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还原法制备负载型高分散度金催化剂 被引量:10
1
作者 傅锦坤 刘月英 +5 位作者 胡荣宗 曾金龙 许翩翩 林种玉 姚炳新 翁绳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69-771,共3页
After widely screening, a kind of bacteria was obtamed, which is casy to culture and hasstrong ability of reducing Au3+ to Au0. It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highly dispersive Au/a-Fe2O3catalyst by in situ reducmg the Au... After widely screening, a kind of bacteria was obtamed, which is casy to culture and hasstrong ability of reducing Au3+ to Au0. It was used to prepare the highly dispersive Au/a-Fe2O3catalyst by in situ reducmg the Au3+ ions impregnated on a-Fe2O3 supporter to Au0 particles.with a mean size of 5 n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8℃ and pH 4.5. The reductive degree ofAu3+ was up to 100%. This catalyst showed good catalytic property for the oxidation of carbonmonoxide,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1.5% CO, balanced withe air was up to 100% under thecondition of 25~28℃and GHSV 500mL·h-1·g-1, and the percent conversion of 100% lastedfor 75 h at 2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还原 催化剂 氧化 负载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分解N_2O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晓玲 徐秀峰 +1 位作者 张国涛 牛宪军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5-600,共6页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 分别用离子交换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钴铝复合氧化物负载金催化剂,用于催化分解N2O。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优于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对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催化剂,考察了金负载量、HAuCl4溶液的预处理方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BET、XRD、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优化出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参数:金负载量1.1%、预调节HAuCl4溶液的pH值至9.0、300℃焙烧。在钴铝氧化物中加入适量的助剂Na,提高了Co3+的还原性和催化剂的低温活性,在此基础上制备的1.5%Na/1.1%Au/Co-Al催化剂的低温活性优于1.1%Au/Co-Al和1.5%Na/Co-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催化分解 钴铝复合氧化物 负载催化剂 制备参数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负载量对低温水煤气变换Auα-Fe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华金铭 郑起 +1 位作者 林性贻 魏可镁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8-563,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低温水煤气变换Au α Fe2O3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催化剂的还原活化条件,考察了金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UV VIS、XRF、H2 TPR和O2 TPO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其催化性能进行关...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低温水煤气变换Au α Fe2O3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催化剂的还原活化条件,考察了金负载量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UV VIS、XRF、H2 TPR和O2 TPO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分析,并与其催化性能进行关联。结果表明,(1)采用10% H2 N2还原气将催化剂在150℃原位还原9h,其催化活性最高;(2)金的最佳负载量为8 00%,此时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金的流失量较少,金粒子较小,也有利于抑制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烧结;(3)TPR TPO结果表明,金的负载量为8 00%时,Au α Fe2O3催化剂具有较易被还原、不易被氧化的性质,从而显示出最高催化活性。(4)Au α Fe2O3催化剂中的金以单质金(Au0)形式存在;其高活性与Au0 Fe3O4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水煤气变换 Au/α—Fe2O3催化剂 负载 还原氧化性质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催化剂用于室温下CO的消除 被引量:9
4
作者 郝郑平 安立敦 王弘立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5,共2页
从催化活性、抗潮湿、抗硫中毒、稳定性等方面考察了负载型金催化剂对于CO氧化反应的性能。筛选出的2-3催化剂可在-22℃下完全消除CO,并且在催化活性、抗潮湿、抗硫中毒、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现行催化剂无法比拟的优点。
关键词 负载 催化剂 抗硫中毒 一氧化碳 室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中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德华 周继承 +1 位作者 赵虹 马利勇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5-580,共6页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 用沉积-沉淀(DP)的方法制备了负载型催化剂Au/TS-1。采用XRD、FT-IR、SEM、TEM等方法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环己烷氧化反应。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环己烷氧化反应中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当加入0.02gAu的负载量为1%的催化剂Au/TS-1,在压力1.0MPa、150℃下反应2.5h,环己烷的转化率最高可达11.20%,环己酮、环己醇和环己基过氧化氢的总选择性达到89.60%,且催化剂使用4次后其活性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环己烷 选择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金催化剂在化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东辉 郝郑平 +1 位作者 程代云 史喜成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62-465,共4页
