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氧化酶法去除蛋清中葡萄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雅琴 杨严俊 曹如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58,共4页
脱糖处理是干燥蛋白制品加工中的必要步骤 ,文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GOD)法对蛋清的脱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采用酶 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时间、pH、温度等参数对脱糖率的影响 ,并采用二次响应面法分析了GOD... 脱糖处理是干燥蛋白制品加工中的必要步骤 ,文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 (GOD)法对蛋清的脱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采用酶 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含量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时间、pH、温度等参数对脱糖率的影响 ,并采用二次响应面法分析了GOD和双氧水的交互作用 ,确定了GOD法脱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GOD酶制剂添加量 92 . 3g/t(蛋清 )、每小时加入 7%双氧水 3. 5 g/kg(蛋清 ) ,反应体系pH5 5~ 7 0 ,温度 2 0~ 30℃ ,反应时间 2h。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糖率达到 95 %以上 ,可以有效防止干燥蛋白制品生产和储藏中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另外 ,文中还进一步比较了脱糖前后蛋清的性质 ,发现GOD脱糖可以保持并部分提高蛋清原有的功能性质 ,还能够改善蛋清的气味和流动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清 葡萄糖氧化酶法 蛋白 葡萄糖含量 工艺研究 双氧水 比色测定 分提 美拉德反应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降低马铃薯颗粒全粉还原糖
2
作者 王常青 朱志昂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8,共4页
观察了葡萄糖氧化酶 (GOD)对降低马铃薯颗粒全粉中葡萄糖及还原糖的作用。结果表明 ,当控制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水分在 5 0 %~ 60 % ,酸度为 3 5 ,温度为 3 9℃时 ,GOD的酶解降糖速度最快。在此条件下用GOD(5 0 0U/kg产品 )反应 1 80min ... 观察了葡萄糖氧化酶 (GOD)对降低马铃薯颗粒全粉中葡萄糖及还原糖的作用。结果表明 ,当控制马铃薯颗粒全粉的水分在 5 0 %~ 60 % ,酸度为 3 5 ,温度为 3 9℃时 ,GOD的酶解降糖速度最快。在此条件下用GOD(5 0 0U/kg产品 )反应 1 80min ,可以使原料中的葡萄糖减少 80 %~ 90 % ,还原糖减低 3 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颗粒全粉 葡萄糖氧化酶法 还原糖 葡萄糖 控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定量法检测3种根管封闭剂的封闭性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徐琼 樊明文 范兵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89-591,共3页
目的 :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根管微渗漏的模型评价 3种根管封闭剂封闭根管的能力。方法 :选取 72颗直根管的上前牙 ,随机分为 3个试验组 (每组各 2 0例 )和 2个对照组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 6例 ) ,用侧向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 ,试验组... 目的 :用葡萄糖定量法检测根管微渗漏的模型评价 3种根管封闭剂封闭根管的能力。方法 :选取 72颗直根管的上前牙 ,随机分为 3个试验组 (每组各 2 0例 )和 2个对照组 (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各 6例 ) ,用侧向加压充填技术充填根管 ,试验组所用根管封闭剂分别为PulpCanalSealerEWT、Sealapex和AHPlus,置于微渗漏模型 ,于第1、2、4、7、10、15、2 0、30天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 ,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 :第 1、2、4、7天3种根管封闭剂的微渗漏值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从第 10天起 ,PulpCanalSealerEWT组的微渗漏明显高于AHPlus、Sealapex组 (P <0 .0 0 1) ,后 2种封闭剂的微渗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根管封闭剂AHPlus、Sealapex封闭根管的能力好于PulpCanalSealerE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封闭剂 根管微渗漏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D法测定鸡蛋、鸭蛋及鹌鹑蛋中葡萄糖含量 被引量:3
4
作者 徐锦滨 李江滨 +3 位作者 陈佛兰 陈海文 黄德仙 何月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299-299,303,共2页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 为测定鸡蛋、鸭蛋、鹌鹑蛋3种蛋中的葡萄糖含量,将试验分为鸡蛋组、鸭蛋组和鹌鹑蛋组,分别分离蛋清和蛋黄,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3种蛋中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鸡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77±0.14)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1.95±0.09)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1±0.12)mg/g;鸭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59±0.32)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14±0.25)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2.88±0.27)mg/g;鹌鹑蛋组蛋清葡萄糖含量为(3.65±0.37)mg/g、蛋黄葡萄糖含量为(2.77±0.20)mg/g、总蛋葡萄糖含量为(3.19±0.16)mg/g;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高于蛋黄(P<0.05)。