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基-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的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1
作者 黄碧云 赵鑫 袁牧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07,共3页
以葡萄糖基-β-环糊精(Glu-β-CD)为手性选择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手性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了拆分研究。考察了缓冲液的pH值、缓冲液浓度、缓冲液体系组成、Glu-β-CD的浓度及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并对3批市售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以葡萄糖基-β-环糊精(Glu-β-CD)为手性选择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对手性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了拆分研究。考察了缓冲液的pH值、缓冲液浓度、缓冲液体系组成、Glu-β-CD的浓度及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并对3批市售左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进行光学纯度检查。结果表明,在背景电解质为含20mmol/LGlu-β-CD的200mmol/L乙酸-三乙醇胺(HAc-TEA)(pH4.0)体系,电压25kV,温度20℃,检测波长214nm的条件下,苯磺酸氨氯地平可以得到良好分离,分离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葡萄糖基-β-环糊精 苯磺酸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β-环糊精降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并减缓其毒性作用
2
作者 邹亮 刘红 +3 位作者 郭萌萌 李风铃 谭志军 耿倩倩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6-676,共11页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 四溴联苯醚(BDE-47)因其高蓄积性和多毒性特点,引发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风险,是国际上重点关注和管控的新污染物.研究通过比较BDE-47单独暴露和BDE-47+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联合暴露处理的紫贻贝消化盲囊、性腺和鳃等组织中BDE-47蓄积和消除动态差异,测定氧化应激指标和组织损伤,结合分子对接模拟,探讨HPCD对BDE-47蓄积、分布和毒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DE-47在紫贻贝中的蓄积具有组织特异性;HPCD可显著降低BDE-47在紫贻贝各组织中的蓄积浓度,同时加快BDE-47的消除.HPCD降低了BDE-47在贻贝中的残留风险.GST、SOD、CAT活性和GSH、MDA含量变化分析表明,HPCD减轻了BDE-47对紫贻贝消化盲囊和性腺的氧化胁迫.BDE-47+HPCD处理组的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值(IBR)低于BDE-47处理组,组织病理损伤也较轻.分子对接显示HPCD减轻BDE-47对紫贻贝的毒性,可能是基于HPCD对BDE-47的屏蔽作用.研究结果为HPCD在减少海洋生物污染物积累和消除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联苯醚 (BDE-47) 羟丙-环糊精 (HPCD) 紫贻贝 蓄积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波谱学数据与结构确证 被引量:8
3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1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 对酶法合成的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红外(IR)光谱、质谱(MS)、氢谱(1H-NMR)、碳谱(13C-NMR)、氢氢相关谱(1H1-H COSY)、氢氢完全相关谱(1H1-H TCOSY)、异核单量子相干相关谱(HSQC)和异核多键相关谱(HMBC)进行了解析报道,对所有的1H-NMR和13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1→6)β-环糊精 红外光谱 质谱 核磁共振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崔波 金征宇 +2 位作者 周万里 毕春元 曹新志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57,共3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葡萄糖基(α-1→6)-β–环糊精的玻璃化温度和热分解动力学,按Kissinger方程和Ozawa方程计算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1.14kJ/mol和44kJ/mol,并按Ozawa方法计算得指前因子为1.85×103min-1。从DSC曲线图上获得焓变(△H)为23.70kJ/mol,熵变(△S)为0.0394kJ/(mol·K),速度常数k为0.228min-1,半衰期为3.04min,玻璃化温度为1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示扫描量热法 葡萄糖-1→6)-环糊精 玻璃化温度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热芽胞杆菌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在枯草芽胞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陈龙军 林陈强 +3 位作者 张慧 贾宪波 方宇 陈济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0-605,共6页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实现α-CGTase的安全高效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嗜热地芽胞杆菌α-CGTase基因,运用EcoRI/XhoI分别对α-CGTase基因及pBES进行双酶切,然后将该基因片... 【目的】构建分泌表达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的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实现α-CGTase的安全高效表达。【方法】通过PCR法扩增嗜热地芽胞杆菌α-CGTase基因,运用EcoRI/XhoI分别对α-CGTase基因及pBES进行双酶切,然后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载体pBES中,再电转化法转化枯草芽胞杆菌RIK1285;对重组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发酵条件进行探索。【结果】(1)利用发酵培养基分泌表达α-CGTase,重组枯草芽胞杆菌工程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发酵上清液产酶达到2.9U·mL-1。(2)TB为最适发酵培养基(配方:甘油0.5%,蛋白胨1.2%,酵母粉2.4%,K2HPO41.64%,KH2PO40.23%);在初始pH6.5,温度为37℃下,摇瓶发酵培养24h后,α-环糊精酶的环化活性达到5.3U·mL-1,是野生菌株嗜热地芽胞杆菌(0.66U·mL-1)的8倍。【结论】成功构建了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RIK1285/pBE-CGT工程菌,并确定其最适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工程菌 Α-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表达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生产β-环糊精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杨玉路 王蕾 +1 位作者 陈晟 吴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5-181,共7页