综合评述了制备负载型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并着重探讨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涉及到的主要反应包括CO、烷烃、 1,2 -二醇类等的选择性氧化、CO和H2 的共同消除、甲烷的催化燃烧、CO2 的氢化。
关键词 负载催化剂 化工 应用 纳米催化材料 制备科学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负载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华 董守安 《贵金属》 CAS CSCD 2004年第2期48-56,共9页
纳米技术已经把化学惰性的金变成新的、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催化剂。作者从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催化性能、典型应用以及催化机理等方面对近4年来金催化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评。以便进一步加深对金催化剂的认识。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 催化机理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试金熔融-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废银催化剂中银的含量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慧 封亚辉 +4 位作者 潘生林 孙彦奇 黄可 郑建明 严文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494,共3页
银催化剂是以银为主要活性组分制成的贵金属催化剂,按形态分为金属(丝网或银粒)型和载体负载型两种。载体负载型银催化剂一般采用α-Al_(2)O_(3)作载体,含银量(质量分数,下同)为5%~54%^([1-3])。银催化剂对氧化反应显示出良好活性,目前... 银催化剂是以银为主要活性组分制成的贵金属催化剂,按形态分为金属(丝网或银粒)型和载体负载型两种。载体负载型银催化剂一般采用α-Al_(2)O_(3)作载体,含银量(质量分数,下同)为5%~54%^([1-3])。银催化剂对氧化反应显示出良好活性,目前全球工业化生产装置几乎全部采用以银为催化剂的乙烯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4-5]),负载型银催化剂还广泛应用于聚酯工业中乙二醇的生产及甲醇氧化制备甲醛的生产等^([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银催化剂 自动电位滴定法 氧化反应 催化剂 甲醇氧化 火试 聚酯工业 全球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新 罗国华 赵如松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98-902,共5页
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方法:选择适宜的负载方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严格控制纳米金粒... 综述了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的比较,得出高活性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适宜制备方法:选择适宜的负载方法、选择适宜的载体、严格控制纳米金粒径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负载催化剂 制备 应用 催化剂 制备方法 负载 高活性 催化活性 负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催化氧化的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欣蕾 周淑君 +1 位作者 周涵 范同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105,共9页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 CO作为许多工业环境和室内、室外环境的主要有毒气体污染物之一,其消除问题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利用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催化氧化CO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从载体种类、结构、制备方法和条件的角度阐述了近年来CO催化氧化负载型纳米金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现阶段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催化氧化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不同形貌天然黏土负载纳米金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谢艳玲 祝琳华 司甜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7-111,117,共6页
以有机硅烷接枝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层状高岭土(Kaolin)为纳米金的载体、氯金酸为前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负载型金催化剂。以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还原剂的种类和载体的形貌对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 以有机硅烷接枝改性埃洛石纳米管(HNTs)和层状高岭土(Kaolin)为纳米金的载体、氯金酸为前体,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得到负载型金催化剂。以环己烷液相选择性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还原剂的种类和载体的形貌对金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金的理论负载质量分数为1.5%时,以管状埃洛石为载体、NaBH4为还原剂制备得到的金催化剂样品1.5%Au/AE-HNTs上纳米金呈高度分散状态,平均粒径为2.6 nm;在模型反应中催化氧化性能较好,其中KA油的选择性达到83.06%,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9.6%,且XPS表征结果显示Au0为主要催化活性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催化剂 改性埃洛石 高岭土 环己烷 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碳载金催化剂对臭氧的催化分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博 徐九华 +1 位作者 李宏煦 史蕊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采用浸渍法和溶胶负载法制备以改性活性碳为载体以纳米金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通过BET,SEM和XPS表征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的影响,测试催化剂在室温下对低浓度臭氧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显示,在室温... 采用浸渍法和溶胶负载法制备以改性活性碳为载体以纳米金为活性组分的催化剂,通过BET,SEM和XPS表征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元素组成的影响,测试催化剂在室温下对低浓度臭氧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显示,在室温,相对湿度为45±5%,空速为96000h-1,臭氧初始浓度为50mg/m3,气体与催化剂的接触时间为0.04 s的条件下,在1200m in时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对臭氧的分解率为85%,而溶胶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此时对臭氧的分解效率仍在94%以上。采用溶胶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纳米金颗粒粒径更小、更均匀,在催化剂表面的覆盖率更大是其催化活性更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臭氧分解 催化剂 浸渍法 溶胶负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13
