒸气中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吹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均...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基于液滴界面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液化天然气饱和单液滴蒸发模型,以对不同的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的液滴在同种蒸气中的蒸发过程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吹拂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温差、相对速度及液滴粒径,均会使得液滴界面换热量增大;随着温差增大,温度边界层厚度及其比值逐渐增加,但考虑与未考虑液滴蒸发时液滴界面换热量之比呈现出分段变化特征,液滴的运动使得其分段点提前,且吹拂效应的影响增大;随着相对速度增加,吹拂效应对液滴蒸发的影响减弱,当相对速度大于18 m/s时,吹拂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随着液滴粒径增加,吹拂效应的影响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天然气 液舱预冷 液滴运动 单液滴蒸发模型 吹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水面蒸发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骞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本文根据都昌蒸发实验站近8年实验资料,建立了鄱阳湖3个单站水面蒸发模型,并应用它们计算了鄱阳湖大水面1962~1990年水面蒸发量,所得模型不仅可用于鄱阳湖地区,还可供江西省其它地区引用。
关键词 鄱阳湖 水面 蒸发模型 气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温度及浓度梯度对液滴蒸发模型精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世贺 卓建坤 姚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20,共8页
为研究液滴蒸发过程中内部温度及浓度梯度对蒸发速率计算的影响,该文建立快速混合模型及有效扩散模型。采用两种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蒸发过程,得到快速混合模型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内部温度梯度对蒸发速率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为研究液滴蒸发过程中内部温度及浓度梯度对蒸发速率计算的影响,该文建立快速混合模型及有效扩散模型。采用两种模型分别计算不同工况下的蒸发过程,得到快速混合模型的相对误差。结果表明,内部温度梯度对蒸发速率计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初始阶段,而对蒸发总时间的影响较小。对于含盐液滴的蒸发,虽然析盐之前液滴内部可能具有较大浓度梯度,但对蒸发速率的计算影响较小。总体来看,计算纯水液滴在700℃以下环境中蒸发总时间时可采用快速混合模型;而有效扩散模型可以更好地处理含盐液滴蒸发时盐分析出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蒸发 纯水液滴 含盐液滴 内部温度梯度 内部浓度梯度 数值模拟 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SVM的东北寒温带黑土区蒸发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吕岩 张常俊 +2 位作者 任晔 闫晗 崔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06,共6页
中国东北寒温带黑土地是重要的产粮区,而水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蒸散发是明晰水循环过程与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升蒸发量预测能力,对掌握东北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以东北黑龙江... 中国东北寒温带黑土地是重要的产粮区,而水资源对粮食安全保障至关重要。蒸散发是明晰水循环过程与掌握水资源变化规律的关键环节之一,提升蒸发量预测能力,对掌握东北地区水资源变化过程,保障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以东北黑龙江西部为典型研究区,针对东北寒温带黑土区的蒸发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支持向量机(SVM)相结合的预测模型(EMD-SVM),并与传统SVM和EMD-ARIMA模型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MD-SVM模型在训练期和验证期的预测性能均优于传统SVM和EMD-ARIMA模型,尤其是在低蒸发量序列的拟合效果上表现突出。验证期内,EMD-SVM模型的纳什效率系数(NSE)和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88和0.95,平均绝对误差(MAE)相较SVM模型降低了32.7%。研究成果可为东北寒温带黑土区蒸发预测能力提升提供新的方法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预测模型 经验模态分解 支持向量机 东北寒温带 黑龙江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棵间蒸发量模型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立晶 金双义 狄明利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11,共4页
为计算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棵间蒸发量,以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叶面积指数、地表秸秆覆盖率、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等参数为自变量,日棵间蒸发量为因变量的4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日棵间蒸发因素强... 为计算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农田棵间蒸发量,以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叶面积指数、地表秸秆覆盖率、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等参数为自变量,日棵间蒸发量为因变量的4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日棵间蒸发因素强弱顺序依次是地温比值、地表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及地表秸秆覆盖率,并建立了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蒸发积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基础科学 蒸发模型 理论研究 保护性耕作 棵间蒸发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和激子模型的(n,a)激发函数系统学研究
