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平圆管降膜蒸发式冷凝器热力性能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先开 王博宇 +1 位作者 郭亚丽 沈胜强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95-1005,共11页
在MATLAB平台上编制了蒸发式冷凝器热力过程计算软件,对水平圆管降膜蒸发式冷凝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换热管束外迎面风速和水的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量、管外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迎面风... 在MATLAB平台上编制了蒸发式冷凝器热力过程计算软件,对水平圆管降膜蒸发式冷凝器的热力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探讨了换热管束外迎面风速和水的喷淋密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换热量、管外传热系数和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迎面风速增大会提高换热量,且迎面风速对管外液膜产生的扰动会对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风速达到4.21 m·s^(-1)后,空气出口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趋势发生反转,更加促进液膜蒸发;增大喷淋密度虽会小幅增加换热量,但管外水膜温度会升高,出口空气湿度下降,阻碍传热和传质的进行,故最佳喷淋密度约为0.068 kg·m^(-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蒸发式冷凝器 传质 传热 水平圆管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实验研究
2
作者 任现超 谷雅秀 +2 位作者 段少斌 贾文竹 李汉林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75-83,共9页
搭建了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实验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迎面风速、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循环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该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迎面风速从2.5 m/s逐渐增至3.7 m/s,换热器管外空气压降增加了... 搭建了翅片式椭圆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实验测试系统,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迎面风速、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循环冷却水温度和流量对该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迎面风速从2.5 m/s逐渐增至3.7 m/s,换热器管外空气压降增加了6.07倍,迎面风速的增大导致管外空气压力损失上升,但迎面风速的增加可显著提升传热传质性能,外热通量和外传热系数分别增加了22.3%和25.6%,管外水膜-空气传质系数增加了19.1%,而且最佳迎面风速为3.1 m/s。进口空气湿球温度从9.6℃增至11.6℃,换热器外热通量和外传热系数均减少了92.2%;循环冷却水温度从17℃增至33℃,内热通量减少了47.8%,内传热系数减少了38.1%,表明进口空气湿球温度和循环冷却水温度升高均会使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下降。循环冷却水流量从0.066 m3/h增至0.162 m3/h,内热通量和内传热系数分别增加了83.4%和91.4%,表明增大循环冷却水流量可以显著提高传热性能。对该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的实验研究可为其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翅片椭圆套管换热器 传热 传质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沸工质蒸发式冷凝器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熊远帆 李华山 龚宇烈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50-2960,共11页
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热经济性。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的Kriging代理模型,以R601a组分质量分数、空气流量、喷淋水流量作为决策变量,换热面积和(火用)效率为目标函数,开展了目标函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非共沸有机朗肯循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热经济性。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的Kriging代理模型,以R601a组分质量分数、空气流量、喷淋水流量作为决策变量,换热面积和(火用)效率为目标函数,开展了目标函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和TOPSIS决策法开展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影响因素分析中,空气流量对目标函数的影响程度比喷淋水流量更大,而R601a组分质量分数为0.7左右时,换热面积有最小值且(火用)效率有最大值;Pareto前沿中,R601a组分质量分数对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存在最佳的取值范围,而空气流量、喷淋水流量的取值范围较广,几乎涵盖其整个变化范围。成本低、占用空间小且对可用能的有效利用程度大的方案为:R601a组分质量分数0.725,空气流量81.017kg/s,喷淋水流量58.302kg/s。对应的换热面积为316.883m^(2),(火用)效率为0.4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非共沸 代理模型 多目标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汉林 谷雅秀 +1 位作者 何跃飞 刘力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介绍了一种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搭建的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研究该蒸发式冷凝器在不同循环水配比、不同地区环境以及“风冷”“水冷”“蒸发冷凝”和“全工况”4种不同运行模式下的传热传质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变... 介绍了一种椭圆型套管-管翅式蒸发式冷凝器,通过搭建的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系统,研究该蒸发式冷凝器在不同循环水配比、不同地区环境以及“风冷”“水冷”“蒸发冷凝”和“全工况”4种不同运行模式下的传热传质性能与运行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全工况”模式的热流密度高于“风冷”和“蒸发冷凝”两种模式,而“水冷”模式由于其传热面积远小于其它模式,所以其热流密度最高;“全工况”模式在保持配风量及循环水总量一定的条件下,热流密度随循环水配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喷淋水与冷却水的流量最佳配比为2∶5;“全工况”模式在严寒干燥地区、寒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的总热流密度分别为5879.64、3964.28及2933.05 W/m^(2),因此不同地区环境运行的传热性能相差较大,该冷凝器“全工况”模式在空气干燥的地区,喷淋冷却水温度范围为13~18℃运行时传热性能较优。在相同的条件下,“蒸发冷凝”模式的水膜传质系数高于“全工况”模式,且两者均随喷淋密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椭圆型套管-管翅换热器 传热传质性能 运行特性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9
