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斯蒂格勒技术思想的医学教师数智素养培育研究 |
汪丽聪
孙晓琪
荣振华
王刚
肖晶
|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技术之场的生命记忆——贝尔纳·斯蒂格勒叙事中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
姜凯宜
于水
|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大电影”的教育现象学:意蕴、危机与启示——基于斯蒂格勒的视域 |
邹红军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时间的构境:技术时代人类生存境况的体育哲思——基于贝尔纳·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析 |
刘欣然
林雯慧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论斯蒂格勒问题哲学的时间性结构 |
马雷
|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重返感性:当代美学进入艺术的方式——基于斯蒂格勒艺术观念的考察 |
王大桥
冯乐群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7
|
斯蒂格勒“第三持留”的教育哲学阐释——兼论数字时代的教育困境与应对 |
许腾
夏保华
李艺
|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4
|
|
|
8
|
生命的驯顺与保存:福柯与斯蒂格勒技术观的思想分野 |
姜凯宜
于水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数字记忆:特质、实践及反思——基于斯蒂格勒“代具”理论 |
刘宗岱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10
|
审美滞留需要回忆与反思吗?--论斯蒂格勒审美时间意识现象学的内在矛盾 |
刘彦顺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后种系”情感限度及影像反思——斯蒂格勒论数字时代的电影“参与” |
孙金琛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斯蒂格勒:西方技术哲学的评论——《技术与时间》解读 |
张一兵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
13
|
域外典型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调整的启示——基于斯蒂格利茨政府干预理论 |
任磊
蒋蓉
袁韩时弼
邵蓉
|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14
|
第三持存与非物质劳动--张一兵与斯蒂格勒学术对话 |
张一兵
杨乔喻(编译)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
15
|
回到胡塞尔:第三持存所激活的深层意识支配——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的解读 |
张一兵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9
|
|
|
16
|
减持美债:跳出“斯蒂格利茨怪圈”的选择 |
邵彦敏
王艳秀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
17
|
政府与市场:建构新型的伙伴关系──斯蒂格利茨经济学说中的政府理论评析 |
张洁珺
陈国权
|
《新视野》
CSSCI
|
2000 |
3
|
|
|
18
|
斯蒂格勒与他的《技术与时间》 |
张一兵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9
|
美国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与《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
马俊起
|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
|
|
|
20
|
斯蒂格利茨“转轨”理论述评 |
唐路元
李省龙
|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