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起泡性能 被引量:7
1
作者 任龙芳 惠林涛 +1 位作者 张融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5-989,共5页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9.82 m N/m,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31 mmol/L,HLB值为16.46;同时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表面活性剂和纳米SiO2颗粒协同稳定的双重响应型O/W乳状液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佩 潘婷 +4 位作者 裴晓梅 宋冰蕾 蒋建中 崔正刚 Bernard P.Binks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 合成了一种非离子-阴离子Bola型智能表面活性剂,通过pH-响应可以在非离子型CH_(3)O(EO)_(5)-R_(11)-COOH(pHpKa)之间转换。单独使用时,非离子型和Bola型分别表现为不良乳化剂和优良乳化剂。与纳米SiO_(2)颗粒复配使用时,非离子型能与SiO_(2)颗粒协同稳定O/W(正癸烷)型Pickering乳状液,其中表面活性剂通过氢键作用吸附到颗粒表面产生原位疏水化作用,提高了颗粒的表面活性,并且这种Pickering乳状液具有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能够通过改变pH或者温度使乳状液在稳定和破乳之间实现多次转换。另一方面,Bola型CH_(3)O(EO)5-R_(11)-COONa能够与纳米SiO_(2)颗粒协同稳定分散液包油(oil-in-dispersion)乳状液,该乳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性,但对调节pH时产生的盐较为敏感。然而与破乳后能完全返回水相便于回收再利用的同系物CH_(3)O(EO)7-R_(11)-COOH相比,具有较短EO链的CH_(3)O(EO)_(5)-R_(11)-COOH无论处于非离子型还是Bola型状态仍具有相当的油溶性,破乳后不能完全返回水相,表明EO数大小对这类新型智能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阴离子Bola表面活性 纳米SIO2颗粒 Pickering乳状液 pH-响应 温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型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被引量:8
3
作者 黄良仙 丁洋 +2 位作者 黄洁 高荣 安秋凤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2-726,共5页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在铂催化下,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和端烯丙基聚醚(APE)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制得端羟基聚醚三硅氧烷(HPETS),再将其与马来酸酐(MA)进行开环反应合成出一种羧酸型阴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ATSS)。用IR对A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ATSS的界面性能及在农药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ATSS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3 g/L,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为24.5 mN/m。在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各1 000倍稀释液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的ATSS后,可使3种农药稀释液的表面张力由31.92、55.20和39.66 mN/m分别降低至24.92、25.47和27.13 mN/m;使3种农药稀释液接触野菠菜的瞬间接触角由62.5°、68.0°和57.0°分别降低至37.0°、39.0°和4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硅氧烷 阴离子表面活性 羧酸 农药助 界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解型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朱红军 王锦堂 徐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43-444,460,共3页
用气相色谱对系列含 1,3 二氧杂环戊烷基团的可分解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 (2 烷基 1,3 二氧杂 4 环戊基甲氧基 )丙磺酸钠 ,烷基 =庚基 (HDMPS) ,壬基 (NDMPS) ,十一碳烷基(UDMPS)〕在 2 5℃c(HCl) =0 1mol/L水溶液中的分解反应... 用气相色谱对系列含 1,3 二氧杂环戊烷基团的可分解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3 (2 烷基 1,3 二氧杂 4 环戊基甲氧基 )丙磺酸钠 ,烷基 =庚基 (HDMPS) ,壬基 (NDMPS) ,十一碳烷基(UDMPS)〕在 2 5℃c(HCl) =0 1mol/L水溶液中的分解反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该分解反应为准一级反应 ,三者的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1/ 2 分别为 :(1)k/h-1:1 0 87、0 838、0 714;(2 )t1/ 2 /h :0 6 38、0 82 7、0 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解 丙磺酸钠 阴离子表面活性 磺酸盐 分解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电荷型毛细管电色谱原位柱的色谱行为研究──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动态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仁安 邹汉法 +2 位作者 叶明亮 熊博晖 倪坚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5,共3页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毛细管中合成了非电荷型连续床电色谱原位柱 ,通过在电色谱流动相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进行动态改性使其产生电渗流 ,考察了SDS浓度及有机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电渗流的影响。此类连续床柱制... 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毛细管中合成了非电荷型连续床电色谱原位柱 ,通过在电色谱流动相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进行动态改性使其产生电渗流 ,考察了SDS浓度及有机改性剂浓度等因素对电渗流的影响。此类连续床柱制备容易 ,柱效可达 14万理论塔板 /m ,在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 ,连续 10次运行 ,其死时间t0 与保留时间的精密度分别为 0 .2 2 %和 <0 .5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非电荷毛细管电色谱柱 阴离子表面活性 电渗流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动态改性 电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活性剂葡萄糖分子对煤尘润湿性影响研究
