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铁画银钩 不似似之——董寿平黄山画艺术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祥明
《书画世界》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董寿平不属于"黄山画派"或"新徽派",但他的黄山画艺术却在中国现代画坛独树一帜。他在造化与心源之间,形成"黄山画情结";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黄山真面貌真精神;在书与画之间,寻求黄山画艺术风格个性;以&q...
董寿平不属于"黄山画派"或"新徽派",但他的黄山画艺术却在中国现代画坛独树一帜。他在造化与心源之间,形成"黄山画情结";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黄山真面貌真精神;在书与画之间,寻求黄山画艺术风格个性;以"写"画之道,探求黄山画艺术的独特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寿平
黄山画
不似之似
“写”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弥天宇内 德蕴水墨间——纪念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亚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今年是先师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站在他亲笔题写的"和静清寂"四个大字前,书画大师董老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一、师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当...
今年是先师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站在他亲笔题写的"和静清寂"四个大字前,书画大师董老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一、师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董寿平先生早已是誉满京师,名扬海外的中国书画大师,而当时的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寿平
中国书画
闻道
书画艺术
绘画题材
对我说
人书俱老
钓鱼台国宾馆
先师
董文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董寿平美术馆设计
3
作者
金志强
王树林
李小原
《山西建筑》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在晋祠兴建的董寿平美术馆,建成后反映良好。本文从环境、功能和形成三方面叙述了该建筑的设计构思——力求不负晋祠环境,符合功能要求并表达三晋文化的优秀风貌。
关键词
董寿平
美术馆设计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恽寿平的感召力——论董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形塑
4
作者
郑阿湃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期80-81,共2页
董寿平(1904—1997)绘画风格来源庞杂,上溯宋元,下至明清,皆为他所学习的对象。但在董寿平风格形成期,来自恽寿平(1633—1690)的感召力对他影响尤甚。本文拟探究恽寿平对董寿平绘画风格形塑的重要作用,分析董寿平学习恽寿平之踪迹,为解...
董寿平(1904—1997)绘画风格来源庞杂,上溯宋元,下至明清,皆为他所学习的对象。但在董寿平风格形成期,来自恽寿平(1633—1690)的感召力对他影响尤甚。本文拟探究恽寿平对董寿平绘画风格形塑的重要作用,分析董寿平学习恽寿平之踪迹,为解读董寿平的生平和画艺提供另一种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寿平
恽寿平
花鸟画
风格
画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意斋论画
5
作者
吴悦石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者。"天趣:非得之于人,实授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
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者。"天趣:非得之于人,实授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情有不容已,趣有不自知,是不期然而然,物我两忘,自然流露。诗云"松风涧响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此等境界非斧斤者可以梦见。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者。"天趣:非得之于人,实授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情有不容已,趣有不自知,是不期然而然,物我两忘,自然流露。诗云"松风涧响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此等境界非斧斤者可以梦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画
中国书画
物我两忘
松风
实授
斧斤
以发
诗云
思翁
董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名家题辞
6
《中国书画》
2008年第5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董寿平
南帖
梅墨生
刘一闻
卢中南
任军
令人
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辑评
7
《中国书画》
2007年第9期210-213,共4页
吴悦石在当代画苑中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才干的书画家、鉴定家、艺术理论家。他在七十年代问学于我时已是下笔不凡,艺术性甚强。他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他在作字、作画、读书、刻石之余,手不释卷,终于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
吴悦石在当代画苑中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才干的书画家、鉴定家、艺术理论家。他在七十年代问学于我时已是下笔不凡,艺术性甚强。他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他在作字、作画、读书、刻石之余,手不释卷,终于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基本特点,都有了精确的认识,从而擅长于金石书画的鉴定以及各种文物的深刻理解,他写的读书札记积累盈笥。以他渊博的知识,终于在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成就,尤其在他的绘画、书法创作上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悦
董寿平
艺术理论家
书法创作
文化艺术发展
金石书画
鉴定家
苑中
读书札记
文学修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写在展览前面
8
作者
郜宗远
《美术之友》
2004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
王叔晖
李伯安
董寿平
宋人画册
美术事业
黄苗子
卢光照
罗尔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笔墨创新风 丹青传友情——访中年书画家黄沛
9
作者
徐冬炎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天安门,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中华民族的象征。国庆41周年前夕,当我步履庄严地向着城楼拾阶而上时,蓦然地产生了一种向地球之巅攀登的感觉。走进大厅,心潮又逐浪迭起。
关键词
拾阶而上
师法自然
漓江山水
画论
自谋出路
米友仁
烟云供养
蔡若虹
董寿平
中国美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伏案苦锲的张希平
10
作者
李秀林
《国际人才交流》
1994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张希平
书画篆刻
韩美林
金石书画
娄师白
篆刻艺术
艺术研究会
金石寿
董寿平
字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远——记著名中年书画家王成喜
11
作者
隋喜文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5期30-31,共2页
悬挂于日本众议院贵宾厅的巨幅中国画红梅《香远图》,最近又被日本有关方面按原大复制(5×2米)在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展出。1990年9月11日,在大阪举行了《香远图》出展开幕式。日本原众议院议长原健三郎先生主持剪彩,各界人士、中...