将来自于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0b(+),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酶活检测培养基上清中的β-CGTase酶活为20 U/mL。对酶转化淀粉生成β-环糊精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底物... 将来自于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编码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0b(+),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酶活检测培养基上清中的β-CGTase酶活为20 U/mL。对酶转化淀粉生成β-环糊精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底物马铃薯淀粉浓度15%,反应初始pH5.5,温度30℃,加酶量10 U/g干淀粉,环己烷浓度2.5%-5%(V/V),转化周期24 h,β-环糊精转化率达到最高值75.3%,是国内外报道的酶法生产β-环糊精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β-环糊精 酶转化 重组表达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基β-环糊精对面包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袁盛楠 王金鹏 +2 位作者 马世龙 金征宇 徐学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3-155,159,共4页
通过感官评定、质构仪分析和电镜观察,比较添加了葡萄糖基-β-环糊精的样品面包和未添加β-环糊精的面包在面包品质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葡萄糖基-β-环糊精占面粉2%时,面包的感官特性和储藏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 葡萄糖基-β-环糊精 面包品质 抗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温菌株HY15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冬梅 胡耀辉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0期40-43,共4页
以一株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的嗜热菌株HY15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温度、MgSO4·7H2O等对酶活力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玉米淀粉... 以一株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的嗜热菌株HY15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温度、MgSO4·7H2O等对酶活力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玉米淀粉+糖蜜,氮源为玉米浆,初始pH7.0,培养温度60℃、摇床转速220r/min,MgSO4浓度10mmol/L,在此条件下,β-CGTase酶活力可达1794.3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发酵条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HY15发酵生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2
9
作者 曹冬梅 胡耀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0,共4页
为了提高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酶活力,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高温菌株HY15发酵的10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各因素的最优质量浓度,建立了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率的二次多项式... 为了提高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酶活力,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高温菌株HY15发酵的10个因素进行了筛选,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各因素的最优质量浓度,建立了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影响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率的主要因素及其最优质量浓度为:糖蜜+玉米淀粉22.45 g/L,K2HPO40.97 g/L,MgSO40.18 g/L,玉米浆+酵母21.82 g/L,pH值6.98。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条件下,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酶活力达到1 409.70 U/mL,验证值1401.81 U/mL,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高温菌株HY15 响应面法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智维 雷新辉 张海群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9-92,共4页
从富含淀粉的土样中,初筛出22株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然后用透明圈法筛选出3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最后绘制酶活力曲线,得到一株酶活力为0.64U/mL的菌株N1.通过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N1为肠杆菌科的产酸克雷伯... 从富含淀粉的土样中,初筛出22株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然后用透明圈法筛选出3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最后绘制酶活力曲线,得到一株酶活力为0.64U/mL的菌株N1.通过菌落形态、显微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N1为肠杆菌科的产酸克雷伯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筛选 鉴定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YLW-8的鉴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媛 李皎 +2 位作者 杨国武 毛勇 汪大敏 《陕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鉴定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YLW-8。[方法]通过分析YLW-8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 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的种类,并对YLW-8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菌株YLW-8根... [目的]鉴定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产菌株YLW-8。[方法]通过分析YLW-8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r DNA基因序列鉴定菌株的种类,并对YLW-8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GTase)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结果]菌株YLW-8根据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初步鉴定其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其16Sr DNA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为KF010776)与多粘芽孢杆菌同源性高达99%以上。结合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r DNA序列分析,鉴定YLW-8菌株为多粘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YLW-8产α-CGTase基因测序结果在NCBI中进行比对,与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α-CGTase基因的同源性为99%(GenBank登录号为KF010775)。[结论]该研究为后续α-CD工业化生产研究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Α-环糊精 菌种鉴定 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培养基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江 李啸 杜浪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73-77,共5页
