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缺血、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6,共6页
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合征之一。由于脑缺血致能量耗竭的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即缺血开始、完全性能量耗竭和能量恢复阶段。该文通过提供大量科学研究资料 ,如神经化学、细胞学和... 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是引起缺血性脑损伤的主要原因 ,也是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综合征之一。由于脑缺血致能量耗竭的过程可分为 3个阶段 ,即缺血开始、完全性能量耗竭和能量恢复阶段。该文通过提供大量科学研究资料 ,如神经化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研究资料来证明葡萄糖 /能量代谢障碍在神经退行性疾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对抗脑缺血药的研究进展及其评价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葡萄糖/能量代谢障碍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可喜对脑能量代谢障碍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乙酰胆碱、葡萄糖和乳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巍 王丹巧 +1 位作者 曹春雨 赵德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探讨阳性药都可喜对脑内灌流叠氮钠(NaN3)所致脑能量代谢障碍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乙酰胆碱(ACh)、葡萄糖(Glucose)和乳酸(LD)水平的作用。方法大鼠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都可喜组。都可喜组以10mg.kg-1.d-1灌胃14d,其余2组以普通水... 目的探讨阳性药都可喜对脑内灌流叠氮钠(NaN3)所致脑能量代谢障碍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乙酰胆碱(ACh)、葡萄糖(Glucose)和乳酸(LD)水平的作用。方法大鼠分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都可喜组。都可喜组以10mg.kg-1.d-1灌胃14d,其余2组以普通水灌胃14d。2wk后,应用脑内微透析技术,纹状体内灌流NaN3,并动态监测清醒自由活动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ACh、Glucose和LD水平的变化。结果在NaN3灌流(90min)和停止灌流(180,240,360min)期间,模型组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ACh水平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5、0.01、0.01);模型组细胞外液Glucose水平在90、180、240min时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0.01、0.05);模型组的LD水平在各时间点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都可喜组在360min时间点的ACh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在240min时Glucose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而LD水平在各时间点与模型组无差异(P均>0.05)。结论叠氮钠脑内灌流所致ACh水平下降的模型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葡萄糖和乳酸水平的变化反映了脑能量代谢的障碍,都可喜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为改善脑能量代谢的脑保护作用的药物研究提供了可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钠 乙酰胆碱 葡萄糖 乳酸 微透析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新诊断糖尿病患者能量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严利君 孙世安 +3 位作者 彭建华 蒋升 王宁 谢自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22-1325,共4页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谢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103团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的173例20岁以上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低碳水化合物和一般膳食治疗12个... 目的探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能量代谢及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103团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确诊的173例20岁以上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低碳水化合物和一般膳食治疗12个月。结果 (1)治疗结束时干预组达到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摄入标准的人数比例为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者占57.3%。(2)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治疗前后体质量、腰围、体质指数、餐后血糖、HbA1c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下降得更多、摄入总能量、碳水化合物下降得更多,蛋白质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组体质指数≥25 kg/m2亚组与<25 kg/m2亚组间比较,治疗前后腰围、体质量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对照组上述两亚组间仅体质量下降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膳食治疗相比,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治疗能更好地控制新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总能量摄入,适度增加蛋白质摄入并改善能量代谢,降低其餐后血糖、HbA1c及血清TC;另外,还可改善超重/肥胖者的腹型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添加亮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断奶仔猪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黄强 白凯文 +4 位作者 徐稳 何进田 张莉莉 周乐 王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9-345,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亮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断奶仔猪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从正常分娩的16头母猪中选择正常初生体质量(NBW)和IUGR新生仔猪各16头,于14日龄断奶,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1.45%亮氨酸)或亮氨酸日粮(含1....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亮氨酸对宫内发育迟缓(IUGR)断奶仔猪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从正常分娩的16头母猪中选择正常初生体质量(NBW)和IUGR新生仔猪各16头,于14日龄断奶,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含1.45%亮氨酸)或亮氨酸日粮(含1.80%亮氨酸)并随机分为4组,即NC(NBW+基础日粮)、NL(NBW+亮氨酸日粮)、IC(IUGR+基础日粮)、IL(IUGR+亮氨酸日粮),每组8头,公母各半,35日龄屠宰取样,对空肠酶活性和相关酶mRNA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IUGR仔猪空肠AKP、Na^+/K^+-ATP酶、PK和线粒体MDH活性及AT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SGLT1和PK mRNA的表达量有下降的趋势,而AMPK-α1和mTOR mRNA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日粮添加亮氨酸促使IUGR仔猪空肠AKP及线粒体MDH和SDH活性显著升高(P<0.05),Na^+/K^+-ATP活性和ATP含量有升高的趋势,SGLT1、GLUT2、AMPK-α1和mTOR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日粮中添加亮氨酸能够有效提高IUGR仔猪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能量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促进小肠的发育,改善小肠葡萄糖吸收和能量代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宫内发育迟缓 葡萄糖吸收 能量代谢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瘤胃葡萄糖对奶牛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影 李徐延 +3 位作者 张洪友 夏成 徐闯 郑家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共3页
