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浪漫还乡与诗意栖居——新时期蒙古族作家小说创作的生态救赎之途 被引量:1
1
作者 郭秀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4,共6页
在现代化语境中,自然生态的破坏与人文精神的颓败是相伴而生的。面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领域的严重失衡现象,新时期以来一批蒙古族作家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通过对"浪漫还乡"、"诗意栖居"的理想构建,表达了对现代社... 在现代化语境中,自然生态的破坏与人文精神的颓败是相伴而生的。面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领域的严重失衡现象,新时期以来一批蒙古族作家在他们的小说创作中通过对"浪漫还乡"、"诗意栖居"的理想构建,表达了对现代社会自然生态修复和人类精神救赎的良好愿望。他们对原始生态理想境界的诗意描绘,构筑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乌托邦",表达了生态危机时代人类对"诗意栖居"生存家园的向望和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族作家 生态小说 浪漫还乡 诗意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蒙古族作家汉语写作的边界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晓敏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2-135,共4页
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并存,少数民族作家们的汉语写作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边界性。现代文学时期,蒙古族汉语作家的边界写作呈现出多重文化的冲突、多种语言的混杂及文化身份的模糊等特征。他们的存在解构了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 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并存,少数民族作家们的汉语写作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边界性。现代文学时期,蒙古族汉语作家的边界写作呈现出多重文化的冲突、多种语言的混杂及文化身份的模糊等特征。他们的存在解构了汉民族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的二元关系,为各民族文化的沟通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空间,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作家 汉语写作 边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神性的重塑——新时期蒙古族作家小说创作的生态救赎之途
3
作者 郭秀琴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60,共7页
生态文化意识与生态文学书写是新时期内蒙古作家创作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新时期蒙古族作家的生态书写力图通过对自然神性的重塑,重新恢复大自然的魔力、威力和魅力,确定自然万物的价值、尊严与生命意义,从而修正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 生态文化意识与生态文学书写是新时期内蒙古作家创作与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新时期蒙古族作家的生态书写力图通过对自然神性的重塑,重新恢复大自然的魔力、威力和魅力,确定自然万物的价值、尊严与生命意义,从而修正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在现代语境中重新唤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意识,最终在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征服与顺从、文明与野性等多重矛盾对峙中求得和解,达到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蒙古族作家 生态书写 生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花的原野上徜徉——内蒙古自治区四十年小说创作简论
4
作者 闻钟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27-34,共8页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年来,小说创作在获得新生的草原上开垦、耕耘,到现在已是繁花如锦,蔚成大观。一大批优秀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领导自治区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众多闪烁着时代光彩...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四十年来,小说创作在获得新生的草原上开垦、耕耘,到现在已是繁花如锦,蔚成大观。一大批优秀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生动地描绘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领导自治区各族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众多闪烁着时代光彩的艺术形象,构成了自治区成长的历史画卷;一支多民族的小说家队伍,在群众性的创作中,逐渐形成和壮大。同时,自治区的小说创作所体现的民族色彩和地区特色渐见鲜明,使自治区小说创作成为新中国小说原野上引人瞩目的一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创作 蒙古族作家 作品 蒙古自治区 长篇小说 四十年 玛拉沁夫 原野 中篇小说 小说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区蒙古文学学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主要问题论点简介
5
作者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1年第4期136-137,共2页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学会首届年会于七月十四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历时七天,提交年会的理论著作一部(蒙文),论文八十九篇(蒙文六十八篇,汉文二十一篇),其中:论述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演变并探讨其规律的十二篇;概述民间文学的十二篇,英雄史...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文学学会首届年会于七月十四日在呼和浩特召开,历时七天,提交年会的理论著作一部(蒙文),论文八十九篇(蒙文六十八篇,汉文二十一篇),其中:论述蒙古族文学的发展、演变并探讨其规律的十二篇;概述民间文学的十二篇,英雄史诗及蒙古族诗歌的二十四篇;专论儿童文学的七篇:评论、研究小说、戏剧、电影的二十四篇;述评蒙古族作家的五篇,论及蒙古族文学中其它体裁作品的五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文学 首届年会 学术论文 民族特点 主要问题 蒙古族文学 民族形式 蒙古族作家 蒙文 文学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生命的故乡--鲍尔吉·原野近年小说创作解析
6
作者 隋华臣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1,共6页
