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1
作者 覃一耕 王莹 +2 位作者 蒋林树 赵玉超 郭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823-483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营养物质消化率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和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组(GSPE组),2组的GSPE添加量分别为0、50 mg/g DM底物。每组设置10个重复。体外发酵24 h。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GSPE组的丁酸、异丁酸、异戊酸、戊酸、氨态氮(NH3-N)和甲烷(CH4)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CON组相比,在细菌中,GSPE组的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普雷沃氏菌UCG-001(Prevotellaceae_UCG-001)和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古菌中,GSPE组的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甲烷球形菌属(Methanosphaera)和未分类的嗜甲烷菌科(norank_f_Methanomethylophilaceae)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由此可见,添加50 mg/g DM的GSPE可以改变瘤胃发酵模式,抑制甲烷短杆菌属的相对丰度,从而降低CH4生成,为开发GSPE作为反刍动物甲烷抑制剂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瘤胃微生 瘤胃发酵 甲烷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63
2
作者 高璐 王滢 +3 位作者 饶胜其 杨振泉 黄阿根 胡博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53-256,共4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浸提葡萄籽原花青素,经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后灌胃由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各组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衰老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浸提葡萄籽原花青素,经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后灌胃由D-半乳糖连续皮下注射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小鼠,以各组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为指标,全面评价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T-AOC、SOD、GSH-Px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DA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大多变化差异显著,说明小鼠衰老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各剂量组能增强模型小鼠心脏、肝、脑和血清中T-AOC、SOD、GSH-Px活力,同时降低MDA值,其中大多变化差异显著,而血清中各值变化差异极显著。结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能够显著增强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D-半乳糖 衰老模型小鼠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颖 张桂芳 +2 位作者 徐炳政 姚笛 张东杰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1-1195,共5页
为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格列本脲处理组、葡萄籽... 为了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s,GSPE)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本文中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ALX)构建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格列本脲处理组、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低、中、高三个剂量(50、100、150 mg/kg)处理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21天,每天一次,以糖尿病小鼠的体重、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值和糖耐量为测定指标,研究不同剂量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原花青素高剂量组能促进体重增长,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和糖耐量(P<0.01);同时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MDA水平,提高其SOD活性。通过本实验研究可以看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具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降糖机制可能与其提高胰岛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四氧嘧啶 糖耐量 降血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砷诱导人肝细胞HL-770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徐孟川 李述刚 +4 位作者 丁玉松 牛强 冯刚玲 申卉 郭方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砷诱导的人肝细胞HL-770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砷中毒的防治和GSPE的抗氧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肝细胞HL-7702分为对照组、砷染毒组(25μmol/L...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砷诱导的人肝细胞HL-7702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砷中毒的防治和GSPE的抗氧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人肝细胞HL-7702分为对照组、砷染毒组(25μmol/L)、GSPE干预组(5、10、25、50 mg/L)以及GSPE单独干预组(50 mg/L),分别处理24 h和48 h后,分别测定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变化。噻唑蓝(3-(4,5)-dimethylthiahiazo(-z-yl)-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法分析细胞生存率,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以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L-7702细胞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和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的m RNA以及蛋白表达。结果:MTT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高浓度砷(≥25μmol/L)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GSPE干预组(>10 mg/L)细胞中的ALT和AST活力、MDA水平显著低于砷染毒组(P<0.05),SOD活力、GSH含量以及T-AOC水平显著高于砷染毒组(P<0.05),GSPE干预组HL-7702细胞中Nrf2、HO-1、NQO1、GST的m RNA及蛋白表达增高(P<0.05)。