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西南蒜(麦)后接茬短季棉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其试验示范
1
作者 李之林 张钦明 +2 位作者 韩科 王艳 王广春 《中国棉花》 2025年第6期24-28,共5页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传统蒜(麦)棉套作存在的棉花生产人工成本高、成熟不集中导致机械收获难、种肥药膜成本高、经济收益低等挫伤植棉积极性的系列问题,山东成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两熟制棉花机械精量播种、轻简化栽培、减量增效施... 为有效解决鲁西南传统蒜(麦)棉套作存在的棉花生产人工成本高、成熟不集中导致机械收获难、种肥药膜成本高、经济收益低等挫伤植棉积极性的系列问题,山东成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两熟制棉花机械精量播种、轻简化栽培、减量增效施肥、绿色防控、集中收获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探索并与配套机械装备进行有机融合,集成绿色轻简化植棉技术体系,完善了蒜(麦)后接茬短季棉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对该模式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通过试验示范分析了其在提高棉花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上的效果,为鲁西南植棉区短季棉高效栽培模式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南 ()后接茬 机械精量播种 高效栽培 技术模式 示范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后直播短季棉全程轻简栽培技术分析
2
作者 张振海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1蒜后直播技术概述1.1蒜后直播定义蒜后直播技术指在收获大蒜后立即在同一块地上直播(即直接播种,不经过育苗移栽)下一季作物的做法。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的收入[1]。蒜后直播技术能够缩短土地闲置时... 1蒜后直播技术概述1.1蒜后直播定义蒜后直播技术指在收获大蒜后立即在同一块地上直播(即直接播种,不经过育苗移栽)下一季作物的做法。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农民的收入[1]。蒜后直播技术能够缩短土地闲置时间,实现土地高效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的年产出。直播作物无需育苗和移栽的步骤,减少了劳动力消耗,同时加快了作物生长周期的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直播 轻简栽培技术 育苗移栽 作物生长 提高土地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与打顶时间对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及纤维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杨长琴 张国伟 +1 位作者 刘瑞显 倪万潮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532,共8页
【目的】探索播期与打顶时间对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产量特性及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月-日)(S_1,05-25;S_2,06-10)和打顶时间(月-日)(T_1,07-30;T_2,08-07;T_3,08-15)对长江流域下... 【目的】探索播期与打顶时间对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产量特性及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月-日)(S_1,05-25;S_2,06-10)和打顶时间(月-日)(T_1,07-30;T_2,08-07;T_3,08-15)对长江流域下游植棉区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播期间,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及铃数、铃重和衣分均以S_2条件下较低;果枝数和果节数以S_2条件下较低而成铃率以S_1较低。打顶时间间,皮棉产量和霜前花率随打顶时间推迟而降低;果枝数、果节数及节枝比随打顶时间推迟增加而成铃率降低。互作显示,皮棉产量与霜前花率均以S_1T_1处理较高;果枝数和果节数以S_1T_1、S_1T_2和S_1T_3处理较高,成铃率以S_2T_1和S_1T_1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皮棉产量与果枝数、果节数、铃数显著正相关,但与节枝比、成铃率相关不显著。此外,播期间,以S_2条件下棉株下部和中部果枝成铃分布比例较高而上部较低;打顶时间间,下部和中部果枝成铃分布比例随打顶时间推迟降低而上部增加。就棉铃纤维品质而言,S_1T_1处理不同果枝部位棉铃的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中部马克隆值均较优。【结论】长江流域下游植棉区,麦(油)后直播短季棉于5月25日播种、7月底打顶有利于其高产、稳产和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后直播 播期和打顶时间 产量及其特性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植棉区短季棉蒜后直播高产高效种植技术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汝忠 李洪田 +3 位作者 孔凡金 邓永胜 韩宗福 王宗文 《中国棉花》 2017年第9期36-37,共2页
介绍了鲁西南植棉区短季棉蒜后直播种植模式及该模式下棉花适宜播期、密度、各生育时期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 后直播 高产高效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棉两熟制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途径——短季棉蒜后直播 被引量:26
5
作者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16年第1期8-9,共2页