5
作者 郭常青 朱冬生 +2 位作者 蒋翔 吴治将 张景卫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考虑表面张力动量源项和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源项的条件下,基于Volumeof Fluid算法,建立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气—液两相降膜流动传热传质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壁面热流密度、液相进口温度和空气流速对竖直板面温度分布、... 在考虑表面张力动量源项和气—液两相间传热传质源项的条件下,基于Volumeof Fluid算法,建立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气—液两相降膜流动传热传质的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壁面热流密度、液相进口温度和空气流速对竖直板面温度分布、气—液两相界面处潜热和显热传热热量密度的相对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和空气内温度随壁面热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气—液两相界面处,温度梯度不连续;气—液两相界面处的传热形式以水蒸发传质引起的潜热传热为主、空气显热传热为辅,且传热热阻主要集中于水膜内;随空气流速的增加,气—液两相间传质量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传热 传质 气—液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研究及强化 被引量:31
6
作者 朱冬生 沈家龙 +2 位作者 蒋翔 唐广栋 欧阳惕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9,共5页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能、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工业制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及对其制冷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淋密度为0.04... 蒸发式冷凝器具有节水、节能、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工业制冷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测试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及对其制冷系统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淋密度为0.047kg/m·s,迎面风速为3.01m/s时,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达到最佳,能效比为5.0,总传热系数为425W/m^2。比较性实验表明,采用填料来提高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总传热系数提高7.2%~16.9%,能效比提高0.4%~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蒸发式冷凝器 实验研究 性能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来流速度分布对蒸发式冷凝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蒋翔 朱冬生 +1 位作者 唐广栋 汪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5-60,共6页
在适当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可实现湍流动能-扩散率模型、强化壁面处理方法和速度-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探索了来流速度分布及其对传热传质与流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偏差不超过15%;当来流速度在1.5~4... 在适当简化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可实现湍流动能-扩散率模型、强化壁面处理方法和速度-压力耦合的SIMPLE算法,探索了来流速度分布及其对传热传质与流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与实验偏差不超过15%;当来流速度在1.5~4.5m/s范围内时。排热量变化率为19.3%,压降变化率为9.4%;当来流进入角在-45°~45°时,排热量变化率为15.5%,压降变化率为18.0%;合适的气流入口流速为2.4~3.3m/s.适宜方向为-15°-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来流速度分布 传热 传质 流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朱冬生 沈家龙 +2 位作者 蒋翔 徐丽 欧阳惕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6,共6页
在一个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研究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的传热性能。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调节不同操作参数,测试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管外水膜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管外水膜传... 在一个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研究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的传热性能。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平台,调节不同操作参数,测试了喷淋密度和迎面风速对管外水膜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管外水膜传热系数的实验值介于511.6~763.57W·m^-2·K^-1。喷淋密度从0.023kg·m^-1·s^-1增至0.059kg·m^-1·s^-1和迎面风速从2.1m·s^-1增至3.3m·s^-1,实验条件下管外水膜传热系数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增加47.3%和减少5.5%,可见,管外水膜的传热主要受喷淋密度的影响。另外,通过对实验数据回归得到了管外水膜传热系数计算关联式,回归相关系数R为0.98,标准偏差为7.5%。最后,将实验关联式和国内外学者的关联式进行比较,表明实验得出的管外水膜传热系数计算关联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管外水膜传热性能的实验结果对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水膜 传热 喷淋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空调系统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21
9
作者 涂爱民 朱冬生 +1 位作者 吴治将 蒋翔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6-71,共6页
对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即使在相对湿度较大的运行环境下,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COP)仍可达3.5左右;空气湿球温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排热性能影响明显,在测试范围内,当其它控制参数不变时,湿球温度每上升1℃,排热... 对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发现即使在相对湿度较大的运行环境下,空调系统的性能系数(COP)仍可达3.5左右;空气湿球温度对蒸发式冷凝器的排热性能影响明显,在测试范围内,当其它控制参数不变时,湿球温度每上升1℃,排热量下降5%左右.对蒸发式冷凝器及空调系统进行了变工况条件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冷负荷的降低,系统COP和冷凝器能效比均有所下降,但采用变风量的运行控制策略,系统性能系数可提高5%以上.通过与空冷式空调系统的比较分析,表明即使在夏热冬暖地区,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系统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空调 性能系数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0