结论:GSPE对砷诱导的人肝细胞HL-7702氧化损伤具有拮抗作用,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介导的抗氧化信号通路,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从而改善砷引起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大鼠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顾艾鑫 张童 +3 位作者 王天虎 吴泽 单安山 李建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33-4141,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雌性SD大鼠52只(170~220 g),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高脂组(n=30)。通过向高脂组大鼠饲喂高脂饲粮建立大鼠肥胖模型,8周后高脂... 本试验旨在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脂肪沉积及脂质代谢的影响。试验选取雌性SD大鼠52只(170~220 g),适应性饲养1周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22)和高脂组(n=30)。通过向高脂组大鼠饲喂高脂饲粮建立大鼠肥胖模型,8周后高脂组肥胖模型建立成功,淘汰肥胖抵抗型大鼠后将对照组随机分为Ⅰ组、Ⅱ组,高脂组随机分为Ⅲ组、Ⅳ组,每组10个重复,1个重复1只。将GSPE用生理盐水溶解,Ⅰ组、Ⅲ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Ⅱ组、Ⅳ组大鼠均按500 mg/kg体重剂量用GSPE溶液灌胃。试验期5周。结果表明:1)高脂饲粮与GSPE对肝脏重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对白色脂肪组织(WAT)重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趋势(0.05<P<0.10);GSPE能够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肝脏重量及WAT重量(P<0.05),对脾脏、肾脏重量无显著影响(P>0.05)。2)高脂饲粮与GSPE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GSPE能够显著提高肥胖大鼠血清中HDL⁃C含量并显著降低LDL⁃C含量(P<0.05)。3)高脂饲粮与GSPE对WAT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对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趋势(0.05<P<0.10),GSPE能够显著下调肥胖大鼠WAT中脂肪合成基因PPARγ和FAS基因相对表达量(P<0.05)。4)高脂饲粮与GSPE对WAT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3a(Wnt3a)及β-连环蛋白(β⁃catenin)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GSPE能够显著下调肥胖大鼠WAT中Wnt3a及β⁃catenin的含量(P<0.05)。由此可见,GSPE具有促进肥胖模型SD大鼠脂质代谢并抑制其脂肪沉积作用;GSPE的降脂作用可能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肥胖大鼠 PPARΓ FAS Wnt3a/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35
6
作者 朱振勤 翟万银 +4 位作者 陈季武 夏晶 傅蓓蓓 谢萍 胡天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procyanidinsextract,GPE)抗氧化和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七种生物化学发光体系,检测了GPE对O·2、·OH、H2O2、ONOO-和全血嗜中性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多种活性氧...  为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procyanidinsextract,GPE)抗氧化和对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我们采用七种生物化学发光体系,检测了GPE对O·2、·OH、H2O2、ONOO-和全血嗜中性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多种活性氧的清除作用,以及对·OH引起的DNA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Fe2+诱发脂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比色体系,检测了GPE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GPE能有效地清除O·2、·OH、H2O2、ONOO-和全血嗜中性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多种活性氧而抑制体系发光,并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半抑制浓度分别约为0.2μg ml、90μg ml、0.5μg ml、10μg ml、130μg ml及70μg ml;25μg ml的GPE对DNA氧化损伤的抑制率约为70%。提示GPE能有效清除多种自由基,保护DNA免受·OH引起的氧化损伤,是良好的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青素 活性氮 DNA氧化损伤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杨孝来 吴勇杰 +3 位作者 葛斌 王莉 李文广 高明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903-908,共6页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SPE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天给药1次,共7d。于给药d8时进行大鼠病变结肠大体及... 目的: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分别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GSPE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每天给药1次,共7d。于给药d8时进行大鼠病变结肠大体及组织学评分;用邻联茴香胺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PO活性以考察中性白细胞浸润程度。结果:实验1周时,模型对照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结肠湿重明显增加,和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低、中剂量组体重下降程度减轻(P<0.05),GSPE高剂量组体重呈增加趋势(P<0.01)。GSPE各剂量组结肠湿重增加幅度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大体观察,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大面积溃疡、坏死,和模型对照组比较,GSPE各剂量组结肠粘膜溃疡面积缩小,粘膜修复明显。光镜下观察,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渗出物和组织坏死;GSPE各剂量组溃疡面可见多量再生上皮和新生腺体。模型对照组结肠粘膜组织内MP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GSPE各剂量组MPO活性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GSPE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花青素 大鼠 结肠炎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HT22细胞糖氧剥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涂幸 罗利 +4 位作者 刘艺琳 赵文彦 牛珂 任旭鑫 李国营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64,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糖氧剥夺(OGD)后凋亡/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预处理对OGD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组、OGD+GSPE组。