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转运蛋白3在噪声诱导听觉损害中的作用研究
1
作者 李重慧 郭瑞 +1 位作者 龚树生 柳柯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索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点表达量变化。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噪声暴露(noise exposure,NE)组18只。对照组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耳蜗中轴冷冻切片、耳蜗... 目的探索葡萄糖转运蛋白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在噪声暴露后不同时间点表达量变化。方法选取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噪声暴露(noise exposure,NE)组18只。对照组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耳蜗中轴冷冻切片、耳蜗基底膜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来明确耳蜗中Glut3表达以及定位。噪声暴露组小鼠给予白噪声115 dB SPL暴露4 h,构建永久性阈值偏移模型(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小鼠。对该组其中12只小鼠进行噪声暴露后即刻、1 h和24 h取材,每组4只,进行耳蜗基底膜铺片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Glut3表达量是否发生变化。对该组其余6只小鼠在噪声暴露后第7、14、21和28 d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检测,来确保造模成功。结果Glut3在耳蜗组织中广泛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噪声后即刻取材组Glut3表达量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噪声后1 h组和24 h组Glut3荧光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Glut3在噪声后即刻表达明显升高,对噪声发挥快速应答和能量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3 噪声性耳聋 听觉损害 耳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体3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方成 陶宗玉 +3 位作者 刘安民 李军亮 吴中华 林吉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3期168-170,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海马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 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缺血1h 再灌注组(MCAO1h/R)28只;②缺血3h ...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海马区葡萄糖转运体3(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健康雄性 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①缺血1h 再灌注组(MCAO1h/R)28只;②缺血3h 再灌注组(MCAO3h/R)24只;③假手术组(pseudo operation)4只。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 Kontron 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死体积比;剥取海马区皮质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 GLUT3 mRNA 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 GLUT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1h 后再灌注(MCAO1h/R)较缺血3h 再灌注(MCAO3h/R)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MCAO1h/R 组:GLUT3 mRNA 在6h 有1次升高,但以后各时相均低于正常对照组。MCAO3h/R 组:各时间点 GLUT3 mRNA 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在72h、1周不能测到GLUT3 mRNA 的表达。GLUT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 mRNA 相符合。MCAO3h/R 组与 MCAO1h/R 组在相应的各时间点比较,GLUT3 mRNA 降低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LUT3在缺血海马区的表达下降,可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退变或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区 葡萄糖转运体3 RT-PCR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扎格列净通过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的功能抑制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细胞增殖和纤维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雯瑜 吴双成 +4 位作者 张天琛 付莉莉 解良瑜 胡菀芊 郁胜强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43-1351,共9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共转运体1(SGLT1)抑制剂米扎格列净(MIZA)在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中的作用。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qPCR、免疫荧光染色测定PKD1^(-/-)小鼠和PKD1^(+/+)小鼠肾脏组织、人肾癌旁组织和人ADPKD组织中SGLT1的表达和分布。用MIZA处理囊肿衬里上皮细胞OX161和肾小管上皮细胞UCL93,37℃孵育24、48和72 h后通过MTT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以100μmol/L MIZA处理OX161细胞48 h后,通过qPCR测定细胞中α1-Ⅰ型胶原蛋白、α1-Ⅲ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1的mRNA表达量。用犬肾细胞MDCK 3D囊肿形成实验验证MIZA对囊肿形成的作用。通过mRNA-seq数据分析筛选UCL93细胞和OX161细胞、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后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结果SGLT1在ADPKD患者和PKD1^(-/-)小鼠多囊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正常肾脏组织升高(P<0.05,P<0.01),免疫荧光染色发现SGLT1主要表达在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在体外实验中,MIZA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3D形成实验表明MIZA抑制了囊肿的形成。mRNA-seq数据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OX161细胞和100μmol/L MIZA处理48 h的OX161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与OX161细胞和UCL93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富集通路相同。