3种禽蛋的蛋清葡萄糖含量均要高于蛋黄。因此,在人们日常膳食中,多摄入蛋清不仅能给机体提供优质蛋白,还能提供优质糖源,这在人们日常营养膳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氧化酶法 鸡蛋 鸭蛋 鹌鹑蛋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结秋 黄乐升 +1 位作者 廖军 汤勇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1233-1234,共2页
目的:探讨往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桂林华通XT-2000型尿液分析仪测定500例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标本,按尿糖检测半定量结果分为2.8mmol/L(Ⅰ组)130例,5.5mmol/L(Ⅱ组)102例,1... 目的:探讨往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桂林华通XT-2000型尿液分析仪测定500例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标本,按尿糖检测半定量结果分为2.8mmol/L(Ⅰ组)130例,5.5mmol/L(Ⅱ组)102例,14mmol/L(Ⅲ组)165例和28mmol/L(Ⅳ组)103例,在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干化学试纸条分别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剂量。结果:当Ⅰ、Ⅱ、Ⅲ、Ⅳ组尿液标本中分别加入5、7.5、15和40mg的维生素C时尿液葡萄糖浓度测定的结果变为阴性。结论:随着维生素C浓度逐渐增加,尿糖测定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维生素C起着负干扰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尿糖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微损法检测血糖 被引量:3
6
作者 方云婕 黄岚 丁海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1-633,共3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微损法血糖检测技术 ,以此技术为基础研制的血糖仪以TI公司新推出的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 30F4 13为核心。该仪器有 3个特点 :(1)在光电接受部分采用了类似分光计的单波长双检测管结构 ,以避免因发光二极管LED工作状...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光电微损法血糖检测技术 ,以此技术为基础研制的血糖仪以TI公司新推出的低功耗微处理器MSP4 30F4 13为核心。该仪器有 3个特点 :(1)在光电接受部分采用了类似分光计的单波长双检测管结构 ,以避免因发光二极管LED工作状态不稳定而带来的误差 ;(2 )通过多次比较法自动判断反应终止时间 ,即开始计算处理的时间 ;(3)可存储 5 0次测量结果。将其测量血糖浓度的结果与Prestige公司血糖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数据表明 ,其测量结果是准确可信的。光电式微损血糖仪具有操作简便 ,测定时间短 ,结果准确可靠 ,对器件一致性要求不高 ,低功耗等优点 ,是一种供糖尿病患者在家庭中监测控制自身血糖浓度的理想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糖尿病 胰岛素 光电微损 含量测定 自我监测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修补根分叉穿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邹玲 尹仕海 +2 位作者 刘钧 谭静 李灏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9-311,共3页
目的评估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修补根分叉穿孔后对髓底形态及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65颗髓底完整的离体恒磨牙,常规开髓,除阴性对照组5颗外,其余60颗牙用3号球钻于根分叉处预备穿孔,并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用①银汞合金,②硫酸钙加银... 目的评估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修补根分叉穿孔后对髓底形态及封闭性的影响。方法收集65颗髓底完整的离体恒磨牙,常规开髓,除阴性对照组5颗外,其余60颗牙用3号球钻于根分叉处预备穿孔,并随机分为4个实验组,分别用①银汞合金,②硫酸钙加银汞合金,③可乐丽菲露,④硫酸钙加可乐丽菲露修补髓底穿孔。手术显微镜下观察髓底形态,并在建立葡萄糖定量分析微渗漏模型后,分别于修补后第1、2、4、7、10、15、20天检测从髓底穿孔处漏出的葡萄糖浓度,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法(GOD)。结果使用硫酸钙后,银汞合金和可乐丽菲露的悬突形成率和微渗漏都有不同程度减小,采用可乐丽菲露修补穿孔的③④组在1周后微渗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采用银汞合金修补穿孔的①②组微渗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钙作为屏障材料有助于提高根分叉穿孔修补的封闭性,并能减少悬突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 屏障材料 穿孔修补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17
8