CCK8法检测OGD不... 目的:通过研究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糖氧剥夺(OGD)后凋亡/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预处理对OGD诱导的HT2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OGD组、OGD+GSPE组。CCK8法检测OGD不同时间(4、6、8 h)干预后HT22细胞的活性,确定后续实验中OGD时间;CCK8法检测同一OGD时间下,不同GSPE浓度(20、40、100、200μmol/L)处理后HT22细胞的活性,确定GSPE最佳浓度;免疫荧光技术标记Tubulin蛋白,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AnnexinⅤ-FITC/PI染色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技术检测Bax、Bcl-2、cleaved caspase-3、LC3Ⅱ和Beclin1等蛋白的表达量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相对活性。结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对照组细胞形态完整、胞体较大,OGD组中细胞大量皱缩成团、胞体变小,OGD+GSPE组细胞状态较OGD组明显改善;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和OGD组相比,GSPE预处理后的HT22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免疫荧光结果表明GSPE预处理能抑制HT22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LC3Ⅱ和Beclin1的表达并促进Bcl-2的表达。结论:OGD对HT22细胞损伤明显,GSPE预处理可以减轻OGD对HT22细胞损伤并显著提高细胞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 糖氧剥夺 凋亡 自噬 HT2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的缓解作用及其对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晓娟 代海涛 +4 位作者 李艳 崔灵欣 王亚 徐江 仵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8,共8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100 mg·kg^(-1))GSPE组和高剂量(200 mg·kg^(-1))G...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SPE)对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炎症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模型组(模型组)、低剂量(100 mg·kg^(-1))GSPE组和高剂量(200 mg·kg^(-1))GSPE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采用牙周结扎法联合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牙周炎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分别按100和200 mg·kg^(-1)GSPE灌胃给药,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8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和血糖水平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测量各组大鼠牙槽骨吸收量,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活性氧(ROS)及丙二醛(MD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牙周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结缔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牙周组织损伤,牙槽骨吸收量明显增加(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降低(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和高剂量GSPE组大鼠一般情况均明显好转,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牙槽骨吸收量减少(P<0.05),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低剂量GSPE组比较,高剂量GSPE组大鼠牙周组织中SOD和CAT活性明显升高(P<0.05),ROS和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牙周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GSPE可改善糖尿病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炎症,其作用机制与调节牙周组织中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青素 糖尿病 牙周炎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对冷藏期间小龙虾腥味物质与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章倩 王兴娜 +5 位作者 刘钱媛 孙荣雪 王成 李志强 纪倩倩 江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0期306-317,共12页
本研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0.05、0.15 g/100 mL和0.25 g/100 mL)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处理冷藏期间小龙虾虾头和虾尾肉,通过感官腥味评价、电子鼻分析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综合评... 本研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0.05、0.15 g/100 mL和0.25 g/100 mL)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处理冷藏期间小龙虾虾头和虾尾肉,通过感官腥味评价、电子鼻分析以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味活性值综合评价脱腥效果,通过测定理化指标分析GSE处理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5 g/100 mL GSE脱腥处理并贮藏6 d,虾头、虾尾肉的腥味值和醛类、醇类物质下降最为显著。虾头主要腥味物质是壬醛、1-辛烯-3-醇、(E,E)-2,4-壬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而虾尾肉腥味物质主要是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进一步研究表明,0.25 g/100 mL浸泡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虾尾肉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总挥发性盐基氮值、菌落总数的增加(P<0.05),并延缓pH值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此外,GSE处理虾尾肉的色泽L~*值略低于CK组,但与CK组相比可以更好地保持虾尾肉硬度、咀嚼性和弹性。因此,GSE在降低虾头、虾尾肉腥味和保持虾尾肉品质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研究可为小龙虾产品及其他水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龙虾 葡萄提取 腥味 质构分析 感官评价 电子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及抗氧化研究