17
作者 樊胜 阎芳 +1 位作者 张鸿洲 赵志祥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n,a)反应截面对于反应堆,特别是对快堆和聚变堆工程设计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在一些近似条件下,基于核反应蒸发和预平衡激子模型理论研究了入射能量小于 20 MeV的(n,a)激发函数。在靶核30≤A≤209 范围内,基于(n,a)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 (n,a)反应截面对于反应堆,特别是对快堆和聚变堆工程设计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在一些近似条件下,基于核反应蒸发和预平衡激子模型理论研究了入射能量小于 20 MeV的(n,a)激发函数。在靶核30≤A≤209 范围内,基于(n,a)反应的截面实验数据对得到的半经验公式的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参数对靶核的 N 和 Z 以及中子入射能量的依赖关系。利用普适参数预言(n,a)反应的激发函数,预言值在其误差范围内与实验数据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模型 预平衡激子模型 (n α)反应激发函数 聚变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波导模型特征及其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郭相明 康士峰 +2 位作者 张玉生 韩杰 张守宝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83,共9页
蒸发波导是海面上经常出现的大气结构,实时获取蒸发波导环境下的大气折射率剖面,对于海上运作的雷达、通信、导航等系统效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通过测量近海面高度上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以及海面温度,采用蒸发波导模型来... 蒸发波导是海面上经常出现的大气结构,实时获取蒸发波导环境下的大气折射率剖面,对于海上运作的雷达、通信、导航等系统效能发挥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通过测量近海面高度上的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以及海面温度,采用蒸发波导模型来确定蒸发波导环境下的大气折射率剖面。针对目前不同蒸发波导模型在相同大气条件下波导高度预测结果存在差异的问题,对5种蒸发波导模型进行了模型误差敏感性分析,同时基于铁塔平台实测水文气象数据计算的蒸发波导高度与不同模型预测的高度进行了比较,给出了不同大气稳定性条件下蒸发波导模型使用建议,所得结果对海上蒸发波导环境下的电波传播特性计算以及蒸发波导的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波导模型 大气波导 相似理论 海洋边界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静态数学模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福国 董信光 +1 位作者 侯凡军 姬中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2-17,共6页
基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数据,建立了炉膛蒸发受热面的静态数学模型,所给出的动量、能量微分方程和完整的IAPWS-IF97物性工业方程相耦合,并给出物性代数方程、动量和能量微分方程组成的混合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得到工质参数沿受热面流程... 基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运行数据,建立了炉膛蒸发受热面的静态数学模型,所给出的动量、能量微分方程和完整的IAPWS-IF97物性工业方程相耦合,并给出物性代数方程、动量和能量微分方程组成的混合方程组的求解方法,得到工质参数沿受热面流程的数值解。模型预测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该模型能够根据蒸发受热面的运行环境预测工作状态,确定工质分相点位置,可用于受热面的运行监测和诊断,指导超临界直流锅炉燃烧和汽温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直流锅炉 蒸发受热面模型 状态监测 阻力特性 微分代数混合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波导A模型核心函数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斌 王石 +2 位作者 察豪 宋伟 丁菊丽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6,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正确的蒸发波导A模型大气修正折射率廓线式。利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实测数值与A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A模型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预测的波导强度偏差的均值要低于在稳定、近中性和中性层结条件下的结果,... 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正确的蒸发波导A模型大气修正折射率廓线式。利用试验中采集的数据,分析了实测数值与A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别,结果表明:A模型在不稳定层结条件下预测的波导强度偏差的均值要低于在稳定、近中性和中性层结条件下的结果,但偏差标准差却大于其他层结情况。同时,数据还显示了在不同气、海温差条件下,高度增加时实测大气修正折射率值与A模型值之间的偏差均值代数值和标准差代数值都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探测 蒸发波导模型 无量纲化梯度函数 稳定度修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