6
作者 李男男 梁紫栋 +1 位作者 孔少奇 李琨杰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26,共13页
本文选取了2种具有不同葡萄糖分子数量的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和正十二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APG1214),以神东补连塔煤矿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从多角度分析葡萄糖分子数量对煤尘润湿性的影... 本文选取了2种具有不同葡萄糖分子数量的表面活性剂正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DDM)和正十二烷基β-D-吡喃葡萄糖苷(APG1214),以神东补连塔煤矿褐煤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手段,从多角度分析葡萄糖分子数量对煤尘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接触角分析,具有较多葡萄糖分子数的DDM对褐煤具有更好的润湿性能,接触角为20.1°、润湿动力学模型扩散和渗透常数K值为0.76858时,其润湿效果最佳;从FTIR、XPS、BET和SEM测试方面分析,DDM进一步提升了煤尘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对煤尘颗粒表现出更强的聚集效应;此外,羟基官能团和氧(O)元素比例的增加,也使得DDM在补连塔煤表面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分子动力学模拟则揭示了DDM表面活性剂葡萄糖分子数量较多有利于其在煤表面形成更强的疏水作用,从而吸引更多水分子吸附在改性煤的表面,该过程产生的大量氢键有利于提升煤尘的润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湿性 生物表面活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煤尘抑制 葡萄糖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传感器聚合物敏感膜的研制 被引量:4
7
作者 郝莉莉 魏福祥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化学传感器敏感膜的种类组成及其比例进行了筛选,确定了增塑剂为磷酸三甲酚酯,其质量分数为559,6~75%;电活性物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质量分数为0.6%~1%;聚合物基体为聚氯乙烯(PVC),其质量分数... 对阴离子表面活性荆化学传感器敏感膜的种类组成及其比例进行了筛选,确定了增塑剂为磷酸三甲酚酯,其质量分数为559,6~75%;电活性物质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其质量分数为0.6%~1%;聚合物基体为聚氯乙烯(PVC),其质量分数为249,5~44.4%。实验结果表明,敏感膜机械强度好,其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7~1×10^-3mol/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为1×10^-3mol/L时,其响应时间为3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电位化学传感器 聚合物敏感膜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8
作者 陈锡荣 黄凤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07-1312,共6页
综述了国内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3类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良好应有前景的高温、高盐油藏用... 综述了国内外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双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3类驱油用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情况,指出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和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是具有良好应有前景的高温、高盐油藏用表面活性剂,而且通过与石油磺酸盐和羧酸盐等廉价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使用,可以降低驱油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次采油 耐温抗盐 表面活性 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 双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色素C的作用及光诱导还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曹洪玉 郭相金 +2 位作者 唐乾 刘艳伟 郑学仿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4,共8页
