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加方向性信息素的改进蚁群路径规划算法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继清 莫荣现 +2 位作者 谭成志 刘旭 王志奎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0期154-159,共6页
针对蚁群算法计算时间长、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方向性信息素,以减少非必要方向的搜索概率,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其次提出一种针对方向性信息素的蒸发函... 针对蚁群算法计算时间长、收敛速度慢和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缺点,文中提出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首先提出一种方向性信息素,以减少非必要方向的搜索概率,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其次提出一种针对方向性信息素的蒸发函数,使方向性信息素前期挥发速度更慢,以缩短前期蚁群算法找到可行路径的时间,而后期则加快方向性信息素的挥发,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及干扰最短路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原始蚁群算法和已有的改进蚁群算法,文中算法在路径长度、搜索时间和迭代次数上都得到明显的提升。通过进行机器人试验得出,改进的蚁群算法可以应用在机器人的全局规划中,且相比原始蚁群算法,该算法路径长度缩短4.27%,运行时间减少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方向性信息素 蒸发函数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赣江径流变化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叶许春 刘健 +1 位作者 李相虎 张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6-203,共8页
以鄱阳湖最大入湖支流——赣江流域为例,以流域的水量-能量收支为基础,分析流域近50年来水文、气候的变化特征,研究流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其他年代赣江径流的变化主要是... 以鄱阳湖最大入湖支流——赣江流域为例,以流域的水量-能量收支为基础,分析流域近50年来水文、气候的变化特征,研究流域尺度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相对于20世纪60年代,其他年代赣江径流的变化主要是由气候变化作用引起的,而人类活动的作用相对较弱。基于蒸发率函数的定量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不同时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影响相差较大,但气候因素始终起着增大径流的作用,人类活动起着不同程度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水热收支 蒸发函数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流域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径流的驱动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叶许春 刘健 +1 位作者 张奇 杨勋林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以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五河"水系中5个水文监测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潜在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驱动模... 以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14个国家气象站的气象监测资料以及"五河"水系中5个水文监测站的径流资料为基础,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了流域气温、降水、潜在蒸发以及径流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降水和潜在蒸发对径流的驱动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年代气候变化对赣江、信江以及抚河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960-2007年鄱阳湖流域气温升高,降雨增加,潜在蒸发量却呈长期的下降趋势,径流变化过程与降雨过程总体一致,但不同时期各站点变化趋势差异较大.气候变化对径流的驱动作用表明,相对于流域1960s的气候条件,其他年代气候变化均起着增大径流的作用,其中气候变化驱动作用最大的1990s导致径流增加194.3~321.3mm,最小的2000s导致径流增加32.7~106.5mm.此外,受不同年代流域降雨变率以及流域调蓄作用影响,1970s和1990s气候变化导致的径流增量以信江为最,而1980s和2000s则是赣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趋势分析 径流 蒸发函数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颍河代表站径流演变特征及归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豪杰 左其亭 罗增良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6-42,共7页
径流演变特征研究可为在变化环境下制定流域水资源规划、建立流域水文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沙颍河流域代表水文站阜阳站为例,运用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1956年-2011年径流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了径流变... 径流演变特征研究可为在变化环境下制定流域水资源规划、建立流域水文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以沙颍河流域代表水文站阜阳站为例,运用M-K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1956年-2011年径流变化特征,并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了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沙颍河阜阳站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明显,总体未达到95%显著性水平;在1966年前后存在明显的突变点;径流存在13a、26a两类周期变化特性,周期演变过程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就驱动因素而言,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在65%以上,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影响较弱,表现为从负向到正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演变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蒸发函数 阜阳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