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谭献关于蒋春霖“倚声家杜老”说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勇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100,共5页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 谭献《复堂词话》称誉蒋春霖为“倚声家杜老”,此说在近现代词史上影响极大,几成定评。就学术观点而言,“倚声家杜老”说并非空穴来风,是否成立,尚值得深入探究。然而,在阶级斗争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蒋春霖及其《水云楼词》却受到不应有的贬低和曲解,因为他反对太平天国革命。不少学者对蒋春霖“倚声家杜老”一说或武断否定,或淡化回避,对《水云楼词》缺乏细致精微的品鉴。本文将蒋春霖、杜甫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在比勘他们创作实践的基础上,推证彼此文学思想、政治立场的潜在联系,进而抉发“倚声家杜老”说的合理内核。并剖析蒋春霖不能配享草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水云楼词》 杜诗 “倚声家杜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离悼乱,烽烟鬼唱──蒋春霖战争词探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勇刚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1-94,共4页
蒋春霖为咸丰、同治时期著名词人,时称“天挺此才,为倚声家杜老。”(谭献)其《水云楼词》堪称有清一代上乘之作。他的词反映了晚清这个干戈扰攘的时代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惘心绪,具有“词史”之价值。
关键词 蒋春霖 战争词 词史 晚清时期 艺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蒋春霖词的苦难书写
3
作者 杨柏岭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9-117,共9页
"诗史"("词史")思维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士人苦难书写的传统。蒋春霖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人生苦难,承接鲍照《芜城赋》的创作传统,以凄凉之笔刻画咸丰年间的战乱氛围;心揣"杜鹃啼血"之哀,描绘乱离行役之人的... "诗史"("词史")思维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士人苦难书写的传统。蒋春霖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的人生苦难,承接鲍照《芜城赋》的创作传统,以凄凉之笔刻画咸丰年间的战乱氛围;心揣"杜鹃啼血"之哀,描绘乱离行役之人的悲情;秉承传统的悲秋之愁,书写"军中九秋"的苍凉主题;深感"感士不遇"之恸,对自己天涯沦落的身世发出无尽喟叹。蒋春霖的诗性人格及其遭际,促使其词延续并强化了中国文学"穷而后工"的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水云楼词》 词史 苦难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水云楼词》的末世情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鸿渊 邓艳韩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4-57,共4页
蒋春霖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词人。在晚清干戈纷扰的时代里,蒋春霖的词反映了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茫心绪,充溢着苍凉、凄清、迷茫、哀怨的末世情调。《水云楼词》末世情调的形成与蒋春霖的身世遭际、个人气质以及他所处的动乱时代是密... 蒋春霖是咸丰、同治年间著名词人。在晚清干戈纷扰的时代里,蒋春霖的词反映了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茫心绪,充溢着苍凉、凄清、迷茫、哀怨的末世情调。《水云楼词》末世情调的形成与蒋春霖的身世遭际、个人气质以及他所处的动乱时代是密切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春霖 水云楼词 末世情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鹿潭词的感伤特质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惠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浓郁的感伤气息是蒋鹿潭词的基本特征。通过对鹿潭词中常用意象和词语的量化分析,可以看到时代气息的感染、作者自身经历的凄凉和个人性格的孤介寡合是构成这种感伤特质的根本要素。
关键词 蒋春霖 意象 鹿潭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云楼词》的意象经营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勇刚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5-140,共6页
蒋春霖 (字鹿潭 )乃咸、同时期著名词人 ,其《水云楼词》反映了晚清末世这个干戈扰攘、陵谷变迁的时代 ,文人普遍的失落感及迷惘心绪 ,具有“词史”之价值。在艺术表现上善于运用意象化手法隐喻主体心灵 ,意象经营极具匠心。
关键词 蒋春霖 意象 《水云楼洞》 意象群落 意象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