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穆及其《蒙古游牧记》刍议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亚洲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6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对晚清西北舆地学的重要学者张穆及其代表著作《蒙古游牧记》进行梳理。在张穆诸多作品中,其《蒙古游牧记》成就最高,此书是张穆在蒙古地理历史和西北史地领域经心研究的结晶,它成为最早的研究边疆史地的著作,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影响。
关键词 张穆 蒙古游牧记 西北史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校本《蒙古游牧记》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哈斯达赖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蒙古游牧记 点校本 杜尔伯特 标点法 述评 林丹汗 哈撒儿 喀喇沁 札萨克 科尔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人日以远 青史字不泯——读谢再善《蒙古青史译注》
3
作者 樊保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10-16,共7页
《蒙古青史》原名《青史》,著者不详,据书末所记“录书”时间和书中所述清嘉庆时史事,可知《青史》成书年代约在十九世纪中叶,即清道光、咸丰年间。此书是一部重要的蒙古文历史著作。它继承蒙古历史编纂学传统,不仅同《蒙古秘史》
关键词 成吉思汗 蒙古游牧记 源流 喇嘛教 蒙古秘史 蒙古 历史著作 蒙古 蒙古地区 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世系考订 被引量:4
4
作者 冯锡时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80-92,23,共14页
十七世纪初,我国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之一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由其原来的牧地向西迁徙,到达了额济勒河(额济勒河为土尔扈特语,即今苏联境内的伏尔加河)下游广阔草原,在那里辛勤开发、滋养生息近一个半世纪之久。1771年(清乾隆... 十七世纪初,我国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之一部,在其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领下,由其原来的牧地向西迁徙,到达了额济勒河(额济勒河为土尔扈特语,即今苏联境内的伏尔加河)下游广阔草原,在那里辛勤开发、滋养生息近一个半世纪之久。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由于不堪忍受沙皇俄国日益加紧的民族、宗教压迫、土尔扈特人民“终焉怀放土,遂而弃殊伦”,在其汗渥巴锡率领下,冲破重重阻碍,历尽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行程万余里,返回了祖国的怀抱。这一在人类历史上虽不是唯一的、但也是罕见的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事件,从它发生以来,一直是中外史学家们十分注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尔扈特 厄鲁特蒙古 蒙古游牧记 世系 多尔 伏尔加河 藩部要略 十七世纪 乾隆 清史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吉思汗葬地“大斡秃克”及相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5
作者 宝音德力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成吉思汗 《元朝秘史》 《黄金史纲》 斡脱克 蒙古源流》 肯特山 外喀尔喀 萨满教 蒙古人民 蒙古游牧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之由来
6
作者 嘎尔迪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2期62-68,共7页
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敖龙布鲁格与巴彦木仁两个苏木一带居住着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当地的人们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或“回回蒙古”;也有些人称他们为“缠头回回”或“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这些信仰伊斯兰... 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东北部的敖龙布鲁格与巴彦木仁两个苏木一带居住着一部分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当地的人们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或“回回蒙古”;也有些人称他们为“缠头回回”或“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人在敖龙布鲁格和巴彦木仁两个苏木最为集中,占当地蒙古族总人口的70%至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 西北地区 蒙古 蒙古高原 青海地区 蒙古游牧记 伊斯兰教 蒙古地区 成吉思汗 哈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扎萨克的建立问题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湘云 《社会科学辑刊》 1986年第1期58-64,共7页
清朝在蒙古地区普遍实行的是扎萨克制,其中较早建立的内蒙古六盟四十九个扎萨克旗称内扎萨克,以后外扎萨克喀尔喀、厄鲁特各部即“视四十九旗”而设立。本文试图对内扎萨克建立的具体过程作初步探讨。一、内蒙古各部的降清满洲统治者对... 清朝在蒙古地区普遍实行的是扎萨克制,其中较早建立的内蒙古六盟四十九个扎萨克旗称内扎萨克,以后外扎萨克喀尔喀、厄鲁特各部即“视四十九旗”而设立。本文试图对内扎萨克建立的具体过程作初步探讨。一、内蒙古各部的降清满洲统治者对其他族的一贯政策是:“不服者,武功以勘定;已服者,文德以怀柔。”从1593年九部合兵败于努尔哈赤,翌年科尔沁部遣使与努尔哈赤通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努尔哈赤 蒙古游牧记 喀喇沁 科尔沁 喀尔喀 蒙古地区 蒙古 外藩蒙古 盟旗制度 皇太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亭军考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并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4-104,共1页
白亭军考李并成白亭军为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所置河西节度使统领的九军二守捉中的一军,管兵一千七百人①。对于白亭军的位址史籍颇有异议,两唐书《地理志》记其位于凉州(今武威市)“西北五百里”;《元和郡县图志》卷4... 白亭军考李并成白亭军为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所置河西节度使统领的九军二守捉中的一军,管兵一千七百人①。对于白亭军的位址史籍颇有异议,两唐书《地理志》记其位于凉州(今武威市)“西北五百里”;《元和郡县图志》卷40则有二说,一作“凉州西北三千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和郡县图志》 中国历史地图集 蒙古游牧记 猪野泽 石羊河下游 新石器时期 民勤县 武威地区 武威市 博物馆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猛可帖木儿说到玛哈齐蒙克——谈明初历史的一个问题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其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4期81-87,共7页
这篇文章是要说明明史瓦刺传里的猛可帖木儿是什么人。我认为明史瓦刺传写得太简单了,它既没有把明代的瓦刺和前代的斡亦刺联在一起,也没有深入地谈当时瓦剌部的情况。开头部分只简单说“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 这篇文章是要说明明史瓦刺传里的猛可帖木儿是什么人。我认为明史瓦刺传写得太简单了,它既没有把明代的瓦刺和前代的斡亦刺联在一起,也没有深入地谈当时瓦剌部的情况。开头部分只简单说“瓦剌,蒙古部落也,在鞑靼西,元亡,其强臣猛可帖木儿据之。死众分为三。”这就使治史的人发生困难。对祖国这个民族的发展不易有个全面的概念。目前经过清代资料的积累和外国所提供的一些资料,这个空隙是可以稍加填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明实录 四卫拉特 蒙古部落 蒙古游牧记 伯克 蒙古 永乐 藩部要略 成吉思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