通过UV-Vis吸收光谱、普通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 通过UV-Vis吸收光谱、普通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圆二色(CD)光谱等技术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AOT、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3[(3-胆固醇氨丙基)二甲基氨基]-1-丙磺酸CHAPS)对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 c)的相互作用及光诱导Cyt c还原的影响。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能够与Cyt c相互作用,进而影响Cyt c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的表达。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AOT与Cyt c发生直接相互作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TAB与Cyt c不发生作用或作用很小;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HAPS是通过静电作用与Cyt c发生相互作用,作用强度很弱,远远低于AOT与Cyt c之间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改变Cyt c中Tyr和Trp残基微环境。AOT浓度达到1.25×10^(-3)mol·L^(-1)时Cyt c变性。并且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抑制光诱导细胞色素C的还原,且抑制能力DTAB>CHAPS>A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C 阴离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 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工业的技术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综述了阴离子、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类表面活性剂及其两种主要原料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 )的技术进展 。
关键词 表面活性工业 技术进展 阴离子 离子 离子 两性离子 表面活性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脂肪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Gemini型阳离子分子-苯乙烯嵌段聚合物构筑阴离子导电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帆 王璐璐 +2 位作者 王吉林 封瑞江 张扬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3-700,共8页
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苯乙烯(St)与Gemini型阳离子分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在季铵化壳聚糖(QCS)的醋酸溶液中,引发聚合形成不同嵌段比例(St与G8-2-8的摩尔比)的嵌段聚合物。然... 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采用原位聚合法将苯乙烯(St)与Gemini型阳离子分子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在季铵化壳聚糖(QCS)的醋酸溶液中,引发聚合形成不同嵌段比例(St与G8-2-8的摩尔比)的嵌段聚合物。然后利用戊二醛(GA)为交联剂将QCS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将上述线性嵌段聚合物"锁定"在交联的QCS网状结构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的阴离子导电膜。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该系列膜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电导率。当G8-2-8含量为QCS质量的20%,嵌段比例为5∶1时,表现出最高的离子交换量(1.35 mmol/g),断裂伸长率(26.47%)和电导率(70℃,6.97×10-2S/cm)。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最低分解温度高于2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壳聚糖 GEMINI表面活性 苯乙烯 嵌段聚合物 阴离子导电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阴离子复合型驱油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禧阳 李小瑞 马国艳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80-1883,共4页
采用旋转滴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单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和阴/阴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讨论了在50℃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评价了复配... 采用旋转滴法分别测定了两种单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体系和阴/阴离子复配型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油水界面张力,讨论了在50℃下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矿化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以及复配体系的最佳复配质量比,以此提高原油的采收率,评价了复配型体系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结果表明,50℃、矿化度为3×104mg/L时将这两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1∶1的质量比复配后,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值降至10-5m N/m,最终筛选出性能优越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体系WY-2,同时此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乳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阴离子复配表面活性体系 界面张力 提高采收率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家寺稠油降粘剂SJ及其O/W型乳状液流变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杰祥 樊泽霞 +3 位作者 王兰兰 王伟林 牛光海 宋斗贵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SJ对单家寺稠油的乳化降粘作用。SJ为含少量无机碱和盐的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在 30 0℃、3.4 5MPa下热处理 2 4h后使用。