对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挑选出对菌株产酶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及浓度范围,再通过两水平析因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影响因子和浓度拐点,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 对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挑选出对菌株产酶有较大影响的因子及浓度范围,再通过两水平析因试验和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显著影响因子和浓度拐点,最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得到培养基成分的最佳配比为:甘油10.74g·L-1,酵母提取物51.85g·L-1,酵母蛋白胨10g·L-1,磷酸氢二钾22.82g·L-1,磷酸二氢钾2.85g·L-1。与原始培养基生产水平相比,采用优化培养基后,酶活提高了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工程 大肠杆菌 Α-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最陡爬坡试验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亚甲基蓝荧光探针直接测定葡萄糖
13
作者 刘奇 姬文博 王爱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4-597,共4页
在pH 9.0的PBS介质中葡萄糖与亚甲基蓝反应,使亚甲蓝荧光猝灭。若换用β-环糊精/亚甲基蓝荧光探针,则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大大提高。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在0.02~26mg·L-1之间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2mg·L-1。... 在pH 9.0的PBS介质中葡萄糖与亚甲基蓝反应,使亚甲蓝荧光猝灭。若换用β-环糊精/亚甲基蓝荧光探针,则体系的荧光猝灭强度大大提高。葡萄糖的质量浓度在0.02~26mg·L-1之间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2mg·L-1。据此,建立了以β-环糊精/亚甲基蓝为荧光探针直接测定葡萄糖的荧光分析方法。该体系最大激发波长为660nm,最大发射波长为678nm。加标回收率在97.4%~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均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亚甲 葡萄糖 荧光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席小辉 胡瑜文 +6 位作者 张升阳 宋欠欠 黄轩宇 金懿志 刘爱冰 李诚 胡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96,共10页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 为研究肉豆蔻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nutmeg essential oil/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NEO/HP-β-CD)包合物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采用不同浓度的包合物结合浸泡法、涂抹法和无纺布法处理冷鲜猪肉,每隔2 d测定菌落总数、pH、挥发性盐基氮、硫代巴比妥酸值、质构、汁液流失率、色泽与感官指标。结果表明,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可有效降低贮藏过程中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延缓猪肉质构特性与色泽劣变,提高感官品质;与对照组(6 d)相比,可延长贮藏期4 d。因此,NEO/HP-β-CD包合物添加量1%的无纺布法对冷鲜猪肉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豆蔻精油/羟丙-环糊精包合物 冷鲜猪肉 保鲜效果 指标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姜黄素包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动力杀灭沙门氏菌的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鲍悦忻 陈艳红 +2 位作者 马钰 黄晶晶 王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5-84,共10页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 沙门氏菌是国内外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开发新型有效的抗菌技术对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的包合作用,包合姜黄素(Curcumin,CUR)作为光敏剂,研究其介导光动力技术(Photodynamic Inactivation Technology,PDI)对食品样品中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4028的杀菌效果及作用机制。设置乙醇浓度为40%、HP-β-CD与CUR摩尔比为2:1,在45℃条件下包合4 h时,所形成的CUR包合率最大,为60.08%,该包合物经结构表征后测定其水溶性显著(P<0.05)提高,达到3.98×10^(3)μg/mL。结果表明,当包合物质量浓度(以CUR浓度计)为20µg/mL,初始鼠伤寒沙门氏菌菌落数量级为106 CFU/mL时,LED蓝光(450 nm)照射40 min可使菌落数减少3.73 lg(CFU/mL),可杀灭47.92%~64.40%的耐药沙门氏菌,并且对即食生菜中的沙门氏菌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光动力技术处理后,沙门氏菌胞内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活性氧,胞内容物明显减少,推测CUR-HP-β-CD介导的PDI可能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达到杀菌抑菌的目的。本研究将光动力杀菌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这为食品工业中防治沙门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羟丙-环糊精 光动力技术 沙门氏菌 杀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生产α-熊果苷的反应条件优化及分子改造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文蕾 宿玲恰 +1 位作者 陶秀梅 吴敬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9-53,共5页