11
作者 蓝静 任香芸 +2 位作者 苏昊 庞杰 李维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 [目的]解决高聚原花青素生物利用率低的问题。[方法]以从紫秋山葡萄籽中提取、分离及纯化得到的高聚原花青素(PPC)为原料,平均聚合度为评价指标,儿茶素(C)结合亚硫酸为解聚剂,考察料物比(m_(C)∶m_(PPC))、亚硫酸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平均聚合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解聚高聚原花青素的工艺参数,并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儿茶素协同亚硫酸能较好地解聚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其最优工艺为料物比0.45∶1、亚硫酸添加量6%、反应时间31 min、反应温度40℃,在该条件下解聚后原花青素的平均聚合度为1.83,与解聚前比降低了4.09个单位。解聚后的原花青素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DPPH·、ABTS^(+)·及·OH的清除能力分别是解聚前的3.31倍、1.28倍和1.21倍,铁氰化钾还原力显著高于解聚前的。[结论]儿茶素协同亚硫酸对山葡萄籽高聚原花青素有较好的解聚作用,节约成本,并能提升其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高聚花青素 解聚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ε-聚赖氨酸-葡萄籽提取物-壳聚糖涂层对冷藏卤鸭的保鲜效果
12
作者 高敬瑶 姜金辉 +7 位作者 石柳 周志 熊光权 汪兰 吴文锦 陈朗 张鹏 黄云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0-319,共10页
为解决冷藏卤鸭贮藏期短的问题,筛选天然抑菌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和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与壳聚糖(chitosan,CS)联合制备的功能涂层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对冷藏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 为解决冷藏卤鸭贮藏期短的问题,筛选天然抑菌剂(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和抗氧化剂(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与壳聚糖(chitosan,CS)联合制备的功能涂层并对其进行表征,探究其对冷藏卤鸭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CS涂层相比,功能涂层(CS-GSE、CS-ε-PL-GSE(a)和CS-ε-PLGSE(b))具有更优的抗菌、抗氧化和热稳定性;冷藏期间,功能涂层组均显著降低卤鸭的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pH值、色差(ΔE*)和剪切力,其中CS-ε-PL-GSE(b)涂层处理卤鸭样品的感官评分最高,保鲜效果最好,冷藏卤鸭的贮藏期从3 d延长至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Ε-聚赖氨酸 葡萄提取 天然功能涂层 冷藏卤鸭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13
作者 刘南冰 王奕敏 +3 位作者 刁小高 周汉林 张微 和立文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9-125,共7页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 研究选择没食子酸(GA)、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作为添加剂,利用实验室袋装青贮探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发酵品质、营养成分和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分为对照组(CK组)、1.0%没食子酸组(GA组)、1.0%葡萄籽原花青素组(GSPs组)、0.5%没食子酸+0.5%葡萄籽原花青素复合组(MIX组),每个处理5个重复,青贮发酵42 d后取样分析。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GA组的氨态氮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GSPs组的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菌含量显著增加(P<0.05);MIX组的pH、氨态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乳酸含量和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3个添加剂组青贮的弗氏评分法(Flieg’s score)均显著升高(P<0.05)。(2)GA的添加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比例(P<0.05),GSPs使青贮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MIX组的干物质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及真蛋白比例显著增加(P<0.05)且氨态氮比例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3)MIX组和GSPs组的24 h体外瘤胃产气量显著降低(P<0.05),GA组的体外瘤胃氨态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同时3个添加剂处理组的24 h体外干物质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但瘤胃pH和预测代谢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没食子酸与葡萄籽原花青素等比例添加可以促进柱花草青贮发酵,抑制青贮过程蛋白质降解,并降低青贮体外瘤胃发酵产气量,提升柱花草青贮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花草 没食子酸 葡萄花青素 青贮品质 体外瘤胃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制备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14
作者 宋旭超 夏梓铭 +3 位作者 李敏 陈立 田瑛 王林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439-2456,共18页
【目的】突破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GS-OPC)制备的关键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引入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及... 【目的】突破葡萄籽低聚原花青素(GS-OPC)制备的关键技术,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为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引入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通过风险因素分析、单因素试验及试验设计的综合运用获得制备工艺的操作空间;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法,以及过氧化氢(H_(2)O_(2))、Erastin和谷氨酸(Glu)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试验,考察GS-OPC的抗氧化活性。【结果】GS-OPC的制备工艺涉及乙醇提取、树脂富集和乙酸乙酯萃取3个步骤,建立的乙醇提取工艺操作空间为提取次数2次、乙醇体积分数64%~81%、提取温度30~36℃;树脂富集工艺操作空间为上样量6∶1(mL/g)、乙醇体积分数60%~80%,洗脱体积3.5~4 BV;目标产品GS-OPC中原花青素含量高达109.15%,低聚原花青素含量为92.05%;相较于葡萄籽提取物(GSE)和葡萄籽原花青素富集物(GSF),GS-OPC显示出优异的抗氧化能力,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总抗氧能力和ABTS总抗氧能力分别为404.8、543.5和617.6 mg/g;GS-OPC还可通过调节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有效保护细胞免受H_(2)O_(2)、Erastin和Glu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在100μg/mL剂量下,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9.03%、83.01%和92.85%,较模型组分别提高34.55%、47.70%和31.88%(绝对值)。【结论】以QbD理念科学指导GS-OPC的开发,获得的终产品具有制备可及、质量可控、活性优良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低聚花青素 质量源于设计 制备工艺 操作空间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康乐黄公鸡睾丸氧化损伤的影响