蒜棉套种是当前鲁西南棉区普遍采用的高效种植模式,但费工费时,也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改蒜棉套种为蒜后直播、改棉花中早熟品种为短季棉品种、改稀植大棵为密植矮化的棉蒜两熟种植模式,在保证棉蒜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次数... 蒜棉套种是当前鲁西南棉区普遍采用的高效种植模式,但费工费时,也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改蒜棉套种为蒜后直播、改棉花中早熟品种为短季棉品种、改稀植大棵为密植矮化的棉蒜两熟种植模式,在保证棉蒜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次数,大大减少了用工,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是鲁西南蒜棉两制条件下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熟 轻简化 后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蒜后直播短季棉全程轻简栽培技术及示范 被引量:10
6
作者 迟宝杰 张艳军 +2 位作者 张冬梅 代建龙 董合忠 《中国棉花》 2023年第4期43-45,共3页
鲁西南植棉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山东三大产棉区之一,也是全国大蒜主产区,当地以棉花大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主。但是,传统的棉花大蒜一年两熟制采用蒜田套种棉花,棉花需要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且栽种密度低、不能集中成熟和收获... 鲁西南植棉区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是山东三大产棉区之一,也是全国大蒜主产区,当地以棉花大蒜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为主。但是,传统的棉花大蒜一年两熟制采用蒜田套种棉花,棉花需要进行营养钵育苗移栽,且栽种密度低、不能集中成熟和收获,费工费时。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改套种春棉为蒜后直播短季棉,改精细管理为全程轻简管理,改稀植大棵分散结铃为合理密植集中成熟收获,实现了蒜后直播短季棉种、管、收的全程轻简化。在鲁西南植棉区示范结果显示,蒜后直播短季棉全程轻简栽培技术省工节本、轻简高效。总结介绍该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示范情况,为当地棉花大蒜两熟制高质量发展提供配套技术和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熟 后直播 鲁西南 栽培技术 轻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套短季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彭东昌 郭承君 +1 位作者 李汝忠 曲辉英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4-25,共2页
3年试验证明,麦套短季棉地膜覆盖能更好地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促进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和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使结铃高峰期提前,有效结铃期延长,中下部结给多且铃大衣分高。早熟、高产、优质,霜前花... 3年试验证明,麦套短季棉地膜覆盖能更好地利用光、热等自然资源,促进地上部分的营养生长和地下根系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使结铃高峰期提前,有效结铃期延长,中下部结给多且铃大衣分高。早熟、高产、优质,霜前花率高。是解决麦套短季棉播种晚、积温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酚短季棉“中20”在大名县成了麦套棉的当家种
8
作者 刘风学 《河北农业》 1995年第5期18-18,共1页
低酚短季棉“中20”在大名县成了麦套棉的当家种大名县自1992年引进低酚短季棉“中20”,也称“中无268”,至今已发展至10余万亩,并已成为县内夏棉生产的当家品种。一、“中20”的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整齐,株高... 低酚短季棉“中20”在大名县成了麦套棉的当家种大名县自1992年引进低酚短季棉“中20”,也称“中无268”,至今已发展至10余万亩,并已成为县内夏棉生产的当家品种。一、“中20”的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整齐,株高70厘米左右,主茎和果枝节间均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名县 铃虫 共生期 花种子 群体增产 高产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花铃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季棉品种及密度比较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建 郭学农 邢宏宜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3期4-5,共2页
为了给麦棉两熟区及麦棉套种区提供生育期较短的适宜品种 ,1999~ 2 0 0 0年在蒲城基点对省内选育的秦荔 534、陕 2 786早熟品种及外引的荷泽 839— 2 7、中 375、中 10、中 4 2 7进行了品比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山东荷泽 839— 2 7,... 为了给麦棉两熟区及麦棉套种区提供生育期较短的适宜品种 ,1999~ 2 0 0 0年在蒲城基点对省内选育的秦荔 534、陕 2 786早熟品种及外引的荷泽 839— 2 7、中 375、中 10、中 4 2 7进行了品比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山东荷泽 839— 2 7,中 375分别比 CK中 4 2 7增产 57.4 6 %和 11.97% ,且农艺性状良好。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密度以每 6 6 7m2 80 0 0~ 10 0 0 0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品种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短季棉豫早73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吕淑平 谢德意 冯复全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特早熟 后直播 套种 适宜播种期 选用良种 适期播种 生产用种 气候特点 黄河流域 成熟度 发芽率 发芽势 包衣种 河南省 行距 播种后 子粒 种子 脱绒 灌水 行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植棉区不同茬口短季棉的种植表现和效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中亭 樊海潮 +2 位作者 张志恒 张桂花 周亭英 《中国棉花》 2021年第9期30-32,共3页