结论SGLT1抑制剂MIZA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通路抑制多囊肾细胞的增殖和纤维化,延缓多囊肾的生长,是ADPKD的一个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钠-葡萄糖转运体1 细胞增殖 纤维化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脑型葡萄糖转运体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方成 陶宗玉 +3 位作者 刘安民 李军亮 吴中华 林吉惠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6-51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脑型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Kontron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不同缺血时间和不同再灌注时间的脑梗死体积比、皮质半影区脑型葡萄糖转运体(GLUT1、GLUT3)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KontronIBAS2.5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脑梗死体积比;剥取缺血半影区皮质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GLUT1、GLUT3mRNA水平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测定GLUT1、GLUT3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脑缺血1h后再灌注(MCAO1h/R)较缺血3h再灌注(MCAO3h/R)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MCAO1h/R组GLUT1、GLUT3mRNA缺血后升高,24h到达高峰,但GLUT1比GLUT3提前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更大。MCAO3h/R组GLUT1在3h开始升高,24h到高峰;GLUT3在缺血3h有一下降点,然后升高,24h到高峰,一周恢复正常,同样GLUT1比GLUT3提前升高,且升高的幅度更大。MCAO3h/R组较MCAO1h/R组的GLUT1、GLUT3峰值低。GLUT1、3蛋白水平的表达与mRNA相符合。【结论】GLUT1、GLUT3在缺血半影区的表达上调,可能是机体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皮质半影区 葡萄糖转运体1 葡萄糖转运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strin3在有氧运动促进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韩校 牛燕媚 傅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8,共4页
运动作为临床防治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然而,运动促进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Sestrin3作为一种应激诱导蛋白,在运动... 运动作为临床防治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等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然而,运动促进骨骼肌葡萄糖摄取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Sestrin3作为一种应激诱导蛋白,在运动骨骼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参与骨骼肌细胞葡萄糖摄取过程。本文通过总结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Sestrin3在运动促进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揭示运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 葡萄糖转运 glut4 Sestrin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激活PI_3K-AKT通路而促进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林 陆凯 +1 位作者 张冬颖 覃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索胰岛素(Insulin)对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确定胰岛素处理H9c2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最适时间。实验分空白对照组(NC组),2-NBDG组,Insulin... 目的探索胰岛素(Insulin)对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不同时间及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处理H9c2心肌细胞,确定胰岛素处理H9c2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最适时间。实验分空白对照组(NC组),2-NBDG组,Insulin组,Insulin+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294002组),Insulin+p38MAPK通路抑制剂BIRB796组(BIRB796组),使用荧光标记2-脱氧葡萄糖(2-NBDG)检测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以流式细胞仪和荧光酶标仪检测心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的变化。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及激光共聚焦检测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转运体-1(glucose tansporter-1,GLUT-1)及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ansporter-4,GLUT-4)的表达。结果 12-NBDG可用于检测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能力。2Insulin处理H9c2心肌细胞最适浓度和时间分别为200μmol/L和30 min。3Insulin组与对照组相比增加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P<0.05);LY294002组与Insulin组相比降低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两组间差异明显(P<0.05),BIRB796组较Insuli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LY294002可抑制Insulin促进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而BIRB796不能抑制上述作用。4 H9c2心肌细胞膜表达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Insulin处理H9c2心肌细胞30min后经激光共聚焦成像显示H9c2心肌细胞膜GLUT1和GLUT4表达增加(P<0.05)。