实验油样为单家寺一口井所产超稠油 ,含胶质 31.9% ,含沥青质 9.1% ,酸值 1.8... 报道了乳化降粘剂SJ对单家寺稠油的乳化降粘作用。SJ为含少量无机碱和盐的石油磺酸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在 30 0℃、3.4 5MPa下热处理 2 4h后使用。实验油样为单家寺一口井所产超稠油 ,含胶质 31.9% ,含沥青质 9.1% ,酸值 1.83mgKOH/g油 ,5 0℃、1.2s-1粘度 6 3.4Pa·s。水样为该油田采出水 ,矿化度 19.5 g/L。在大范围内变化SJ加量和油水体积比 ,求得乳化剂在水中的最佳加量为 0 .3%~ 0 .5 % ,最佳油水比为 80∶2 0~70∶30 ,所得O/W型稠油乳状液 5 0℃、1.2s-1下的粘度为 4 2 0~ 180mPa·s,在 5 0℃放置 90min后脱水率 >92 %。SJ的乳化降粘性能和形成的乳状液稳定性均符合稠油生产要求。在 6 0℃、剪切速率 5 0~ 12 0 0s-1范围考察了SJ用量 0 .3%、油水比 80∶2 0~ 2 0∶80的 5个O/W乳状液的粘度 剪切速率关系 ,发现乳状液的粘度均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 ,在剪切速率 >10 0 0s-1后不再变化 ,但假塑性随油水比减小而减小。在 30~ 70℃范围乳状液流变性变化规律相似。图 1表 2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利单家寺油田 稠油降粘 油/液乳化液 流变性 阴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超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硫化碱废渣制备新型多功能悬浮型种衣剂的研究与应用(Ⅰ)——新型多功能悬浮型种衣剂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子昭 闵梨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5,共6页
本文研究了以工业硫化碱废渣与一类丰富的废弃矿物质等为原料,合成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矽力康复合肥在悬浮型种衣剂中的应用,探讨了矽力康复合肥、不同种类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20%的悬浮型种衣剂稳定性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确... 本文研究了以工业硫化碱废渣与一类丰富的废弃矿物质等为原料,合成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矽力康复合肥在悬浮型种衣剂中的应用,探讨了矽力康复合肥、不同种类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20%的悬浮型种衣剂稳定性的作用及相互作用,确定了最佳复配条件.结果表明:在使用单一组分中,使用矽力康复合肥比其他9种表面活性剂的稳定性高20.2%~141.2%(15 d);在复配体系中,50g/L矽力康复合肥与15g/L乳化剂A复配体系在90 d后的悬浮率仍达到90.4%,比50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40g/L乳化剂A的复配体系高29%;产品粘度为500~600mpa·s、对种子的包衣均匀度为95.3%,成膜时间为19min,包衣脱落率为7.42%,热贮稳定性均符合标准,并且产品本身还含有大量促进种子生长的必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 悬浮 硫化碱 多功能 应用 废渣 阴离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制备 复配体系 热贮稳定性 复合肥 相互作用 成膜时间 乳化 矿物质 悬浮率 40g 500 均匀度 脱落率 产品 包衣 种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和盐度对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文龙 姜关锋 +2 位作者 梁国琦 李冉 杨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5-991,共7页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H值和盐度对一种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Zeta电位测试方法探讨了蠕虫胶束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0%(质量分数)的N-甲基油酰氨基乙基磺酸钠(JXJ209)在3.0%(质量分数)的KCl盐... 采用流变学方法考察了pH值和盐度对一种阴离子蠕虫胶束/纳米流体流变性能的影响,并结合Zeta电位测试方法探讨了蠕虫胶束与纳米碳管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3.0%(质量分数)的N-甲基油酰氨基乙基磺酸钠(JXJ209)在3.0%(质量分数)的KCl盐水中可以形成pH响应型蠕虫胶束流体。在pH值为7.0~10.0、KCl质量分数为3.0%~7.0%的条件下,该体系可形成强度较高的胶束网络结构,零剪切黏度可达2.5~5.3Pa·s。随着溶液中KCl质量分数的增加,羟基化的纳米碳管(MWNT-OH)在表面活性剂JXJ209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随之降低,并且在酸性区(pH<7.0)和强碱性区(pH>12.0)降低幅度更显著。由于MWNT-OH在低盐度和碱性条件下在JXJ209溶液中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因而在此条件下MWNT-OH对阴离子蠕虫胶束流体的黏性和弹性表现出较好的改善作用。随着温度的上升,该复合流体的黏度逐渐降低,70℃下其零剪切黏度仍能保持50mPa·s以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阴离子表面活性 pH响应蠕虫状胶束 盐度 分散稳定性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砜基质中Gemini分子原位引发聚合构筑有序排列阳离子活性位导电通道
16
作者 杨佳睿 王一夫 +2 位作者 王吉林 王璐璐 封瑞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29-1837,共9页