悬挂于日本众议院贵宾厅的巨幅中国画红梅《香远图》,最近又被日本有关方面按原大复制(5×2米)在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展出。1990年9月11日,在大阪举行了《香远图》出展开幕式。日本原众议院议长原健三郎先生主持剪彩,各界人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等上百人出席。自发组织这次展览的日本朋友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成喜
花卉博览会
贵宾厅
书画艺术
董寿平
周怀民
中国艺术家
彩色玻璃
娄师白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时代的温馨──《丹青春秋》序
12
作者
牧杨
《美术之友》
2002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宋人画册
王叔晖
美术工作者
任率英
人民美术出版社
董寿平
黄苗子
卢光照
罗尔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腕头看造化 笔底见天机——访画家田雨霖
13
作者
高鹤君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12期20-21,共2页
近几年来,以画鸡而闻名的中年画家田雨霖先生声誉鹊起,其中国画成为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书面收藏家、爱好者和书画商人争购的对象之一。人们称赞他的作品显示了东方文化深厚的内涵和神秘的美感。田雨霖不是凭机遇和...
近几年来,以画鸡而闻名的中年画家田雨霖先生声誉鹊起,其中国画成为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书面收藏家、爱好者和书画商人争购的对象之一。人们称赞他的作品显示了东方文化深厚的内涵和神秘的美感。田雨霖不是凭机遇和偶然成名的。当他还是一个14岁的小孩时,便决定外出求师。一天,他抱着自己认为画得最好的作品,小心翼翼敲开了著名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的门。大师凝视着一幅生气勃勃却高雅华贵的菊花图,为这个少年的聪慧与绘画才能而惊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雨霖
菊花图
王雪涛
画鸡
东方文化
美术评论家
董寿平
书画收藏
陈半丁
中国艺术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承古典——吴悦石访谈
14
作者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66-73,共8页
吴悦石,1945年生于沈阳,祖籍山东。1949年定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天宁寺小学、北京第一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北京第六十中学、北京林业技术学校。1957年拜王铸九为师,学习中国画。1959年入少年宫国画组。1960年向郭风惠学习书法。1961...
吴悦石,1945年生于沈阳,祖籍山东。1949年定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天宁寺小学、北京第一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北京第六十中学、北京林业技术学校。1957年拜王铸九为师,学习中国画。1959年入少年宫国画组。1960年向郭风惠学习书法。1961年到北京画院学习。1967~1978年在京西妙峰山务农;1969年拜师学习大木匠;1970年拜董寿平为师。1978年参加北京画店的筹建,1979年到全国各地文物单位收集书画作品。1980年主持刘继卣画展;在京举办"吴悦石画展"。1981年,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讲授中国画;南京市美协举办"吴悦石画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吴悦石艺术记录片《有志者》。1985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授中国画。1987年移居美国。1988年,在台北市举办"吴悦石画展",出版《吴悦石画集》;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讲授《中国书画欣赏》。1990年定居香港。1999年,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同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亚太研究所讲授书法。2000年回北京定居。2002年,任中美文物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赴美举办文物鉴赏与收藏讲座。2006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出席全国第八届文代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画选》、《关注水墨文化——吴悦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悦
董寿平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画院
新闻纪录电影
中国书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典是个大黑洞
15
作者
张江舟
《中国书画》
2022年第8期35-35,共1页
据董寿平先生说,齐白石不看古画。20世纪20年代,故宫开放以后请他参观,他不去看,于是别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看了这些,扰乱了我的思想。此话虽无考证,依我看,恰也证明了齐白石先生的高明之处。高就高在不被传统理法所拘,成就了自己独...
