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球菌D型肠毒素超抗原TCR Vβ结合位点的研究
1
作者 李亚斐 钟理 +1 位作者 朱锡华 杨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D型肠毒素 (SED)超抗原与TCRVβ结合的关键位点。 方法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 ,构建了 6种SED的突变体。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这些突变体促进T细胞增殖的活性。对促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D型肠毒素 (SED)超抗原与TCRVβ结合的关键位点。 方法 :利用定点突变技术 ,构建了 6种SED的突变体。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这些突变体促进T细胞增殖的活性。对促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他们与MHC Ⅱ类分子结合的活性和其TCRVβ特异性。结果 :发现N2 3位氨基酸是SED与人TCRVβ5结合的关键位点。H2 6位氨基酸可能是SED与人的其他TCRVβ(除TCRVβ5、TCRVβ8和TCRVβ12 .1)结合的关键位点 ,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 :本结果丰富了对超抗原免疫识别的认识 ,为葡萄球菌超抗原相关疾病的防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d肠毒素 TCR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D超抗原MHCⅡ类分子结合位点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亚斐 朱锡华 +1 位作者 黄云辉 杨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54-456,458,共4页
目的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确定SED超抗原的MHCⅡ结合位点。方法 :首先检测突变体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用FITC标记SED ,对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竞争结合实验检测其MHCⅡ结合活性。结果 :突变体SEDN2 3A、SEDN2 3A H2 6R和SEDF... 目的 :运用定点突变技术确定SED超抗原的MHCⅡ结合位点。方法 :首先检测突变体的促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用FITC标记SED ,对增殖活性降低的突变体 ,进一步用竞争结合实验检测其MHCⅡ结合活性。结果 :突变体SEDN2 3A、SEDN2 3A H2 6R和SEDF4 5A 的促增殖活性均显著降低 ,初步推测 2 3、2 6和 4 5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MHC的相互作用。竞争结合实验证明F4 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结论 :F4 5位氨基酸是SED与MHCⅡ类分子结合的关键位点 ;2 3和 2 6位氨基酸可能参与了SED与T细胞受体 (TCR)Vβ的识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葡萄球菌肠毒素d 突变体 MHCⅡ类分子 结合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D空间结构的同源建模及其免疫识别位点的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亚斐 朱锡华 +1 位作者 黄云辉 杨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4期2196-2198,共3页
目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口 (SED)的空间结构和免疫识别位点进行预测。方法 运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SED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比较SED与其它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超抗原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差异 ,对可能的活性位... 目的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口 (SED)的空间结构和免疫识别位点进行预测。方法 运用同源建模的方法构建了SED的三维空间结构模型 ,比较SED与其它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超抗原的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差异 ,对可能的活性位点进行预测。结果 SED的空间结构与其它肠毒素超抗原相似 ,具有两个结构域 :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α 螺旋和 β 折叠可能与维持SED超抗原的空间结构以及与MHC的结合有关 ,而环状区域更多的参与SED与TCR的相互作用。结论 结合已有的研究结果 ,最终确定SED的N2 3、F45、L5 9、N61、I92和F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d 同源建模 免疫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D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和鉴定
4
作者 李亚斐 朱锡华 +1 位作者 黄云辉 杨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在预测的SED免疫识别活性位点处引入定点突变 ,构建SED突变体。方法 分别设计侧翼引物和突变引物 ,用megaprimerPCR方法引入突变碱基 ,将PCR产物与pTrcHis B质粒连接 ,转化E .coliDH5α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 目的 在预测的SED免疫识别活性位点处引入定点突变 ,构建SED突变体。方法 分别设计侧翼引物和突变引物 ,用megaprimerPCR方法引入突变碱基 ,将PCR产物与pTrcHis B质粒连接 ,转化E .coliDH5α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法纯化 ,免疫印迹检测纯化的蛋白。结果 测序结果表明在相应的位置引入了正确突变 ,SDS PAGE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证实了目的蛋白的表达 ,将构建成功的突变体分别命名为SEDN2 3A、SEDN2 3A/H2 6R、SEDF45A、SEDL5 9A、SEDN61A、SEDI92A和SEDF2 0 3A。结论 成功构建了一系列SED突变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葡萄球菌肠毒素d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核表达的超抗原SED的TCR Vβ特异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亚斐 朱锡华 +1 位作者 黄云辉 杨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超抗原 葡萄球菌d肠毒素 TCR Vβ特异性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