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显性与隐性文化基因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晓芳
张晓娟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6,共9页
为揭示科尔沁蒙古族刺绣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基因内涵,更好地促进该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首先采用资料分析和田野调研方法,收集并整理刺绣样本共计456件,统计纹样共计796次。然后基于文化基因理论量化分析科尔沁蒙古族刺...
为揭示科尔沁蒙古族刺绣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基因内涵,更好地促进该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首先采用资料分析和田野调研方法,收集并整理刺绣样本共计456件,统计纹样共计796次。然后基于文化基因理论量化分析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的显性基因及其分类,并采用语义差异法提取其隐性基因。研究结果显示,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在显性基因方面展现出丰富的纹样造型、独特的构图布局、鲜明的色彩要素及精湛的工艺技法四类特征,而隐性基因也可凝聚为色彩、纹样和工艺三类评价因子。同时,刺绣、刻绣、盘绣与贴绣四类工艺技法与不同的隐性评价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
蒙古族刺绣
田野调研
显性文化基因
隐性文化基因
语义差异法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美君
刘强
+2 位作者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与构意
蒙古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转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志春
张路得
包长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84-97,155,共15页
从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式传承角度出发,研究提出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与系统设计方法,并以“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为例展开应用,实现了“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其结果验证了该“设计路径”...
从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式传承角度出发,研究提出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与系统设计方法,并以“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为例展开应用,实现了“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其结果验证了该“设计路径”和“文化衍生产品系统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设计依据。此研究有利于促进内蒙古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转化利用,助力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
蒙古
非遗文化
文化衍生产品
设计路径
蒙古族刺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与潮牌服饰设计耦合
4
作者
王昕兵
苏雪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57-468,共12页
目的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
目的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整合潮牌服饰设计特征与原则,进行设计耦合。结果通过“祥瑞凤凰”“喜上梅梢”“文武双全”三类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潮牌服饰方案,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兼顾的刺绣新形式,构建创新设计流程。结论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探索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潮流文化中的新形势,实现传统手工艺与潮流文化的结合,从而为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什业图王府
刺绣
潮牌服饰
传统工艺
蒙古族刺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显性与隐性文化基因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晓芳
张晓娟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设计学院
设计与社会创新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出处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6,共9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JSZ23005)
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JBYJ039,2022JBTD014)。
文摘
为揭示科尔沁蒙古族刺绣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基因内涵,更好地促进该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首先采用资料分析和田野调研方法,收集并整理刺绣样本共计456件,统计纹样共计796次。然后基于文化基因理论量化分析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的显性基因及其分类,并采用语义差异法提取其隐性基因。研究结果显示,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在显性基因方面展现出丰富的纹样造型、独特的构图布局、鲜明的色彩要素及精湛的工艺技法四类特征,而隐性基因也可凝聚为色彩、纹样和工艺三类评价因子。同时,刺绣、刻绣、盘绣与贴绣四类工艺技法与不同的隐性评价因子之间存在显著对应关系。
关键词
科尔沁
蒙古族刺绣
田野调研
显性文化基因
隐性文化基因
语义差异法
特征分析
Keywords
Horqin Mongolian embroidery
field research
dominant cultural genes
recessive cultural genes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分类号
TS941.12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美君
刘强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7-176,共10页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SY23062)
清华大学-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智慧场景创新设计联合研究院项目(20222910003)
+2 种基金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23085)
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23-A-05-101-555)
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3BY18)。
文摘
目的研究蒙古族刺绣和汉字的转译路径,从文化转译和符号转译的角度,构建蒙古族刺绣数字化传播的新方法。方法首先,运用汉字学中的构形和构意理论,分析汉字的笔画、部件和结构;其次,结合汉字学及符号学中索绪尔提出的能指和所指,对蒙古族刺绣纹样进行分析、拆解和提取;随后,整理上述分析结论,形成基于笔画数据库与构件数据库的图文语言转译单元;最后,根据数据库生成蒙古族刺绣的汉字转译样本。结果总结蒙古族刺绣纹样与汉字转译路径,将数据库的部件进行汉字的组合及生成,形成具有蒙古族刺绣元素和特征的汉字形态。结论以汉字学和符号学构成的转译路径赋能蒙古族刺绣活态转化,以文化转化和再生的视角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形成具有传播性和多元性的蒙古族刺绣数字化研究新形态。
关键词
汉字构形与构意
蒙古族刺绣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信息转译
Keywords
formation and mea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Mongolian embroidery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gitization
information translation
分类号
TB482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J0-03 [艺术—艺术理论]
J51 [艺术—艺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志春
张路得
包长江
机构
内蒙古科技大学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年第2期84-97,155,共15页
基金
2018年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式传承的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路径研究”(2018NDB066)
2017年包头市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创新式传承视角下包头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与设计研究”。
文摘
从非遗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创新式传承角度出发,研究提出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与系统设计方法,并以“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设计为例展开应用,实现了“蒙古族刺绣”文化衍生产品的设计。其结果验证了该“设计路径”和“文化衍生产品系统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为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与设计依据。此研究有利于促进内蒙古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转化利用,助力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内
蒙古
非遗文化
文化衍生产品
设计路径
蒙古族刺绣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ultural derivative products
design path
Mongolian em⁃broidery
分类号
C958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与潮牌服饰设计耦合
4
作者
王昕兵
苏雪童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设计与社会创新内蒙古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出处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457-468,共12页
基金
内蒙古师范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2JBTD014)。
文摘
目的通过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技艺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使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表达契合现代审美语境,构建图什业图王府刺绣创新发展新样态。方法借助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对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进行归类分析。运用市场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整合潮牌服饰设计特征与原则,进行设计耦合。结果通过“祥瑞凤凰”“喜上梅梢”“文武双全”三类图什业图王府刺绣潮牌服饰方案,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兼顾的刺绣新形式,构建创新设计流程。结论将图什业图王府刺绣艺术特征与潮牌服饰进行设计耦合,探索传统刺绣技艺在现代潮流文化中的新形势,实现传统手工艺与潮流文化的结合,从而为蒙古族传统刺绣技艺的发展提供新路径,为振兴中国传统工艺贡献力量。
关键词
图什业图王府
刺绣
潮牌服饰
传统工艺
蒙古族刺绣
Keywords
Tushiyetu Palace embroidery
Fashion brand clothing
Traditional craft
Mongolian embroidery
分类号
TB472 [一般工业技术—工业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科尔沁蒙古族刺绣艺术显性与隐性文化基因特征分析
郭晓芳
张晓娟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字学视角下蒙古族刺绣信息转译与数字化研究
刘美君
刘强
尤立思
赵云彦
项姝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内蒙古非遗文化衍生产品开发的设计路径、方法及应用研究
李志春
张路得
包长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图什业图王府刺绣与潮牌服饰设计耦合
王昕兵
苏雪童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