凭借别具一格的散文创作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近几年来一直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先后发表了“乌兰牧骑的孩子”系列小说、《送你一条大河》《乌苏里密林奇遇》《马娃子》等作品。这一次,鲍尔吉·原野能够... 凭借别具一格的散文创作奠定自己文坛地位的蒙古族作家鲍尔吉·原野,近几年来一直专心致力于小说创作,先后发表了“乌兰牧骑的孩子”系列小说、《送你一条大河》《乌苏里密林奇遇》《马娃子》等作品。这一次,鲍尔吉·原野能够轻松顺利地走进小说创作,固然得益于长期以来散文创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但更关键的是他所坚持的文学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从散文创作并不费力地进入长篇小说创作。小说只是我要写的另一类作品”(1)。这种状态就是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内心、面对文学,始终意识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进而受到小说这一文体的感召,在一个非常恰当的时间与其相遇,他们一见如故,在相互拥抱的时刻,作家的艺术生命发生了核聚变,深厚的文学积淀与酝酿已久的生命体验便喷涌而出。在近年的小说创作中,鲍尔吉·原野虽然延续了此前散文创作的审美特征,但他并未停留在简单的文体转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鲍尔吉·原野 系列小说 真实的自我 蒙古族作家 散文创作 文体转换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7
作者 姜革锋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103-107,53,共6页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 玛拉沁夫同志是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一九五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上的人们》,开始踏上了文学创作道路。一九六二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修改重印了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部),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粉碎“四人帮”后,他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祖国啊,母亲》、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和短篇小说《踏过深深的积雪》、《活佛的故事》、《大地》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玛拉沁夫创作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一名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同志致力于广泛而深刻地反映蒙古族人民斗争生活的历史进程,他的作品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且充实和丰富了我国当代文学,为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他是一位具有自己鲜明创作个性的优秀作家。本文着重谈谈玛拉沁夫的创作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拉沁夫 创作个性 蒙古族作家 铁木 巴特 祖国 短篇小说 民族 创作题材 当代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敖德斯尔《小冈苏赫》中的儿童形象
8
作者 锦贻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2年第5期108-110,91,共4页
一九八○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我区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的儿童短篇小说《小冈苏赫》荣获三等奖。 《小冈苏赫》是敖德斯尔五十年代的作品。那时,新中国建立不久,作者在内蒙古草原飞速发展的崭新的社会环境里,在内蒙占历... 一九八○年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我区蒙古族作家敖德斯尔的儿童短篇小说《小冈苏赫》荣获三等奖。 《小冈苏赫》是敖德斯尔五十年代的作品。那时,新中国建立不久,作者在内蒙古草原飞速发展的崭新的社会环境里,在内蒙占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组织起来放牧的生活中,塑造了一个受着新生活、新思想的哺育,又具有蒙古民族剽悍气质和倔强性格的牧民儿童——小冈苏赫的形象,真实地、生动地表现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里,蒙古族儿童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意志。并且从小主人公所特有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中,真实地、生动地反映出内蒙古牧区的草原风光、社会状况、风俗习惯和人民的心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形象 蒙古族儿童 牧民 蒙古民族 红领巾 蒙古族作家 佛爷 主人公 羊群 典型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民族化问题琐议——兼谈《漠南魂》的创作
9
作者 冯军胜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6期27-32,77,共7页
张长弓同志的长篇小说《漠南魂》(《北国》三部曲之一)发表之后,已见有评介文章,对这部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的确,这部作品表明了作者创作的新长足,是作者多年来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部作品的具体评价,本文不想赘述,而是想... 张长弓同志的长篇小说《漠南魂》(《北国》三部曲之一)发表之后,已见有评介文章,对这部作品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的确,这部作品表明了作者创作的新长足,是作者多年来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部作品的具体评价,本文不想赘述,而是想以它作为一个引子和佐证,来探讨一下有关文艺民族化的问题。因为在我们看来,这部作品的创作经验,对探讨文艺民族化问题是颇有启示的,它有助于我们辨明一些有争论的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民族化 漠南 各民族 文学作品 琐议 蒙古族作家 民族文学 民族性 心理素质 张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玛拉沁夫的散文创作
10
作者 荣.苏赫 《内蒙古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一 在蒙古族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中,和韵文相对的广义的散文很早就出现了。然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散文,即把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结合起来,和广义的散文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散文,在蒙古族文学史上的产生则较晚。一直到“五四... 一 在蒙古族源远流长的文学艺术传统中,和韵文相对的广义的散文很早就出现了。然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的散文,即把写景、抒情、叙事、议论结合起来,和广义的散文相对而言的狭义的散文,在蒙古族文学史上的产生则较晚。一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才出现,解放以后才得到长足的发展并渐趋成熟。 同内蒙古革命的新散文同时成长起来的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虽然主要致力于小说和电影创作,但是,作为一位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对社会主义新生活充满激情的“歌手”,他始终没有放下散文这支笔。他在用小说、电影谱写革命和建设的交响乐、奏鸣曲的同时,也经常用散文吹奏出一曲曲动人的抒情短歌。散文集《远方》,集作者解放以来的部分优秀散文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大胆吸收外来文学的精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拉沁夫 新散文 散文创作 蒙古族文学 蒙古 蒙古族作家 意境的创造 胸臆 思想内容 传统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