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葡萄糖异构化过程中DE值下降原因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温其标 邱礼平 +1 位作者 朱力洪 方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8-70,共3页
从还原力的角度探讨了葡萄糖异构化生产果葡糖浆过程中葡萄糖值下降的原因。在费林氏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下,比较了果糖和葡萄糖的还原力;分别用葡萄糖和淀粉水解糖为原料,研究了异构化过程中DE值与果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费林氏... 从还原力的角度探讨了葡萄糖异构化生产果葡糖浆过程中葡萄糖值下降的原因。在费林氏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下,比较了果糖和葡萄糖的还原力;分别用葡萄糖和淀粉水解糖为原料,研究了异构化过程中DE值与果糖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于费林氏溶液,果糖的还原力比葡萄糖低;葡萄糖值随异构化所产生的果糖含量增加而降低。异构化过程中DE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果糖的还原力比葡萄糖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异构化生产 果葡糖浆 葡萄糖 下降原因 还原力 果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液化液葡萄糖当量值的近红外快速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倩圆 谢定 +1 位作者 郑瑞娜 刘金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8-252,共5页
为解决淀粉工业中淀粉液化液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值的化学检测方法繁琐复杂问题,研究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快速检测淀粉液化液DE值的方法。取88个淀粉液化液作为样本,扫描得到近红外光谱图,分为7... 为解决淀粉工业中淀粉液化液葡萄糖当量(Dextrose Equivalent,DE)值的化学检测方法繁琐复杂问题,研究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快速检测淀粉液化液DE值的方法。取88个淀粉液化液作为样本,扫描得到近红外光谱图,分为72个初始样本校正集,10个初始样本预测集,剔除6个问题样品,研究了运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ignal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量变化(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平滑(smoothing)、多项式平滑(Savitzky-Golay卷积平滑,SG)、一阶导数(1st derivative,1D)、二阶导数(2nd derivative,2D)等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主成分回归法(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PCR)组合的建模效果。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多元散射校正结合一阶导数与偏最小二乘法算法建模的初始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近红外DE值模型的主成分因子数、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_C)、预测均方差(RMSEP)、预测决定系数(R_P)依次为:3、1.53、0.9723、1.44、0.9746。因此该NIRS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淀粉液化液DE值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液化液 葡萄糖当量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淀粉酶法制备葡萄糖液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勇建 吴伟 +2 位作者 林亲录 杨涛 周丽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28,共3页
以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葡萄糖。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籼米淀粉液化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70 min,液化温度95℃,籼米淀粉乳浓度25%,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25 U/g淀... 以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葡萄糖。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籼米淀粉液化过程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化时间70 min,液化温度95℃,籼米淀粉乳浓度25%,耐高温α–淀粉酶的添加量为25 U/g淀粉,所得淀粉液化液葡萄糖值(DE)为19.0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淀粉 葡萄糖(DE) 液化 耐高温Α-淀粉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酸性普鲁兰酶突变体有利于淀粉高葡糖浆的制备
4
作者 李波 丛慧慧 +4 位作者 王彩喆 张亚楠 牛丹丹 Nokuthula Peace MCHUNU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3-148,共6页
普鲁兰酶是淀粉糖工业中的重要酶制剂,现工业上使用的普鲁兰酶PulA与葡糖淀粉酶在酸性pH工业应用属性上存在差异,影响淀粉高葡糖浆的酶法制备质量和效率。为此,对普鲁兰酶PulA实施定向进化,获得了普鲁兰酶突变体N9。该突变体的最适作用... 普鲁兰酶是淀粉糖工业中的重要酶制剂,现工业上使用的普鲁兰酶PulA与葡糖淀粉酶在酸性pH工业应用属性上存在差异,影响淀粉高葡糖浆的酶法制备质量和效率。为此,对普鲁兰酶PulA实施定向进化,获得了普鲁兰酶突变体N9。该突变体的最适作用条件为60℃和pH 4.5,在65℃下保留95%以上酶活力,在pH 4.3或pH 4.0下分别保留96%和85%酶活力。与现工业葡糖淀粉酶进行复配及应用于高葡糖浆的制备,在30%(质量分数)底物(淀粉液化液)溶液中加入25 U/g普鲁兰酶N9和125~150 U/g葡糖淀粉酶,于61~65℃和pH 4.0~4.3糖化24 h,糖液中葡萄糖当量值最高达97.51%,较对照提高了1.73%。该研究获得的普鲁兰酶新分子的应用酶学性能得到有益提升,在淀粉糖工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兰酶 耐酸性 分子进化 淀粉糖化 高葡糖浆 葡萄糖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胚玉米和淀粉挤出物中淀粉-脂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马成业 李宏军 +1 位作者 陈善峰 申德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3-28,共6页
对添加酶制剂的脱胚玉米与添加棕榈酸的玉米淀粉的热特性进行分析,使用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上述物质及其挤出物其升温过程中的热流速率。研究表明,含有一定脂类的脱胚玉米和玉米淀粉在挤压过程中产生... 对添加酶制剂的脱胚玉米与添加棕榈酸的玉米淀粉的热特性进行分析,使用热分析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上述物质及其挤出物其升温过程中的热流速率。研究表明,含有一定脂类的脱胚玉米和玉米淀粉在挤压过程中产生淀粉-脂复合物,添加淀粉酶的脱胚玉米挤出物的焓变比未添加酶制剂挤出物的焓变高,表明添加酶制剂使脱胚玉米的挤出物的复合物含量增加。从挤出物制取糖浆的DE值和淀粉转化率表明,挤压过程中产生的复合物对糖浆DE值和转化率影响较小,为加酶挤出物在实验室制取糖浆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 淀粉-脂 复合物 差示扫描量热法 葡萄糖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液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勇建 吴晓娟 +2 位作者 符琼 林亲录 吴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碎籼米碱法提取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选取适宜的葡萄糖值(DE)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籼米淀粉乳浓度及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 以碎籼米碱法提取籼米淀粉为原料,用耐高温α–淀粉酶液化制备低聚异麦芽糖(IMO)。选取适宜的葡萄糖值(DE)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液化时间、液化温度、籼米淀粉乳浓度及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对液化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化的最佳工艺为液化时间12 min、液化温度95℃、籼米淀粉乳浓度30%、耐高温α–淀粉酶用量20 U/g淀粉,此时所得籼米淀粉液化液DE值均在最适DE值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淀粉 低聚异麦芽糖(IMO) 液化 葡萄糖(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化技术在淀粉糖浆生产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杨铭铎 杨婀娜 吕松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38-45,共8页