为探索适于鲁西南气候条件的、效益最佳的短季棉种植模式,为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短季棉提供依据,从而提高鲁西南棉花的种植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以单价转抗虫基因常规夏棉品种鲁棉532为研究对象,以蒜套棉(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品种德棉... 为探索适于鲁西南气候条件的、效益最佳的短季棉种植模式,为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短季棉提供依据,从而提高鲁西南棉花的种植效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以单价转抗虫基因常规夏棉品种鲁棉532为研究对象,以蒜套棉(转抗虫基因中早熟杂交品种德棉998)作对照,设置蒜后直播和麦后直播2个处理,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当地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势方面,蒜套棉处理比短季棉直播处理略好;9月10日,短季棉直播处理的单株果枝数、结铃数、吐絮铃数均少于蒜套棉处理;蒜后直播、麦后直播模式的籽棉产量均低于蒜套棉模式,但两者用工均减少90.4个·hm^(-2),物化投入均减少792元·hm^(-2),纯收益分别增加3775和1775元·hm^(-2)。综上,鲁西南蒜套棉种植模式下棉花产量较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潜力,但用工较多,物化投入大;短季棉直播可明显减少管理用工,降低植棉物化投入,使纯收益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直播 后直播 种植模式 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棉研19麦后直播高产栽培要点
12
作者 张振华 杜春明 +1 位作者 张建设 朱团结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后直播 高产栽培要点 黄泛区农场 抗虫 病虫害发生 种植户 气候条件 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宿县地区麦茬棉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继方 王培生 毛淑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4年第S2期76-78,共3页
宿县地区麦茬棉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报告孟继方,王培生,毛淑春(安徽省宿县行署棉花办公室,宿州234000)宿县地区地处我国黄淮海宜棉区的南部,气候资源优越。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我区于80年代初开始试种麦套棉,初步缓... 宿县地区麦茬棉优质高产栽培试验研究报告孟继方,王培生,毛淑春(安徽省宿县行署棉花办公室,宿州234000)宿县地区地处我国黄淮海宜棉区的南部,气候资源优越。为了解决粮棉争地矛盾,我区于80年代初开始试种麦套棉,初步缓解了粮棉争地矛盾。但小麦不能满幅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 争地 试验研究报告 霜前花 中熟品种 单铃重 优质 缩节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平原棉麦连作农机农艺融合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敏 宋瑜涵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5期31-33,共3页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民植棉种粮的积极性,影响着棉粮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黄河三角洲平原的特点,通过探索棉麦连作机械化生产和农艺技术的融合,研发了短季棉免耕施肥播种机、小麦...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农民植棉种粮的积极性,影响着棉粮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黄河三角洲平原的特点,通过探索棉麦连作机械化生产和农艺技术的融合,研发了短季棉免耕施肥播种机、小麦平作免耕施肥播种机、短季棉中耕培土机、棉花秸秆收获机打捆机等农机装备,完善并建立了棉麦连作农机农艺融合体系。根据建立的棉麦连作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在试验基地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农机农艺融合体系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符合黄河三角洲平原特点,较显著的推动了棉麦连作的推广并提高了农民植棉种粮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农机农艺融合 黄河三角洲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子质量及播种保苗关键技术
15
作者 王惠萍 《河南农业》 2001年第3期9-9,共1页
关键词 花种子 壮苗早发 纤维品质 结铃性 播期 套种 缩节胺 增温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春种蒜高产五字经
16
作者 跃辉 《农业开发与装备》 1998年第1期39-39,共1页
一茬 即茬口安排,春播蒜前茬以玉米、豆类、瓜类、茄果类蔬菜等为好,后茬以短季棉及其他蔬菜较好。 二早
关键词 单株产量 茬口安排 五字 栽培方式 种植密度 类蔬菜 栽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