作者 董俐言 王宝龙 +3 位作者 石文星 李先庭 李志明 谭栋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7,共8页
根据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中制冷剂、冷却水与空气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热质交换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由此分析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中冷却水温度、空气温度和空气含湿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空气流速、干湿球温... 根据能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定律,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中制冷剂、冷却水与空气之间的传热传质过程,建立了热质交换过程的二维数学模型,由此分析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中冷却水温度、空气温度和空气含湿量等参数的分布规律,以及空气流速、干湿球温度、冷却水喷淋密度和冷凝温度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热流密度的影响,并将模拟结果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两者之间的误差在10%以内。研究表明: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热流密度随进口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几乎不受进口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热流密度随着冷却水喷淋密度的增加逐渐增大,但增大至一定量后不再对热流密度有明显影响;冷凝温度越高,其热流密度越大。上述结论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传热传质 数值模拟 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朱冬生 孙荷静 +1 位作者 蒋翔 吴治将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8-34,共7页
介绍了不同形式的冷凝器,并比较了其特点,重点阐述了蒸发式冷凝器的原理、结构及特点,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的应用及研究状况,总结了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对蒸发式冷凝器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应用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实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元希 蒋翔 +2 位作者 张景卫 王威 朱冬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影响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主要因素——空气的湿球温度、冷凝温度、相对湿度做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均随着入口空气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压缩机功耗的影响与湿球温度对压缩机功耗的影响... 对影响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热工性能的主要因素——空气的湿球温度、冷凝温度、相对湿度做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均随着入口空气湿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入口空气相对湿度对压缩机功耗的影响与湿球温度对压缩机功耗的影响均比较大;对基于同一压缩系统的实验比较表明,在冷凝温度为38℃时,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热流密度比管式蒸发式冷凝器平均大30.5%;且在相同的冷凝温度下,入口空气湿球温度越低,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热流密度比管式蒸发式冷凝器大得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热流密度 冷凝温度 湿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流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冬生 沈家龙 +2 位作者 蒋翔 徐丽 欧阳惕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7-20,共4页
研究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时,涉及到管外喷淋水在管表面的分布形式和喷淋水与空气间的对流传热传质等问题。文内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流动的可视化测试实验平台,采用高速摄像仪分析了喷嘴对管外水膜分布的影响,同时测试了时... 研究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性能时,涉及到管外喷淋水在管表面的分布形式和喷淋水与空气间的对流传热传质等问题。文内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流动的可视化测试实验平台,采用高速摄像仪分析了喷嘴对管外水膜分布的影响,同时测试了时间、风量、水量、高度等参数对水膜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嘴B能获得更好的水膜分布效果,蒸发式冷凝器有一个最佳喷淋水量,其换热过程主要是由循环冷却水的显热换热和蒸发换热交替占主导作用构成的,在稳定操作条件下运行一段时间后水盘中的水温能保持较好的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水膜 喷嘴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性能及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蒋翔 朱冬生 唐广栋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9-62,共4页
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喷淋密度及迎面风速对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受迎面风速的影响较大,而受喷淋密度影响较小。得到了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系数计算式,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建立了蒸发式冷凝器实验平台,测试了不同喷淋密度及迎面风速对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受迎面风速的影响较大,而受喷淋密度影响较小。得到了管外水膜与空气传热系数计算式,最大相对标准偏差为12.2%,进而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中水膜与空气的传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传热 传质 喷淋密度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传质的CFD模拟 被引量:8
15
作者 蒋翔 朱冬生 +2 位作者 吴治将 李元希 汪南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6-571,共6页