本试验随机选取产后10~15 d,年龄、胎次相近,年产奶量大于6吨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根据基础日粮精料中每头每天添加200 g、300g、400g和0 g过瘤胃葡萄糖分为Ⅰ、Ⅱ、Ⅲ组和Ⅳ组(对照组),连续饲喂20 d。通过对试验奶... 本试验随机选取产后10~15 d,年龄、胎次相近,年产奶量大于6吨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根据基础日粮精料中每头每天添加200 g、300g、400g和0 g过瘤胃葡萄糖分为Ⅰ、Ⅱ、Ⅲ组和Ⅳ组(对照组),连续饲喂20 d。通过对试验奶牛在饲喂前1 d、饲喂后10d和20d的血液代谢产物(葡萄糖、β-羟丁酸)和激素(胰岛素、瘦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血浆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Ⅱ组血浆葡萄糖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和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Ⅲ组血浆β-羟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瘦素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过瘤胃葡萄糖能有效的提高奶牛泌乳量和升高血糖水平,降低酮体水平,改善能量负平衡,以200 g和300 g过瘤胃葡萄糖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过瘤胃葡萄糖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认知成长疗法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苟金 郭蓉娟 +3 位作者 邢佳 于姚 翟微微 代宝安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7-1577,共11页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认知成长疗法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MADD患者按照第三方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以情绪管理视频课程作为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认知成长...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认知成长疗法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6例MADD患者按照第三方区组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2组患者均以情绪管理视频课程作为健康宣教,观察组给予认知成长疗法干预,每周1次,60 min/次;对照组给予解郁丸,3次/d,1袋/次。2组均治疗6周。患者入组当天及治疗2周、4周、6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阿森斯失眠量表(AIS)、中医症状自评量表评测,于入组及治疗结束时抽取患者空腹肘静脉血,进行血清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SDS、SAS、AIS、中医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知成长疗法治疗MADD患者后上升的代谢物有L-辛酰基肉碱、5-羟基吲哚乙酸、次黄嘌呤,下降的代谢物有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L-谷氨酰胺。结论:认知成长疗法可明显改善MADD患者的情绪和失眠等症状,可能通过增强5-羟色胺(5-HT)合成和肠道免疫屏障、调节脂肪酸氧化和能量代谢、抑制嘌呤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发挥抗焦虑抑郁作用,疗效与中药解郁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认知成长疗法 血清代谢组学 作用机制 5-羟色胺合成 能量代谢 嘌呤代谢 炎症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中心脏能量代谢变化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双双 邢岩江 +1 位作者 张佳玮 王婧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0期3831-3840,共10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是指左心室射血分数≥50%但存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临床体征的临床综合征,目前临床上约有50%的心力衰竭患者为HFpEF。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心力衰竭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能量代谢变化显著,而能量代谢网络尚未明晰。本综述将从糖代谢、脂代谢、酮体代谢及氨基酸代谢4个方面阐述心力衰竭中能量代谢的变化,通过HFpEF与射血分数下降型心力衰竭(HFrEF)的对比研究进一步了解不同代谢在HFpEF心脏中能量代谢的变化和意义,明确心力衰竭与各底物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从心脏能量代谢角度为不同类型心力衰竭的精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治疗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脂肪酸代谢 酮体代谢 氨基酸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旭妍 孙明玥 +13 位作者 苏燕 杨丽丽 王亚奇 宋芳 闫巧梅 黄世琪 闫朝丽 萨如拉 李晶晶 梁浩 王云霞 韩家鑫 聂欣雨 刘瑞刚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01-170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集6例健康成人新鲜抗凝血,离心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用PBS重悬洗涤红细胞3次后,将6组红细胞轻轻混匀后再分为4组,分别向其中加入D-葡萄糖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6... 目的探讨体外不同浓度葡萄糖对红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集6例健康成人新鲜抗凝血,离心去除白细胞和血浆,用PBS重悬洗涤红细胞3次后,将6组红细胞轻轻混匀后再分为4组,分别向其中加入D-葡萄糖溶液,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6、20、30 mmol/L,于37℃培养0、24、48 h后,取部分红细胞悬液利用流式细胞仪及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红细胞内ATP含量、己糖激酶(HK)活性、丙酮酸激酶(PK)活性、活性氧(ROS)含量及红细胞衰亡率。实验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变量比较。结果与对应时间点的0 mmol/L组比较,用浓度为6、20、30 mmol/L的葡萄糖孵育红细胞24和48 h后,红细胞内HK活性、PK活性、ATP含量均增加,且随着葡萄糖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ROS含量和红细胞衰亡率是降低的,且随葡萄糖浓度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不同浓度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6、20、30mmol/L)培养红细胞48 h后,各不同浓度组红细胞内ROS含量和红细胞衰亡率随着孵育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K活性和PK活性逐渐降低,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ATP含量呈波动式下降,与对应浓度组的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红细胞体外短期高糖培养,不仅会加强红细胞内能量代谢,而且会降低氧化应激及衰亡发生率,而没有葡萄糖供应会导致红细胞内ATP不断被消耗,氧化应激增强,衰亡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葡萄糖 能量代谢 衰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激酶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汾燕 冯岩梅 +5 位作者 朱跃科 张立洁 于红卫 李娟 付万发 孟庆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 目的通过研究葡萄糖激酶(GCK)mRNA、葡萄糖转运蛋白2(GLUT2)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慢重肝)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来初步探讨其在慢重肝糖代谢异常中的作用。