15
作者 丁香 胡威 +4 位作者 李子怡 徐德明 樊庆灿 杨雪 郑文亚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3-1046,共14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日龄康乐黄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GSPs)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30日龄康乐黄公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利用敌草快(DQ)作为氧化应激诱导剂。对照(CON)组和DQ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GSPs),GSPs+DQ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的GSPs。各组饲喂相应饲粮30 d后,DQ组和GSPs+DQ组公鸡一次性腹腔注射25 mg/kg BW的DQ,对照组公鸡一次性腹腔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12 h后采集各组公鸡睾丸样品。预试期7 d,正试期31 d。结果显示:1)各组之间终末体重、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半氧合酶-1(HO-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Nrf2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3)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生精小管中的生精细胞排列略为稀疏,生精小管间的睾丸间质细胞密度仍维持在较高水平;饲粮中添加GSPs可有效缓解DQ对公鸡睾丸组织结构的氧化损伤。4)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Bax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也显著上调(P<0.05),B细胞淋巴瘤-2(Bcl-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Bax、Caspase3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Bcl-2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5)与CON组相比,DQ组睾丸组织中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11A1(Cyp11a1)和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Hsd3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P<0.05);与DQ组相比,GSPs+DQ组睾丸组织中StAR、Cyp11a1和Hsd3b1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GSPs可有效缓解DQ诱导的氧化应激对公鸡睾丸组织结构、抗氧化能力、抗凋亡能力和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青素 睾丸 组织结构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睾酮合成相关调控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薛淑贞 梁婷 +3 位作者 赵祥民 张家玮 汝应俊 唐德富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3,共5页
试验旨在评估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4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 GSE、100 g/t GSE+10%有机铁... 试验旨在评估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和有机铁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44周龄海兰褐蛋鸡48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 g/t GSE、100 g/t GSE+10%有机铁、100 g/t GSE+15%有机铁。试验期7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全期Ⅲ组的入舍母鸡产蛋率有上升趋势(P=0.064),Ⅰ~Ⅲ组的脾脏指数有上升趋势(P=0.053),Ⅲ组的胸腺指数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第30天时,Ⅰ~Ⅲ组的蛋重显著增加(P<0.05),Ⅱ组和Ⅲ组的蛋壳厚度及Ⅲ组的蛋黄颜色显著增加(P<0.05),蛋壳强度有上升趋势(P=0.072);第60天时,Ⅰ~Ⅲ组的蛋重显著增加,Ⅰ组的蛋形指数和Ⅲ组的哈氏单位显著提高(P<0.05),Ⅱ组和Ⅲ组的蛋黄比例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GSE和有机铁复合物可以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提取 有机铁 生产性能 器官指数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组成、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17
作者 叶彤 王莹 +4 位作者 谭健 牛浩羽 张奥 蒋林树 赵玉超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009-6019,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组成、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体重[(683±14)kg]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胎次、泌乳天数和初始产奶量作为区组因素,... 本试验旨在探究葡萄籽原花青素(GSP)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乳脂肪酸组成、血清指标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选取32头健康、体重[(683±14)kg]接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胎次、泌乳天数和初始产奶量作为区组因素,将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头。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GSP组在饲喂基础饲粮的基础上补饲50 g/d的GSP。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试验期间每天记录产奶量,并在第15、30、45和60天采集瘤胃液和奶样,在第21、35和49天采集血液。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GSP组乳蛋白率及乳脂肪酸中硬脂酸和亚油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肉豆蔻烯酸、十五烷酸、棕榈烯酸和十七烷酸的比例显著降低(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提高的趋势(P=0.065),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脂多糖(LPS)含量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异丁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降低(P<0.05)。综上可知,补饲50 g/d GSP可提升乳蛋白率与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改善乳品质;同时降低瘤胃液乙酸/丙酸,优化瘤胃发酵参数;还能降低血清LPS及IL-6、TNF-α含量,提高血清SOD活性,促进奶牛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葡萄花青素 生产性能 乳脂肪酸 瘤胃发酵参数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联合有氧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18