作者 颜勤明 陈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77-278,共2页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脂肪肝患者及 18例来自超重或肥胖人群的对照组成员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 (FBG )、空腹胰岛素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 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 (IR)的关系。方法 :对 5 2例脂肪肝患者及 18例来自超重或肥胖人群的对照组成员分别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 (FBG )、空腹胰岛素 ,计算体重指数 (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脂肪肝组与对照组比较 ,年龄、BMI、WHR、FBG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而ISI较对照组低 (P <0 0 2 )。结论 :脂肪肝与IR的相关关系是独立存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胰岛素抵抗 慢性代谢疾病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假性低血糖4例 被引量:5
9
作者 虞容豪 刘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9期962-962,共1页
关键词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假性低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 标本 血糖测定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志东 任吉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观察纳米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40个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各8个)和2个对照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个),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用侧向加压法进行充填。4个试验组所用根管封闭剂分别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 目的:观察纳米材料的根尖封闭性能。方法:选取40个直根管的上前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各8个)和2个对照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4个),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用侧向加压法进行充填。4个试验组所用根管封闭剂分别为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组(ZOE),羟磷灰石糊剂组(HA),纳米氧化锌糊剂组(NZO),纳米羟磷灰石糊剂组(NHA),置于微渗漏模型,于第1、2、4、7、10、15、20、25、30天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量,根据葡萄糖微渗漏情况,评价根尖封闭性。结果:经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4组材料的葡萄糖渗漏量有显著性差异(F值=16523.5,P<0.0001),渗漏量由高至低为ZOE>HA>NHA>NZO组(P<0.0001)。且4组材料的渗漏量均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ZOE上升趋势最显著。结论:纳米氧化锌糊剂具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性能,羟磷灰石糊剂和纳米羟磷灰石糊剂次之,氧化锌糊剂根尖封闭性能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根尖封闭 葡萄糖氧化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灵浓缩散剂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春华 李中平 祝红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721-723,共3页
目的 :研究降糖灵浓缩散剂对高血糖小鼠和正常活动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和肾上腺素高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降糖灵给予受试动物灌胃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 :降糖灵ig5d可使葡萄糖性高血糖... 目的 :研究降糖灵浓缩散剂对高血糖小鼠和正常活动的降血糖作用及其对葡萄糖性高血糖和肾上腺素高血糖的影响。方法 :将降糖灵给予受试动物灌胃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数据经t检验统计处理。结果 :降糖灵ig5d可使葡萄糖性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明显下降 (P <0 .0 5~P <0 .0 0 1) ,并能使正常大鼠肾上腺素高血糖显著降低。 (P <0 .0 5 )。而同样剂量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显著影响。结论 :降糖灵浓缩散剂对正常小鼠血糖含量无显著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缩散剂 药效学 降糖灵 优降糖 高血糖 葡萄糖氧化酶法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内科临床的应用
12
作者 张景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 免疫组织化学的最基本技术是应用荧光素或酶标记抗体进行免疫病理研究,主要原理是用标记的抗体定位抗原,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的性质,从而使组织的功能与形态联系起来。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免疫组织化学这一融免疫学、病理学为一体的新技术进展神速。除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免疫荧光、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外,各种新的免疫酶技术不断涌现,如卵白素-生物素复合物法(ABC),葡萄糖氧化酶抗葡萄糖氧化酶法(GAG),硷性磷酸酶抗硷性磷酸酶法(APAAP);各种单克隆抗体及其片段(Fab,F(ab′)2)被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临床 葡萄糖氧化酶法 免疫酶技术 免疫荧光 酶标记抗体 磷酸酶 免疫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单克隆抗体 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