将Gemini型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12-2-12)、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16-2-16)]引入聚砜... 将Gemini型可聚合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体[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12-2-12)、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十六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16-2-16)]引入聚砜(PSF)聚合物的氯仿铸膜液中,以过硫酸钾(KPS)作为引发剂,原位引发Gemini分子聚合,制得具有有序排列阳离子活性位导电通道的Gemini/聚砜阴离子交换膜,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Gemini引入量的增加,含水率、溶胀度、离子交换量及电导率等均呈上升趋势.随着Gemini结构中疏水碳链的增长,含水率、溶胀度、离子交换量、电导率及断裂伸长率等降低,膜材料的拉伸强度随之增加.当Gemini引入质量分数为20%、疏水碳链的碳数为8时,含水率为12.35%,溶胀度仅为10.13%,离子交换量为0.61 mmol/g,80℃时的电导率为3.776 m S/cm.在80℃及6 mol/L KOH碱性环境下考察了G8-2-8-PSF系列膜的耐碱稳定性,结果表明,膜在碱中浸泡240 h后,电导率下降幅度最高仅为2.0%,表现出较好的耐碱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砜 GEMINI表面活性 阴离子交换膜 耐碱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mini型分子在燃料电池用全互穿网络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帆 王璐璐 +2 位作者 王吉林 封瑞江 张扬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7,共6页
以季铵化壳聚糖(QCS)、丙烯酰胺(AM)和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为原料,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将AM与Gemini型分子引发聚合,生成嵌段聚合物。利用戊二醛(GA)将上述嵌段聚合物与... 以季铵化壳聚糖(QCS)、丙烯酰胺(AM)和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8-2-8)为原料,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将AM与Gemini型分子引发聚合,生成嵌段聚合物。利用戊二醛(GA)将上述嵌段聚合物与QCS交联,制备具有全互穿网络结构的阴离子交换膜。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电导率。另外,随着膜中G8-2-8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含水率、离子交换量、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下降。G8-2-8质量分数为20%的阴离子膜在70℃条件下,电导率高达6.56×10-2 S/cm。扫描电镜结果表明,Gemini分子引入后,膜表面致密均一,结构中没有明显的相分离现象;热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最低分解温度高于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化壳聚糖 GEMINI表面活性 丙烯酰胺 阴离子交换膜 全互穿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SiO_2孔道内Gemini分子有序自组装构筑正相胶束辅助传递OH^-离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一夫 董金鑫 +1 位作者 王璐璐 封瑞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149,共9页
利用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_(8-2-8))在有机反离子水杨酸根(Sal-)的诱导作用下,于介孔SiO_2孔道内有序组装,构筑表面带有季铵基团的正相蠕虫胶束.胶束外表面有序排布的季铵基团与介... 利用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顺丁烯二酸二乙酯撑基双[辛烷基二甲基氯/溴化铵],G_(8-2-8))在有机反离子水杨酸根(Sal-)的诱导作用下,于介孔SiO_2孔道内有序组装,构筑表面带有季铵基团的正相蠕虫胶束.胶束外表面有序排布的季铵基团与介孔SiO_2孔道内壁布满的硅羟基共同作用形成环形保水腔室,即构筑了OH-传递的有序通道.通过对G_(8-2-8)/NaSal胶束体系的流变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胶束网络结构已经形成.将G_(8-2-8)/NaSal胶束网络形成过程引入聚砜(PSF)体系中,制备出有序OH^-迁移通道的高耐碱性的阴离子导电膜.相关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G_(8-2-8)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含水率及离子交换量均呈现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离子交换量和含水率均较低的情况下,OH^-的迁移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经过400 h的耐碱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膜的电导率降幅仅为1.5%左右,且外观形貌无明显变化,表现出优异的耐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 蠕虫胶束 OH-迁移效率 流变特性 阴离子交换膜 介孔SiO2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A型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秀娥 魏文珑 +1 位作者 卢建军 谢克昌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212-215,共4页
通过格氏反应制备 1 ,1 -二苯基乙烯 ( DPE) ,酰氯醇解法合成丙烯酸叔丁酯。以萘钠为引发剂 ,苯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为单体 ,采用顺序加料活性阴离子聚合法 ,合成了 ABA型三嵌段共聚物 ,并对中间产物及产品进行傅立叶红外 FTIR表征。结... 通过格氏反应制备 1 ,1 -二苯基乙烯 ( DPE) ,酰氯醇解法合成丙烯酸叔丁酯。以萘钠为引发剂 ,苯乙烯和丙烯酸叔丁酯为单体 ,采用顺序加料活性阴离子聚合法 ,合成了 ABA型三嵌段共聚物 ,并对中间产物及产品进行傅立叶红外 FTIR表征。结果表明 ,在 0℃左右 ,以四氢呋喃为溶剂 ,DPE戴帽条件下 ,成功地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的 ABA型聚丙烯酸叔丁酯 -苯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嵌段共聚物 合成 表征 苯乙烯 丙烯酸叔丁酯 活性阴离子聚合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应型纳米碳酸钙-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20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反应 环氧化天然橡胶 水分散体 超声分散 乳状 阴离子表面活性 离子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