结论胰岛素促进H9c2心肌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作用可能与PI3K-AKT通路相关,与p38MAPK通路不相关,胰岛素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后可能促进H9c2心肌细胞膜上GLUT-1及GLUT-4的表达,从而使H9c2心肌细胞对葡萄糖摄取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2-NBDG H9C2心肌细胞 葡萄糖摄取 PI3K-AKT p38MAPK glut1和glut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激活AMPK、PPARγ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洪海棉 谢秀利 +1 位作者 洪桂祝 赖文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69-1575,共7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LPS干预后分为Control组、大黄素给药组(1、10、50μmol·L^(-1)),检测6-NBDG摄取情况及GLUT4、PPARγ、AMPKα1/2、p-AMPK... 目的研究大黄素对3T3-L1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经LPS干预后分为Control组、大黄素给药组(1、10、50μmol·L^(-1)),检测6-NBDG摄取情况及GLUT4、PPARγ、AMPKα1/2、p-AMPKα1/2、IRS-1、p-IRS-1、Adiponectin、chREBP-α和chREBP-β的表达。用AMPK和PPARγ抑制剂分别干预后,检测6-NBDG的摄取情况。同时,以STZ诱导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为Control组和大黄素给药组,检测大鼠内脏脂肪组织的Adiponectin的mRNA表达及GLUT4、AMPKα1/2、p-AMPKα1/2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大黄素可促进GLUT4、Adiponectin、chREBP-α、chREBP-β的mRNA表达及GLUT4、PPARγ、IRS-1、p-IRS-1、AMPKα1/2和p-AMPKα1/2的蛋白表达(P<0.05),可提高3T3-L1脂肪细胞对6-NBDG的摄取,经AMPK及PPARγ抑制剂分别干预后,大黄素对6-NBDG的摄取降低(P<0.05)。同时,大黄素可促进T2DM大鼠内脏脂肪组织Adiponectin的mRNA表达及GLUT4、AMPKα1/2和p-AMPKα1/2的蛋白表达(P<0.05)。结论大黄素可促进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功能,其作用机制与激活Adiponectin及IRS-1,进而激活AMPK和PPARγ的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摄取 3T3-L1细胞 葡萄糖转运体4 AMPK PPAR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1
8
作者 郑传宜 杨堃 +2 位作者 李军亮 白恩琪 李方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77-581,共5页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 目的:克隆大鼠葡萄糖转运体3(glucose transporter 3,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其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方法:在对大鼠GLUT3基因5′侧翼区进行详尽生物信息学特征分析后,设计相应引物,用PCR的方法从大鼠基因组中扩增出GLUT3基因5′侧翼区-1037~155bp段长为1 292bp的启动子区(以翻译起始点ATG为+1),再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将这一启动子区片段定向重组入专门用于启动子活性研究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出包含大鼠GLUT3基因启动子区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电泳与测序鉴定,最后再将pGL 3-GLUT3与内参pRL-TK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瞬时共转染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pGL 3-GLUT3的启动子活性,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共转染pGL3-basic与内参pRL-TK。结果:构建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GLUT3。与转染空质粒pGL3-basic组相比,原代神经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升高(5.182 9±0.264 8 vs 2.893 1±0.775 4,P=0.008),在PC12细胞中转染pGL3-GLUT3组荧光素酶活性也升高(2.797 7±0.512 0 vs 1.179 8±0.312 5,P=0.010)。结论:成功克隆GLUT3基因启动子区,并构建出包含GLUT3基因启动子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且在PC12和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pGL 3-GLUT3可以表现出启动子活性。这为后续大鼠GLUT3基因转录调控研究提供研究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子 大鼠 葡萄糖转运体3(glut3)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GLUT3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友 陈惠金 +1 位作者 钱龙华 蒋明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cosetransporter3,GLUT3)合成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了缺氧缺血合并高、低血糖新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检测新生大鼠脑内海马和皮质部位GLUT3的合成。...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脑内葡萄糖转运蛋白3( glucosetransporter3,GLUT3)合成的影响。方法在成功建立了缺氧缺血合并高、低血糖新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定量检测新生大鼠脑内海马和皮质部位GLUT3的合成。结果正常情况下GLUT3随日龄增加而合成增加 ;缺氧缺血可引起GLUT3合成在短期内明显增加 ,但在HI后期降至较低的水平 ;HI前低血糖使GLUT3合成在HI后期更进一步降低 ;HI前重度高血糖则可引起各时段GLUT3合成明显增加 ,尤其在HI后期仍保持一定的水平。结论在缺氧缺血前预先补充足量葡萄糖 ,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脑内应对缺氧缺血的侵袭、改善缺氧缺血程度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症 大鼠 glut3 葡萄糖转运蛋白3 高血糖症 低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GLUT3基因RNA干扰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传宜 陈政纲 +2 位作者 白恩琪 李争争 杨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55-462,共8页