作者 可望 王婉人 汪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90-396,400,共8页
由于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容易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中毒失活,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双(亚乙基二氨)氯化金(Ⅲ)中间体,将Au纳米颗粒沉积在SBA-15孔道之中。使用SBA-15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将Au纳米颗粒包裹在介孔结构之中... 由于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容易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下中毒失活,因此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双(亚乙基二氨)氯化金(Ⅲ)中间体,将Au纳米颗粒沉积在SBA-15孔道之中。使用SBA-15介孔材料作为载体,将Au纳米颗粒包裹在介孔结构之中,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使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SBA-15载体上制备TiO薄膜,稳定Au纳米颗粒。使用苯甲醇氧化反应评估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负载型Au纳米催化剂稳定性较好,在连续3次反应后,Au纳米颗粒仍均匀分布在SBA-15的孔径中并且催化性能没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原子层沉积 二氧化钛薄膜 负载型纳米催化剂 催化剂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剂对Au/ZnO催化剂上CO氧化性能及催化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桂英 廉红蕾 +3 位作者 徐跃 张文祥 蒋大振 吴通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73-1876,共4页
在 2 5℃和进料中含水条件下 ,考察了由 Na2 CO3 ,( NH4) 2 CO3 ,Na OH和 NH4OH等 4种沉淀剂制备的Au/Zn O催化剂上 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 .结果表明 ,沉淀剂影响 Au/Zn O催化剂的前体组成、金粒子和Zn O粒子大小、比表面积及 CO氧化性能 ... 在 2 5℃和进料中含水条件下 ,考察了由 Na2 CO3 ,( NH4) 2 CO3 ,Na OH和 NH4OH等 4种沉淀剂制备的Au/Zn O催化剂上 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 .结果表明 ,沉淀剂影响 Au/Zn O催化剂的前体组成、金粒子和Zn O粒子大小、比表面积及 CO氧化性能 .由 NH4OH制备的 Au/Zn O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较差 ,CO转化率只有 1 5 % ;由其它 3种沉淀剂制备的 Au/Zn O催化剂的 CO氧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改善 ,可至少连续反应1 1 0 0 h,且保持 CO完全氧化 ,其中 Na2 CO3 是最佳沉淀剂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气氛可引起金粒子的聚集及在催化剂表面生成新的碱式碳酸锌物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ZNO 沉淀剂 CO 氧化 活性 稳定剂 氧化锌 负载催化剂 一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ZnO催化剂的制备及常温常湿条件下CO氧化催化性能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桂英 李雪梅 +3 位作者 白妮 张文祥 蒋大振 吴通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2-434,共3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 n( Au) / n( Zn O) =1 .3 / 1 0 0的催化剂 .考察了焙烧温度对 Au/ Zn O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 CO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其中2 4 0℃焙烧制得的 Au/ Zn O催...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 n( Au) / n( Zn O) =1 .3 / 1 0 0的催化剂 .考察了焙烧温度对 Au/ Zn O催化剂的化学组成及 CO氧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化学组成、活性和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 ,其中2 4 0℃焙烧制得的 Au/ Zn O催化剂稳定性最好 ,在 2 5℃和进料中含有水分的条件下 ,可连续反应 60 0 h使CO完全转化 .XRD,FTIR,TG-DTA,TEM及 UV-Vis结果表明 ,金粒子高度分散在氧化锌或碳酸锌上 ,平均直径 2~ 5nm.催化剂的稳定性同锌物种有关 ,氧化锌较碳酸锌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 ,且氧化锌粒子越小 ,比表面积越大 ,催化剂的稳定性越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温 常湿 稳定性 氧化锌负载催化剂 制备 一氧化碳 催化氧化 共沉淀法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_3PO_4/SiO_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志华 徐争勇 +2 位作者 于筛成 赫崇衡 徐佩若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研究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3PO4/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引入金属组分Au、Mo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u、M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H3PO4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较大,其中B酸浓度是影响其催... 研究了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Pd-Au-H3PO4/SiO2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组成、焙烧温度、引入金属组分Au、Mo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u、Mo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H3PO4对催化剂的选择性影响较大,其中B酸浓度是影响其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焙烧温度影响到催化剂的孔结构。在Pd-Au-H3PO4-Mo/SiO2催化剂上反应生成乙酸的选择性可达81.7%,乙酸的时空收率为142.8g/(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氧化 乙酸 负载催化剂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Zr^(4+)对纳米Au/TiO_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兵 孙传智 +1 位作者 齐蕾 董林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98-1804,共7页
