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宗曲调奇,交流深且长——俄罗斯鞑靼族民歌与中国蒙古族民歌同宗曲调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乌兰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2-121,167,共11页
文章列举了七首俄国鞑靼、巴什基尔民歌,并与我国蒙古族民歌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旋律、调式、结构、演唱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不排除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是金帐汗国居民的后裔,保留着古老的蒙古音乐文化。... 文章列举了七首俄国鞑靼、巴什基尔民歌,并与我国蒙古族民歌进行比对后发现,在旋律、调式、结构、演唱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不排除是古代的同宗民歌曲调。鞑靼人和巴什基尔人是金帐汗国居民的后裔,保留着古老的蒙古音乐文化。其传统民歌以五声音阶调式为主,保持着鲜明的蒙古风格。文章通过实例说明,古代中国和俄国音乐文化密切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道路畅通、货物流通、文化沟通提供了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鞑靼族民歌 巴什基尔 五声音阶调式 同宗民歌曲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民歌审美谈 被引量:7
2
作者 哈斯朝鲁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35-38,共4页
蒙古族民歌审美谈哈斯朝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蒙古族审美领域里较早出现的艺术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结构、形象风格和美学特征。在蒙古族早期文化中,歌谣、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蒙古族歌舞起源于蒙古... 蒙古族民歌审美谈哈斯朝鲁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蒙古族审美领域里较早出现的艺术之一,有其自身的独特结构、形象风格和美学特征。在蒙古族早期文化中,歌谣、音乐、舞蹈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蒙古族歌舞起源于蒙古社会的初级阶段,是祖先在各种社会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叙事歌 狩猎歌 古代蒙古 爱情悲剧 审美 思乡曲 蒙古民歌 欢乐歌 生产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话内蒙古东部区蒙古族民歌
3
作者 丁守璞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5期96-99,共4页
“东部区民歌”系泛指传唱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呼伦贝尔盟部分地区以及辽宁、吉林等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各民族的歌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东部区民歌是这一地区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 “东部区民歌”系泛指传唱于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昭乌达盟、呼伦贝尔盟部分地区以及辽宁、吉林等省的蒙古族聚居地区的民歌。 各民族的歌谣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风格。东部区民歌是这一地区蒙古族人民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真实写照。这里的民歌包括有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歌。诸如描写英雄斗争业绩的长篇叙事歌等;还有反映人们生活各个侧面的生活歌谣、劳动歌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歌 东部区 蒙古族民歌 蒙古东部 叙事歌 长篇 孤儿 哲里木盟 庄稼院 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的汉文化影响研究——“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包海青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38-143,共6页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 蒙古族叙事民歌中反复出现的"风水宝地出英雄"母题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元素,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土风水信仰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地母信仰与汉、藏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源于蒙古族英雄史诗中的英雄神奇诞生母题,是在具有史诗传统的科尔沁地区特殊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新的象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叙事民歌 风水宝地出英雄 母题 象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蒙古族的独特社会历史及其民族特性——西蒙古歌谣内容的考察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郗慧民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35-41,共7页
西蒙古族的独特社会历史及其民族特性——西蒙古歌谣内容的考察研究郗慧民西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支。蒙古民族在明代以后按其居住地区可分为西蒙古和东蒙古两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部分蒙古族人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不少... 西蒙古族的独特社会历史及其民族特性——西蒙古歌谣内容的考察研究郗慧民西蒙古是蒙古民族的一支。蒙古民族在明代以后按其居住地区可分为西蒙古和东蒙古两部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部分蒙古族人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都有着不少差异。西蒙古元代称为斡亦剌惕;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歌谣 民族特性 蒙古 社会历史 蒙古族民歌 西蒙 斡亦剌惕 萨满教 家族 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有关早期蒙古歌曲问题
6
作者 双福 丽俊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8年第4期87-91,共5页