作者 崔晓灿 郭二锋 赵暘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4,共9页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联合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有氧运动+GS...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联合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T2DM大鼠分为模型对照组、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有氧运动+GSP),并将未造模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有氧运动组大鼠进行跑台运动,GSP组大鼠灌胃200 mg/kg GSP,联合干预组大鼠同时进行跑台运动及灌胃操作,8周后检测相关指标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氧运动组、GSP组及联合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均下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越平台次数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升高;海马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 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表达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以及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表达升高。与有氧运动组和GSP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逃避潜伏期、FBG、FINS、LDL-C、TC和TG水平进一步下降,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进一步升高,HDL-C水平仅显著高于有氧运动组;海马组织MDA含量及Keap1表达进一步下降,GSH-Px和SOD活性、T-AOC以及Nrf2、HO-1表达进一步升高。【结论】有氧运动、GSP及联合干预均能改善T2DM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与调节糖脂代谢紊乱及Keap1/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抗氧化应激作用有关,且联合干预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青素 有氧运动 2型糖尿病 学习记忆能力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化沙蒿葡甘聚糖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消化特性的影响
19
作者 李镐诚 黄燕萍 +1 位作者 孙翔宇 李俊俊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7,共13页
为探讨多糖乙酰基团对原花青素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乙酰基取代度(degrees of acetyl group substitution,DS)的沙蒿葡甘聚糖对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消化特性的作用。通过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多角激光... 为探讨多糖乙酰基团对原花青素理化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不同乙酰基取代度(degrees of acetyl group substitution,DS)的沙蒿葡甘聚糖对葡萄籽原花青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s,GSP)消化特性的作用。通过高效体积排阻色谱-多角激光光散射联用分析发现,沙蒿葡甘聚糖在模拟消化过程中分子质量保持稳定。结合总酚、总黄酮含量测定以及超高效液相二级质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联用仪的结果发现,葡甘聚糖能够提高GSP在消化液中溶解,提高儿茶素、表儿茶素等单体酚的含量。葡甘聚糖对GSP在消化液中的抗氧化能力和酶活抑制能力有显著影响。葡甘聚糖能够提升GSP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效果随DS升高而减弱。葡甘聚糖能够提高GSP对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能力,效果随DS的升高而增强。GSP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B1、原花青素B2、三聚体与其抗氧化或酶活抑制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酰化葡甘聚糖影响了GSP的消化特性,DS是其中的关键因素。对原花青素与具有特定结构特征多糖的相互作用的深入探讨,可以为原花青素生物活性功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花青素 沙蒿葡甘聚糖 多糖-多酚互作 乙酰化度 消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在多种动物疾病模型中的应用
20
作者 聂青青 《畜禽业》 2025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分析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动物脑部疾病、心肌梗死、肝损伤、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系统评估其对多种动物疾病模型的疗效。在脑部疾病模型中,GSE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展现出... 通过分析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 extract,GSE)在动物脑部疾病、心肌梗死、肝损伤、肾脏疾病及其他疾病模型中的应用,系统评估其对多种动物疾病模型的疗效。在脑部疾病模型中,GSE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能够改善认知功能,展现出保护神经元的潜力;GSE在心肌梗死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心血管保护作用,能够调节心脏代谢,减少心肌损伤并改善心功能;此外,在肝损伤模型中,GSE被证明有效减轻肝细胞损伤、抑制脂肪沉积并促进肝细胞再生,从而展现出良好的保肝作用;在肾脏疾病模型中,GSE同样显示出减轻肾脏炎症和纤维化的效果,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GSE在其他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研究,例如运动性骨关节损伤、更年期综合征和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也为其在疾病预防与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奠定了基础。葡萄籽提取物在多种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展现出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临床潜力,可为进一步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提取 疾病模型 肝损伤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