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6年中国北方一次强沙尘暴天气的环流模式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高维英 李明 +1 位作者 杜继稳 王式功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1期58-63,共6页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对2006年4月9—11日北方大范围沙尘暴进行了路径和天气学分析,表明:此次沙尘暴路径分为西路和西北路。西路第一阶段期间,高空急流、锋区和地面蒙古低压是沙尘暴爆发的主要天气系统,属于蒙古低压型;第二阶段...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资料对2006年4月9—11日北方大范围沙尘暴进行了路径和天气学分析,表明:此次沙尘暴路径分为西路和西北路。西路第一阶段期间,高空急流、锋区和地面蒙古低压是沙尘暴爆发的主要天气系统,属于蒙古低压型;第二阶段期间,横槽转竖后冷空气入侵和锋前蒙古低压维持是沙尘暴爆发的主要天气系统,属于冷锋和蒙古低压混合型。高空横槽和地面冷锋是西北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系统,属于纯干冷锋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路径 蒙古低压 冷锋和蒙古低压混合型 纯干冷锋型 中国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江市暴雪天气分析——以2010年3月中旬为例
2
作者 李春艳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8期154-154,共1页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牡丹江市2010年3月中旬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高空形势、地面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地形抬升、涡度场等方面分析可知,南北两支高空槽交汇合并以及蒙古低压北上是形成此次降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东移南下冷...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对牡丹江市2010年3月中旬一次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通过高空形势、地面影响系统、高低空急流、地形抬升、涡度场等方面分析可知,南北两支高空槽交汇合并以及蒙古低压北上是形成此次降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东移南下冷空气与低空急流输送的北上暖湿气流交汇作用使系统不断加强发展,受地形抬升作用加大了低层水汽辐合上升运动,使牡丹江等东部地区成为有利的降水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槽 蒙古低压 低空急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