目的:筛选出人GLUT3基因有效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序列,并构建出慢病毒RNAi载体。方法:根据GLUT3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siRNA片段4个,分别定向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并将构建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目的:筛选出人GLUT3基因有效的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序列,并构建出慢病毒RNAi载体。方法:根据GLUT3基因mRNA序列设计合成siRNA片段4个,分别定向克隆至pLV-shRNA载体上,并将构建的质粒转染HeLa细胞,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GLUT3mRNA的表达量验证其干扰效果。筛选出其中有效的质粒与病毒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包装,收获并浓缩重组慢病毒颗粒,测定病毒颗粒滴度后,将病毒感染U251胶质瘤细胞以测定感染慢病毒干扰载体后胶质瘤细胞内GLUT3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RNAi质粒pLV-shRNA-GLUT3-1,pLV-shRNA-GLUT3-2,pLV-shRNA-GLUT3-3,pLV-shRNA-GLUT3-4经测序证实质粒载体构建成功;4个干扰质粒在HeLa细胞中均可以明显抑制GLUT3-mRNA的表达。pLV-shRNA-GLUT3可以在293T细胞中成功包装。收集293T细胞分泌的病毒上清浓缩后测定病毒颗粒LV-GLUT3滴度为1.5×10^9TU/mL。与感染阴性对照慢病毒颗粒(0.3641±0.044)相比,胶质瘤U251细胞感染慢病毒颗粒LV-GLUT3后,GLUT3蛋白相对表达明显降低(0.108±0.016,t=16.267,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人GLUT3基因有效的慢病毒RNAi载体,为进一步研究GLUT3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载体 葡萄糖转运体3 RN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通过抑制PI3K通路和GLUT2表达而诱导NSCLC细胞毒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闵发胜 杨建洪 +1 位作者 黄建军 刘启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61-1969,共9页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诱导NSCLC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HA作用NSCLC细胞系A549和NCI-H1650细胞不同时间,运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Annexin V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测定DHA对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诱导NSCLC细胞毒性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DHA作用NSCLC细胞系A549和NCI-H1650细胞不同时间,运用MTT法、克隆形成实验、Annexin V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测定DHA对细胞活力、克隆形成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测定DHA对细胞中葡萄糖水平、ATP和乳酸含量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I3K通路活性和GLUT2表达变化;通过细胞转染实现葡萄糖转运体2(GLUT2)和Rheb在A549和NCI-H1650细胞中高表达,测定和分析DHA作用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葡萄糖水平、ATP含量和PI3K通路活性的变化;分析葡萄糖缺乏对DHA诱导NSCLC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HA显著抑制A549和NCI-H1650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能力以及诱导细胞凋亡,同时降低ATP和乳酸含量以及抑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效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DHA能抑制PI3K通路活性和GLUT2的表达。上调GLUT2的表达和激活PI3K通路能减弱DHA对NSCLC细胞的毒性作用;葡萄糖缺乏能增强DHA对NSCLC细胞的毒性;相反,高浓度葡萄糖则抑制DHA对NSCLC细胞的毒性。结论:DHA能抑制NSCLC细胞活力和克隆形成,诱导细胞凋亡,该作用是通过降低PI3K活性和GLUT2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糖酵解代谢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二氢青蒿素 PI3K通路 葡萄糖转运体2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甲硫氨酸酶调控PI3K/Akt/Glut-1通路抑制有氧糖酵解促进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立强 李世豪 +3 位作者 刘力 周祺 袁宜武 辛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3,共7页
目的探讨重组甲硫氨酸酶(rMETase)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r METase(终浓度为0.00、1.25、2.50 mmol/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72 h,采用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GC-7901细胞形态变化,平板... 目的探讨重组甲硫氨酸酶(rMETase)对胃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r METase(终浓度为0.00、1.25、2.50 mmol/L)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72 h,采用CCK-8法检测SGC-7901细胞活力,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GC-7901细胞形态变化,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GC-7901细胞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胃癌细胞凋亡情况及细胞周期变化,比色法和荧光酶标仪检测r METase对胃癌细胞葡萄糖吸收和乳酸、ATP释放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r METase对SGC-7901细胞PI3K/Akt通路、GLUT-1、糖酵解相关蛋白及凋亡蛋白的影响。结果 rMETase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诱导胃癌细胞S期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P<0.05);随着rMETase的浓度的增加,细胞吸收的葡萄糖降低,并伴随糖酵解产物乳酸和ATP的下降(P<0.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rMETase作用SGC-7901细胞后,PI3K、p-Akt/t-Akt、GLUT-1,糖酵解关键酶HK2、PFKM、LDHA、抑凋亡Bcl-2的蛋白表达下调,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上调(P<0.01)。结论 r METase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GLUT-1通路的活性,抑制胃癌细胞有氧糖酵解,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r METase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胃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甲硫氨酸酶 胃癌 有氧糖酵解 磷脂酰肌醇3-激酶 Akt 葡萄糖转运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立 杨明炜 +4 位作者 库宝庆 莫阔 汪继敏 王晓翠 马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99-1001,共3页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游离脂肪酸、高糖高胰岛素3种不同方法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表达。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分别检测各组细胞12、24、36、48、60 h... 