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古民歌是蒙古族人民生活斗争的反映和智慧的结晶,正如罗卜桑却丹所述,“世人欲察夷族风俗人情,率先细究其歌曲唱词,便可知其人其性。”歌词虽微,其意颇远,故有详加探讨之必要。 先后登上蒙古高原这一... 蒙古族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古民歌是蒙古族人民生活斗争的反映和智慧的结晶,正如罗卜桑却丹所述,“世人欲察夷族风俗人情,率先细究其歌曲唱词,便可知其人其性。”歌词虽微,其意颇远,故有详加探讨之必要。 先后登上蒙古高原这一历史舞台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纥、契丹等许多游牧部族中都盛行歌舞。蒙古族先辈与这些游牧部族很早以前就有来往、杂居、互为统属,有的与蒙古族共出一源,有的被蒙古族所融化。因此无疑会影响到蒙古族文化艺术、歌舞等方面。 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哪一个民族,其历史文化都在上古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但由于社会、历史的诸种原因,有些民族早期文化遗产为人所知甚少。要准确阐述蒙古族早期文化、曲艺全貌,尚缺乏必要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当时蒙古族人民演唱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礼乐,极为珍贵,难以找到。蒙古歌曲,是由歌词与歌谱组成的统一体。经漫长历史岁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文化 歌曲 蒙古族民歌 蒙古民歌 历史文化 上古时期 民族 游牧部族 早期文化 歌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民歌中的“蒙汉调” 被引量:1
7
作者 秀蜀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99-99,共1页
内蒙民歌中的“蒙汉调”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人口众多的蒙汉杂居地方,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歌,它既有汉族民歌的特点,又有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当地人民称之为蒙汉调。据专家考证.蒙汉调又称为“蛮汉调”“漫瀚调”。“漫瀚”是蒙... 内蒙民歌中的“蒙汉调”在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人口众多的蒙汉杂居地方,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歌,它既有汉族民歌的特点,又有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当地人民称之为蒙汉调。据专家考证.蒙汉调又称为“蛮汉调”“漫瀚调”。“漫瀚”是蒙语“沙漠”的译音,“漫瀚调”即流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汉调 蒙古族民歌 汉族民歌 蒙古民歌 蒙古西部 鄂尔多斯 爬山调 蒙古河套地区 民族文化融合 蒙古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钢琴小曲三首
8
《音乐创作》 1996年第3期21-25,共5页
关键词 蒙古族民歌 钢琴 小曲 门阵 甘兰 江苏 卫生 白粉 二王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舞蹈艺术创作概论
9
作者 斯琴高娃 斯琴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93-96,共4页
1947年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始,党的民旗政策和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所提出的“挖掘整理”、“加工提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抢救民族民间文学艺术遗产”等方针政策,使内蒙古的舞蹈艺术焕发了生命的光彩。
关键词 蒙古 舞蹈艺术 创作理论 蒙古族民歌
全文增补中
日本法学者、法国语言学者来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10
作者 宇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1期49-49,共1页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日本私法学会理事长、日本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东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加藤一郎为团长的日本法学者代表团一行四人,于八0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我区进行学术考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付院长克尔伦同志负...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以日本私法学会理事长、日本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东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加藤一郎为团长的日本法学者代表团一行四人,于八0年十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来我区进行学术考察。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付院长克尔伦同志负责接待了日本客人。来访的日本法学者代表团成员都是法学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社会科学院 法国语 日本法 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考察 蒙古族长调民歌 常任理事 蒙古 代表团 日本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声”源于氏族图腾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武彦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1990年第1期2-7,共6页
提及“宫商角徵羽”,今人皆知是“五声”阶名之称谓;或曰首调唱名之“do、re、mi、so、la”。若究其所以然?似乎这句熟透了的”口头弹”,乃是千古未解之谜。笔者以为,今人若要揭开这一谜底,唯有摸清史前音乐之端倪,方可钩沉“五声”阶... 提及“宫商角徵羽”,今人皆知是“五声”阶名之称谓;或曰首调唱名之“do、re、mi、so、la”。若究其所以然?似乎这句熟透了的”口头弹”,乃是千古未解之谜。笔者以为,今人若要揭开这一谜底,唯有摸清史前音乐之端倪,方可钩沉“五声”阶名之本义。至于“五声”演义——历律和谐(即天地和谐)说:以及“土、金、木、火、水”,“君、臣、民、事、物”,“信、义、仁、礼、智”等附会说,皆另作别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名 商角 大氏族 三分损益 上古时代 五畜 宫声 蒙古族民歌 犯调 管子·地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满族诗人戈非的创作特色
12
作者 奎曾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6期69-73,共5页
当代满族诗人戈非,从1955年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处女作《湖畔情歌》起,至今已在边疆的草原诗坛上辛勤耕耘了三十二个年头(包括其间他沉默搁笔的“文革”十年)。三十二年中,他创作了数百首抒情诗和叙事诗,出版了三本诗集,四次在内蒙... 当代满族诗人戈非,从1955年在《内蒙古日报》上发表处女作《湖畔情歌》起,至今已在边疆的草原诗坛上辛勤耕耘了三十二个年头(包括其间他沉默搁笔的“文革”十年)。三十二年中,他创作了数百首抒情诗和叙事诗,出版了三本诗集,四次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创作评奖中获奖。他的诗,有的被谱成歌曲,有的在北京诗歌朗诵会上朗诵,并在广播电台广播,有的被译成蒙文发表并收入《内蒙古诗选》,更有三首被选入《中国新文艺大系·少数民族文学集》。他的诗蕴藉凝炼,言约意丰,而且往往意在盲外,微带朦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着重探讨戈非诗创作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特色 满族 政治抒情诗 叙事诗 蒙古族民歌 叙事长诗 马头琴 白马 矿石 民间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