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馒头蒸制过程中pH值、微生物、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何松 刘长虹 左锦静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4年第3期23-24,共2页
探讨了馒头蒸制过程中微生物生存状态、pH值、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发现酵母、乳酸菌和醋酸菌在蒸制15min内死亡 ,pH呈下降趋势 ,还原糖含量变化不大。
关键词 馒头 蒸制过程 PH值 微生物 还原糖 生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彬 陈启文 +5 位作者 赖嘉敏 张龙开 向超群 郭拓 程敏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88,共8页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多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采用平滑+变量标准化+随机蛙跳变量筛选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R^(2)_(c)=0.96,RMSECV=0.74,R^(2)_(p)=0.96,RMSEP=0.28;外部预测相对偏差小于3.0%。所建立的多糖含量定量模型质量较高,预测能力较强,可为探索何首乌炮制工艺标准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多糖 近红外光谱 无损测定 蒸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