据董寿平先生说,齐白石不看古画。20世纪20年代,故宫开放以后请他参观,他不去看,于是别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看了这些,扰乱了我的思想。此话虽无考证,依我看,恰也证明了齐白石先生的高明之处。高就高在不被传统理法所拘,成就了自己独具个性的齐派风范。对待传统,李可染先生也有一句话,他说:“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话我信,因为传统经典是我们学习绘画的基本门径,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进得去出得来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寿平
李可染
齐白石
传统经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雄劲老辣 洒脱恣肆——张泰昌国画艺术述评
16
作者
王少丹
徐成
《大众理财顾问》
2014年第11期72-73,共2页
张泰昌出身石雕艺术世家,年少就耳濡目染,习画亦有金石气息。喜好诗词歌赋,熟读四书五经、古典名著,钻研儒家道家学说。主攻大写意花鸟动物。画风追随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多学多临齐白石、李苦禅与潘天寿的画论、画谱。20世纪60年...
张泰昌出身石雕艺术世家,年少就耳濡目染,习画亦有金石气息。喜好诗词歌赋,熟读四书五经、古典名著,钻研儒家道家学说。主攻大写意花鸟动物。画风追随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多学多临齐白石、李苦禅与潘天寿的画论、画谱。20世纪60年代初得到潘天寿悉心亲授,曾与名家董寿平、何海霞、许麟庐进行画作上的交流。因秉赋执著,习性务实求本,且国学底蕴坚实,作画弘扬传统。线描厚重朴拙,雄劲老辣;构图舒展简约,运笔酣畅淋漓;用墨洒脱恣肆,意境夸张深邃;设色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勾点皴擦妙凝神韵;延续了中国文人画格调高雅的纯洁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昌
潘天寿
任伯年
许麟庐
董寿平
国画艺术
吴昌硕
何海霞
写意花鸟
线描
原文传递
题名
铁画银钩 不似似之——董寿平黄山画艺术初探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祥明
机构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省美术理论研究会
出处
《书画世界》
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
文摘
董寿平不属于"黄山画派"或"新徽派",但他的黄山画艺术却在中国现代画坛独树一帜。他在造化与心源之间,形成"黄山画情结";在似与不似之间,画出黄山真面貌真精神;在书与画之间,寻求黄山画艺术风格个性;以"写"画之道,探求黄山画艺术的独特表现。
关键词
董寿平
黄山画
不似之似
“写”画
分类号
J20-05 [艺术—美术]
F592.754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弥天宇内 德蕴水墨间——纪念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亚
机构
山西省审计厅
出处
《中国艺术时空》
2015年第2期34-39,共6页
文摘
今年是先师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的日子,站在他亲笔题写的"和静清寂"四个大字前,书画大师董老的桩桩往事历历在目,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一、师缘——"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早在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董寿平先生早已是誉满京师,名扬海外的中国书画大师,而当时的我。
关键词
董寿平
中国书画
闻道
书画艺术
绘画题材
对我说
人书俱老
钓鱼台国宾馆
先师
董文涣
分类号
J2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董寿平美术馆设计
3
作者
金志强
王树林
李小原
机构
太原市规划局
太原市建筑设计院
出处
《山西建筑》
1991年第4期1-8,共8页
文摘
在晋祠兴建的董寿平美术馆,建成后反映良好。本文从环境、功能和形成三方面叙述了该建筑的设计构思——力求不负晋祠环境,符合功能要求并表达三晋文化的优秀风貌。
关键词
董寿平
美术馆设计
建筑设计
分类号
TU242.5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恽寿平的感召力——论董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形塑
4
作者
郑阿湃
机构
广州画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1年第1期80-81,共2页
文摘
董寿平(1904—1997)绘画风格来源庞杂,上溯宋元,下至明清,皆为他所学习的对象。但在董寿平风格形成期,来自恽寿平(1633—1690)的感召力对他影响尤甚。本文拟探究恽寿平对董寿平绘画风格形塑的重要作用,分析董寿平学习恽寿平之踪迹,为解读董寿平的生平和画艺提供另一种观照。
关键词
董寿平
恽寿平
花鸟画
风格
画学思想
分类号
J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意斋论画
5
作者
吴悦石
机构
中国美术家协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04年第10期112-120,共9页
文摘