方法运用RT-PCR法测定10例慢重肝患者和10例肝硬化(CTP评分A级)患者肝脏GCK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10例慢重肝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肝组织GLUT2表达。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表达低于肝硬化组,(1.13±0.11)vs(1.44±0.14),P<0.05。慢重肝肝组织GCK mRNA水平与碳水化合物氧化率呈正相关(r=0.845,P<0.01),与空腹血糖无明显相关性(r=0.03,P>0.05)。慢重肝肝组织GLUT2表达减少,且分布在假小叶结节周围细胞。结论肝脏GCK mRNA水平与糖氧化利用密切相关,GCK mRNA与GLUT2表达减少是慢重肝糖代谢障碍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葡糖转运体乙型 葡糖激酶 葡萄糖代谢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标准空腹血糖受损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升 李新岩 +2 位作者 严丽君 庞进才 谢自敬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66-1568,共3页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 目的探讨2种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人群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代谢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828例40岁以上居民及职工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对空腹血糖(FPG)≥5.6mmol/L者行75g葡萄糖负荷试验,分析负荷后2h血糖(PPG)代谢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828例调查对象中,5.6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627例(A组),6.1mmol/L≤FPG<7.0mmol/L的IFG患者245例(B组)。A组人群中,糖耐量减低(IGT)的患病率为37.00%(232/627),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3.76%)显著高于男性(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为13.88%(87/627),女性T2DM患病率(9.52%)显著高于男性(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饮酒、收缩压和体质指数(BMI)。B组人群中,IGT的患病率为41.22%(101/245),其中女性IGT患病率(25.71%)显著高于男性(1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病率为20.82%(51/245),其中女性T2DM患病率(11.84%)显著高于男性(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该IFG人群PPG升高的危险因素为FPG、年龄和BMI。结论以5.6mmol/L和6.1mmol/L为切点的IFG阶段,PPG代谢异常率分别为50.88%和62.04%,共同且可控危险因素为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2型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概述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辉 王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营养代谢性疾病 围产期奶牛 代谢障碍 能量 高产奶牛 规模化饲养 发病率 高产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丛立新 宋百军 王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围产期奶牛 代谢障碍 疾病 能量 防制措施 分子生物学 生产性能 营养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改善心脏葡萄糖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卫靖靖 李彬 +3 位作者 朱明军 谢世阳 郝轩轩 张晶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07-209,共3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循环系统疾病的终末期,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随着研究的进展,能量代谢疗法已成为治疗心衰的新靶点,而中医药已经证实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衰的进展。文章就中医药通过多途...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循环系统疾病的终末期,是当前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随着研究的进展,能量代谢疗法已成为治疗心衰的新靶点,而中医药已经证实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延缓心衰的进展。文章就中医药通过多途径改善葡萄糖代谢,优化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能量代谢 葡萄糖代谢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围产期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概述
14
作者 邓小闻 《现代畜牧兽医》 2011年第4期67-69,共3页
据统计,我国奶类总产量呈上涨的趋势,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奶类产品人均消费量尚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收入水平和营养知识的逐步提高,奶类的消费量呈逐渐增加趋势,... 据统计,我国奶类总产量呈上涨的趋势,但根据调查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左右,奶类产品人均消费量尚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收入水平和营养知识的逐步提高,奶类的消费量呈逐渐增加趋势,这势必带动奶牛饲养量相应增加,使我国奶业实现快速增长,随之也增加了奶牛生产中疾病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障碍 反刍动物 疾病 围产期 人均消费量 能量 奶牛生产 城镇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创伤对2型糖尿病小鼠术后认知功能和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钢 崔永晨 +1 位作者 曹越 张俊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68-1472,共5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的学习记忆功能及相应功能脑区葡萄糖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将40只雄性5周龄C57BL/6野生型小鼠用60%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使用烟酰胺和链脲佐菌素建成2型糖尿病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腹部手术创伤组(手术组),每组15只。旷场实验和条件性恐惧实验观察手术创伤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n=10);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观察2组小鼠大脑相应脑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的摄取水平(n=5)。