目的对比地塞米松、游离脂肪酸、高糖高胰岛素3种不同方法诱导的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的表达。方法采用3种不同方法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分别检测各组细胞12、24、36、48、60 h时的葡萄糖消耗量及Glut4蛋白的表达。结果在24 h内,地塞米松组、游离脂肪酸组、高糖高胰岛素组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以后,游离脂肪酸组葡萄糖消耗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地塞米松组葡萄糖消耗量相较正常对照组仍显著降低,高糖高胰岛素组葡萄糖消耗量较地塞米松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的Glut4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于地塞米松组及游离脂肪酸组,高糖高胰岛素组的Glut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糖高胰岛素能够诱导3T3-L1脂肪细胞产生更强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抗性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抑制了Glut4蛋白的表达获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细胞 3T3-L1细胞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消耗 葡萄糖转运体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3介导骨骼肌和心肌细胞的IMGU和NIMGU
14
作者 周彩霞 吕倩 +5 位作者 卜晓阳 田一夫 冼晶 黄媛恒 杨立会 黄勤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561-567,共7页
目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IMGU)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至关重要,但非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non-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NIMGU)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 目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IMGU)在骨骼肌和心肌细胞至关重要,但非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non-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NIMGU)也不容忽视。本文通过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 siRNA)下调微囊蛋白-3(caveolin-3, CAV3)蛋白表达,观察CAV3是否参与IMGU及NIMGU的生理过程。方法:分别设计合成针对骨骼肌C2C12细胞和心肌H9c2细胞的CAV3 siRNA并转染,C2C12细胞和H9c2细胞分别在有胰岛素和无胰岛素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转染效果,Western blot检测CAV3、葡萄糖转运体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蛋白表达,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摄取率。结果:转染CAV3 siRNA后成功下调C2C12和H9c2细胞CAV3蛋白的表达。在无胰岛素刺激时,C2C12细胞转染48 h后,GLUT4表达降低(P<0.01),葡萄糖摄取减少(P<0.05),H9c2细胞转染48 h后,GLUT4表达降低(P<0.05),葡萄糖摄取减少(P<0.01)。有胰岛素刺激时,C2C12细胞转染48 h后,GLUT4表达降低(P<0.01),葡萄糖摄取减少(P<0.01),H9c2细胞转染48 h后,GLUT4的下调无统计学意义,葡萄糖摄取减少(P<0.01)。结论:C2C12细胞和H9c2细胞存在IMGU和NIMGU的这两种不同状态。在胰岛素刺激的以及无胰岛素刺激的安静状态下,都通过CAV3调节GLUT4变化而影响细胞摄取葡萄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eolin-3 glut4 C2C12细胞 H9C2细胞 葡萄糖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蛭降糖胶囊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晓天 陈禹 +7 位作者 于春江 袁语泽 郑敬彤 张超 赛景影 宋晨雪 谢婧书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05-811,共7页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QJ)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阐明其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参芪降糖颗... 目的:探讨芪蛭降糖胶囊(QJ)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阐明其药物作用的分子药理机制。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饮食联合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M),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SQ),芪蛭降糖胶囊低(QJL)、中(QJM)和高剂量组(QJH),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NC)。芪蛭降糖胶囊低、中和高剂量组药物浓度分别为0.34、0.68和1.35g·kg-1;参芪降糖颗粒药物浓度为0.27g·kg-1。大鼠建模成功后,给予相应浓度药物干预治疗8周。经药物干预后,应用血糖检测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脂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Real Time PCR法测定肝脏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脂联素(ADPN)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BG、FINS和IRI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芪蛭降糖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大鼠FBG和IRI显著降低(P<0.01);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FINS显著降低(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C、TG和LDL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芪蛭降糖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参芪降糖颗粒阳性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ADPN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芪蛭降糖胶囊具有改善糖尿病大鼠IR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糖脂代谢、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蛭降糖胶囊 糖尿病 实验性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受体底物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葡萄糖转运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