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者。"天趣:非得之于人,实授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情有不容已,趣有不自知,是不期然而然,物我两忘,自然流露。诗云"松风涧响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此等境界非斧斤者可以梦见。中国书画每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者。"天趣:非得之于人,实授之于天",所谓"天"者,契机也。融情、景、机、趣于一炉,赖人以发之。趣者,必先究其情,穷其性,牵其机,尽其态。八面来风,涉笔成趣,耐人寻味,曲尽其妙者也。情有不容已,趣有不自知,是不期然而然,物我两忘,自然流露。诗云"松风涧响天然韵,抱得琴来不用弹。"此等境界非斧斤者可以梦见。
关键词
论画
中国书画
物我两忘
松风
实授
斧斤
以发
诗云
思翁
董寿平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名家题辞
6
出处
《中国书画》
2008年第5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董寿平
南帖
梅墨生
刘一闻
卢中南
任军
令人
十年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辑评
7
出处
《中国书画》
2007年第9期210-213,共4页
文摘
吴悦石在当代画苑中是一个具有多方面知识才干的书画家、鉴定家、艺术理论家。他在七十年代问学于我时已是下笔不凡,艺术性甚强。他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自学成才,他在作字、作画、读书、刻石之余,手不释卷,终于对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及其基本特点,都有了精确的认识,从而擅长于金石书画的鉴定以及各种文物的深刻理解,他写的读书札记积累盈笥。以他渊博的知识,终于在各方面都得到一定的成就,尤其在他的绘画、书法创作上显示出鲜明的中华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具有高度的文学修养。
关键词
吴悦
董寿平
艺术理论家
书法创作
文化艺术发展
金石书画
鉴定家
苑中
读书札记
文学修养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写在展览前面
8
作者
郜宗远
出处
《美术之友》
2004年第5期6-7,共2页
关键词
美术出版社
中国美术
王叔晖
李伯安
董寿平
宋人画册
美术事业
黄苗子
卢光照
罗尔纯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笔墨创新风 丹青传友情——访中年书画家黄沛
9
作者
徐冬炎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1期18-21,共4页
文摘
天安门,中国人民心中的圣地,中华民族的象征。国庆41周年前夕,当我步履庄严地向着城楼拾阶而上时,蓦然地产生了一种向地球之巅攀登的感觉。走进大厅,心潮又逐浪迭起。
关键词
拾阶而上
师法自然
漓江山水
画论
自谋出路
米友仁
烟云供养
蔡若虹
董寿平
中国美协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伏案苦锲的张希平
10
作者
李秀林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1994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张希平
书画篆刻
韩美林
金石书画
娄师白
篆刻艺术
艺术研究会
金石寿
董寿平
字尾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远——记著名中年书画家王成喜
11
作者
隋喜文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5期30-31,共2页
文摘
悬挂于日本众议院贵宾厅的巨幅中国画红梅《香远图》,最近又被日本有关方面按原大复制(5×2米)在大阪国际花卉博览会上展出。1990年9月11日,在大阪举行了《香远图》出展开幕式。日本原众议院议长原健三郎先生主持剪彩,各界人士、中国驻大阪总领事等上百人出席。自发组织这次展览的日本朋友说。
关键词
王成喜
花卉博览会
贵宾厅
书画艺术
董寿平
周怀民
中国艺术家
彩色玻璃
娄师白
艺术风格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时代的温馨──《丹青春秋》序
12
作者
牧杨
出处
《美术之友》
2002年第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宋人画册
王叔晖
美术工作者
任率英
人民美术出版社
董寿平
黄苗子
卢光照
罗尔纯
分类号
J2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腕头看造化 笔底见天机——访画家田雨霖
13
作者
高鹤君
出处
《国际人才交流》
1991年第12期20-21,共2页
文摘
近几年来,以画鸡而闻名的中年画家田雨霖先生声誉鹊起,其中国画成为日本、南朝鲜、美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书面收藏家、爱好者和书画商人争购的对象之一。人们称赞他的作品显示了东方文化深厚的内涵和神秘的美感。田雨霖不是凭机遇和偶然成名的。当他还是一个14岁的小孩时,便决定外出求师。一天,他抱着自己认为画得最好的作品,小心翼翼敲开了著名花鸟画大师王雪涛的门。大师凝视着一幅生气勃勃却高雅华贵的菊花图,为这个少年的聪慧与绘画才能而惊喜。
关键词
田雨霖
菊花图
王雪涛
画鸡
东方文化
美术评论家
董寿平
书画收藏
陈半丁
中国艺术家
分类号
C962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承古典——吴悦石访谈
14
作者
张公者
出处
《中国书画》
2007年第8期66-73,共8页
文摘