选择4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分别为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α-CGTase,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_2和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的α/β-CGTase,研究不同种类的CGTase生产α-... 选择4种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分别为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的α-CGTase,Bacillus circulans 251的β-CGTase,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NO_2和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的α/β-CGTase,研究不同种类的CGTase生产α-熊果苷的情况。以麦芽糊精为供体,对苯二酚(Hydroquinone HQ)为受体,通过CGTase和淀粉葡萄糖苷酶的两步酶法反应催化合成α-熊果苷。分别优化不同类型的酶合成α-熊果苷的条件,发现Anaerobranca gottschalkii来源的CGTase在如下最优条件下获得的HQ摩尔转化率最高,为25%:以葡萄糖当量(DE)值为9%~13%的50 g/L麦芽糊精作为供体,8 g/L HQ为受体,缓冲液pH 6.0,在40℃下反应24 h,沸水浴灭活后,加入糖化酶处理,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产物。为了进一步提高CGTase对底物的转化率,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A.gottschalkii CGTase进行分子改造,得到1个突变体Y299A,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突变体的HQ转化率可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α-熊果苷 酶催化 定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生鹏 张根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99-107,共9页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 芦丁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解决其水溶性差导致的应用缺陷。本文通过溶剂蒸发法制备了芦丁/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beta-cyclodextrin,HPCD)包合物,分析了包合物的结构、溶解性、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HPCD能够有效包埋芦丁,包合物中二者摩尔比为1:1,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89.33%、26.67%,包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游离芦丁的51倍。芦丁被包合后,其晶体衍射峰完全消失,提高了最大失重速率温度(266℃到318℃),且固态包合物呈现出不规则的片状结构,表明HPCD成功包合了芦丁。包合物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的IC_(50)显著低于芦丁(P<0.05),并且其铁离子还原能力是芦丁的1.2倍。稳定性实验表明,自然光处理6 d后游离芦丁和包合芦丁保留率分别为31.80%、66.70%,50℃热处理15 d后保留率分别为66.91%、87.38%。因此HPCD不仅提高了芦丁的水溶性,也提升了其抗氧化活性和稳定性,使芦丁可在不同环境中发挥其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羟丙-环糊精 包合物 溶解度 抗氧化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艳群 黄静 +8 位作者 吴梓青 谭南峰 徐嘉忆 陈佳 叶田 王根女 龙丹 许勇泉 罗自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29-137,共9页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 乌龙茶因香气浓郁而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乌龙茶产品等在加工贮藏中香气损耗严重,亟需开发对应的香气分子稳态化技术。本研究采用旋转锥体柱蒸馏技术萃取了肉桂乌龙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检测技术,探究了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VOCs萃取液贮藏过程中香气损耗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乌龙茶VOCs萃取液在常温(25℃)贮藏7、21、42 d后,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的样品(处理组)中分别有39、37、35种VOC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添加的样品(对照组)。其中,处理组中反式-2-己烯醛、2-庚酮和2-己酮等21种VOCs含量高出对照组2倍以上。此外,热重分析发现,羟丙基-β-环糊精包埋延缓了样品中关键香气成分2-甲基丁醛和乙酸己酯在30~100℃条件下的损耗,同时提高α-蒎烯的热稳定性,说明该稳态化技术对于热加工过程中的乌龙茶的香气分子也具有保护作用。综上,羟丙基-β-环糊精是肉桂乌龙茶水基产品中香气分子的有效保香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乌龙茶 挥发性香气成分 羟丙-环糊精 贮藏稳定性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重组大肠杆菌发酵生产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罗宇笛 李啸 +1 位作者 张江 石小丹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2期10-15,共6页
本文研究了金属离子对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生产的影响。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确定几种微量元素的最佳产酶浓度;其次,通过两水平析因试验确定了关键的影响因子及其最大响应区域,其分别是Mg SO4·7H2O,Fe SO4·7H2O,MnSO4&... 本文研究了金属离子对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生产的影响。首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确定几种微量元素的最佳产酶浓度;其次,通过两水平析因试验确定了关键的影响因子及其最大响应区域,其分别是Mg SO4·7H2O,Fe SO4·7H2O,MnSO4·H2O;最后,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了微量元素的最优配比参数为:MgSO4·7H2O 10.94 mmol·L-1,Fe SO4·7H2O 6.48 mmol·L-1,Mn SO4·H2O 0.51 mmol·L-1,Ca Cl2·5H2O 3 mmol·L-1。与对照组相比,酶活提高了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Α-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金属离子 响应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希 王淑芬 +1 位作者 王天赐 吴华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891-1894,共4页
利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快速筛选法从枝江酒业的酵泥中筛选获得11株CGTase产生菌。用酚酞法测定所得11株菌株的酶活,最终得到β-CGTase酶活最高的一株菌株,命名为Hhj-1。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测定,并建立该菌... 利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GTase)快速筛选法从枝江酒业的酵泥中筛选获得11株CGTase产生菌。用酚酞法测定所得11株菌株的酶活,最终得到β-CGTase酶活最高的一株菌株,命名为Hhj-1。通过对菌株的形态观察以及16S rDNA测定,并建立该菌株的系统发育树,确定该菌株属于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对该菌所产的β-CGTase粗酶液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0℃,最适反应pH为7.5。在35~45℃保温1 h相对酶活仍可保持在90%以上,且该酶在pH 5.0~10.0的较宽范围内都较稳定,说明其对pH适应范围较广,因此应用有较大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葡萄糖转移酶 鉴定 坎皮纳斯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mpinasensis)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