结果·旷场实验中,手术组的中央格穿越次数和总移动距离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条件性恐惧实验中,手术组的场景相关性记忆测试和声音相关性记忆测试的僵直时间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ET/CT中,手术组海马、皮质、纹状体及杏仁核脑区的^(18)F-FDG摄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小鼠腹部手术创伤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其相关脑区葡萄糖代谢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葡萄糖代谢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下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变化导致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婉舒 冯伟 +1 位作者 王戈 张延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8-141,共4页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心脑血管、眼、肾等多种脏器。糖尿病相关认知减退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困难。18 F-FDG PET/CT具有早期识别代谢变化的能力,广泛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可评估糖尿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神经元和...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可影响心脑血管、眼、肾等多种脏器。糖尿病相关认知减退临床表现隐匿,诊断困难。18 F-FDG PET/CT具有早期识别代谢变化的能力,广泛用于诊断神经系统疾病,可评估糖尿病患者脑葡萄糖代谢异常改变。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与脑葡萄糖代谢紧密相关,其数量、功能及代谢活性等异常改变可致糖尿病认知功能减退。本文对高糖环境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代谢改变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糖尿病脑葡萄糖代谢改变的原因,以期为诊断糖尿病相关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葡萄糖代谢障碍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脂代谢与衰老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家宾 孟令丙 +3 位作者 孙瑾 蔡爽 王曙霞 朱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衰老是机体功能随增龄而衰退的生物学过程,作为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在机体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调控能力逐渐降低,其中机体对糖类和脂质的摄取、转化、储存和利用的动态平衡(糖脂代谢)发生紊乱是... 衰老是机体功能随增龄而衰退的生物学过程,作为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1]。在机体衰老过程中,细胞代谢调控能力逐渐降低,其中机体对糖类和脂质的摄取、转化、储存和利用的动态平衡(糖脂代谢)发生紊乱是重要特征。随着增龄,机体出现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基础代谢率降低以及脂肪重新分布等代谢变化。这些代谢异常不仅是衰老的重要标志,还与多种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糖脂代谢失衡不仅是代谢性疾病的核心病理机制,还可通过促进慢性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内代谢废物积累等途径加速衰老进程[3]。因此,探索糖脂代谢与衰老之间的关联机制,对于揭示衰老的本质和开发延缓衰老的新型干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代谢障碍 代谢障碍 衰老 端粒缩短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葡萄糖代谢失衡机制及其中医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晓娟 马庆宇 +1 位作者 邱文琪 陈家旭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6-862,共7页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交互致病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近年来,抑郁症和糖尿病伴发或共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使得葡萄糖代谢特别是中枢葡萄糖代谢、胰岛...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精神疾病。抑郁作为一种生物-心理-社会交互致病的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达成一致。近年来,抑郁症和糖尿病伴发或共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日益增多,使得葡萄糖代谢特别是中枢葡萄糖代谢、胰岛素抵抗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受到关注。中医"肝"和"脾"是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的两个藏象系统。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肝—脾互为病理的核心生物学内涵是"情志—能量网络的失衡",其与抑郁症葡萄糖代谢失衡机制有相通之处。因此,需要将中医肝脾互为病理的生物学内涵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为进一步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寻找抑郁症中医药补充替代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葡萄糖代谢 脾情志-能量网络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功能障碍在动脉粥样硬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高海钧 任佳禹 +2 位作者 王若琳 周慧亚 曲鹏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2697-2704,共8页
心血管疾病是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壁的脂质堆积和斑块形成,影响周围组织或器官缺血或坏死。本文系统讨论内皮细胞(ECs)在AS中的作用,总结了其损伤和功... 心血管疾病是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主要表现为动脉血管壁的脂质堆积和斑块形成,影响周围组织或器官缺血或坏死。本文系统讨论内皮细胞(ECs)在AS中的作用,总结了其损伤和功能障碍机制以及在AS中与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表明ECs在AS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减轻其损伤及功能障碍有助于减轻AS的发生、发展,以期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细胞 功能障碍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南淞华 彭超杰 +5 位作者 和琪琪 李振家 于乐 史子剑 侯露阳 崔应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7,共7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线粒体功能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包括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钙稳态和神经炎症等方面的...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线粒体功能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之间的关系,包括线粒体能量代谢、氧化应激、钙稳态和神经炎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首先介绍了偏头痛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详细探讨了线粒体在这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血管舒缩异常和炎症反应,从而诱发偏头痛。本文基于线粒体参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证据,对当前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偏头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潜在的治疗策略,旨在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偏头痛 发病机制 能量代谢 氧化应激 钙稳态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