吴悦石,1945年生于沈阳,祖籍山东。1949年定居北京,曾先后就读于北京天宁寺小学、北京第一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北京第六十中学、北京林业技术学校。1957年拜王铸九为师,学习中国画。1959年入少年宫国画组。1960年向郭风惠学习书法。1961年到北京画院学习。1967~1978年在京西妙峰山务农;1969年拜师学习大木匠;1970年拜董寿平为师。1978年参加北京画店的筹建,1979年到全国各地文物单位收集书画作品。1980年主持刘继卣画展;在京举办"吴悦石画展"。1981年,应邀在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讲授中国画;南京市美协举办"吴悦石画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吴悦石艺术记录片《有志者》。1985年,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讲授中国画。1987年移居美国。1988年,在台北市举办"吴悦石画展",出版《吴悦石画集》;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讲授《中国书画欣赏》。1990年定居香港。1999年,任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同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亚太研究所讲授书法。2000年回北京定居。2002年,任中美文物交流协会名誉会长,赴美举办文物鉴赏与收藏讲座。2006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团出席全国第八届文代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出版有《吴悦石画集》、《吴悦石画选》、《关注水墨文化——吴悦石》等。
关键词
吴悦
董寿平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画院
新闻纪录电影
中国书画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天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典是个大黑洞
15
作者
张江舟
机构
中国国家画院
出处
《中国书画》
2022年第8期35-35,共1页
文摘
据董寿平先生说,齐白石不看古画。20世纪20年代,故宫开放以后请他参观,他不去看,于是别人问他什么意思。他说,看了这些,扰乱了我的思想。此话虽无考证,依我看,恰也证明了齐白石先生的高明之处。高就高在不被传统理法所拘,成就了自己独具个性的齐派风范。对待传统,李可染先生也有一句话,他说:“要以最大的力气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话我信,因为传统经典是我们学习绘画的基本门径,但是古往今来又有几个人进得去出得来呢?
关键词
董寿平
李可染
齐白石
传统经典
分类号
J205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雄劲老辣 洒脱恣肆——张泰昌国画艺术述评
16
作者
王少丹
徐成
出处
《大众理财顾问》
2014年第11期72-73,共2页
文摘
张泰昌出身石雕艺术世家,年少就耳濡目染,习画亦有金石气息。喜好诗词歌赋,熟读四书五经、古典名著,钻研儒家道家学说。主攻大写意花鸟动物。画风追随吴昌硕、任伯年、徐悲鸿,多学多临齐白石、李苦禅与潘天寿的画论、画谱。20世纪60年代初得到潘天寿悉心亲授,曾与名家董寿平、何海霞、许麟庐进行画作上的交流。因秉赋执著,习性务实求本,且国学底蕴坚实,作画弘扬传统。线描厚重朴拙,雄劲老辣;构图舒展简约,运笔酣畅淋漓;用墨洒脱恣肆,意境夸张深邃;设色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勾点皴擦妙凝神韵;延续了中国文人画格调高雅的纯洁风貌。
关键词
泰昌
潘天寿
任伯年
许麟庐
董寿平
国画艺术
吴昌硕
何海霞
写意花鸟
线描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铁画银钩 不似似之——董寿平黄山画艺术初探
陈祥明
《书画世界》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道弥天宇内 德蕴水墨间——纪念董寿平先生诞辰110周年
王亚
《中国艺术时空》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董寿平美术馆设计
金志强
王树林
李小原
《山西建筑》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恽寿平的感召力——论董寿平花鸟画风格的形塑
郑阿湃
《书画世界》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快意斋论画
吴悦石
《中国书画》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名家题辞
《中国书画》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吴悦石辑评
《中国书画》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写在展览前面
郜宗远
《美术之友》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笔墨创新风 丹青传友情——访中年书画家黄沛
徐冬炎
《国际人才交流》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伏案苦锲的张希平
李秀林
《国际人才交流》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香远——记著名中年书画家王成喜
隋喜文
《国际人才交流》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时代的温馨──《丹青春秋》序
牧杨
《美术之友》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腕头看造化 笔底见天机——访画家田雨霖
高鹤君
《国际人才交流》
199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传承古典——吴悦石访谈
张公者
《中国书画》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经典是个大黑洞
张江舟
《中国书画》
20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雄劲老辣 洒脱恣肆——张泰昌国画艺术述评
王少丹
徐成
《大众理财顾问》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