基于VOF算法,建立了立式蒸发式冷凝器气-液两相顺流传热传质的计算模型。根据CFD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气、液相进口条件下,管壁温度的分布、气-液相界面处潜热和显热换热量的关系,模拟得到的管壁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 基于VOF算法,建立了立式蒸发式冷凝器气-液两相顺流传热传质的计算模型。根据CFD模型,计算了在不同气、液相进口条件下,管壁温度的分布、气-液相界面处潜热和显热换热量的关系,模拟得到的管壁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吻合很好。计算结果表明,降低进口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气相流速或者液相流量,都可增强气-液相间热质交换的剧烈程度;气-液相界面处的换热主要形式是由于水蒸发引起的潜热换热,占80%以上,它远远大于由于温度梯度而引起的显热换热量;气-液相界面处的蒸发潜热主要受空气的相对湿度影响,其次是气相流速和液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管 蒸发式冷凝器 传热传质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钟振兴 朱冬生 +1 位作者 刘清明 张景卫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8-61,39,共5页
搭建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试验平台,对影响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喷淋水流量、风速、汽液流向以及工艺流体进出口位置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与水并流时传热效果最好、逆流次之、错流最差;板内冷凝压力... 搭建了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试验平台,对影响板式蒸发式冷凝器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喷淋水流量、风速、汽液流向以及工艺流体进出口位置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与水并流时传热效果最好、逆流次之、错流最差;板内冷凝压力随冷却循环水喷淋密度、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在各自最佳风速,不同汽液流向操作下,蒸汽对角进出时的热流密度均比蒸汽同侧进出时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薄膜 传热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扭曲管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与工业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蒋翔 王长宏 +2 位作者 张景卫 涂爱民 朱冬生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共6页
提出了扭曲管强化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实验测试了螺距、管径、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传热与功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比圆管的性能好,螺距和管径越小、水喷淋密度和风速越大,传热系数越高,但流动阻力同时增大,存在合适的螺距... 提出了扭曲管强化蒸发式冷凝器性能,实验测试了螺距、管径、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传热与功耗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扭曲管比圆管的性能好,螺距和管径越小、水喷淋密度和风速越大,传热系数越高,但流动阻力同时增大,存在合适的螺距、管径、水喷淋密度和风速使蒸发式冷凝器综合性能最佳。以实验结果为基础,将蒸发式冷凝器在工业中应用,起到良好的节能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工业应用 节能节水 强化传热 扭曲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钢管蒸发式冷凝器的传热与能耗性能 被引量:6
18
作者 蒋翔 李元希 +1 位作者 涂爱民 朱冬生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70,72,共6页
提出了弹形管和扭曲管对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测试了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其传热与能耗性能的影响,并与圆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热系数和能耗均随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冷却水喷淋密度增大到一定值后,传热系... 提出了弹形管和扭曲管对蒸发式冷凝器强化传热,测试了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对其传热与能耗性能的影响,并与圆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传热系数和能耗均随冷却水喷淋密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增大,但冷却水喷淋密度增大到一定值后,传热系数基本不变甚至略有减小;弹形管和扭曲管比圆管的传热系数分别高9·2%~19·0%和18·0%~33·1%,总能耗分别低2·6%~4·9%和高2·6%~4·9%,综合性能比分别高11·1%~23·0%和16·7%~2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节能 节水 强化传热 异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的程序化设计及参数动态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金星 尹凯杰 +1 位作者 潘彦凯 李俊超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9,共5页
蒸发式冷凝器的设计计算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在曲线相交法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编程使得计算过程变得方便、快捷,其误差可以控制在10%以内。通过参数动态分析可以看出,风速、配风量及配水量都有适宜的取值范围,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曲线相交法 程序化设计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异型扁管性能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定标 万方方 周俊杰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7,共4页
针对目前蒸发式冷凝器采用的圆管、椭圆管、弹形管管型的不足,设计开发了新型异型扁管的管型结构,为验证其优良性能,运用FLUENT软件对4种管型管束内强制对流空气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管束流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组的半隐式... 针对目前蒸发式冷凝器采用的圆管、椭圆管、弹形管管型的不足,设计开发了新型异型扁管的管型结构,为验证其优良性能,运用FLUENT软件对4种管型管束内强制对流空气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管束流场的数学模型,采用求解压力耦合方程组的半隐式方法(SIMPLE)进行迭代计算求解,在进口流速为1.5~3.9 m/s范围内分别进行了计算,运用Tecplot10后处理软件直观表征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给出了压降损失随空气流速变化关系曲线.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型异型扁管和其他3种管型相比,压降约降低30%、21%及15%,同时出口截面空气平均温度有所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冷凝器 流场 数值模拟 异型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