采用氨水反滴加沉淀法合成了Zr4+掺杂的系列TiO2载体,以尿素溶液为沉淀剂,用沉积-沉淀法制备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高分辨电镜(HR-TEM)和氨吸附红外光谱(NH3-I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 采用氨水反滴加沉淀法合成了Zr4+掺杂的系列TiO2载体,以尿素溶液为沉淀剂,用沉积-沉淀法制备负载金催化剂。运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XRF)、高分辨电镜(HR-TEM)和氨吸附红外光谱(NH3-IR)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在色谱-微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对CO氧化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1)少量的Zr4+掺杂可形成锐钛矿型固溶体,且载体的比表面积增大;随着Zr4+掺杂量增加至10%以上,载体逐渐向无定形转变,同时比表面积急剧增大。(2)保持规整锐钛矿晶相的Zr4+掺杂载体,其表面Lewis酸位占有率较高,且具备结构缺陷,而无定形载体表面的Lewis酸位占有率大幅度降低。(3)载体表面的Lewis酸位以及结构缺陷有利于增强载体对Au颗粒的锚定作用,从而减弱焙烧过程中的颗粒聚集。(4)少量Zr4+掺杂入TiO2载体中,可以提高Au颗粒的抗烧结能力,焙烧所得的Au颗粒尺寸较小(3.63 nm),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在常温下就可以将CO完全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催化剂 二氧化钛 掺杂 Zr4+ CO氧化反应 Au颗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ZIF-8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云彪 苏策 +1 位作者 李思良 王庆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9-221,226,共4页
以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ZIF-8纳米微粒,并以合成的ZIF-8框架作为Au纳米颗粒的载体,研究了Au@ZIF-8对于催化硼氢化钠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结果表明:25℃下反应24h时,以质子化能力适宜的甲醇作反应溶剂可获得粒径、... 以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合成了ZIF-8纳米微粒,并以合成的ZIF-8框架作为Au纳米颗粒的载体,研究了Au@ZIF-8对于催化硼氢化钠降解亚甲基蓝的性能。结果表明:25℃下反应24h时,以质子化能力适宜的甲醇作反应溶剂可获得粒径、形貌规则的ZIF-8。Au纳米颗粒很好地负载到金属有机框架(ZIF-8)上,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降解12min的条件下,Au@ZIF-8对于亚甲基蓝达到了很高的降解率。柠檬酸钠很好地防止了金的团聚,有助于催化的进行,小粒径的Au纳米颗粒可以更快地催化亚甲基蓝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咪唑酯骨架-8 纳米颗粒 催化剂 负载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Pr(OH)3和Au/Pr6O1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CO氧化中的性能研究
19
作者 李海莲 史俊杰 +2 位作者 欧舒婷 苏慧娟 祁彩霞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2-87,共6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棒状氢氧化镨,通过焙烧(400℃、4 h)将其转化为氧化镨。以氢氧化镨和氧化镨为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的纳米金催化剂。通过比较两者在CO氧化中的催化行为发现,氢氧化镨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通...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棒状氢氧化镨,通过焙烧(400℃、4 h)将其转化为氧化镨。以氢氧化镨和氧化镨为载体,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相应的纳米金催化剂。通过比较两者在CO氧化中的催化行为发现,氢氧化镨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通过XRD、FT-IR和HRTEM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镨载体上增加的氢氧根基团与增加的催化活性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镨 氢氧化镨 负载催化剂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粘土负载的金催化剂制备及其常温催化氧化活性 被引量:14
20
作者 祝琳华 李奉隆 +1 位作者 司甜 何艳萍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为了研究粘土的性质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将金溶胶分别负载到类水滑石(LDHs)和经过壳聚糖改性的蒙脱石(CS-MMT)表面,得到纳米金颗粒呈高度分散状态的金催化剂样品.通过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 为了研究粘土的性质对其负载的金催化剂在CO常温氧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将金溶胶分别负载到类水滑石(LDHs)和经过壳聚糖改性的蒙脱石(CS-MMT)表面,得到纳米金颗粒呈高度分散状态的金催化剂样品.通过XRD、XRF、TEM、XPS等手段表征了金催化剂样品的物相、金的含量、金颗粒的粒径分布及金的存在价态,测试了催化剂样品对CO的常温转化率.结果表明:Au0是粘土负载的金催化剂对CO常温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种,碱性载体LDHs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83%Au/Mg Al-CO32--LDHs表面只检测到Au0,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6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能够达到100%,而酸性载体CS-MMT负载的金催化剂样品1.71%Au/CS-MMT表面同时存在氧化态和金属态的金,且Auδ+/Au0=1.1,金颗粒的平均粒径为2.1 nm,对CO的常温转化率仅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负载的金催化剂 类水滑石负载的催化剂 CO常温催化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