一、前言淀粉糖是重要的糖源之一。特别是在目前蔗糖与甜菜糖糖源紧缺的情况下,发展淀粉糖工业是解决我市糖源的重要途径。淀粉糖浆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按照转化程度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类。工业上目前生产最大、应用最广泛的... 一、前言淀粉糖是重要的糖源之一。特别是在目前蔗糖与甜菜糖糖源紧缺的情况下,发展淀粉糖工业是解决我市糖源的重要途径。淀粉糖浆是淀粉的不完全水解产物。按照转化程度的高低,分为高、中、低三类。工业上目前生产最大、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是葡萄糖值38~42的中转化糖浆。以无机酸为催化剂时,必须用淀粉为原料,以大麦芽或淀粉酶制剂生产时,由于酶作用的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糖浆 葡萄糖 膨化技术 中转化糖浆 完全水解产物 淀粉酶制剂 甜菜糖 出品率 玉米淀粉 过滤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芋头浆糖化工艺 被引量:6
8
作者 戴缘缘 潘丽军 +2 位作者 姜绍通 吴学凤 余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提高芋头浆中还原糖含量,对蒸煮、去皮、打浆所得的芋头浆进行预处理及液化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芋头浆糖化条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其二次回归模型。获得芋头浆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170 U/g、酶解温... 为提高芋头浆中还原糖含量,对蒸煮、去皮、打浆所得的芋头浆进行预处理及液化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芋头浆糖化条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其二次回归模型。获得芋头浆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170 U/g、酶解温度55℃、酶解时间125 min、p H 4.7。此条件下芋头浆糖化液葡萄糖当量值可达(21.37±0.06)%,该值在模型响应值的95%预测区间[21.25%,22.62%]范围内,表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后续高品质芋头清汁饮料及发酵饮品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浆 糖化 葡萄糖当量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野葛糖化工艺 被引量:7
9
作者 褚冲 姚尚杰 +2 位作者 黄钧 吴重德 周荣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149,共5页
以野葛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当量值(DE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野葛糖化工艺条件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野葛糖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依次为酶解时间220 min、pH 4.2、酶添加量528 U/g、酶解温度58℃。... 以野葛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当量值(DE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野葛糖化工艺条件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野葛糖化的最佳工艺参数依次为酶解时间220 min、pH 4.2、酶添加量528 U/g、酶解温度58℃。在此工艺条件下糖化液DE值可达到(79.93±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葛 糖化 葡萄糖当量 中心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粉液化及糖化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铭泽 宋遥遥 卢晓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6-190,共5页
以玉米粉为原料,葡萄糖当量(DE)值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时间、酶添加量、温度、pH值对玉米粉液化及糖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液化、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玉米粉加水配制成料液比1∶4(g∶mL)的浆料,调pH ... 以玉米粉为原料,葡萄糖当量(DE)值作为评价指标,研究料液比、时间、酶添加量、温度、pH值对玉米粉液化及糖化效果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液化、糖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将玉米粉加水配制成料液比1∶4(g∶mL)的浆料,调pH 6.2,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8 U/g、液化温度80℃、液化时间60 min、液化液调pH 4.3;最佳糖化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250 U/g、糖化温度60℃、糖化时间12 h。在此最佳条件下,葡萄糖当量值达到9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液化 糖化 工艺优化 葡萄糖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蹄疫能诱发糖尿病
11
作者 刘伯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1996年第14期10-10,共1页
从口蹄疫恢复的21头母牛血尿样本分析,表明14和18头母牛各在恢复后60、70日的尿糖值为1—5mg/dl;有7头和2头母牛各于恢复后60和70日之值高于5mg/dl。12头对照牛的平均葡萄糖值则为0.02mg/dl。恢复母牛也比对照牛的血糖值增高。
关键词 口蹄疫 糖尿 葡萄糖 样本分析 恢复后 母牛 血糖 牛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淀粉糖的生产方法
12
作者 刘建军 《粮食与油脂》 1989年第1期11-13,16,共4页
目前,我国的食糖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甜菜糖、甘蔗糖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产量高、易于贮运,尤其是淀粉含量特别高,特别适合作为制糖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酶法制糖技术已在制糖工业得到广泛... 目前,我国的食糖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甜菜糖、甘蔗糖已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玉米是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产量高、易于贮运,尤其是淀粉含量特别高,特别适合作为制糖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玉米酶法制糖技术已在制糖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玉米淀粉糖浆的生产不仅可以缓解我国食糖的紧张局面,同时还是一条玉米深加工的良好途径。本文着重谈一下由玉米直接生产饴糖、葡萄糖、果葡糖浆的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糖 果葡糖浆 淀粉糖 甜菜糖 酶法 葡萄糖 生产方法 果糖含量 糖液 活性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