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松辽盆地西缘突泉地区晚侏罗世过铝质流纹岩和英云闪长玢岩的发现: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到陆陆碰撞的地质记录 |
于太极
王璞珺
高有峰
张艳
陈崇阳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 |
李宇
丁磊磊
许文良
王枫
唐杰
赵硕
王子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90
|
|
3
|
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关闭对松辽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影响 |
冯志强
董立
童英
冯子辉
张顺
吴高奎
任强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0
|
|
4
|
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限:来自大兴安岭突泉地区下白垩统与下伏地质体之间角度不整合关系的约束 |
宋维民
王建恒
杨佳林
那福超
庞雪娇
杜继宇
刘英才
钱程
葛锦涛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5
|
兴安地块南段霍布林岩体成因及其对蒙古-鄂霍茨克洋演化的启示 |
李猛兴
王丽娟
张利明
王志强
罗栋
李珍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6
|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中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其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范围的限定 |
郝士龙
李成禄
丁继双
于援帮
赵焕利
李博文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7
|
大兴安岭中段晚三叠世安第斯型安山岩: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片南向俯冲作用的产物 |
纪政
葛文春
杨浩
毕君辉
于倩
董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2
|
|
8
|
内蒙古东珺银铅锌矿床成矿时代与地质背景:来自富碱花岗斑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及闪锌矿Rb-Sr年代学的制约 |
宋天骄
王策
梁细荣
梁新权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内蒙古东部中生代马拉格复式岩体成因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启示 |
李猛兴
王丽娟
李珍
王权
李娟
|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蒙古国东北部脑明特铜矿床成矿岩体年龄、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成矿构造背景的约束 |
吴涛涛
陈聪
王庆双
姚远
周永恒
柴璐
鲍庆中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内蒙古太平川铜钼矿成矿斑岩时代、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
陈志广
张连昌
卢百志
李占龙
吴华英
相鹏
黄世武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02
|
|
12
|
兴安地块东北部晚侏罗世C型埃达克质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意义 |
赵院冬
车继英
许逢明
朱群
王奎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4
|
|
13
|
大兴安岭北段伊勒呼里山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尹志刚
宫兆民
张跃龙
曹忠强
李敏
李海娜
王阳
韩宇
张圣听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4
|
大兴安岭北段图里河地区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 |
刘凯
吴涛涛
刘金龙
鲍庆中
杜守营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1
|
|
15
|
大兴安岭中段东福岩体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
杜继宇
宋维民
杨佳林
陶楠
庞雪娇
杨扬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6
|
大兴安岭巴雅尔吐胡硕地区碎斑熔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申亮
赵胜金
于海洋
柳志辉
周颖帅
苏建国
杨海星
高利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17
|
大兴安岭西侧盆地群推覆构造的地震学证据 |
王典
李鹏
单玄龙
鹿琪
刘洋
于涵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18
|
佳木斯地块东缘晚古生代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
李功宇
周建波
李龙
王红燕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